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徐蘭的志願

時間進入六月,徐少傑和徐義傑都開始關注着在小縣城的徐蘭,馬上就要高考了,省城的事情不多,徐義傑計劃,高考之前,回到家裡,主要是陪着母親,幫助守候徐蘭,徐少傑表示同意,他是無法離開的。

韓慶娥早就辦理了病退的手續,最近,她得知了一個消息,柳曉梅懷孕了,剛剛懷上的,韓慶娥心急如焚,家裡所有的事情都打理好了,徐蘭在學校裡的成績一直不錯,這次的高考,只要不發揮失常,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所以,韓慶娥只能是忍住焦急,仔細照料徐蘭的生活,韓慶娥曾經考慮在縣裡爲徐義傑和柳曉梅舉行婚禮,徐義傑拒絕了,他和柳曉梅商量了,不舉行什麼儀式,兩人已經拿了結婚證,韓慶娥訓斥了徐義傑,她知道,徐義傑心裡還是有心結,因爲顧慮名聲的事情,不願意在家裡舉辦婚禮,可這樣做對不起柳曉梅啊,所以,韓慶娥堅持要爲徐義傑和柳曉梅舉辦婚禮,時間就在徐蘭高考結束,徐少傑放假回家以後。

時間很快到了7月,7月3號,徐義傑和柳曉梅回家了,張紹纔將轎車留在了省城,另外買了一臺雙排座的小卡車,價錢相對便宜一些,用起來方便很多。徐義傑開着轎車,帶着柳曉梅回到家裡。

剛剛進屋,韓慶娥就拉住了柳曉梅,千叮嚀萬囑咐,柳曉梅懷孕一個多月時間,有很多方面是要注意的,這樣長時間坐車,本來就不好,韓慶娥還教訓了徐義傑,不知道女人懷孕期間,需要加倍的關照和愛護,居然敢這樣坐車。

還有三天,徐蘭就要高考了,徐義傑知道自己幫不上什麼忙,所以,他沒有過多打擾徐蘭,柳曉梅經歷過高考,知道面臨高考時候,壓力巨大,所以,一定是要放鬆心情的,韓慶娥主要是爲徐蘭改善生活。

徐少傑在學校裡面,也是難以入睡,天氣本來就熱,加上心裡想着徐蘭的事情,徐少傑常常到深夜才能夠入睡。張紹才已經準備好了一切,他和顏玉環在省城租了一套房子,帶淮揚市之後,這套房子依然租着,裡面的一切東西都是現成的,就是準備母親韓慶娥到省城來居住的,現在,徐義傑和柳曉梅居住在裡面。可這一切的安排,都要看徐蘭的高考情況,如果徐蘭高考失利了,那麼,一切就要重新計劃了,徐蘭在全校是前20名,到西林市上大學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就是失利,也可以上二類大學,不過,徐少傑不想徐蘭在省城上大學,最好還是到北京去上大學。徐少傑隱隱有着夢想,家裡的人,一定要有一個在北京或者是上海工作的人,自己和徐義傑都沒有這樣的可能性了,就看徐蘭的,如果徐蘭就讀師傅類大學或者是醫學類大學,分配在大城市的機會就大很多。當然,在西林市也不錯,母親和哥哥嫂嫂都在這裡,生活上可以得到照顧,方便很多。

這兩天,徐蘭顯得很輕鬆,時不時和柳曉梅說笑,也常常和哥哥徐義傑說話。家裡的所有情況,徐蘭都是知道的,父親三年前的去世,對徐蘭的刺激很大,她一度對讀書有些懷疑了,父親是大學生,而且是在那個知識受到重視年代的大學生,但是生活並不是很如意,過早就去世了,如今這個時代,變化很快,徐蘭在小縣城裡面也有感受,班上的同學,並非都是能夠考取大學的,有些同學,父母有權有勢的,已經在想着招工或者是進入機關工作了,現在的這種形勢,只要家裡有權,這些事情不是很艱難的事情。可後來徐蘭還是改變了看法,要想有着好的未來,普通家庭的還是隻能依靠讀書,每次哥哥徐少傑回答家裡,第一件事情,就是關心她的學習情況,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徐少傑就是不吃飯不睡覺,也要幫着她弄懂弄通,徐蘭知道家裡人的希望,就是自己要考一個好大學,所以,徐蘭的學習很刻苦。哥哥徐少傑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徐少傑也是讀文科的,知道很多的規律,每次徐少傑從學校回來,都會帶回來一套精心整理的資料,幫助徐蘭複習,鞏固記憶,文科大都是死記硬背,掌握了其中的規律,會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徐蘭還是決心考師範大學,這是她仔細考慮過的,當然,徐蘭不會選擇回到小縣城教書,她要留在大城市,徐蘭清楚,自己考取大學之後,母親會離開小縣城,自此以後,她生活了多年的小縣城,就會在記憶中慢慢消失,只是過年的時候,回到縣城,拜祭父親,其餘時間,和這個小縣城不會有任何的關係了。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就是離開小縣城的時候,到時候,家就在西林市了。

高考的時間到了,縣城不大,徐蘭早就熟悉了考場,考場就在縣一中,徐蘭在這裡讀了三年書。可韓慶娥、徐義傑和柳曉梅還是將她送到了警戒線以外,考試的時候,母親韓慶娥會守候在外面,柳曉梅在家裡做飯,想着已經懷孕的嫂嫂還爲自己做飯,徐蘭就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好好考試。

三天的考試下來,徐蘭的自我感覺非常好,發揮很出色,在對比標準答案的時候,徐蘭驚喜發現,自己這次是超水平發揮了比平時的好很多。還有幾天時間,就要填報志願了,填報志願非常重要,唯一有經驗的就是徐少傑了。

徐蘭填報志願的前一天,徐少傑回家了。徐少傑一刻鐘都沒有耽誤,學校放假之後,他立刻出發了,徐少傑知道,徐蘭面臨着填志願,填志願很複雜,除了老師的建議,還要準確估計分數,有時候,高分低取或者上了一類大學的分數線,卻因爲志願填報過高,不得不改上二類大學的情況經常出現。其中一些蹊蹺,徐少傑已經比較清楚了,包括縣裡投檔案的,在其中也是能夠起到作用的。好的大學,誰都想上,如果你的分數低了,或者被投檔案的人耽誤了,第一志願錄取不到了,第二志願的學校,已經錄取滿了,就不得不面臨隨機投檔了,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很悲慘的。

徐少傑回家之後,顧不上休息,詳細問了徐蘭的分數情況和志願情況,果斷決定,徐蘭第一志願填寫北京師範大學,如今,師範專業不是太熱門,徐蘭的成績,上北師大還是有很大的把握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暫時不要去想,這樣的分數,雖然有上的可能,但難度太大、風險太大,弄不好第二志願的學校都上不了。第二志願,選擇了中國農業大學,這樣的學校,更加能夠保證,只要專業選擇好了,就無所謂。其餘的志願,徐少傑不關心了,一般來說,錯過了第一志願和第二志願,只能是服從分配了。

徐蘭沒有猶豫,按照徐少傑說的志願,直接填寫了,徐蘭的班主任很讚賞徐蘭的選擇,不少的學生,對自身的估計有些高,眼裡只是盯着三大校,最後摔得很慘,徐蘭的選擇是非常準確的,班主任只是想不到徐蘭的第一志願是師範大學,但北京師範大學是全國師範大學類最高檔次的,學生畢業分配沒有到小縣城的現象,稍微努力後,留在北京的可能性很大,最不濟,也會直接分配在省城。

徐蘭的事情告一段落,錄取通知書還有一段時間,但也不會太長,因爲北京師範大學是全國一類大學,和北大、清華是同時發放錄取通知書的,也就是7月底就會收到錄取通知書了。填寫志願完畢以後,徐蘭開始幫着家裡,操辦徐義傑的婚禮。

韓慶娥早就同徐少傑商議過,如今徐少傑是家裡的主心骨,徐少傑完全贊同在家鄉舉行婚禮,這樣做,是向大家證明,徐義傑站起來了,不僅僅能夠自食其力,還可以養家餬口了,現在人的認識,雖然還有一些老觀念,但是對有錢人的看法,還是好了很多。

在接客的問題上,徐少傑認爲,客人不要太多了,父親單位的人、母親單位的人、親戚朋友,一些存在禮尚往來的人,就是邀請這些人就可以了。

婚禮定在7月25日。

徐義傑好像有些無所謂,可柳曉梅就不同了,顯得非常高興,當初,徐義傑說不舉行婚禮,兩人已經拿了結婚證,就這樣過日子,柳曉梅雖然沒有說什麼,可心裡還是不舒服的,哪個女人不想着有一場體面的婚禮。

7月20日,張紹才和顏玉環回到了小縣城。

籌辦一場婚禮還是很累的,韓慶娥負責接客,徐少傑負責聯繫餐館,徐蘭負責帶着徐義傑和柳曉梅照相,定下整理頭髮、化妝的地方,人人都有事情做,但有很多的小事,徐少傑並不熟悉,所以心裡有些忐忑,張紹才和顏玉環回來之後,所有問題都解決了,顏玉環重點負責所有的事情,張紹才按照家鄉的風俗,提出要注意什麼事情,徐少傑聽的雲裡霧裡,他哪裡知道那麼多的事情。

婚禮如期舉行,柳曉梅的家人,提前一天就到了縣城,柳曉梅的哥哥都回來了,父母也過來了,兩地相距太遠,不可能去接柳曉梅的,所以這一關就省下了。所有的儀式都是按照高標準安排的,柳曉梅的家人非常滿意,幾個嫂嫂很是羨慕柳曉梅,一個姑娘,結婚之後,是條件最好的。

韓慶娥接的客人不多,所以,徐少傑聯繫餐館的時候,沒有定下多少的酒席,張紹才知道之後,認爲酒席少了,他認爲,來得客人,說不定是一家人來,來了就要吃飯的,農村裡就是這樣,徐少傑辯解說,縣裡和鄉里不一樣,張紹才說徐少傑沒有結婚,根本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所以,徐少傑只能聽張紹才的安排。

婚禮舉行的當天,徐少傑才明白張紹才這樣安排的意思。

大量的人趕到了縣城,這些人,都是張紹才以前帶着的技工,有些已經是師傅了,帶着徒弟,還有不少的建築行業的包頭、老闆,自己開着車到縣城來了,淮揚市也來了不少,徐少傑不認識,婚禮當天,徐少傑和請來幫忙的親戚朋友忙的手慌腳亂,他們根本想不到有這麼多的人,餐館的老闆笑呵呵的,主動抽出人手,在餐館前面負責接客,開席的過程中,餐館老闆暗自吩咐家裡的,去湊份子、上人情,然後到大街上買菜,在婚禮現場的夥計不斷統計人數,老闆知道,定下的酒席是不夠的。

徐義傑的婚禮,因爲參加的人多,引發了不小的轟動,一些欠徐家人情的,韓慶娥沒有接,也主動來了,這樣,人顯得更多。

最爲高興的是柳曉梅,本來以爲人不多,誰知道婚禮這樣排場,數不清的客人,最爲羨慕的,是柳曉梅的家人,心想人家縣城裡面,就是不一樣。

徐義傑和柳曉梅回門去了,張紹才和顏玉環累壞了,準備在家裡休息兩天,徐少傑更是不用說,婚禮結束之後,足足睡了一天,韓慶娥和徐蘭還好,她們的事情本來就不多。

這段時間,徐少傑沒有忘記去打聽錄取的事情,他已經知道,第一批錄取的,就在這兩天,徐蘭應該是在第一批錄取的範圍內的。

7月27日,一大早。

徐蘭的班主任一大早就來敲門了,徐少傑看見了徐蘭的班主任,他知道,徐蘭被錄取了,果然,班主任恭喜徐蘭,被北京師範大學錄取了,學校裡面已經知道消息了,錄取通知書很快就要到了。得知消息,一家人高興壞了,張紹才立刻拿出了3000元錢,交給了徐蘭,說是上大學的費用。

一家人到了墓地,徐蘭跪在父親的目前,告訴父親自己考取了北京師範大學。縣城裡不少人羨慕,徐家一個兒子在西林大學,一個女兒在北京師範大學,一個看着不成器的兒子,有這麼好的婚禮,還有那麼漂亮的老婆。大家都議論,這是老徐一輩子做好事,在保佑自家的兒女,徐家也成爲了縣裡不少人激勵自家兒女的榜樣。

第115章 視察(1)第768章 大病救助(3)第186章 暗鬥(4)第557章 家中的小波瀾第868章 專心致志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605章 崩潰(5)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342章 大會第496章 德陽市的情況(2)第117章 視察(3)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581章 命案(5)第513章 心思不可琢磨(2)第81章 見證腐敗(2)第261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1)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523章 聞風而動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521章 在商言商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738章 調整的風波(3)第18章 家裡的安排(1)第674章 冰災(3)第454章 特殊的辯論第324章 各人的想法第284章 工作中的暗礁第276章 老幹部的怒火(1)第389章 馬蜂窩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503章 過路費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137章 陳登祥的轉變第389章 馬蜂窩第322章 革命化的春節第834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2)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537章 令人惱火的車禍第174章 暫時的結盟(1)第44章 初來乍到第243章 省長視察(3)第59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445章 驚人的交代(2)第106章 座談會第851章 重大調整(3)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116章 視察(2)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385章 侯義兵之死(2)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763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2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361章 暗中博弈第197章 幹部管轄權限第392章 臨時的人事調整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676章 孫健波的主意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525章 政治家族第556章 白長林的再次教誨第315章 無法自在第614章 年底的福利第559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1)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166章 推薦的第一人第84章 你情我願第387章 淮揚市政府副市長第465章 突然的調整(1)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100章 不出所料第71章 必要的犧牲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610章 絕對想不到的內幕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832章 見微知着(3)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5章 義氣第687章 應對第491章 秘書的奧妙第347章 處理的分歧(1)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19章 面對**(1)第620章 中央黨校學習第33章 不準玩學生妹第793章 不是容易的事情第857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2)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790章 吃癟(2)第875章 意外第95章 黃光明的調整第499章 視察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230章 鄭文斌的心思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
第115章 視察(1)第768章 大病救助(3)第186章 暗鬥(4)第557章 家中的小波瀾第868章 專心致志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605章 崩潰(5)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342章 大會第496章 德陽市的情況(2)第117章 視察(3)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581章 命案(5)第513章 心思不可琢磨(2)第81章 見證腐敗(2)第261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1)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523章 聞風而動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521章 在商言商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738章 調整的風波(3)第18章 家裡的安排(1)第674章 冰災(3)第454章 特殊的辯論第324章 各人的想法第284章 工作中的暗礁第276章 老幹部的怒火(1)第389章 馬蜂窩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503章 過路費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137章 陳登祥的轉變第389章 馬蜂窩第322章 革命化的春節第834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2)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537章 令人惱火的車禍第174章 暫時的結盟(1)第44章 初來乍到第243章 省長視察(3)第59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445章 驚人的交代(2)第106章 座談會第851章 重大調整(3)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116章 視察(2)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390章 路在何方第385章 侯義兵之死(2)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763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2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361章 暗中博弈第197章 幹部管轄權限第392章 臨時的人事調整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676章 孫健波的主意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525章 政治家族第556章 白長林的再次教誨第315章 無法自在第614章 年底的福利第559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1)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166章 推薦的第一人第84章 你情我願第387章 淮揚市政府副市長第465章 突然的調整(1)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100章 不出所料第71章 必要的犧牲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610章 絕對想不到的內幕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832章 見微知着(3)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5章 義氣第687章 應對第491章 秘書的奧妙第347章 處理的分歧(1)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19章 面對**(1)第620章 中央黨校學習第33章 不準玩學生妹第793章 不是容易的事情第857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2)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790章 吃癟(2)第875章 意外第95章 黃光明的調整第499章 視察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230章 鄭文斌的心思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