670.第668章 治理

第668章 治理

一轉眼,洪興元年就這麼過去了。

今年收穫極大,東面鄧遐幾千人擊退了桓溫,西面徹底掌控河西走廊。

前前後後,掠奪了近百萬的牲畜,同時也拔除了秦涼的各種隱患。

將隴右羌人、河西鮮卑,以及一部分大士族豪強填充關中。

有了人,關中總算恢復了些元氣。

雖然懲治了王猛,卻並未影響君臣之間的關係,反而比以前更緊密了,每隔六七日,便有奏表、詔書、私信來往於長安洛陽之間。

王猛無話不談,事無鉅細,將如何治理關中都彙報了上來。

令諸族雜居,五戶爲一伍,十戶爲一什,百戶爲一里,互相監督,但有逃竄或不法者,伍戶連坐之,又每一千戶設立亭長,以傷殘將士任之,配上游騎五十,弓刀手一百,檢舉不法,監督諸戶。

又強行下令諸族取漢名,說漢言,束髮右衽,不從者,貶爲奴隸。

王猛一如既往的下猛藥。

不過亂世用重典,沒有這種手段,肯定鎮不住這些剽悍的諸族夷民。

他的這些措施非常有效,大遷徙之後,夷民全都服服帖帖,半年下來,作奸犯科者只有區區兩百來人。

大多是因爲仇殺,或者搶奪。

造反叛逃者一個沒有。

除此之外,王猛還在私信中表揚了李儉,稱他聰明好學,有大漢孝明之姿。

大漢孝明皇帝,也就是漢明帝劉莊,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陰麗華所出。

對內注重刑名文法,嚴禁外戚干政,防範外戚功臣勢力,在位期間,招撫流民,救濟貧農,興修水利,吏治清明,境內安定,民安其業,戶口增殖。

開啓東漢的明章之治,時人頌曰:“赫赫盛漢”。

對外,派竇固出擊北匈奴,設立西域都護府,吞併西南的哀牢國,使大漢的榮光沐浴在康藏高原上。

洛陽的白馬寺便是他建造的。

大梁若真出了一個劉莊,李躍可以高枕無憂了。

王猛看人的目光一般不會出錯,他推薦的房默、房曠、郝略、崔逞、韓胤、田勰等人,都是一時之俊才,治理地方井井有條。

當年更是看穿了桓溫借北伐篡位之心,毅然離去。

頗有識人之明。

以王猛的性格,也不屑於阿諛奉承李儉。

而且李儉在關中不是養尊處優,而是如尋常官吏一般處理具體的事物。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在王猛這樣的猛人後面,想要庸碌也是不可能的。

徵西將軍府中的長史、司馬、從事、掾吏全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處在這樣的環境下,以李儉的年紀,豈能不受影響?

而王猛的四個兒子也都非常出色。

長子王永清修好學,愛護百姓,科舉入仕,六年間,憑政績從縣令做到河東太守。

次子王皮、三子王休、四子王曜皆從尚武堂出,或從政爲縣令,或從軍爲百人將。

雖然比不上王猛,但都是能文能武的才俊。

“陛下,近日滎陽鄭氏正在張羅與王猛聯姻,嫁宗女給王猛四子王曜。”盧青前來稟報道。

李躍一愣,有些弄不懂鄭氏這是唱的哪一齣。

這年頭士族豪強與庶族之間勢如水火,魏晉風氣延續至今,這些老牌士族一個個傲嬌的很,論資排輩,正眼都不瞧寒門庶族一眼。士庶之間通婚很少。

而江東更誇張,不僅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尋常百姓敢正眼瞅士族一眼,就會被有司定爲不敬之罪……

即便到了大唐,五姓七望連老李家都看不上,李二大帝都徒呼奈何……

“滎陽鄭氏這幾年沒出什麼人物,全靠大梁遷都洛陽,才漲了聲勢,臣以爲此次不過攀附權貴而已。”盧青拱手道。

“沒這麼簡單,他們這是眼看鬥不過王猛,就想拉王猛下水,讓他也變成士族豪強。”李躍太瞭解這些人的小心思了。

一旦聯姻,王猛就跟他們是一路人,不看僧面看佛面,以後也就不好對他們下手了。

人情往來,時間一長,不就同化了嗎?

不過鄭家能想出這種計策,頗令人意外。

“陛下……可要制止?”

“這種事你情我願,朕不好出面,王景略必然知曉他們用心,不會中計的。”李躍相信王猛的眼光。

眼下兩邊剛剛鬥了一場,現在又接受聯姻,讓別人怎麼看他王猛?

“陛下英明。”盧青拍了個馬屁。

李躍心中一動,“不過,鄭家倒是提醒了朕,太子也到了快娶親的年紀,也該爲他物色一位可靠人家。”

這事崔言思其實早就在辦,但挑的全是崔家女。

漢武帝與陳阿嬌就是表兄妹,古代這種事情不勝枚舉。

不過李躍一陣惡寒,不讓崔言思再管此事。

但孩子大了,總該尋一門親事。

天下間還有誰比王猛更合適?恰好,王猛有一女王蘭芝還未許配人家。

岳父是王猛,舅父是崔宏,以後李儉的太子之位也就穩了。

而且與王猛聯姻,能平衡士族與庶族之間的關係。

再放長遠一些,王猛的孫子王鎮惡,也是一員能文能武的萬人敵……

“陛下是想……”盧青馬上回過神來。

“此事不可聲張,朕先去找常令君撮合撮合。”常煒都快成職業媒人了,上一次與慕容垂、苻雅聯姻,辦的不錯。

“唯!”盧青恭恭敬敬的拱手。

“士族之間互相聯姻、攀附,此風絕不可漲!”李躍望着他一臉忠厚之色,不由想起了在外面殺人放火的盧循,一門所出,天壤之別。

曹魏的江山怎麼丟的?

不就是這些士族盤根錯節,爲了自己的利益,最終推選出來一個司馬懿嗎?

曹丕上位之後,將宗室圈禁起來,施行九品中正制,放任士族壯大,即便以後沒有司馬懿,也會有王凌、楊駿之流。

而西晉的敗亡,也跟士族之間勾心鬥角脫不了關係。

江東現在半死不活的局面,同樣也是士族之間互相鬥法。

眼下關東豪強遠沒有隋唐時那般強盛,治起來也簡單。

等王猛與鄭家聯姻之事塵埃落定之後,便頒佈法令禁止士族之間互相聯姻通婚。

現在不動他們,他們便要騎在大梁頭上。

 

584.第582章 借勢第224章 身死第142章 籠絡第301章 詭計第321章 義兒軍736.第734章 家族第88章 七曹673.第671章 將伐第318章 聯姻551.第549章 病重558.第556章 狂妄第187章 柳暗748.第746章 波瀾第377章 城在494.第492章 棄卒第96章 授課756.第754章 裝糊塗492.第490章 釣魚714.第712章 三省696.第694章 器械第283章 取捨第102章 算計698.第696章 剿撫第365章 決心第432章 西取第219章 魂魄第301章 詭計第208章 圖謀702.第700章 雲涌第176章 屯田642.第640章 用奇第767章 老賊第354章 步卒第9章 糧食724.第722章 退路713.第711章 門戶491.第489章 遼東第303章 交換第346章 擒第8章 醫758.第756章 爭執第307章 父子第72章 將才補充703.第701章 膏肓532.第530章 果斷第181章 赤旗723.第721章 天命498.第496章 宿將第386章 抉擇615.第613章 崩塌516.第514章 妖法第126章 奪兵第347章 猛虎715.第713章 妥協755.第753章 文采第369章 東風第268章 投歸第154章 搖擺第336章 出第767章 老賊470.第469章 西引第161章 推脫第51章 對峙第244章 東進第119章 行謹618.第616章 赤壁第400章 文治649.第647章 玄甲第152章 鼓動614.第612章 勸降654.第652章 封賞第243章 西歸第97章 春第75章 抵擋第83章 勝第261章 枋頭541.第539章 明珠578.第576章 秦晉第81章 戰751.第749章 紡織第374章 譏諷第355章 壓力第294章 中原599.第597章 龜縮第413章 敲詐537.第535章 懼622.第620章 三秦第68章 勇者第381章 狂妄651.第649章 退第447章 投降第341章 攔住706.第704章 南定第229章 誆騙第769章 封665.第663章 仁義637.第635章 耕作第391章 飛蛾第309章 立國
584.第582章 借勢第224章 身死第142章 籠絡第301章 詭計第321章 義兒軍736.第734章 家族第88章 七曹673.第671章 將伐第318章 聯姻551.第549章 病重558.第556章 狂妄第187章 柳暗748.第746章 波瀾第377章 城在494.第492章 棄卒第96章 授課756.第754章 裝糊塗492.第490章 釣魚714.第712章 三省696.第694章 器械第283章 取捨第102章 算計698.第696章 剿撫第365章 決心第432章 西取第219章 魂魄第301章 詭計第208章 圖謀702.第700章 雲涌第176章 屯田642.第640章 用奇第767章 老賊第354章 步卒第9章 糧食724.第722章 退路713.第711章 門戶491.第489章 遼東第303章 交換第346章 擒第8章 醫758.第756章 爭執第307章 父子第72章 將才補充703.第701章 膏肓532.第530章 果斷第181章 赤旗723.第721章 天命498.第496章 宿將第386章 抉擇615.第613章 崩塌516.第514章 妖法第126章 奪兵第347章 猛虎715.第713章 妥協755.第753章 文采第369章 東風第268章 投歸第154章 搖擺第336章 出第767章 老賊470.第469章 西引第161章 推脫第51章 對峙第244章 東進第119章 行謹618.第616章 赤壁第400章 文治649.第647章 玄甲第152章 鼓動614.第612章 勸降654.第652章 封賞第243章 西歸第97章 春第75章 抵擋第83章 勝第261章 枋頭541.第539章 明珠578.第576章 秦晉第81章 戰751.第749章 紡織第374章 譏諷第355章 壓力第294章 中原599.第597章 龜縮第413章 敲詐537.第535章 懼622.第620章 三秦第68章 勇者第381章 狂妄651.第649章 退第447章 投降第341章 攔住706.第704章 南定第229章 誆騙第769章 封665.第663章 仁義637.第635章 耕作第391章 飛蛾第309章 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