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省委組織部的考覈

省委組織部的考覈組到達淮揚市的時候,徐少傑還在省委黨校學習,這樣的考覈是非常少見的,被考覈人在黨校學習,考覈組卻來進行考覈。武聖軍早就知道了消息,爲此,專門召開了市委常委會,馬愛華、錢大志、譚健列席了常委會,會上,武聖軍明確做出了要求,要認真對待這次的考覈,對徐少傑同志的工作和生活做出正確的評價,徐少傑在沙隆縣和淮安市的工作成績,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武聖軍的意思,所有人當然是明白的,武聖軍其實也有些擔心,說好話的人再多,比不上一句兩句的壞話,考覈是秘密的,考覈的結果,當時是不可能知道的,當然,事後總是會泄露出來,可如果因爲考覈出現問題,令徐少傑得不到順利的提拔,就太不划算了。武聖軍也知道,目前的體制下,發生這種事情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組織部來考覈,實際上就已經明確了提拔徐少傑的意思,只要不是什麼腐敗的問題,或者有什麼大的變故,基本上就是走形勢的意思了。

武聖軍擔任市委書記以後,徐少傑是第一個準備被提拔爲副廳級領導的人選,何況徐少傑如此的年輕,不到30歲,本來就是驚世駭俗了,武聖軍期望着這次的考覈是完美的,盧雲峰如今是非常支持徐少傑馬上上位的,武聖軍沒有其他的擔心。徐少傑的經歷有些奇特,特別是在沙隆縣遇見了那麼多的事情,有些領導幹部,可能一輩子都遇不上,因此,肯定是有一部分人對徐少傑有些看法的,據武聖軍瞭解,市委副書記朱宗祥,對徐少傑就不是很感冒,所以,武聖軍要特別在會議上提出來,如果有人不聽,一定要對着幹,武聖軍也不會客氣的,會想盡辦法,令不聽從的人吃苦頭。

馬愛華主持召開了淮安市市委常委會,提出了同樣的要求,所有的領導幹部要認真對待這次省委組織部的考覈,正確評價徐少傑同志的工作和生活。淮安市的領導,除了趙德嶺,其餘都是成爲了副市長或者是市委常委,這不是什麼大事情,不過,放到徐少傑的身上,就有些意思了,徐少傑不到30歲,在淮安市工作還不到兩年的時間,論資歷,不知道有多少的縣市委書記強於徐少傑,偏偏上面決定提拔徐少傑,一定會有一部分人不服氣的。可不服氣也沒有辦法,上級就是看中了徐少傑。

餘懷祥感覺到特別的憋氣,簡直說不出來內心的感受了,黃海濤調到了合川市,出任市委書記了,影響力明顯的降低了,自從黃海濤離開了省委之後,餘懷祥就感覺到,看不到多少的出頭之日了,想當初,他和徐少傑,一個是市委書記的秘書,市委辦公室副主任,一個是市長的秘書,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這才幾年的時間,兩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徐少傑眼看着就是副廳級的領導了,自己還是副處級的領導,看不見被提拔的時刻。

餘懷祥也做了不少的反思,認爲自己在選擇上,出現了重大的失誤,在其位謀其職,當初身爲黃海濤的秘書,和徐少傑對着幹,是正常的情況,成王敗寇,沒有什麼值得多說的,可是,黃海濤離開淮揚市之後,自己的選擇,就值得推敲了,特別是徐少傑出任淮安市市委書記之後,看着丁原離開了淮揚市和西山省,以爲有什麼希望了,時時刻刻想着和徐少傑作對,好在徐少傑主要的精力,是忙於工作,沒有想着專門對付自己。餘懷祥想到了楊念勇的事情,這是他所做出的最大的敗筆,現在看來,不過是爲他人做嫁衣裳,正是因爲楊念勇的事情,將餘懷祥徹底推到了徐少傑的對立面。

如今,餘懷祥已經知道,他不可能和徐少傑比較了,也不可能對着幹了,原來以爲,黃海濤很有可能成爲省委省政府的領導,現在看來,幾乎沒有這樣的可能性了,黃海濤已經50多歲了,到合川市擔任市委書記,不知道還要多少年的奮鬥,年齡過了,說什麼都是白搭,現在的市委書記,5年時間能夠出頭,就算不錯了。這樣一來,餘懷祥徹底失去了依靠,今後幾乎沒有出頭的機會了。

徐少傑接到了陳目標打來的電話,才知道省委組織部準備到淮揚市去考覈自己了,不過是和盧雲峰交談兩天之後,考覈組就到了淮揚市,這速度夠快的,當然,陳目標的消息是非常靈通的,倒不是陳登祥透露,因爲陳目標在省城的關係很廣泛。

徐少傑知道,自己一定是會被提拔了,有武聖軍的賞識,有盧雲峰、陳登祥的支持,如果還不能被提拔,那才真的是稀奇了,不過這時候,徐少傑非常冷靜,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能夠沉住氣。

消息傳播是很快的,這樣的事情,本來就不能夠保密,很快,徐少傑的電話就開始忙碌了,無論是上課還是休息的時間,總是有接不完的電話,唐文俊和唐婉柔反而是最後知道消息的,唐婉柔在單位上班,聽到大家向她表示祝賀,才知道徐少傑被省委組織部考覈的事情,唐婉柔當然是高興了,不過也暗地裡埋怨徐少傑,爲什麼不說出來這樣的事情。以至於徐少傑回家之後,唐婉柔少有的揪了徐少傑的耳朵,埋怨徐少傑不說考覈的事情。

唐文俊和徐少傑很嚴肅的交談了一次,徐少傑很年輕,不到30歲的年紀,出任副廳級的領導,放眼全國,都是不多見的,關鍵是徐少傑出身太普通了,不是那些紅色家族子弟可以比擬的,越是到高位,面臨的局勢會越複雜,在地市級領導崗位上,責任還是很重大的,遇見的矛盾和問題會更多,不少的時候,需要獨自做出決斷,地市級的副職,更是責任重大,如果不是常委,很有可能遇見責任重大、權力不一定大的責權分離的事情,到這個時候,考驗人的時刻就到了,必須要完成任務,就要拿出更多的精力來工作。所以說,很多時候,副市長還比不上縣市委書記,主要是在工作的容易程度上,比不上縣市委書記,當然,能夠得到市委書記和市長的大力支持,就是另外的情況了。

徐少傑不是很清楚這些情況,這些年來,升遷的步伐還是太快了,從副科級開始,到正科級、副縣級、正縣級,說起來,工作7年時間,就要成爲副廳級的領導了,有些坐火箭的感覺,官場上,到每一個職位的感受,徐少傑都是通過親身的體驗去獲得的,很少有誰提醒徐少傑,在某一個職位上面,需要做一些什麼事情,或者是需要注意一些什麼事情,徐少傑也不大注意去或者這些方面的信息,還是要自己的親身體驗,才能夠真正知道其中的厲害禍福和酸甜苦辣。

淮揚市考察之前的準備工作,以及考察過程中間的事情,徐少傑都是清楚的,不斷有人給徐少傑彙報着這些方面的消息,徐少傑很是感激武聖軍,專門召開市委常委會,強調考覈的事情,相信淮揚市的幹部,都是知道的,武聖軍現在炙手可熱,和盧雲峰的關係非同一般,除非是誰嫌自己的位置太穩了,想着和武聖軍對着幹,所以,這次的考覈,徐少傑一點都不擔心,就算是朱國祥,也不敢怎麼樣,也不會說出來什麼不利的話語,下面的譚振和餘懷祥,就更不用說了,關鍵是如今的態勢下,說了也沒有什麼作用的。

這天下課之後,徐少傑準備在辦事處去吃飯之後,回到家裡,平時吃飯一般都是在母親韓慶娥那裡的,不過,因爲徐蘭的婚期臨近了,韓慶娥已經到北京去了,過兩天,柳曉梅也要過去的,因爲徐雯婉的年紀還小,所以,唐婉柔過去的時間,稍微遲一兩天,所以,徐少傑現在都是在唐文俊那裡去吃飯的,中午的情況特殊,徐少傑一般都是在大街上隨便吃點東西,接着就回家了,省城上班的幹部職工,中午都是在單位上吃飯的。

徐少傑剛剛走出黨校的大門,就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譚玲莉。徐少傑好長時間沒有見到過譚玲莉了,幾乎都要忘記了,站在譚玲莉身邊的,是孫勇。孫勇29歲了,談了好幾個朋友,無奈,因爲本身是教師,家裡的條件不好,還沒有在本省,所以難度一直很大,搞不來低不就的,慢慢就耽誤了,徐少傑倒是約孫勇吃過好幾次的飯,孫勇變得有些頹廢了,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是喝的大醉的,徐少傑都有些害怕了。

“徐書記,當大領導了,瞧不起老同學了,在省委黨校學習這麼長時間,都不說招呼一下,你這樣做,本小姐可要有意見了。”

譚玲莉的氣質很不錯,完全掩蓋了長相的不足,加上妙曼的身材,還是很能夠吸引男人的眼光的,從徐少傑身邊走過的同學嘿嘿笑着,拍着徐少傑的肩膀,徐少傑不好解釋,希望譚玲莉能夠解釋一下,可譚玲莉偏偏不說話。

“不是這個意思,學習期間,想着好好休息一下,平時哪裡都不去,好了,今天時間正好,我請你們吃飯。”

“徐書記,你這話說的,好像我們在這裡就是等着你請客吃飯啊,今天中午,我已經安排好了,包括下午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就看徐書記是不是賞臉了。”

“譚玲莉,我們都是老同學了,還是不要稱呼的這樣正式,我看還是喊名字好一些的,不然顯得生分了很多的。”

“好啊,徐少傑,這可是你說的啊,我知道,你馬上就要被提拔了,到時候成爲徐市長了,我一樣叫你名字的。”

譚玲莉邊說邊上前,挽起了徐少傑的胳膊,徐少傑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不知道譚玲莉要幹什麼,孫勇站在一邊,一直沒有說話,大概是看見了從省委黨校出來的衆多的領導幹部,感覺到自慚形穢吧。楊晨的車就在面前,徐少傑趕忙招呼譚玲莉和孫勇上車,他知道,譚玲莉和孫勇在一起,一定不會帶車的。

譚玲莉這次的動作,並不是很曖昧,在譚玲莉的內心,一直爲着徐少傑留有一個位置,雖然說和盧雲峰保持着關係,但是,譚玲莉永遠不會忘記徐少傑的,到現在,這樣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但很多時候,譚玲莉想到徐少傑的時候,內心還是會隱隱作痛的,女人就是這樣,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覺得珍貴。

轎車在一處飯店的前面停下來了,這裡的條件不錯,徐少傑來過,上樓之後,服務員將他們帶進一個包間裡面,包間不大,沒有其他人,譚玲莉出去和老闆商議菜單去了,時間還早,不需要着急,包間裡面剩下了徐少傑和孫勇。

“徐書記,我聽說你馬上就要提拔了,真是羨慕你的。”

“孫勇,你這樣的態度可不好啊,還是踏踏實實找個朋友,成家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你的父母一定是非常着急的,你就不要太高標準了。”

“唉,我的標準夠低了,誰瞧得起我啊,看看你,看看劉宏,都是過的好日子,我當初爲了留在西林市,去教書了,現在,要房子沒有房子,要老婆沒有老婆,早知道這樣,我留在西林市幹什麼啊,這個地方,不屬於我。”

“孫勇,你不能這樣想啊,實際情況是這樣了,就想着怎麼能夠舒服一些。”

“徐書記,不要說了,我求你一件事情,如果你感覺爲難,就算了,好久我就想說出來的,一直不好意思,現在,我實在是忍不住了。”

“有什麼話,你直接說就是了,吞吞吐吐的幹什麼啊。”

“我不想教書了,我想改行,我想到行政單位去,這件事情,我想了很久了,我知道,在西林市改行,基本沒有可能性,所以,我想着到下面去,想來想去,我只能找到你了,哪怕是到縣裡去,我都願意的。”

徐少傑目瞪口呆,孫勇突然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徐少傑實在沒有料到,按說在城市的學校裡面教書,應該是很不錯的。

“當然,你如果爲難,就算我沒有說,萬一不行,這學期結束之後,我到南方去試試,看看有沒有出頭之日。”

“唉,孫勇,我不知道你爲什麼這麼想,行政單位,不是那麼好混的,你要改行,我可以幫助你,但你不要後悔,其實當教師,很單純的,不需要操心那麼多的事情,看你這麼說,是下定決心了,這學期堅持下去,我儘量幫助你,運作到好的單位去,省城我辦不到的,在淮揚市工作,我可以幫助你。”

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662章 出乎預料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618章 不害怕不自大第839章 暗藏的玄機第275章 不是機會第283章 發展是關鍵第847章 風波驟起(6)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第671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2)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466章 突然的調整(2)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第889章 周玉波的理解第301章 市委的意見第608章 必須的應付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17章 入黨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180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410章 不一般的恐嚇第652章 必須有的環境第864章 歐陽雲濤的心裡話第513章 心思不可琢磨(2)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755章 徐少傑的建議(4)第348章 處理的分歧(2)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729章 徐樹昆的視察(1)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681章 毒計(2)第351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2)第319章 意外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266章 上任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892章 人心不可測(3)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325章 故人來第318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第29章 歌詠大賽第680章 毒計(1)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11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891章 人心不可測(2)第622章 昇華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687章 應對第59章 “花書記”倒了第381章 省委組織部的考覈第487章 人心第689章 推進(2)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22章 失敗的抗爭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77章 波瀾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21章 登門拜訪第521章 在商言商第280章 老幹部座談會(2)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630章 是禍躲不過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789章 吃癟(1)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708章 塵埃落定(1)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821章 謝志偉的臭棋(2)第857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2)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74章 把握時機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521章 在商言商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第368章 齊心協力第784章 痛苦的反思第243章 省長視察(3)第686章 需要鐵的證據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第576章 意外的招商(3)第650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3)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
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662章 出乎預料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618章 不害怕不自大第839章 暗藏的玄機第275章 不是機會第283章 發展是關鍵第847章 風波驟起(6)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第671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2)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466章 突然的調整(2)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第889章 周玉波的理解第301章 市委的意見第608章 必須的應付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17章 入黨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180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237章 局勢的改變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410章 不一般的恐嚇第652章 必須有的環境第864章 歐陽雲濤的心裡話第513章 心思不可琢磨(2)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755章 徐少傑的建議(4)第348章 處理的分歧(2)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729章 徐樹昆的視察(1)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681章 毒計(2)第351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2)第319章 意外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266章 上任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892章 人心不可測(3)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325章 故人來第318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亂第29章 歌詠大賽第680章 毒計(1)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11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891章 人心不可測(2)第622章 昇華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687章 應對第59章 “花書記”倒了第381章 省委組織部的考覈第487章 人心第689章 推進(2)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22章 失敗的抗爭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77章 波瀾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21章 登門拜訪第521章 在商言商第280章 老幹部座談會(2)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630章 是禍躲不過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789章 吃癟(1)第76章 許雲飛的精明第708章 塵埃落定(1)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821章 謝志偉的臭棋(2)第857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2)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74章 把握時機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521章 在商言商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第368章 齊心協力第784章 痛苦的反思第243章 省長視察(3)第686章 需要鐵的證據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第576章 意外的招商(3)第650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3)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