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王詡還是沒有將衛鞅收爲關門弟子,不過卻依舊給了其突破原先書院晉入大師方可晉爲弟子的規定,在他現在還處於學者境界便提前收其爲弟子。
在與其談話的第二日起,每天的酉時至亥時,衛鞅便會與屍佼一同來到雲夢山山巔被王詡命名爲玄微觀的道觀之中進修。
王詡對於衛鞅的培養當稱得上不遺餘力,不論是人族已有歷史中的律法組織刑名制度演變、還是來自李道虛傳授的後世部分的經濟學、金融、貨幣、國際貿易、行政管理、組織理論及運籌學的先進理論盡皆授與了衛鞅。
於是僅僅是二十年的時間,衛鞅便從一名泯然衆人的文道學徒晉升成了一名學識超凡的法家文道大師。
不過因爲衛鞅的學識大多由王詡傳授或是書中所得,雖然大多都是精闢超凡之言,卻並不算是衛鞅自己的智慧,也因此這些理論性的知識在衛鞅進入文道大師之境後限制了衛鞅的進步。
進入文道大師之境後的三年時間中,衛鞅有心將已學的知識與實際相連,但在這鬼谷書院之中他所學的法家學說又能有多少用處?自然是成效微小,他的文道境界也與三年之前幾乎毫無差別。
在一番思考之後,已然學完了鬼谷書院大部分法家著作及法家理論的衛鞅決定出師遊歷天下並開始完成自己當年立下的‘終結亂世,再現太平’的大志。
不過衛鞅在稟告王詡之前,有恐自己力有不逮難以獨以一人之力輔助天定之主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還很是機智的邀請了鬼谷書院之中的另一位同樣優秀的且已然近乎文道宗師的同窗屍佼與其一同出師遊歷天下並輔佐某一個君王橫掃六合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面對衛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已有將近三百多年未有離開過鬼谷書院的屍佼也不由得動心了,作爲一個幾乎要晉入文道宗師的讀書人,心中又怎麼會沒有一顆‘盡施所學,以開萬世之太平’的赤子之心呢?
更何況他隨着自己文道境界的不斷提高,對於自己的道路越發有了深刻的認識,他心中的那個理想世界終究與鬼谷先生的不同,在晉入文道宗師的這個過程之中,終究無法從鬼谷先生那裡得到太多的幫助,還是早些出師遊歷天下才好。
於是衛鞅在與屍佼一番交流之後很是輕鬆便將屍佼拉上了賊船。
還是三十年前衛鞅與王詡交談的瀑布上方,衛鞅來到跌坐着修煉的王詡身後,拜倒在地說道:“弟子衛鞅拜見老師,恭問老師安康。”
王詡沒有轉身依舊閉目冥神,說道:“你是來辭行的吧!”
:“老師聖明,弟子晉入大師之境後便深感自身淺薄、不知現實,如今欲要出師遊歷天下增長見識以求進步並嘗試完成三十年前立下的‘終結亂世,再現太平’的志願。”
王詡眼見人間七國,觀秦國國勢已然明白如今正是衛鞅出師入秦主持變法的大好時機,於是沒有阻止衛鞅,說道:“你既然欲要出師,我便按例考較你一番。”
衛鞅聚精會神,鬼谷子的問對,即便已達到文道大師之境的他亦是不敢有絲毫的放鬆:“是!弟子謹聽老師之言。”
:“你拜我爲師多學法家刑名之學,又性直求實,若是欲要行‘終結亂世,再現太平’之事,必要主持變法改革以富國強兵求得正果。然有言曰‘萬事開頭難’,你當知欲行變法之事必觸及原有勢力的利益,你何如應對之?”
衛鞅不疑有他,立即正身說道:“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吾以一道以貫之,如此利國利民利天下之大道,天地助之,人道傾之,何人能當?”
衛鞅雖然已經達到文道大師之境,可是終究還是太過稚嫩,將世間的一切都看得太簡單,理想主義的、甚至有些‘天命在我’的以爲行正事、利萬民便可以一人之力行萬夫之事。
殊不知,這禮樂崩壞的人世間的無窮險惡,若是就這樣放他去了,怕是就要如前世一般順着天道大勢的潮流淪落‘五馬分身、車裂而死’,雖有人道聖賢業位懸於命格之上,卻只能於陰界受十八層地獄刑苦的結局
王詡嘆了一口氣,早已知曉衛鞅結局的他又怎麼能眼睜睜的看着已然拜他爲師的衛鞅就落得這樣一個結局呢?
於是王詡說道:“我深知你這小子爲求無上道,能捨身去命。如此雖然有功成之日卻難有你之善果,你確定還要踐行你道嗎?”
這一刻風停天清,王詡說的話及因此而生成的氣氛彷彿使得瀑布方圓百里的時空都凝滯了。
衛鞅心中也是不由得一滯,鬼谷先生最爲著名的‘日星象緯,在其掌中,佔往察來,言無不驗’之能,他又怎麼會不知道,此時王詡之言一出,他便知曉他一定能以他的道爲‘終結亂世,再現太平’獻力,也一定不得善果難有善終。
可是這又如何?
他爲王詡的勸導及關心深深的拜倒在地,卻依舊如三十年前那樣堅定而又決絕的說道:“多謝老師關心,但小子既已確定了道路,自然不會再更改,必以我道成終結亂世、再現太平之大業!”
王詡舒了一口氣有些欣慰也有些難過,心中問道:“人族還要多少犧牲,還要到何時方能到達不懼天命、不畏神佛、萬世太平、人人如龍的無上盛世啊?”
王詡終於睜開雙眼起身轉向衛鞅,默默的取出了一枚衛鞅拜其爲師後便開始煉製一枚丹符放置於錦囊之中,將錦囊放在衛鞅的手中說道:“你已爲我弟子,我又怎麼能眼睜睜的置你於絕境之中?此乃我特製的替死丹符,你且拿着,待到來日遭仇人反攻倒算服下便可救你一命。”
衛鞅呆愣的看着自己手中的錦囊亦是不由得淚涌眼眶,正要擡頭拜謝王詡,耳邊卻聽得王詡說道:“你且與屍佼自去,不必再來尋我!”
王詡的身影已然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