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

翌日,週五。

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爲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幾分暖意。

朱雄英心情格外舒暢,他終於考下了駕照,此刻正載着沐錦月駛向城市的另一端,那邊要舉行一場冬季拍賣會,這場拍賣會的規格很高,有不少清代的珍品古董上拍,因此備受矚目。

車內,兩人都頗爲期待,尤其是朱雄英,資金充足到終於交得起保證金的他,手中持有的《快雪時晴帖》也即將在這場拍賣會上尋找新的主人。

拍賣會的場地選在了城市的一處古典風格的建築內,雖然建築是西式風格,高聳的拱形門廊上雕刻着精緻的圖案,但與周圍的環境並不違和。

檢驗了邀請函,兩人走進建築內部,會場內部佈置得既典雅又考究,柔和的燈光映照着各式古董,散發出“一看就很貴”的光澤。

參與拍賣會的人顯然來自四面八方,或者說,這次拍賣會作爲今年重量級的拍賣會,不光是省內,整個南方對此有興趣的富豪們,都派人過來了。

而除了代拍的,也有不少正主親自前來,他們或低聲交談,或仔細端詳着展臺上的拍品,這些古董愛好者、收藏家們,雖然看起來大多數外表平平無奇,甚至跟巷子裡那些左手倆核桃右手仨手串的老大爺相比,更不像是對古董感興趣的人,不過既然能來到這裡,對古董的鑑賞能力和財力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朱雄英和沐錦月穿過拍賣會熙熙攘攘的大廳,沿着一條鋪着華麗地毯的走廊,來到了爲他們準備的貴賓包廂。

包廂的門被一位穿着制服的侍者推開,一股淡雅的香氣迎面撲來,讓人頓感心曠神怡,而包廂內部的裝飾風格跟整座建築的風格也很統一,牆上掛着油畫,與周圍的木質裝飾相得益彰,柔軟的地毯上擺放着舒適的沙發,中間是一張大理石的茶几,上面擺放着幾盤點心。

朱雄英和沐錦月落座後,侍者恭敬地爲他們送上了咖啡而後離開。

窗外的拍賣會現場逐漸熱鬧起來,很快,拍賣會就開始了。

而跟常規拍賣會裡貴重物品要壓軸甚至最後上拍不同,這次拍賣會一開場就是王炸,直接將整場的氣氛點燃了起來。

當拍賣師宣佈第一件拍品爲《快雪時晴帖》時,會場內頓時涌起了一陣騷動,而每個人手裡的平板電腦,也顯示出了這副《快雪時晴帖》的詳細資料。

經過多位權威鑑定師聯合鑑定,這件問世的書法作品雖非原作,沒有洪武朝以後的題跋和印章,但作爲明代的高仿之作,其藝術價值與歷史意義同樣不可小覷。

畢竟,對於書法古董而言,很多所謂的“真品”,根本就不是歷史上的真品,絕大多數唐宋時期的仿品,傳到了現在,都是當做真品來拍的。

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快雪時晴帖》展示在拍賣臺上,那古樸的紙張在燈光下呈現出淡淡的黃色,彷彿訴說着它歷經的歲月,筆觸流暢而有力,雖然只有四行二十八個字,但每一個字都顯得那麼生動,彷彿能夠感受到書法家在揮毫時的韻味,儘管被認定爲是仿作,但其神形兼備的書法依舊令人爲之讚歎。

說實話,其實朱雄英也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王羲之真跡,但不管怎樣,此時他的腦海裡都冒出了“恭喜王羲之在王羲之書法模仿大賽中榮獲第二名”的畫外音。

拍賣師開始詳細介紹這件作品的背景與特點,他的聲音在會場內迴盪,伴隨着此起彼伏的喊價,氣氛逐漸升溫。

競拍者們紛紛舉牌,他們的眼神開始逐漸熱切了起來,包廂內朱雄英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他期待着《快雪時晴帖》能夠拍出一個好價錢。

上次上拍賣會的王羲之作品,還是四年前拍出的《平安帖》,當時是3.08億元的價格,打破了書法作品的最高成交記錄,這副《快雪時晴帖》的明初仿品肯定到不了這個價格,但也絕對是開局王炸了。

競拍價開始飛速攀升,兩千一百萬、兩千五百萬、三千三百萬

最終,這幅《快雪時晴帖》以五千萬的最高價成交!

當拍賣師落下拍賣槌的那一刻,會場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是對這件作品價值的認可。

而賣掉了《快雪時晴帖》以後,朱雄英也終於開始底氣充足地掃貨了。

朱雄英對飾品、書畫並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拍賣會上的那些金屬機械結構的古董。 因爲書籍和筆記是由密度較小的紙張構成的,不需要太多年頭就可以通過回溯輕鬆地穿越時空蟲洞,但諸如密度其實不算大的無線電臺,就必須要老古董了。

因此,想要把密度更大的金屬物品送到時空蟲洞的另一頭,肯定還得是這些古董,尤其是清朝中後期的古董。

這些東西或許跟現代相比技術還不夠先進,但給科學技術非常落後的明朝用肯定足夠了。

“銀質天文望遠鏡,鏡身爲銀質,筒身嵌燒藍琺琅爲底,上嵌銀圓形、橢圓形花草紋及孔雀尾羽紋,19世紀英國倫敦製造,長160cm,筒徑12cm,物鏡徑9.5cm,目鏡徑4cm,目鏡孔徑1cm。

其消色差物鏡由2塊玻璃透鏡組合而成,凸透鏡在前,凹透鏡在後,一塊爲普通玻璃的凸透鏡,中心厚,周邊薄,邊緣厚0.4cm,磨製考究,鏡身透亮;另一塊爲火石玻璃的凹透鏡,一面平,一面凹,邊緣厚1cm,鏡色微黃。

此外,在鏡筒靠近目鏡的左上方還附設一架小型望遠鏡,長25cm,鏡頭內附有十字絲,觀測目標時呈倒像,用於天文觀測,稱爲尋星鏡。”

既可以用於天文觀測,又可以來當望遠鏡,拿下!

“嵌料石六角星式表,星體爲大理石質,正面邊沿鑲有相間排列的白、綠兩色料石,中央鑲嵌白琺琅圓形錶盤,錶盤周圍有六條放射線,19世紀法國製造,直徑17cm,厚5.5cm,表背面有折迭的支架及掛鉤,既可支撐置於桌上又可懸掛。”

明朝這時候應該還在用漏壺報時吧?拿下!

在間歇性的買買買中,拍賣會很快就要結束了,而最後一件讓朱雄英感興趣也頗感意外的藏品,終於出現。

——馬戛爾尼使團進貢自來火鳥槍同款走私品。

所謂“鳥槍”,又稱鳥銃、鳥嘴銃,是明清兩代對火繩槍和燧發槍的統稱,最早由戚繼光《練兵實紀雜記》命名,即“飛鳥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而這支十八世紀由英國製造的燧發槍,長一米六,槍通體金碧輝煌,槍管鐵質嵌在木槽內,下爲木託,槍管下部附通條一根,扳機上嵌一木質軍人半身像,其帽釘、腰帶、扣袢均以黃金裝飾。

這支槍原本應該是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者馬戛爾尼率團來華時進獻給乾隆皇帝的禮物,只不過,燧發槍不止一支,使團成員中也顯然有人幹了走私的勾當,因此流落民間,最終被當做古董上拍。

實際上,這件英國使團送的燧發槍,乾隆皇帝只試射過幾次後就束之高閣了,除了當時清朝技術水平不太行,燧發槍的結構遠比火繩槍複雜、精細,難以製造這種客觀因素以外,最重要的主觀因素就是清朝害怕火器的進步和普及,會極大增加統治成本。

朱雄英問沐錦月道:“燧發槍雖然原始,但也是槍械吧?這東西能拍賣嗎?”

“赫爾曼拍賣會每年都拍這種古董槍,這些古董槍早已無法發射,修也不可能修得好,只能當做收藏品,所以不禁止,但是如果時間再近一些,到了清朝末期的近代古董槍械,就不能上拍了。”

“原來如此。”

朱雄英點了點頭,也不客氣,這玩意雖然對於現代來說落後無比,但燧發槍比起明朝時期的火繩火銃來說,那可是真正有代差的熱武器了,拍下來送給爺爺防身也好。

畢竟,爺爺送來的一幅《快雪時晴帖》,就已經拍了五千萬,錢多的根本花不完,花一部分反饋給爺爺也是應該的。

很快,朱雄英就拿下了包括望遠鏡、鐘錶、燧發槍在內的幾件古董,等到拍賣會結束以後,把這些古董小心翼翼地放到了車上,朱雄英準備直接回到海島,等待下一次時空蟲洞開啓。

而他並沒有等待多久,很快,在這周的週日,時空蟲洞時隔數週就再次開啓了。

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83章 長夜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61章 朱允熥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78章 下下籤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75章 鬼市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2章 父與子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52章 渡江!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
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176章 聖孫駕到,統統閃開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80章 工業農業商業三條腿走路第183章 長夜第213章 工業化的基礎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79章 牛痘接種法的神效,震撼的江南災民!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61章 朱允熥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5章 洪武寶鈔的價值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202章 朱雄英的反行業壟斷調查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49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90章 離家出走的表哥李景隆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86章 您說我應該回到大明嗎?第78章 下下籤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第247章 局勢突變,大潰敗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175章 鬼市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26章 道衍:若燕王不棄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55章 午門獻俘,亂臣賊子懼!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9章 古董無線電臺到手!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201章 工業願景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92章 父與子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172章 朱雄英的謀劃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95章 匪禮失而求野兮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52章 渡江!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