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熊小琴

十一月,寒風又起,吹得江州大街小巷行人稀少。

當侯滄海陪着父母前往省城南州之時,熊小琴來到了江州。

熊小琴長年來往於南州和秦州,很少到江州。她對江州印象其實挺好,覺得這個城市乾淨漂亮,人文氣息比起秦州濃一些,經濟也更有活力。而熊恆遠提到江州時,總是加上一個“破”字,這個“破”字帶有強烈的感**彩,表達出他對於小女兒辭職後離開秦州的憤恨。

坐着出租車來到電科院一食堂時,正是晚餐高峰時期,學生密如螞蟻。熊小琴順着打飯的人羣很順利找到一食堂。在她想象中,一食堂應該和以前工廠那種黑乎乎的廚房接近,沒有料到妹妹承包的一食堂頗爲現代化,食堂裡學生排成長龍,空氣中滿滿都是飯菜香味。

妹妹熊小梅在前窗專心賣飯。

近一年時間沒有見面,與當教師時期相比,熊小梅身上那種教師特有的氣質被消磨殆盡,變得接近於自己公司那些員工。

熊小琴不禁感嘆環境對人的迅速改造。她在大廳站了一會,沒有與妹妹打招呼,走出了一食堂。

電科院這些年招生勢頭非常不錯,學生招得多,學校因而生機勃勃。熊小琴沿着大廳門口公路向上而行,先後經過二食堂和三食堂,又來到運動場和實驗樓,轉了一個大圈子,再跟着學生們的腳步,從圓供狀小門回到一食堂。這一圈走下來,接近花了四十分鐘。

實地看過電科院環境以後,她站在一食堂門口,打通家裡電話,“媽,我在妹妹承包的伙食團。比我想象中要好,電科院雖然是民辦學校,但是學生很多。一食堂至少有幾百個座位,生意不錯,應該能賺錢。”

楊中芳道:“你妹沒有做過生意,沒有經驗,你要到伙食團多看看,給她提點意見,免得沒有經驗,又要吃虧。”

熊小琴道:“給我感覺還不錯,管理得井井有條。但是到底內情怎麼樣,我晚上和她詳細聊一聊。侯滄海調到政法委,比在鎮裡還得好得多。他們能承包這麼大一個伙食團,我想應該還是靠政法委的關係。”

等到學生漸漸少了,熊小梅才發現坐在大堂的姐姐。她獨自一人來到江州,經歷了一次失敗的生意,一食堂在艱難中走上走軌,這裡面有許多心酸故事,平時除了和侯滄海能說說以外,只能悶在心裡。見到姐姐,熊小梅鼻子猛地一酸,眼淚就要往外涌。她趕緊借擦汗的動作將眼淚擦掉,走出前窗。

來到姐姐身邊,熊小梅頗有近鄉情更怯的感覺,道:“姐,你什麼時候來的?”

熊小琴道:“我來了有一陣子,還在外面走了一圈。廚房挺大的,能賺錢嗎?”

“我帶你參觀。”熊小梅自豪地帶着姐姐參觀屬於自己的地盤。

郭加林將腦袋上的白帽子取了下來,坐在後廚抽菸。從出道以來,他一直在南方工作,對故鄉相當陌生。他之所以願意從南方回到江州,主要原因是爲了即將讀書的兒子。他準備在伙食團過渡一段時間,適應了江州環境,再尋找更好的賺錢路子。

他抽着煙,盤算着每天的營業額,一個想法在腦中越來越成形:熊小梅和侯滄海都不是餐飲行業的人,對廚房可以說是一竅不通,完全要靠自己撐起整個廚房。自己的收入和貢獻相比完全不成正比。如今大城市流行包廚房,他可以將整個後廚完全包下來,甚至還可以將採購都包下來。這樣做是雙贏,侯滄海和熊小梅只需要抓一下前窗工作,穩當賺錢,還不用現在這樣費心費力。當然,自己也可以多賺一些錢,爲開自己的店打好基礎。

正在想着,郭加林看到熊小梅和她的姐姐。儘管熊小梅還沒有做介紹,他便肯定地判斷眼前之人是熊小梅姐姐,原因很簡單,她們兩姐妹長得太相似了。

熊小梅第一個介紹的就是大廚郭加林,“郭師傅和侯子是表兄弟,後廚這一塊是他在負責。”

郭加林坐在板凳上未起身,打了個招呼,道:“熊姐好。”

“郭師傅辛苦了。”熊小琴眼光中隱隱有些審視,臉上帶着禮節性笑容。

郭加林道:“熊姐晚上在這裡吃飯嗎?今天小廳沒有人,安排在小廳,我弄幾道拿手菜,今天有剁椒魚頭。”

“好,就吃剁椒魚頭,有臭鱖魚最好。”

“只能吃一樣啊,臭鱖魚沒有完全醃好。”

熊小梅帶着姐姐參觀了後廚和庫房,然後讓姐姐在小廳獨自喝茶,自己又回到前窗去守着生意。

坐在小廳,透過玻璃門,恰好看到前窗,熊小琴就用這種稍有距離的方式審視妹妹的生意。

前窗仍然有三三兩兩的學生,有人在麪條窗口排隊,有人在小炒窗口排隊。

一年多時間,妹妹熊小梅以前的書卷氣幾乎消失殆盡,站在前窗時特別嚴肅,神情和父親頗有幾分相似。窗口無人之時,妹妹就在前窗來回走動,和服務員們交談。

妹妹辭職以後,母親楊中芳最擔心妹妹找不到工作,會被婆家嫌棄,從一食堂的情況來看,父母低估了女兒們的適應能力。

熊小琴端着茶杯走出小廳,來到靠近後廚的壩子裡,恰好能看到後廚大竈位置,也能聽到他們對話。

一個捲髮年輕男子正在抽菸,喝水。後廚門口閃出了郭加林的身影。郭加林揚手在年輕男子後背上拍了一巴掌,斥道:“金勇,肉絲要用完了,叫你趕緊切出來,你還在這裡抽菸。”捲髮年輕男子舉着煙,求饒道:“郭老師,還有兩口。”郭加林指着捲髮年輕男子的鼻子道:“要是依着以前的脾氣,早就幾腳踹出去。今天學校有籃球比賽,比賽結束後,還有人來吃飯,今天至少還得賣三盆。”捲髮男子長吸一口煙,扔掉菸頭,朝廚房走。郭加林站在捲髮年輕男子的位置,點燃一枝煙,慢條斯理地抽着。

從前窗位置走出一個胖胖女子,來到後廚,二話不說,將郭加林手中的煙奪了過來,扔進煤炭堆裡,道:“抽、抽、抽,你今天都抽第二包了,以後得癌症,我纔不會管你。”

郭加林笑道:“人這一輩子,上面是嘴巴,下面是那個巴。你把我下面管住了,上面總得放鬆點。”

胖女子笑罵道:“你這個臭流氓。”

從後廚又走出一個戴着廚房帽的人,端着一盤水果,道:“師母,吃兩塊。”

胖女子選了兩塊水果,一邊吃,一邊聊天。

看到了這幾個場景,長期走南闖北的熊小琴憂慮起來。大廚和老闆是一對矛盾體,互相都離不開對方,卻都要爲自己謀求最大利益。很多餐館都上演過大廚與老闆的博弈,有的博弈殺還相當慘烈。

七點半,熊小梅提着幾個錢箱走進小廳,姐妹倆一起數錢,先將大票清理出來,再將小票子分門別類整理好。熊小琴眼光瞅着廚房,道:“郭加林是廚房負責人,那個胖女子是誰?還有一人稱呼胖女子爲師母?他們的關係怎麼怪怪的?”

得知了郭加林、陳東和杜玉榮三人之間的關係,熊小琴道:“你要注意啊,郭加林這人陰沉,又有小團體,當心以後尾大不掉,給你們找麻煩。我見過一個做餐飲的老闆被廚師長牽着鼻子走,變成了風箏,廚師長變成了拉風箏人,想跳老闆的牆就跳牆,想放老闆的風箏就放風箏。”

“伙食團是楊書記介紹的。我們接手時距離開學非常近了,加上我們又沒有做過餐飲,完全沒有廚師班子,所以來者不拒。郭加林是侯滄海表弟,當時還在南方,是我們主動邀請他過來的。”

“還是親戚啊,這更麻煩。”

“我不怕他們,真要翹我們的盤子,大不了重新招廚師。我好歹入了行,手頭有些資源。” 熊小梅說這一番話還是很有自信,因爲除了郭加林這條線以外,廚房還有侯金玉這條線,不至於全面崩潰。

聊了一會兒廚房情況,熊小琴道:“我也辭職了。”

熊小梅吃驚地道:“你也辭職了!家裡肯定鬧翻了天。”

熊小琴道:“我本來就在工廠上班,工人下崗是普遍現象,所以我辭職,爸媽反而看得開。你姐夫和另一個朋友合夥開了一家貿易公司,主要是進出口貿易,公司在廣州。我馬上要南下,特意過來看一看你。你還記得 孫俊春嗎?他和我們公司有業務聯繫。”

姐姐在供銷崗位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和人脈。加上姐夫一直在做貿易,他們出來做貿易公司倒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熊小梅沒有想到他們的公司會和孫俊春有牽連。

熊小梅迴避了 孫俊春,道:“貿易,好做嗎?”

熊小琴道:“類似的貿易公司在廣州多得很,我們能不能活下來都難說。你是要把食堂做好,千萬別輕易轉行。”

到了七點半時,服務員胡一紅端着剁椒魚頭走了進來。

這份剁椒魚頭有紅辣椒碎末,還有青辣椒碎末,熱氣騰騰,散發着濃香。熊小琴嚐了一筷子,道:“味道真不錯,這個手藝放在伙食團可惜了。”

熊小梅道:“小廳對外營業,除了今天,小廳每天都有一兩桌。”

熊小琴道:“你讓郭老師炒一份回鍋肉,我嘗一嘗。”

等到胡一紅將回鍋肉端了過來,熊小琴認真品嚐了幾筷子,道:“剁椒魚頭非常霸道,但是回鍋肉不太正宗。郭加林應該是在南方太久了,沒有本地口味那麼重,家常菜南方化,偏清淡。這個小廳主要是老師和學生吃飯,口味都重,生意應該一般化。”

在學校附近有三十多家餐館,家家生意都還不錯。熊小梅和侯滄海多次去品嚐,很多館子的味道其實都不如郭加林的菜。但是,小廳生意最初好過一段時間,後來變得不慍不火,如今平均算下來每天就是一兩桌。

吃完飯,八點過,姐妹倆準備離開伙食團。熊小梅特意找到杜玉榮,用不容置疑的口氣道:“我明天有事,早上你守前窗。”

杜玉榮來到伙食團以後,天天都是跟着丈夫在早上九點半鐘到廚房,從來沒有管過早餐。這事讓熊小梅很不滿意,爲了廚房的安定團結才隱忍不說,明天要送姐姐走,她借這個機會要讓杜玉榮參加早上管理。

杜玉榮問道:“早上幾點鐘開伙?”

熊小梅道:“員工們五點鐘起牀,蒸饅頭,包包子、煮稀飯,賣麪條、炸油條。六點半左右有同學來吃飯,你要在六點半前來到食堂。”

杜玉榮一臉難色,道:“電科院後門開得很晚,六點鐘肯定沒有開。”

熊小梅道:“前門從來沒有關過。”

杜玉榮道:“從出租房繞到前門,要十分鐘,有一段還特黑,危險得很。”

熊小梅心裡始終有一個心結:杜玉榮的薪水超過了侯滄海在政法委的工資,自己作爲老闆每天都在六點半前趕到一食堂,她實在沒有理由不參加早餐。

因此,她堅持道:“我每天都從黑河坐車過來,比你遠得多。我能來,你肯定也做得到。”

杜玉榮這才很勉強地接受了安排,滿臉不高興,嘴裡小聲嘀咕。

熊小琴一直在冷眼旁觀,離開學校時,道:“二妹,這兩口子不是善茬,你要小心對付。”熊小梅想起以前做服裝時遇到的事情,咬着牙齒,惡狠狠地道:“我也不是善茬。上一次做服裝店遇到很多事,我們一樣擺平了。你不仁我就不義,我現在就是這個原則。” 熊小琴看着妹妹的表情,道:“二妹,這一年變了很多。”熊小梅道:“在社會上生存,不變不行。”

回到家裡以後,姐妹倆不再談論生意,聊起私生活,主要談各自家庭。一直聊到凌晨三點,姐妹倆漸次地沉入夢鄉。

早上五點半,杜玉榮被鬧鈴驚醒。她閉着眼,道:“我不想去。”郭加林勸道:“熊小梅今天有事不能來,你要到庫房拿錢箱,否則前窗沒有零錢,很麻煩。”

杜玉榮身胖胖身體陷在柔軟被子裡,道:“我們不能慣着那個傻婆娘,這次依了她,以後就要天天守早餐。給我們一點點錢,憑什麼要我去守早餐。”

郭加林想了想,覺得老婆所言有理,也想試一試侯滄海和熊小梅的底線,便將鬧鐘取消。

“老公,你這麼聰明,要想點辦法,把廚房承包了,我們多賺錢。”

“這事不好辦,侯滄海壓根沒有承包廚房的概念。”

杜玉榮伸手朝老公中樞部位摸去,道:“娃兒馬上要讀小學了,我們要弄一筆錢,自己開店。”

郭加林光着身體爬起來,關掉手機,免得熊小梅打電話。

熊小梅正在夢鄉中,被電話驚醒。

胡小紅道:“熊總,杜姐沒有來,我們沒有零錢。”

一句話讓熊小梅清醒過來,道:“現在還沒來?”

胡小紅道:“沒來。其實我在前窗守得住,就是沒有零錢。”

庫房鑰匙有兩把,熊小梅有一把,侯金玉有一把,郭加林有一把。熊小梅撥打了郭加林的電話。電話關機,無法與郭加林取得聯繫。她原本想要趕到學校去,隨即又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爲,等到她帶着鑰匙來到學校時,學校早高峰差不多結束了。

九點半,送走姐姐。熊小梅坐着出租車來到電科院,問了前窗情況後,來到後廚。郭加林抽着煙,指揮墩子金勇和姜小軍將原材料搬到後廚。

熊小梅壓抑着怒火,道:“郭師傅,昨天說好了由杜玉榮來守前窗。她沒來,拿不到零錢,前窗和學生們吵了起來。”

郭加林淡淡地道:“杜玉榮生病了,在牀上起不來。我都是重感冒,等把中午安排了,由陳東來炒,我要買藥回家給杜玉榮。我們這是工傷,藥錢還是要食堂報銷吧。”

這一席話軟中帶硬,確實是老江湖所爲。

(第八十七章)

第三百六十四章 楊兵組織工人打架第四百二十九章 和平年代的大災第四百六十五章 磚廠第四百二十章 大戰之幕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改制前夜第七十六章 權力磁場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文軍到來第九十章 學期結束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臣第三百四十二章 嚴峻考驗第四章 社會上的辦事規則第三十一章 防訊檢查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起於阡陌第二百一十六章 談判第一百一十七章 順境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對打架的男女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通碟第三百零一章 美達集團第四百五十五章 重逢第四百一十七章 土地財政第三百二十六章 尋找破局之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合作第三百五十六章 人以類聚第一百四十三章 變化才正常第四百百三十二章 淺巖鎮初中第一百四十章 蘇鬆莉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吻第三十二章 不着調的值班人員第一百五十七章 菜鳥當家第四百五十九章 懺悔視頻第三百八十章 品牌的作用第一百零九章 姚琳第十五章 雙喜或將臨門第三百八十一章 冉仲琳第二百二十八章 過程和結果第三百三十八章 和談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三百三十三章 股權結構第一百九十章 隔離(二)第七十九章 車禍第三十三章 領導無視的眼光第二十二章 醉至秦陽第一百六十五章 蘭花第四百四十八章 併購提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河沙第二百二十章 槍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巴掌和胡蘿蔔第三百五十一章 車上車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保鏢第九十四章 交鋒第九章 離校前的瘋狂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鄉諸事(三)第二百九十章 莊家最痛恨的吸血鬼第四百二十七章 秦陽之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高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鬥第四百七十六章 懷孕第六十五章 兩個外行接手伙食團第四百章 對抗第兩百零九章 怎麼辦(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老譚第一百七十章 老同志第九十七 轉包第一百九十七章 解除隔離日(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停車場第二十六章 雞皮疙瘩第三十章 楊兵辭職到來第五十七章 青樹村聚會第四十七章 處理公房第一百五十章 回鄉諸事(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地塊第一百二十四章 摸底調查第九章 離校前的瘋狂第三章 各自的前程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鄉諸事(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老譚的多面性第二百九十八章 意外第四百五十五章 重逢第四百一十四章 春節前第三百二十三章 無間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勝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面對面第四百四十七章 隱藏起來的曙光第二百四十章 治失眠的偏方第二百八十三章 雞蛋過敏第兩百零一十三章 密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麥城(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敗第二百六十章 新婚之夜第兩百零四章 搖扇的劉伯溫第一百四十六章 窺破心事第三十二章 不着調的值班人員第三百八十八章 年輕人的大膽行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能否質疑第四章 社會上的辦事規則第三百八十一章 冉仲琳第三百五十八章 任強到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意外第三百八十章 品牌的作用
第三百六十四章 楊兵組織工人打架第四百二十九章 和平年代的大災第四百六十五章 磚廠第四百二十章 大戰之幕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改制前夜第七十六章 權力磁場第一百三十五章 陳文軍到來第九十章 學期結束第一百七十六章 忠臣第三百四十二章 嚴峻考驗第四章 社會上的辦事規則第三十一章 防訊檢查第二百四十三章 英雄起於阡陌第二百一十六章 談判第一百一十七章 順境第一百九十三章 兩對打架的男女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通碟第三百零一章 美達集團第四百五十五章 重逢第四百一十七章 土地財政第三百二十六章 尋找破局之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合作第三百五十六章 人以類聚第一百四十三章 變化才正常第四百百三十二章 淺巖鎮初中第一百四十章 蘇鬆莉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吻第三十二章 不着調的值班人員第一百五十七章 菜鳥當家第四百五十九章 懺悔視頻第三百八十章 品牌的作用第一百零九章 姚琳第十五章 雙喜或將臨門第三百八十一章 冉仲琳第二百二十八章 過程和結果第三百三十八章 和談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三百三十三章 股權結構第一百九十章 隔離(二)第七十九章 車禍第三十三章 領導無視的眼光第二十二章 醉至秦陽第一百六十五章 蘭花第四百四十八章 併購提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河沙第二百二十章 槍響第三百八十九章 巴掌和胡蘿蔔第三百五十一章 車上車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保鏢第九十四章 交鋒第九章 離校前的瘋狂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鄉諸事(三)第二百九十章 莊家最痛恨的吸血鬼第四百二十七章 秦陽之行第一百二十七章 高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鬥第四百七十六章 懷孕第六十五章 兩個外行接手伙食團第四百章 對抗第兩百零九章 怎麼辦(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老譚第一百七十章 老同志第九十七 轉包第一百九十七章 解除隔離日(二)第四百六十一章 停車場第二十六章 雞皮疙瘩第三十章 楊兵辭職到來第五十七章 青樹村聚會第四十七章 處理公房第一百五十章 回鄉諸事(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地塊第一百二十四章 摸底調查第九章 離校前的瘋狂第三章 各自的前程第一百五十一章 回鄉諸事(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老譚的多面性第二百九十八章 意外第四百五十五章 重逢第四百一十四章 春節前第三百二十三章 無間道第一百一十四章 勝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面對面第四百四十七章 隱藏起來的曙光第二百四十章 治失眠的偏方第二百八十三章 雞蛋過敏第兩百零一十三章 密謀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麥城(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破敗第二百六十章 新婚之夜第兩百零四章 搖扇的劉伯溫第一百四十六章 窺破心事第三十二章 不着調的值班人員第三百八十八章 年輕人的大膽行動第四百一十二章 能否質疑第四章 社會上的辦事規則第三百八十一章 冉仲琳第三百五十八章 任強到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意外第三百八十章 品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