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八千變七千二

釵黛雙殺之後,焦順明顯心大了許多。

這直接表現在他對忠順王的態度,原本想的是儘量把攝政一事壓下去,但現在他卻更傾向於把事情鬧大,然後來個一勞永逸。

當然了,這也不僅僅是因爲焦順的心態發生了變化,主要朝堂上潛移默化的轉變,也讓他明白自己想要息事寧人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上元節之後,先是內閣提出要增補兩名內閣大學士,以頂替前任首輔和王哲辭官後留下的空缺。

如今內閣只餘下兩人,按規矩也確實該增補。

但問題是明眼人都看得出皇帝換屆在即,按照約定俗成的慣例,內閣的空缺應該留作新皇登基後施恩的籌碼,同時也便於新君掌控全局。

賀閣老和徐閣老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卻依舊選擇在這個時候提請增補內閣學士,明顯是存了別的心思。

最起碼,是存了藉機擴大內閣權利的企圖——只要新提上來的內閣學士,能與兩位閣老同氣連聲,自然更利於相權壓倒皇權。

年前皇帝病重後,軍政大事皆由太上皇定奪,一些不涉及機要,又有慣例可參照的,則由皇后、吳貴妃、以及賢德妃協商處置。

但現在太上皇暴斃,賈元春又被排擠出了核心圈。

宮中的決策能力可說是達到了歷史低點,這時候正是最倚重內閣的時候,而閣老們提議增補內閣學士,正是捏準了宮中的軟肋。

如果說這一條,還和焦順關係不大的話,緊接着禮部尚書的一封奏摺,便又把工學和他焦某人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要說這封奏摺也沒什麼新奇,依舊是老調重彈,希望能將工學納入科舉體制——具體來說,就是唯有考過了鄉試成了舉人才能任官。

這封奏摺依舊是獲得士人們的羣起擁護,所不同的是,宮中再也沒有一個強硬的聲音,能將其壓下去了……

總之肉眼可見的,少了太上皇的扶持之後,年僅七歲的小皇帝很難鎮得住場子——尤其在某位皇叔帶頭衝鋒的情況下。

不管是爲了焦順自己的前途性命考量,還是爲了小皇帝的威信考量,眼下都繼續來一場敲山震虎、殺雞儆猴的表演!

但現在還不到時候,或者說不夠火候。

所以焦順選擇了欲抑先揚。

在正月十七再次入宮奏對的時候,他只是見招拆招的提出,發動輿論揭露忠順王過往的種種暴行,然後再以忠順王品行不端爲名,拒絕由他來出任攝政王。

這個辦法看似可行,皇后和吳貴妃也都十分贊成。

但真等到了執行的層面卻是處處碰壁,除了頭兩天勉強泛起些水花之外,後面的造勢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很顯然,在忠順王遞出投名狀之後,已經有人做出了迴應。

而報紙報刊本就是被文人儒生所把持的。

到最後,真正不遺餘力執行宣傳的,也就只有掌握在工黨手中的大公報了。

而這份報紙怎麼說呢。

年初殿試的時候確實火過一陣子,但也正因爲冒了頭,下半年的時候頗受了不少打壓,雖然總體來說銷量還是有所增加的,但上升的勢頭明顯被打斷了。

到現在日刊近七千張,在二線裡算是不錯了,距離一線大報還差的遠。

而且訂閱者相對比較集中,主要是工廠和工學,以及靠近這兩個團體的平民百姓,影響力不能說小,但覆蓋的人羣範圍卻相對狹窄。

這個問題讓工黨衆人頗爲頭疼,但在焦順看來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他可以在報紙上對自己的基本盤進行定向宣傳。

不過,他打響的第一槍卻並不在大公報上,而是再次發動娘子軍反其道而行,以忠順王的名義,連續在幾家中等規模的報紙上,刊載了針對新政、工學、以及焦順本人的激烈抨擊。

有他這個新政與工學的奠基人做‘總編輯’,這些文章遠較真正儒生所寫的要對症下藥一針見血,因此一經面世就收到了不少人的吹捧。

而對於文章最後全面否定新政,堅決要求解散工學的倡議,更是有衆多儒生舉雙手雙腳擁護。

與此同時,忠順王府。

忠順王大致翻看完手裡的報紙,順勢往桌上抹了個一字長蛇陣,然後不解的擡頭看向自己的心腹謀士:“你先前不是說,讓孤儘量拿工學和那焦順開刀,換取士人們的支持嗎?這些文章雖不是孤讓人寫的,可寫的比咱們還好,這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這些文章學生暫時也看不出問題。”

那謀士拱了拱手,正色道:“但他們是以王爺的名義發表的文章,偏又查不出根底來——爲防萬一,學生以爲最好及時出面澄清,免得被人利用還不自知。”

“被人利用?”

忠順王再次低頭看向桌上的報紙,這些文章他雖看的不甚仔細,但也能取認,文章內容和自己的目的基本是一致的,說是雙向奔赴也不爲過,怎麼就說是被人利用了?

可自家謀士堅持,他也不得不提高警惕。

最後忠順王大手一揮:“罷罷罷,那就……”

“王爺、王爺!”

這時書房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切的呼喊。

忠順王眉毛一挑,提起爐子上的水壺,揭開簾子便噼頭蓋臉的潑了出去,同時嘴裡罵道:“狗奴才,這你也是你大呼小叫的地方?!”

門外那人猝不及防被燙的嗷嘮一聲,但等聽到忠順王的喝罵,忙又拼命捂住了自己的嘴。

忠順王見他半邊臉都被燙紅了,這才略略消了氣,冷着臉喝問:“什麼事,說!”

“啓稟王爺,有幾位年輕官員找上門來,要求拜會王爺。”

那人說着,小心翼翼的遞上了幾張拜帖。

忠順王原本不怎麼在意,等看清楚上面的名姓,卻頓時大喜過望。

蓋因上面大多都是名噪一時的年輕才俊,且不少都是清貴言官,平素最是愛惜羽毛,往昔便是忠順王差人去請,都未必能請的來,誰知今兒卻一股腦找上門來。

“王爺!”

那謀士也在一旁看到了請帖,當下兩眼放光道:“若能有這些人襄助,何愁大事不成?!”

忠順王認同的點了點頭,當下便親自迎了出去。

雙方見面後寒暄了幾句,內中便有人拿出幾份報紙問道:“敢問王爺,這上面的文章出自府上何人之手?”

忠順王定睛一看,卻不正是自己方纔準備澄清的那幾篇文章麼?

他愕然的張了張嘴,然後勐點頭道:“確實是我府上清客寫的,當然了,本王也對其指點了一二。”

來訪衆人面面相覷,都覺得忠順王果然是忠順王,不過爲了那幾篇膾炙人口的好文章,他們也只能捏着鼻子道:“王爺高瞻遠矚,我等不如也。”

旋即又希望忠順王能將作者請出來,與衆人共商倒焦大計。

忠順王卻從哪兒給他們變人出來?

當下支吾以對,眼見來訪的俊才們漸漸不耐,似有就此告辭的意思,他一咬牙,揚聲道:“快、快去請蔣先生來!”

這蔣先生,正是他那位心腹謀士。

不多時蔣先生就到了,他原是屢試不第的秀才,雖然自負才智過人,但卻天然對打通了科舉兩榜的人既敬且畏,如今見一衆名士盡皆在場,不免比面對忠順王還要謹慎小心,躬着身子小心問道:“不知諸位喚學生來有何吩咐?”

“蔣先生不必如此。”

爲首的言官擺手笑道:“就憑先生這幾篇文章,便足以名震士林了。”

“啊?!”

蔣先生先是一愣,繼而就見王爺勐打眼色,那些名士高人們也都投來欣賞的目光,他不自覺倒吸了一口涼氣,然後霍然挺直腰板道:“不敢不敢,蔣某不過是偶有心得罷了——當然了,這也離不開王爺的耳提面命。”

自這日起,忠順王府的蔣先生名聲大噪,他那幾篇文章也被轉載到了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一時風頭無兩。

…………

就在廢除工學的輿論,愈演愈烈的同時。

賈母發喪的日子也終於到了。

因前兩年秦可卿那一場風光大葬珠玉在前,賈政咬着牙砸了五萬兩銀子進去,畢竟他總不能讓侄孫媳婦把自己母親給比下去。

這裡面除了薛寶釵和焦順拿出的三萬兩之外,還有兩萬兩是答應和長房三七分遺產,纔好容易湊出來的。

等這一場葬禮辦完,榮國府就算是徹底精窮了。

或許就是因爲這個緣故,送葬隊伍裡哭聲震天,且格外的聲情並茂。

焦順按照慣例,也去設了路祭的棚子。

或許是因爲賈元春被排擠的事情,已經傳到了外面的緣故,設路祭的雖然不少,但真正親自來送葬的大人物卻不多。

焦順也因此排到了前五,得以參與家屬答禮的環節。

等到賈政、寶玉、賈璉等一衆孝子賢孫跪拜答禮之後,焦順便上前扶起了寶玉,特意叮嚀道:“嬸嬸應該已經告訴你了吧?等葬禮舉行完,你可千萬要記得回衙門裡當值,不然這官兒你怕是做不下去了!”

賈寶玉聽到‘做不下去’四字,眼底明顯閃過一絲歡喜,但他也知道焦順是好意,故此只連連點頭表示知道了。

然而一直等到正月二十五,焦順也沒見他在工學裡露面,反倒是正式參劾他的摺子,二十四就已經遞到了內閣。

正月二十六。

內閣奏請宮中裁決,不日便有旨意頒下:就地免職、永不敘用。

第265章 塑料良緣第487章 亂曲【一】第524章 妥帖 赴宴第814章 吳貴妃在行動【上】第786章 狼多…第222章 餘波第23章 弄巧成拙因愛生恨第9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更】第183章 雙喜欲臨門第123章 衙內見聞、宮中論賞第574章 燈塔第484章 前奏第295章 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第14章 老實人第780章 也許我註定超脫第497章 宮中【間章】第328章 端午【續】第683章 甜蜜蜜【下】第772章 補更達成第123章 衙內見聞、宮中論賞第268章 悔金玉亂點焦薛第495章 潮起【真五】第440章 設宴、稻草【下】第170章 煤油燈與家長裡短第139章 因巧遇再生警兆、論寶玉姐妹置氣第674章 立早節夕口第429章 壽誕【下】第588章 標題總是難產第345章 行銷寧府第526章 下帖第240章 焦爵爺又一次日常第2章 把‘頭一次’留給二奶奶第245章 前奏【中】第268章 悔金玉亂點焦薛第421章 七月二十【下】第169章 反客爲主第86章 風雨前的漣漪【上】第263章 納妾【下】第292章 探黛玉丫鬟鬥法、訪妙玉物是人非第613章 入宮授課【完】第220章 暗鬥明爭【下】第814章 吳貴妃在行動【上】第245章 前奏【中】第499章 宮中【三】第840章 番外 三年之期將滿第594章 封官第765章 故事裡的事第693章 又是一年壽誕【上】第144章 夜討胭脂第565章 還沒好透第672章 距全勤還有三天第477章 一魚兩吃第791章 飛走了第432章 壽誕【再續】第37章 一去音書歇第301章 風刀霜劍、麒麟白首第681章 所思所想 熟悉親近第521章 焦暢卿初宿大觀園【中】第360章 時間緊想不出章名第26章 才解干戈、又生是非第794章 紙短情長第825章 徹夜懺悔第89章 風雨驟起第60章熙鳳協理寧國府、來順仗勢會芳園【下】第839章 十全十美【全書終】第21章 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臺窗下逢第487章 亂曲【一】第293章 雜第792章 跋扈第303章 聽曲文十動然拒第59章 熙鳳協理寧國府、來順仗勢會芳園【上】第590章 逼宮、善後第126章 寧府夜宴第239章 一波平一波起第528章 宣泄第419章 七月二十【上】第420章 七月二十【中】第171章 焦爵爺飄忽的道德底線第680章 得償所願【終】第26章 才解干戈、又生是非第132章 聞龍陽平兒生嫌隙,哭可卿尤氏戲焦順第466章 借他使使又何妨?第650章 初三小宴【上】第17章 少有壯志、老而彌堅第475章 誰無算計?第451章 梅、妙第798章 由着他第508章 重陽日【七】第275章 玉釧奔喪怨難平,黛玉生疑風波起【上】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731章 再婚【終】第787章 ‘坦承’第537章 以彼之道第126章 寧府夜宴第523章 得志便猖狂第624章 諸芳流散【中】第102章 爲固寵盡心竭力,兩頭忙徒勞一場第369章 爲什麼非要有章節名呢?第400章 七夕【續】第398章 七夕【中】
第265章 塑料良緣第487章 亂曲【一】第524章 妥帖 赴宴第814章 吳貴妃在行動【上】第786章 狼多…第222章 餘波第23章 弄巧成拙因愛生恨第9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二更】第183章 雙喜欲臨門第123章 衙內見聞、宮中論賞第574章 燈塔第484章 前奏第295章 君有諍臣,不亡其國;父有諍子,不亡其家第14章 老實人第780章 也許我註定超脫第497章 宮中【間章】第328章 端午【續】第683章 甜蜜蜜【下】第772章 補更達成第123章 衙內見聞、宮中論賞第268章 悔金玉亂點焦薛第495章 潮起【真五】第440章 設宴、稻草【下】第170章 煤油燈與家長裡短第139章 因巧遇再生警兆、論寶玉姐妹置氣第674章 立早節夕口第429章 壽誕【下】第588章 標題總是難產第345章 行銷寧府第526章 下帖第240章 焦爵爺又一次日常第2章 把‘頭一次’留給二奶奶第245章 前奏【中】第268章 悔金玉亂點焦薛第421章 七月二十【下】第169章 反客爲主第86章 風雨前的漣漪【上】第263章 納妾【下】第292章 探黛玉丫鬟鬥法、訪妙玉物是人非第613章 入宮授課【完】第220章 暗鬥明爭【下】第814章 吳貴妃在行動【上】第245章 前奏【中】第499章 宮中【三】第840章 番外 三年之期將滿第594章 封官第765章 故事裡的事第693章 又是一年壽誕【上】第144章 夜討胭脂第565章 還沒好透第672章 距全勤還有三天第477章 一魚兩吃第791章 飛走了第432章 壽誕【再續】第37章 一去音書歇第301章 風刀霜劍、麒麟白首第681章 所思所想 熟悉親近第521章 焦暢卿初宿大觀園【中】第360章 時間緊想不出章名第26章 才解干戈、又生是非第794章 紙短情長第825章 徹夜懺悔第89章 風雨驟起第60章熙鳳協理寧國府、來順仗勢會芳園【下】第839章 十全十美【全書終】第21章 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臺窗下逢第487章 亂曲【一】第293章 雜第792章 跋扈第303章 聽曲文十動然拒第59章 熙鳳協理寧國府、來順仗勢會芳園【上】第590章 逼宮、善後第126章 寧府夜宴第239章 一波平一波起第528章 宣泄第419章 七月二十【上】第420章 七月二十【中】第171章 焦爵爺飄忽的道德底線第680章 得償所願【終】第26章 才解干戈、又生是非第132章 聞龍陽平兒生嫌隙,哭可卿尤氏戲焦順第466章 借他使使又何妨?第650章 初三小宴【上】第17章 少有壯志、老而彌堅第475章 誰無算計?第451章 梅、妙第798章 由着他第508章 重陽日【七】第275章 玉釧奔喪怨難平,黛玉生疑風波起【上】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731章 再婚【終】第787章 ‘坦承’第537章 以彼之道第126章 寧府夜宴第523章 得志便猖狂第624章 諸芳流散【中】第102章 爲固寵盡心竭力,兩頭忙徒勞一場第369章 爲什麼非要有章節名呢?第400章 七夕【續】第398章 七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