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 三大殿可行性分析

奏報完畢,方書安先行出來,官員們商議着其他的事情,通道上只有一人,不知何時,他已經出了一後背的汗。

皇帝果然不簡單啊,儘管自己的方案將他們震懾住,但是也感受到來自帝王的壓力。

泰昌當太子的時候,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讓人們覺得是個憨憨。

若是他一直保持剛開始的狀態,那麼內閣便不用過分顧忌帝王的感受,甩開膀子邁步幹就是。

現在看,能在太子位置上安穩多年,就是萬曆想拿下他換人都辦不到。

其人,怎麼可能簡單?

放眼前朝,廢太子劉據,愍太子李承乾,都是在太子位上乾的太久,最後沒能耐得住,喪失登上大寶的機會。

看看泰昌,長子身份二十年才立爲太子,太子位上又是二十多年隱忍,纔有機會成爲皇帝。

所以啊,誰敢說自己比他更聰明?

以前人家鐵憨憨的形象,不過是保全自己的手段。

現在掌控天下,又鞏固好權利,是時候展現自己本性。

出宮的路上,方書安在想,泰昌究竟是真的想要幹,還是隨口一說,給工部施加壓力。

今年還不到年底彙總統計之時,但是他覺得,去年的盈餘加上今年的盈餘,幾百萬兩是有的。

如果按照泰昌現在的治理水平,控制在幾百萬修建好三大殿,不是沒有可能。

嚴世蕃修葺,也就是三百餘萬兩白銀。天啓年間再重建,說是六百萬,其實要考慮到白銀大量輸入以後的通貨膨脹,還有金絲楠木在收購以及運輸過程當中讓人胡亂加價的部分。

嚴世蕃不用多說,嘉靖不理朝政,票擬決策大權在他父親嚴嵩手裡,中間有多少水分,鬼才知道。

至於天啓,能控制的部分也極爲有限。

泰昌不一樣,現在他除了有錦衣衛和全新的東廠爲他發覺上游材料的貪腐,更有一招監稅司能用。

三個手段一起使用,最大限度降低金絲楠木的成本也容易辦到。

其他的則是建造過程當中的人工費用,三大殿都是木質結構,榫卯是最爲消耗工時的事情。

市井匠人們沒有工部以及營造局那麼好的技術,無法擔當關鍵榫卯工藝,但是在一般活計上沒有問題。

問題越想越難,沒有一點簡單之處。

方書安只好搖搖頭,算了,三大殿的事情,以後慢慢再議,現在更爲着急的是災後重建工作。

他們的時間不多,回去就要開始準備,爭取用最快的速度施工,在黃葉落盡的時候,要讓百姓們搬進去。

冬日嚴寒,普通的帳篷,根本沒有辦法讓百姓過冬,要是耽誤到那時候,恐怕會造成數量不小的寒冷致死案例。

那樣的話,內閣的壓力會大很多,而官員們肯定會將矛頭指向他們,瘋狂攻擊,最後藉機再將方從哲拉下馬。

不過,方書安不幹沒有把握的事情,給災民們重建,朝廷在各方面都能大開方便之門。

數萬受災民衆,光是勞動力就能騰出來很多。

要不是戶部和順天府上報的人數差不多,方書安根本就不敢相信,怎麼能燒掉那麼多房屋!

直到他看見別人給他的草圖,再結合一部分實際例子,總算是明白過來。

最初時候想過南城交通不便人口密集,沒想到有那麼密集。

着火的中心點在南城人口最爲密集且混雜的地方,別處的街巷,有些還能過去一個人,火場中心那裡,巷子已經不能叫巷子了。

很多巷子上邊都蓋着茅草頂,白日裡是一個挨着一個的小作坊或者攤位,到了晚上則是很多人安身的場合。

連巷子都是這樣,別的可想而知。

連日干燥之下,茅草都是噼裡啪啦的,一把火就燒起來。

再加上火場短時間沒有被控制,等他蔓延起來之後,在西北風的助力之下,毫無準備的人們壓根就反應不過來。

竹木的臨時牆壁,茅草頂,不燒這裡燒哪裡?

很多人即便是土牆,外邊也都靠着各種各樣的柴草,燒起來那叫一個快。

明白了過火快的原因,便更加讓他們有改進的理由。

南城民居大量採用竹木,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主要是成本限制。

好在,竹木結構的房子雖然搭的快但是在磚混面前,速度優勢並不明顯。

磚混結構的優點就是快速建造,傳統的榫卯結構,準備榫卯結構件的週期很長,快的是最後的組裝。

方書安的鋼混結構,隨着築城的應用以及學院教授們的改進,已經形成系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主體。

至於牆面,白灰牆面或許有些奢侈,並且不適合在沒有充分乾燥的情況下使用,所以他們準備的是麥稈泥漿抹牆,想要用白灰,等到明年自己重新裝飾。

現在先解決的是房屋的有無問題,並不是居住質量。

現有情況下,水泥和鋼材現在都能滿足要求。

開平煤鋼已經能達到三成設計產量,京西鋼鐵也開始試產,只要他們的訂單能下去,新型剛纔生產出的盤條鋼也不是問題。

當然,現在的技術,盤條鋼也就是鋼筋的水平無法和後世相比,不過現有的條件下,完全夠用。

水泥經過幾年的產能擴充,加上年初在京西南爲擴建西北工廠羣投產的水泥廠,只需要稍微再擴大些產能,問題不大。

至於水泥砂漿的另外兩樣東西,石子和石灰,就更好辦了。

石灰在華北平原從來就不缺,不管是太行山還是燕山,都是石灰石爲主,找個合適的地方開挖就行,在水泥廠旁邊將原來配套的石灰廠進行擴建即可。

經過幾年的建設,水泥砂漿以及磚頭都有配套工坊,產能跟不上的擴產,在現有廠房上擴大就行。

目前看來,最受限制的其實是瓦片,瓦片也算是產量不小的東西,但是從來沒有如此大規模的需求。

加上他是附加值比較低的產品,也沒有哪個大商人是做瓦片出身,所以都是小工坊,少有大廠。

那些瓦片行是從周邊進貨,平日裡周邊的瓦片窯廠,都是一爐一爐的燒製,按照他們的生產進度,根本就不可能供應上。

別的,就是基礎的建築用工具問題,除去手上用的泥抹,瓦刀,還有鐵鍬等等。

小型工具,直接讓鋼廠生產。大型設備難度大些,修建兩層房屋還好,用腳手架就行,修建三層乃至四層,需要用到龍門架,龍門架他們都是用鋼架組裝,需要用到的角鋼不少。

雖然現在開平和撫順都能產角鋼,但是量能否保證還需要確認。

在東北築城時候,方書安已經設計出來使用滑輪組合的龍門架,現在看,即便是角鋼的數量足夠,還需要大規模裝配。

原料,工具再加上人員和災民的利用,一切都是擺在面前亟待解決的事情。

在他來之前,商業聯盟的人們就在討論這些細節,現在回去,必須要拿出章程。

官府統計完損失情況之後,便會將土地移交給他們。清場需要五天時間,就算是災民們一起幫忙,來往也需要大量的車隊清理廢墟。

早知道,該讓朝廷出這一部分錢啊!

就算是不出錢,出人工也行!

等等,出人工,他突然想到了什麼……

幾萬人來打下手還行,真要是用他們建房子,建好之後各回各家,那不是白白培養?

如果能找到一些人,成爲專門的施工隊伍,那多好?

就像是共和國大裁兵時期,不少隊伍直接轉成建築公司,也是不錯的選擇。

於是,他又打起注意。

若是兵部能給他們運過來一些士兵的話,那自然是極好的,尤其是三四十歲的老兵,沒有經歷過什麼戰爭,平日裡不是在種地就是在幫着主將幹別的,這些人最是合用……

回去的時候,人們分作幾羣,有的還在熱鬧的討論着,有的爭得面紅脖子粗,個別的在喝茶吃點心,閒情逸致的看着別人。

“我說你們幾個是什麼意思,他們吵得熱鬧,你們也不攔着點?”

“那攔不住啊,他們願意爭就爭吧,願意多出錢的事情,咱不攔着。”

聽劉青說是在爭着出錢,方書安也不說話了,這是好事情,不能打消他們的積極性。

別人家辦事,想讓人多出錢都不成,他們倒好,爭搶着來出錢。

“不去管他們,讓他們爭着,青兄,我問你啊,現在宣化府那裡的邊軍,待遇如何?”

劉青不明白,爲何突然問他宣化府邊軍的事情。

不過那也不是什麼秘密,便說道,“像你所知道的那樣,前些年,邊軍的日子十分難過,很多軍戶都是吃不果腹。也幸虧這裡是北疆,此前一直有蒙古人騷擾,若是和其他地方一樣,只怕家裡也要做半掩門的買賣了。”

說到這裡,二人唏噓不已。

宣府和大同,到底是九邊,戰略位置重要。

以前一直處在抗擊蒙古的第一線,前些年還時不時有騎兵下來騷擾。

自打和市越來越弱甚至取消以後,衛所的軍戶們常年都是掙扎在餬口的邊緣,近幾年,貿易力度加大,他們的生活才稍微好一些。

“宣大確實好點,雖然不像遼東,但是也比陝甘和西南要好,那裡的軍戶真是生不如死。”劉青繼續說着。

宣大因爲有草原方向的和市以及偶爾的騷擾,下邊的軍將做的不算過分,西南和西北兩個方向,那就是難看的緊了。

“你說,那些不算緊張的方向,我向朝廷討要些軍戶,讓他們轉成匠人,幹不幹?”

方書安提出來自己的打算。

“這……”劉青有些猶豫。

若是在永樂朝,甚至是嘉靖朝以前,人們肯定不會幹。

軍戶們雖然錢少,但是實打實的有東西繼承,再不濟,地位還是有的。

而匠戶就更差勁了,匠戶連軍戶都不如,根本沒有可能去做其他行業。

不過,現在是泰昌年間,事情早就有了很大變化。

嘉靖朝開始,戶籍之間的限制就已經鬆動,方從哲錦衣衛戶籍,都能考中進士,成爲首輔。

軍戶和匠戶之間的界限已經不是涇渭分明。

現在很多匠戶的事情,都是軍戶來做,而那些匠戶,早就不知道幹什麼去了,憑本事讀書當官的也不少。

如果可能,西北西南那裡多餘出來的軍戶,給他們口飯吃,巴不得脫離原籍。

“軍戶們本身,應當沒有問題。”經過思考的劉青,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不過他隨後繼續說,“現在的困難不是在軍戶本身,而是那些統兵的將領們。”

軍戶自然是要找到吃飽飯的機會,可是將領們並不那麼想。

軍餉的發放,是按報上去的人數,而吃空餉,幾乎是大部分將領都會做的事情。

將他們手底下的士兵們抽調走,那等於是斷人財路。

劉青頓一頓,“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可得考慮完善後再伺機而動。”

是啊,沒有幾個將領心甘情願放走手下人,多一些人在冊,就能多一些收入,拿着喝兵血來的錢,對他們來說,也挺香啊!

“此事我再想想辦法,咱們上次的郵政,幫着兵部消化了不少老兵和傷兵,多大的人情啊。這次,也該還回來了,西北和西南那裡,我也算熟悉,在遼東時候,與他們有些接觸。待我問問爺爺,看看他老人家怎麼說,如果爺爺能夠支持,別人也不是問題。”

劉青點點頭,多一條腿走路,再好不過。

按照他們的計劃,以後建築隊伍要出去承接各種活計,在京城的可能性會很小。

而受災的百姓當中,大部分都是有其他活計在身,很難成爲專門的泥瓦匠等等。

他們兩人說的差不多了以後,劉大康和張田餘也湊了過來。

兩人剛纔還吵得挺熱鬧,轉眼間變成沒事人,現在麼,就跟穿一條褲子似的。

他們情緒轉換也是夠快的……

方書安想了想,還是決定說說,“不瞞你們,今日在朝中,陛下有意讓我們承擔三大殿的想法,說說吧,你們意下如何。”

465 自下而上520 榮譽勳爵532 尼德蘭傳教士091 兵出撫順關458 最好的選擇056 流民突顯(求推薦)406 沒人權的方小嘍囉363 絕地逢生的女學員146 互相挖坑276 中牟縣問題所在457 張惟賢!215 相似的遭遇192 這是羊毛做的?403 並非鐵板一塊134 代善歸來341 放下偶像包袱518 收儲與香型114 誰纔是遼東之王!450 典禮流程的漏洞317 生人勿近566 棉花的浴火重生276 中牟縣問題所在600 建設兵團341 放下偶像包袱039 李如柏出兵094 代善的自信518 收儲與香型600 建設兵團368 明代鍵盤俠!114 誰纔是遼東之王!587?焦頭爛額葉爾羌264 遼東訂單和對外貿易126 你看這雪,它又大又白291 孫傳庭的心思211 遠離宮廷495 老軍戶的新機會290 少年的身份144 再遇界凡城472 噩耗傳來!580 互相踢皮球321 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215 相似的遭遇088 互相傷害呀091 兵出撫順關194 眼見爲實086 馬總兵的心思312 月下風雲379熊大人來信088 互相傷害呀437 平板玻璃的難處102 祖大壽何惜死322 男人當然要聊些不正經的122 白桿兵面前,誰不是弟弟486 改革阻力163 熊廷弼的謀算551 大火掩蓋的真相393 給藥方式436 夢幻中的水晶宮248 又是熊廷弼475 騙子生存的土壤346 奇恥大辱!004 這孫子前科不咋樣522 究竟是誰在利用人心!078 格局提高了001 當孫子364 一根手指的威力456 打開城門319 萬民傘042 這纔是袍澤!493 掃盲式教學151 喝熱水的歷史186 思考人生魏忠賢470 造謠有好處548 背鍋俠117 建奴的反擊457 張惟賢!377 蘇菲婭的攔路虎125 方書安和李懷信的心結067 買賣不成仁義在280 嘴上客氣561 巨大的造價差540 兵器庫的竊竊私語384 史可法初見394 突然消失的熊芷晴085 降低後勤壓力的意義099 真的敗了?014 甩鍋的錯誤示範076 屬狗皮膏藥的264 遼東訂單和對外貿易182 不得不去青樓的理由030 成人之美,甘做僚機461 誰還不是個狐狸261 三大織造588 罷考!034 讓窮人都富足264 遼東訂單和對外貿易137 武器作坊失火149 鐵水的門道253 太不像話了!085 降低後勤壓力的意義
465 自下而上520 榮譽勳爵532 尼德蘭傳教士091 兵出撫順關458 最好的選擇056 流民突顯(求推薦)406 沒人權的方小嘍囉363 絕地逢生的女學員146 互相挖坑276 中牟縣問題所在457 張惟賢!215 相似的遭遇192 這是羊毛做的?403 並非鐵板一塊134 代善歸來341 放下偶像包袱518 收儲與香型114 誰纔是遼東之王!450 典禮流程的漏洞317 生人勿近566 棉花的浴火重生276 中牟縣問題所在600 建設兵團341 放下偶像包袱039 李如柏出兵094 代善的自信518 收儲與香型600 建設兵團368 明代鍵盤俠!114 誰纔是遼東之王!587?焦頭爛額葉爾羌264 遼東訂單和對外貿易126 你看這雪,它又大又白291 孫傳庭的心思211 遠離宮廷495 老軍戶的新機會290 少年的身份144 再遇界凡城472 噩耗傳來!580 互相踢皮球321 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215 相似的遭遇088 互相傷害呀091 兵出撫順關194 眼見爲實086 馬總兵的心思312 月下風雲379熊大人來信088 互相傷害呀437 平板玻璃的難處102 祖大壽何惜死322 男人當然要聊些不正經的122 白桿兵面前,誰不是弟弟486 改革阻力163 熊廷弼的謀算551 大火掩蓋的真相393 給藥方式436 夢幻中的水晶宮248 又是熊廷弼475 騙子生存的土壤346 奇恥大辱!004 這孫子前科不咋樣522 究竟是誰在利用人心!078 格局提高了001 當孫子364 一根手指的威力456 打開城門319 萬民傘042 這纔是袍澤!493 掃盲式教學151 喝熱水的歷史186 思考人生魏忠賢470 造謠有好處548 背鍋俠117 建奴的反擊457 張惟賢!377 蘇菲婭的攔路虎125 方書安和李懷信的心結067 買賣不成仁義在280 嘴上客氣561 巨大的造價差540 兵器庫的竊竊私語384 史可法初見394 突然消失的熊芷晴085 降低後勤壓力的意義099 真的敗了?014 甩鍋的錯誤示範076 屬狗皮膏藥的264 遼東訂單和對外貿易182 不得不去青樓的理由030 成人之美,甘做僚機461 誰還不是個狐狸261 三大織造588 罷考!034 讓窮人都富足264 遼東訂單和對外貿易137 武器作坊失火149 鐵水的門道253 太不像話了!085 降低後勤壓力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