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
太陰星突然大放光亮,瞬間蓋過了太陽星,隨後,兩成太陰權柄落下,一成落到冥月上,被冥月星君執掌,一成落到石磯身上,被她執掌。
這是太陰星對石磯的嘉獎。
其中,一成太陰權柄來自太陰星自身,一成來自常曦。
雖被剝奪了一成太陰權柄,但常曦並無不滿,相反樂見其成。
皆因太陰權柄擴充,觸及幽冥,連帶着太陰星都更加氣運綿長,功德無量。
作爲太陰星主,常曦氣運加身,道行上升,順利斬卻二屍,修爲臻至準聖中期巔峰,不僅順利追上了姐姐羲和,還一舉反超。
只要她潛心修行,準聖後期指日可待。
憑藉大漲的太陰星氣運與功德,無盡歲月積累下來,她未必不能證道亞聖。
自此,常曦道途有望!
當然!
有得必有失。
常曦得了好處,自然要給予反饋。
一成太陰權柄就是其回禮,以了結因果。
太陰權柄加身,石磯氣運更加浩瀚綿長,與此同時,剩餘五成大道功德落到她身上。
道行、法力、神通、肉身、元神,再次突飛猛進,亡靈法則達到十成,生死法則與大地法則達到九成九,太陰法則達到九成,光陰法則達到八成,其他規則也在瘋漲。
石磯慶雲之上法則之樹徹底長成,綻放無量霞光。
最終,像是跨過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又像是推開一扇古老沉重的大門,亡靈法則圓滿後更上層樓,極致昇華,化爲一道規則,融入地道。
這道規則介於生死之間,遊走在肉身與元神之中,流淌在陰陽轉化之內,貫通虛無與現實。
正是石磯所化亡靈規則。
這一刻,她終於得償所願,成功證道,於幽冥界另類成道,與平心一樣成爲地道規則。
大地震顫,幽冥沸騰,在慶賀石磯證道,慶祝地道第二位證道者誕生。
地道偉力涌動,贈予石磯地道權柄。
從此以後,她與平心共掌幽冥。
東崑崙,三清聖人驚愕之餘,起身恭賀。
“恭喜石磯道友!”
須彌山,西方兩聖震驚之餘,同樣起身。
“恭喜石磯道友成道!”
錦繡天,女媧娘娘感慨之餘,送上祝賀。
西王母、冥河、常曦等洪荒大神行禮。
萬壽山,五莊觀,鎮元子行禮之餘,眺望幽冥界,感受到地道浩瀚偉岸氣息。
低頭沉思,眼中有迷茫,也有睿智。
天庭,帝俊、東皇太一、鯤鵬、伏羲等妖族大能哪怕再不願意,也要行禮。
這一禮不是衝石磯,而是致敬證道者。
他們一個個心情複雜,既喜且憂。
歡喜,自是因爲石磯證道,讓他們看到一條證道之路,只要不斷推動天地演化,完善洪荒,未來大道可期。
天庭衆多大能動心,他們不會放棄與巫族爭鋒,這關係大道,可同樣也不會放棄這條路,決定雙管齊下,一邊掌控天地,聚攏天地氣運,一邊謀劃功德,促進天地運轉。
其他大能同樣動心,哪怕不能像石磯一般證道,能獲取功德,提升修爲,也是極好。
憂心,是怕石磯插手巫妖之爭。
雖有道心之誓約束,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幽冥界。
白骨洞麾下生靈興奮不已。
大樹底下好乘涼。
石磯娘娘證道,他們同樣會水漲船高。
十一祖巫面色複雜,沒想到,石磯走到了他們前面,隨後他們又真心爲其高興,畢竟,互相認識多年,早已結下深厚友誼。
帝江更是誠心實意地向石磯致歉,青衣女仙微微一笑,並不在意。
關係再好,終究不及血脈親人。
這一點,石磯看得很清楚。
親眼目睹朝夕相處多年的妹子隕落,別說帝江,換作是她,反應好不到哪兒去。
若是后土沒有重生歸來,她作爲推手之一,確實有不小因果。
此間事了,石磯沒有多待。
朝平心跟冥河老祖頷首招呼後,她轉身離開,步入幽冥深處。
地府初建,事務繁雜。
職位要劃分,職責要明確。
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才能梳理清楚。
何況,她證道後,也需要時間消化,熟悉規則偉力。
冥河老祖對平心行禮後,踏步返回血海,將空間留給平心與祖巫們。
事情雖談告一段落,但地道誕生、平心與石磯證道的影響,開始在洪荒發酵。
如草木精靈、山石精靈、陰屬妖物、後天靈鬼等不少天生親和大地的生靈開始修行地道,洪荒之中逐漸誕生不少地仙、鬼仙。
甚至,一些在洪荒生存艱難的種族希望能入幽冥界,繁衍生息。
也有大量陰靈涌入幽冥界,被地道規則吸引而來,賞善罰惡,輪迴轉世。
光陰流轉。
萬載時光匆匆逝。
洪荒生靈已經逐漸適應了地道,天地在一定程度上變得更井然有序,陰陽有度。
幽冥界。
幽都山巍峨聳立。
先天陰木茂盛,靈草奇花遍地。
自入幽冥界後,這座仙山不斷向上拔高,向外延伸,時至今日,已綿延數百萬裡之遙,雄渾壯闊,成爲冥界第一神山。
山腰生靈偶爾駐足,眺望山巔那座古樸道宮,臉上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崇拜與敬畏。
皆因幽都山乃是地道聖人石磯娘娘在幽冥的道場。
而那位娘娘已經閉關七千年。
幽冥宮深處,靜室內。
青衣女仙靜坐不動,周身仙光繚繞,散發濃郁道韻,每一縷都能讓大羅金仙沉迷。
數月後,她終於睜開雙眼,眸光中有大道沉浮,規則氤氳,法則流轉。
伴其心念一動,異象消失,石磯莞爾一笑。
閉關七千年,她徹底鞏固境界,消化證道所得,對天地看得更加透徹,萬物在其眼中皆是道,實力更是比剛證道時提升三分,對規則權柄的運用更隨心所欲,得心應手。
起身。
石磯邁步。
塵封已久的幽冥宮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