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柳暗

第187章 柳暗

李躍不是真的怕石閔,而是他那種在戰場上不要命的作風,實在令人頭疼。

無論敵軍多強,他都勇往直前,要麼大勝,要麼大敗。

就像一個賭徒,不管手上多少籌碼,也不管對方如何,見人就全部押上……

而相對的,李農就猥瑣多了,知道進退,滎陽之變,他寧願斬殺張良,也要維持表面上的和氣,不讓局面滑向深淵。

所以李躍先去找李農!

從魯縣到薛縣,到處都是大大小小新起的墳頭,有的插上一根木樁,有的豎上一塊青石,絕大多數都是無字碑。

還有一些較淺的土墳被野獸扒開,裡面的屍體只剩下一些碎骨。

幾隻老鴇一直在頭頂聒噪着。

魏山沉沉一聲嘆息,“五六萬百姓死難,李農他日必有災殃!若非我黑雲山,這二十餘萬百姓豈非皆成荒骨?”

歷史總是黑暗的,八王之亂以來,不知多少人默默無聞的死去。

司馬家的王爺們殺,匈奴人殺,鮮卑人殺,羯人也殺,現在李農也跟着殺……

也不怪這些百姓看到褚裒北上,便拖家帶口的南下。

一路上到處都是墳塋,弄得李躍心情異常沉重。

“將軍,前方十五里便是薛縣,李農派遣左衛將軍王鸞率三千屯兵白水塢,與薛縣成犄角之勢。”斥候風塵僕僕的趕來。

魏山道:“王鸞並非我乞活軍的人。”

“小小一座薛縣,何必分兵?定是李農借我們的手除掉王鸞!”李躍基本已經摸清李農的脾性。

打仗稀鬆平常,背後搞小動作有一套。

在滎陽時,若非常煒血字提醒,李躍有六成的可能中了他的鴻門宴。

當時兩邊尚在“蜜月期”,李農尚且心懷不軌。

魏山嘿嘿笑道:“那就直接攻打薛縣,不理白水塢!”

“我倒是想,不過現在還不能動李農,動了李農,廣宗乞活軍與我們就徹底決裂了,石閔更不會放過我們!”

石遵奪位後,張豺被夷三族,李農與石閔一樣是羯趙炙手可熱的人物。

鬥爭要掌握分寸,最好的局面是鬥而不破,儘量不要撕破臉皮。

再則,李農手上一萬多大軍,依託堅城,守上十天半月,石閔就來了。

“傳令全軍,日暮之前攻破白水塢!”

既然李農拋出王鸞,李躍沒道理不吃。

“領命!”

一路上本就氣氛沉重,現在找到突破口,士卒們頓時精神大振。

能止刀兵者唯刀兵爾!

李農不是要對付黑雲山麼?先一刀剁了王鸞,讓他膽寒!

大軍氣勢洶洶的直奔白水塢而去。

六月的天氣本來晴空萬里,天氣還不算太炎熱,不過大地上卻滾動着一團黑雲。

黑雲之中刀矛鐵甲反射日光,熠熠生輝。

殺氣浮動間,驚動無數飛禽走獸。

新招募的士卒,這幾個月中幾乎沒空閒過,不是高強度的訓練,就是高烈度的行軍打仗。 在嚴苛而殘酷的生存環境下,每個在北方大地上活下來的人都是勇士,沒人抱怨苦和累,沒人退縮,所有人都習以爲常。

“殺、殺、殺!”

士卒們眼神興奮而狂熱。

眼看白水堡就躺在前方地平線上,斥候卻來稟報:“王鸞爲我軍聲勢所懼,已率三千騎兵退往彭城!”

“哐當”一聲,魏山手上的狼牙棒掉在石頭上,“就不能讓我等好生廝殺一場?”

周圍黑雲將也是一臉的慾求不滿。

李農想要借刀殺人,但王鸞混到了左衛將軍,肯定也是老江湖。

來了一招釜底抽薪,退守彭城,將李農推到了前面。

這年頭沒一個人是傻子。

彭城乃淮北數一數二的重鎮,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曾是項羽的都城,一萬五千餘黑雲軍加上南軍,很難攻下,戰線也拉的太長,隨時有被人截斷後路的風險。

看着天色尚早,士卒精神氣尚佳,李躍揮鞭向東,指着薛縣的方向,“那就趁勢去拜會拜會司空!”

黑雲軍多有驢騾駱駝代步,南軍稍微累點苦點,不過也還能跟得上,十幾裡的地對他們而言不算什麼。

很多人都能光着腳挑五六十斤重的東西趕十多里路。

士卒們就在驢騾北上吃着乾糧喝着水,驢騾飲水白河中,餵了些鹽和豆料,繼續趕路。

到黃昏時,終於趕到薛縣。

士卒們挑着兩肩的餘暉,堵在薛縣西城之下,背後的晚霞光芒萬丈,大片的火燒雲在天空中浮動。

牙纛之上,“黑雲”二字鮮血淋漓,彷彿有種莫名的威勢附着在上面,猛然間望去,觸目驚心。

“屬下李躍特來拜見司空,請速速開門!”親衛們披着重甲提着狼牙棒重斧在城下呼喊。

城上一片安靜,守軍大概沒想到黑雲軍這麼快就來了,滿臉驚訝,手足無措。

李躍在盾牌的簇擁下,走到一射之地外,“司空這是作甚?快快打開城門,屬下特來拜見。”

過不多時,城牆上十幾員甲士簇擁着一人站在稚堞後,蒼髮高冠,儒甲紅繒,一臉威嚴狀,不是李農又是何人?

“行謹啊,某令你單獨來見,卻帶如此多的甲兵,意欲何爲呀?”

“屬下這不是擔心司空安危嗎?近日流民南下,晉軍北上,司空乃國之柱石,屬下一聽說司空親抵前線,特意不遠萬里趕來。”

光天化日之下,李躍睜着眼說瞎話。

身後的黑雲軍虎視眈眈,彷彿要生吞了這座城池一般。

刀矛斧錘皆緊握在手,南軍還神奇的抗來二十幾架簡易長梯。

“原來如此,流民、晉軍皆已退走,就不勞行謹了,今日天色已晚,行謹還是早些回返。”李農語氣越來越溫和,彷彿是長輩在關心晚輩一般。

董閏、高開等乞活將臉色十分古怪。

城牆上很多人的臉,李躍都見過。

“司空啊,既然天色已晚,更該開城讓屬下進去,這荒山野嶺的,到處都是豺狼虎豹,屬下對司空之心,猶如這河水清澈見底。”李躍指着白水河道。

“撲哧”一聲,城上終於有人憋不住了,笑了一聲。

李躍與李農的目光同時望過去,卻看到一張張無比嚴肅的臉,彷彿剛纔的那聲笑之事幻覺而已。

(本章完)

532.第530章 果斷第45章 人情第85章 法560.第558章 磐石第143章 收攏第37章 聯手第186章 飛蛾第436章 迎戰(二)579.第577章 離間688.第686章 刀俎第36章 消息第439章 來回第396章 罷兵第251章 宴會697.第695章 封國727.第725章 規則578.第576章 秦晉第359章 讖言第443章 不攻第331章 常山第350章 逝第37章 聯手741.第739章 不走第132章 廝殺587.第585章 將盡第127章 守城595.第593章 未雨第96章 授課649.第647章 玄甲第255章 天象639.第637章 風不止第381章 狂妄583.第581章 圍堵第443章 不攻第179章 慎第32章 立威第300章 爭奪第342章 殺第274章 倉惶466.第465章 火上烤第308章 勸進495.第493章 決戰645.第643章 爾虞第67章 死戰第251章 宴會532.第530章 果斷第115章 血將第305章 兩虎624.第622章 分裂538.第536章 敲打第6章 截殺第97章 春第250章 反攻第196章 血雨第231章 翻臉616.第614章 擒殺第253章 神技第275章 亂戰第32章 立威第136章 取捨第426章 真容740.第738章 鼠輩第237章 西進第437章 迎戰(三)第418章 密報657.第655章 亂第160章 門路555.第553章 攻守581.第579章 東關500.第498章 名士第457章 籌劃605.第603章 暗鬥第430章 抵城第211章 雙喜463.第462章 攻薊第254章 嚴峻第268章 投歸711.第709章 畏敵539.第537章 相殘第339章 陰霾553.第551章 決心735.第733章 圍第116章 合兵第329章 暗流第117章 狂妄第133章 爭第352章 恭事第93章 計略703.第701章 膏肓510.第508章 練兵566.第564章 拷餉541.第539章 明珠673.第671章 將伐第155章 風起604.第602章 翻船第97章 春第440章 反其道第295章 兩難664.第662章 禽獸573.第571章 五路
532.第530章 果斷第45章 人情第85章 法560.第558章 磐石第143章 收攏第37章 聯手第186章 飛蛾第436章 迎戰(二)579.第577章 離間688.第686章 刀俎第36章 消息第439章 來回第396章 罷兵第251章 宴會697.第695章 封國727.第725章 規則578.第576章 秦晉第359章 讖言第443章 不攻第331章 常山第350章 逝第37章 聯手741.第739章 不走第132章 廝殺587.第585章 將盡第127章 守城595.第593章 未雨第96章 授課649.第647章 玄甲第255章 天象639.第637章 風不止第381章 狂妄583.第581章 圍堵第443章 不攻第179章 慎第32章 立威第300章 爭奪第342章 殺第274章 倉惶466.第465章 火上烤第308章 勸進495.第493章 決戰645.第643章 爾虞第67章 死戰第251章 宴會532.第530章 果斷第115章 血將第305章 兩虎624.第622章 分裂538.第536章 敲打第6章 截殺第97章 春第250章 反攻第196章 血雨第231章 翻臉616.第614章 擒殺第253章 神技第275章 亂戰第32章 立威第136章 取捨第426章 真容740.第738章 鼠輩第237章 西進第437章 迎戰(三)第418章 密報657.第655章 亂第160章 門路555.第553章 攻守581.第579章 東關500.第498章 名士第457章 籌劃605.第603章 暗鬥第430章 抵城第211章 雙喜463.第462章 攻薊第254章 嚴峻第268章 投歸711.第709章 畏敵539.第537章 相殘第339章 陰霾553.第551章 決心735.第733章 圍第116章 合兵第329章 暗流第117章 狂妄第133章 爭第352章 恭事第93章 計略703.第701章 膏肓510.第508章 練兵566.第564章 拷餉541.第539章 明珠673.第671章 將伐第155章 風起604.第602章 翻船第97章 春第440章 反其道第295章 兩難664.第662章 禽獸573.第571章 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