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第383章 初選已過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是十幾天過去。

朝廷在應天的清丈計劃,如今已在開始推行,這便是當下最要緊的大事。

無論朝廷還是地方,基本都沒出現岔子,反對聲更是少得可憐。

這得益於皇帝提前清掃過朝堂,反對者或被罷免被流放,且藉此震懾了剩下的其他人。

但這隻能說矛盾被掩蓋住了,清丈催稅能否善始善終,其實是說不準的事情。

當然,這些事情與朱景洪無關,且他本人也不願摻和進去,自然也就沒怎麼關注。

倒是睿王朱景淵,雖未明着支持清丈,卻也幾次在公開場合表態,希望上下官員要竭力完成朝大政。

朝廷有大政,自然也有小政。

比如禮部負責的採選王妃,便在三月初十這天開始了初選。

經過三天時間的選拔,近七百人的淑女們,只有一百人通過選拔,留在京中等待複選。

在禮部公示的一百人裡,寶釵看到了楊靜婷的名字,處在名單的中後位置,看起來是一點兒不起眼。

見寶釵愣神沉思良久,鶯兒在一旁提醒道:“姑娘,咱們回去吧!”

“走吧!”

三月二十會進行復選,到時只會留下三十人,對此寶釵有信心通過。

坐着馬車離開,寶釵依舊想着接下來的事,倒是鶯兒透過簾子向外張望。

“姑娘,這兩天京裡來了不少外邦人,他們是來做什麼的?”

一旁文杏立馬插話:“這你都不知道,十三爺加冠禮,這些人是被聖上請來觀禮的!”

“你如何得知?”

“聽小廝們說的,聽說昨日還有外邦人在喝酒鬧事,被五城兵馬司給拿了,說是現在還押在順天府呢!”

對於這些八卦消息,文杏自然是愛聽得很,此刻更是充滿了分享慾望。

“原來是爲十三爺加冠啊,那加冠之後……豈不就該娶妻了!”說這話時,鶯兒看向了寶釵。

這時文杏說道:“錯了,加冠之後還得封王,然後才能大婚呢!”

白了文杏一眼,鶯兒靠到寶釵面前,笑嘻嘻道:“姑娘……您與十三爺大婚之後,我們就能跟你住進王府了!”

寶釵對此沉默以對,而後徐徐說道:“選上王妃才能大婚!”

“姑娘不就是在選王妃嗎?”文杏一臉嬌憨問道,她這笨笨的樣子卻也有些可愛。

“都少說兩句吧,嘰嘰喳喳的……吵得我頭疼!”寶釵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喔……”

薛家的馬車正往家裡趕時,禮部的官員還在忙碌。

各藩屬土司部盟來京城,這些人的衣食住行都要安排,近日更是要安排覲見,禮部爲此就更忙了。

這些土司國主和盟主們,此刻已在禮部官員引領下,徐徐往幹清宮方向趕去。

許多人都是第一次進宮,看着高聳的宮牆和巍峨的宮殿,這些人無可避免被震撼。

天朝上國,果真氣度不凡……這是所有人心中冒出的想法。

來到幹清門外,前方侍衛金甲鋥亮,表情威嚴猶如天兵矗立。

沒有皇帝召見,所有人只能站在原地等候,即使他們是各自地盤上的霸主。

土皇帝見了真皇帝,那自然要俯首帖耳。

衆人等了有將近十幾分鍾,終於宮門內有一太監出來,卻是司禮監秉筆奉旨提督東廠的戴權。

“主上有召,諸汗王盟主土司上殿覲見!”

在場衆人各帶了一名翻譯,名義上掛着副使的銜一同覲見,便讓他們能聽懂這話的意思。

依舊是在禮部官員引領下,一衆汗王土司進入幹清門,朝着正殿方向趕了去。

幹清宮乃皇帝寢宮,在這裡召見更顯親密等於說皇帝沒把大家當外人,這一點老狐狸們都能體會到。

進入殿中,看着前方空着的御座,衆人皆是心感敬畏,連多看兩眼的勇氣都沒有。

衆人在殿內排班站定,所有人都微微低着頭,大殿內依然非常安靜,以至於能聽到“滴漏”的聲音。

而此刻的皇帝,卻坐在偏殿內喝茶,在他面前則是三個嫡子肅然而立。

今天朱景洪穿着很正式,又是四團龍圓領袍,又是烏紗翼善冠和玉革帶,雍容華貴的氣度幾乎讓人忘了他是個莽夫。

“爹,時候差不多了吧?”睿王朱景淵開口提醒。

品了最後一口茶,朱鹹銘放下了茶杯,而後說道:“那就走吧!”

聽到這話,程英從小宦官手中接過冠帽,小心翼翼戴到了皇帝頭上。

便見朱鹹銘站起身來,繞過書案往正殿方向走去。

第一個自是太子跟上,然後纔是朱景淵和朱景洪。

正殿之內,眼見皇帝即將到來,戴權高聲吆喝道:“陛下駕到!”

聽到這信號,在場衆人紛紛跪地,下一刻朱鹹銘剛好出現,可見戴權這廝點卡得好。

“叩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萬歲萬萬歲!”

雖然口語詫異極大,但勉強還是能聽清,這些人是在參拜皇帝。

朱鹹銘落座之後,朱景洪三人則分左右在御前侍立,規規矩矩不發一言。

“免禮!”

一衆汗王土司隨即起身,而後都勾着腰站在原地,不敢正面與皇帝對視。

“諸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朱鹹銘笑着說道。

雖然聽起來皇帝是在閒聊,但此刻沒人隨便敢接話,現場衆人都認真聽着。

“此番召伱們進京,最重要的事就是讓你們來參加……朕這小兒子的冠禮!”

言即於此,朱鹹銘指向了朱景洪,這是衆人才稍微擡頭了過去。

這一看可不得了,以這些外邦人的“樸素”審美,只覺得三位皇嫡子中,就朱景洪品格最出衆。

當然了,這只是他們的第一想法。

仰仗大明鼻息而存活的汗王土司們,自然對朝廷格局多有了解,知曉太子與睿王才真正不能小覷,這二位中的一人是要繼承皇位的。

“在我大明,男子十六而加冠,而後便是成年接着要娶妻,如此生兒育女繁衍生息……”

“你們各處風俗不同,但其實也大同小異!”

“其中最關鍵之處,便是所有人都想過太平日子!”

說到此處,朱鹹銘嘆息道:“可惜啊……就是如此簡單的願望,卻偏有人要從中作梗,想把一切都給攪亂!”

最後一句話說的是誰,在場衆人其實都清楚,此刻仍沒有人發表意見,都不願來當出頭鳥。

端起一旁的茶杯,朱鹹銘接着說道:“朕說的是誰,諸位想必都知道,我也知道你們也深受其害!”

“所以這次召你們進京,第二件事便是要商議,如何徹底解決準噶爾這個大麻煩,還西北大地之安寧!”

跟這幫汗王土司說話,根本沒必要繞圈子,朱鹹銘很清楚其中分寸。

廢話說多了,反而會讓人搞錯重點。畢竟他是皇帝,放個屁都有人去分析,有些時候確實容易讓人想多。

“當年世祖爺時,準噶爾就桀驁不馴,如今他們是越發的猖狂……”

“劫掠你們的牛羊,搶奪你們的人口,霸佔你們的水草土地!”

這還真不是朱鹹銘在拉仇恨,因爲這就是真實發生的事,與準噶爾相鄰的各部盟土司,那是真的被其侵擾不斷,可謂是深受其害。

反倒是大明,因爲與其並未接壤,基本沒有遭到實職損害,只是霸權受其挑戰。

接下來,皇帝又是一番陳詞,依然是爲衆人分析西北局勢,最終得出確實到了該解決問題的時候。

至於具體如何出兵,如何分攤糧草軍械,如何指定作戰計劃……

這些東西不是由皇帝來談,會由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和安西行都司分別負責。

一番談話,其實就花了十幾分鍾,這場覲見就宣告結束。

全程衆人都沒看清皇帝臉,更準確的說他們是不敢看皇帝。

又是山呼萬歲之後,皇帝朱鹹銘帶着三位皇子離開,之後一衆朝臣才被禮官帶着出去。

只是扎薩克汗兀立木留下,被宦官帶到了暖閣之中。

兀立木今年四十來歲,在草原上已算得上是老人,對下面各部族的統治已顯得力不從心。

他知道爲何會被單獨留下,肯定是與去年聖壽節時,扎薩克使臣的表現有關。

等候在暖閣內,想到一會兒皇帝的怒火,兀立木心裡就感到惶恐。

他害怕被皇帝責難,更害怕被皇帝所放棄!

如今他老了,可兒子卻難以服衆,如果沒有皇帝的冊封,很有可能坐不穩汗位。

他的弟弟呼治沂卻兵強馬壯,對他的汗位是虎視眈眈。

去年使團胡亂作爲,很可能便是受了呼治沂的指使。

與兀立木的惶恐不安不同,出了幹清門的汗王土司們,個個都心情舒展起來。

顯然覲見皇帝這件事,對他們而言有着極大壓力。

皇帝的一紙詔書,把他們從幾千裡外喚入京中,可見大明威懾力之強大,他們覲見皇帝惶恐就很正常。

“父親,我看見姐姐說的那位十三爺了,長得倒是挺好看的……只是看起來不像猛士!”

“姐姐說他是大明第一勇士,去年各使團的人都對他讚不絕口,他真有大家說的那麼厲害?”

那木部盟的盟主蘇和身後,一個年輕人低聲說着話,神色間顯得眉飛色舞。

但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年輕人是女扮男裝,換回女兒家的裝束也是個美人。

此女便是蘇和的小女兒諾敏,因爲從小喜歡漢家文化和書籍,也是那木盟裡有名的才女。

此番蘇和陛見,諾敏是正兒八經的翻譯,掛着使團副使的名頭。

而她口中的姐姐,便是準噶爾部的其其格,按大明的關係論她倆是姨表姐妹。

上次聖壽節後各使團陸續離京城,其其格一行返回準噶爾時路過那木部盟,讓諾敏發現了頹廢的旭日干。

此前她們去往京城時,諾敏見過這位準噶爾第一勇士,給她的感覺便如驕陽般熾熱。

可回程的旭日干,卻跟夕陽一樣遲暮,整個人都充滿了死氣。

諾敏一番打聽之下,才知道了在京城發生的事,這讓她不免對朱景洪好奇起來。

旭日干第一次來時那木部盟時,部盟裡最勇猛的武士都在他手下撐不了幾招,諾敏實在不能想象是何等勇武之人,才能將其碾壓般擊敗乃至於讓其頹廢。

直到現在諾敏還記得,當日其其格提起朱景洪時,那讓人疑惑的愛恨交加的眼神。

和小女兒的不諳世事不同,蘇和要格外謹慎許多,便低聲提醒道:“不要亂說話,這裡是皇宮,人家是堂堂的皇帝嫡子!”

他們用的是自己的部盟語,其實也不怕隨行禮部官員聽見。

“父親,接下來真的要打仗嗎?”

“我們和表姐他們,真的要成爲敵人嗎?”

雖是立場不同,但草原上的各部盟之間多有聯姻,相互之間多少都有些親戚關係。

“這不是你該問的事情!”蘇和聲音帶有慍怒,他很後悔太寵愛這個小女兒。

“喔!”諾敏點了點頭,父親生氣她還是畏懼的。

但一個人生出了好奇心,想要擺脫也是萬難之事,蘇和粗暴壓制反而讓諾敏更好奇了。

再說朱景洪這邊,皇帝單獨留扎薩克人說話,僅留下了太子一人陪同,他和朱景淵先離開了。

這段時間爲支持新政,朱景淵變成了大忙人,需要暗中安排各種事務。

兄弟二人說了一陣話,然後朱景淵就先行離開了,而朱景洪則返回了承明院。

“十三爺,初選名單已經出來了!”

鄧安不愧是他身邊最貼心懂事之人,直接便拿出了幾頁書稿,這都他讓人去禮部抄回來的。

“嗯!”應了一聲,朱景洪順手接過稿子。

很快他便看見了寶釵的名字,正當他要將稿子交回去時,卻在末尾處發現了“楊靜婷”三個字。

這幾天初選,據朱景洪所知婷丫頭並未到場,可現在這丫頭卻直接過了。

顯然,這是他那親孃的手筆,對此他也是無可奈何。

取下頭上紗帽,自有餘海接到手中,而後將其交給隨行的小宦官。

徐徐往前走去,朱景洪沉聲說道:“這次各部盟土司到京,進獻了許多珍貴皮子,聖上賜給了我一些……”

“選一些品相好的,替我給薛姑娘送去!”

能被進獻給皇帝的,本就是優中選優的皮子,朱景洪卻還讓在裡面選好的,着實讓鄧安咂舌不已。

雖然覺得寶釵不可能選上王妃,但還是讓他生出了提前巴結的想法,這位即便不是王妃也絕不弱於王妃。

作爲朱景洪的心腹太監,鄧安可太清楚這位薛姑娘,在自家主子心中是何等的分量。

“奴才明白!”

停下腳步,朱景洪轉過頭說道:“這兩天就辦妥,不要太招搖了!”

“是!”

待朱景洪走上臺階,英蓮也從殿內迎了出來,看得出來她比以往更開朗了。

這是因爲,如今英蓮已被正式賞給朱景洪,成爲了名義上他的第一個女人。

“十三爺,您這麼早就回來了!”

走上臺階,朱景洪笑着說道:“怎麼……這是要趕我走啊!”

“奴婢豈敢!”英蓮讓到了一邊去,彎腰做了個請的手勢。

相較於在坤寧宮的拘謹,朱景洪這邊明顯要輕鬆許多,英蓮自然是“樂不思蜀”。

當然了,朱景洪手下的宦官們,絕不會覺得伺候這位爺輕鬆。

上前理了理英蓮的衣襟,朱景洪順勢拉起她的手,而後回頭吩咐:“對了,那些皮子……也給英蓮挑一些,讓這丫頭冬天也有幾件體面衣裳!”

“是!”

寶釵第一女主,這是無可置疑的,大家的打賞訂閱我都收了,哪敢亂來!

第33章 銀子開路244.第244章 東廠的考量第519章 陰差陽錯第525章 探黛玉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325.第325章 女兒家的心思第63章 朱雲笙第91章 事情真相278.第278章 湘雲的請教第148章 正式整肅221.第221章 妯娌們2465.第465章 出發327.第327章 夾板氣第174章 初審已過第8章 苦口婆心高書言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第584章 我們都是陛下的臣子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398.第398章 親迎188.第188章 薛家那孩子不錯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第514章 人事376.第376章 寶釵:願意侍奉十三爺第535章 夫妻第531章 私會於竹林第163章 你也不想岡本家覆滅吧!293.第293章 只怕你教不會第633章 高端局第40章 審不動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360.第360章 黛玉受召211.第211章 親臨校場第535章 夫妻第592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366.第366章 兒子護您周全第72章 十三爺是好人第600章 漢城之變268.第268章 先邁右腳429.第429章 柳湘無蓮第92章 回城第599章 長淵城內的火光27.第27章 好風憑藉力第627章 上陣父子兵第618章 言襄王之勢348.第348章 我朱十三拿不動刀了?261.第261章 別出了岔子300.第300章 議定第180章 王子騰第160章 連林妹妹也變了271.第271章 新的小目標第109章 榮國府事第129章 看火器第635章 好樣的,精神點,別丟份兒!第608章 夫妻感情的“裂痕”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76章 初訓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213.第213章 好弟弟第140章 命懸一線賈寶玉197.第197章 一品誥命第521章 薛蟠的惶恐239.第239章 等哪一日你做皇帝第181章 朱雲笙的條件第635章 好樣的,精神點,別丟份兒!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第640章 鬨堂大笑第129章 看火器248.第248章 定計第40章 審不動325.第325章 女兒家的心思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234.第234章 武英殿賜宴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第41章 我們的對手第521章 薛蟠的惶恐第36章 各家反應第522章 鞭笞262.第262章 十三哥靠不住452.第452章 別白費功夫了212.第212章 年輕的軍官們第142章 鬧騰的賈家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460.第460章 曹賊之心302.第302章 到底是誰的侍讀321.第321章 膽小如鼠朱景洪252.第252章 寧國府內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第555章 爲了神教大業5.第5章254.第254章 勸降第19章 錦衣衛292.第292章 寶丫頭,要不要試試!第48章 幫忙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第111章 優勢在我第495章 端倪現第557章 戲妙玉
第33章 銀子開路244.第244章 東廠的考量第519章 陰差陽錯第525章 探黛玉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325.第325章 女兒家的心思第63章 朱雲笙第91章 事情真相278.第278章 湘雲的請教第148章 正式整肅221.第221章 妯娌們2465.第465章 出發327.第327章 夾板氣第174章 初審已過第8章 苦口婆心高書言397.第397章 再至金陵第584章 我們都是陛下的臣子第11章 金陵的地方官398.第398章 親迎188.第188章 薛家那孩子不錯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第514章 人事376.第376章 寶釵:願意侍奉十三爺第535章 夫妻第531章 私會於竹林第163章 你也不想岡本家覆滅吧!293.第293章 只怕你教不會第633章 高端局第40章 審不動第93章 神都十二時辰?456.第456章 帝后齊至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360.第360章 黛玉受召211.第211章 親臨校場第535章 夫妻第592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366.第366章 兒子護您周全第72章 十三爺是好人第600章 漢城之變268.第268章 先邁右腳429.第429章 柳湘無蓮第92章 回城第599章 長淵城內的火光27.第27章 好風憑藉力第627章 上陣父子兵第618章 言襄王之勢348.第348章 我朱十三拿不動刀了?261.第261章 別出了岔子300.第300章 議定第180章 王子騰第160章 連林妹妹也變了271.第271章 新的小目標第109章 榮國府事第129章 看火器第635章 好樣的,精神點,別丟份兒!第608章 夫妻感情的“裂痕”364.第364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76章 初訓392.第392章 送我上青雲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213.第213章 好弟弟第140章 命懸一線賈寶玉197.第197章 一品誥命第521章 薛蟠的惶恐239.第239章 等哪一日你做皇帝第181章 朱雲笙的條件第635章 好樣的,精神點,別丟份兒!424.第424章 命婦朝王妃第640章 鬨堂大笑第129章 看火器248.第248章 定計第40章 審不動325.第325章 女兒家的心思第172章 御前軍事會議234.第234章 武英殿賜宴第603章 世子妃何在第41章 我們的對手第521章 薛蟠的惶恐第36章 各家反應第522章 鞭笞262.第262章 十三哥靠不住452.第452章 別白費功夫了212.第212章 年輕的軍官們第142章 鬧騰的賈家第612章 皇后有三子460.第460章 曹賊之心302.第302章 到底是誰的侍讀321.第321章 膽小如鼠朱景洪252.第252章 寧國府內206.第206章 薛姑娘的面子第555章 爲了神教大業5.第5章254.第254章 勸降第19章 錦衣衛292.第292章 寶丫頭,要不要試試!第48章 幫忙216.第216章 李文釗來訪第111章 優勢在我第495章 端倪現第557章 戲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