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上任

淮安市市委組織部長李鶴慶放下電話,踏着樓梯,匆匆下樓去了,樓梯間,不斷有人和他打招呼,李鶴慶匆匆點頭,不管是遇見誰,他一概點點頭,下樓之後,李鶴慶直接朝着市政府大樓走去。淮安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協,都在一個大院裡面辦公,平時聯繫倒也方便。

李鶴慶上任的時間不長,他做夢都想不到,能夠出任淮安市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當然,這之中的淵源,說起來就長了,如果不是武聖軍到誰揚市擔任市長,他可能一輩子在誰揚市委辦公室熬到退休了,淮安市組織部長的位置,很關鍵,但也是有服務性質的,上面有市委書記和分管組織工作的副書記,很多時候,組織部長並不能起決定性的作用。

李鶴慶上了政府辦公樓的三樓,直接朝着市長馬愛華的辦公室走去,這裡沒有人不認識他,更不會有人擋駕。馬愛華的辦公室是一個大套間,外面的門敞開着,有兩個幹部坐在沙發上抽菸,估計是在等候馬愛華的接見,李鶴慶認識他們,一個是龍源開發區的主任張浩光,一個是市財政局的局長柳元慶,李鶴慶知道他們是什麼事情,多半是開發區缺錢的問題,反正是老大難的事情。兩人看見了李鶴慶,連忙站起來,柳元慶從身上掏出中華香菸,連忙給李鶴慶遞煙。

此刻,馬愛華的秘書龍建華從裡面出來了,輕輕帶上了門,龍建華看見了李鶴慶,連忙打招呼。

“龍主任,馬市長在忙什麼?”。

“李部長,馬市長正在接電話,我進去給您通報。

“不用了,你去忙,我直接進去。”。

李鶴慶在門上輕輕敲了三下1裡面傳來了聲音,李鶴慶聽清楚了,是請進的聲音,他推開門進去了,反手關上了門。

馬愛華已經看見是李鶴慶,他放下了電話,指了指旁邊的沙發。

“老李,什麼大事情啊,還要親自跑過來1打個電話就可以了啊。”。

“馬市長,下午的四大家領導會已經通知了,剛纔接到誰揚市委組織部打來電話,下午上班的時間,徐書記上任。”…

“哦,市委是哪些領導啊?”。

“郎書記和廖秘書長送過來,一同來的,還有錢大志副書記、劉娟部長、趙德立副市長,我想請示一下,接待的問題怎麼辦,還有劉部長和趙市長的住處,是市委統一安排,還是市政府統一安排。”。

“按照最高規格接待,下午四大家班子成員,全部在誰揚賓館吃飯”規格、檔次都要一流的,這次淮安市領導的變動比較大,劉部長和錢市長的住處,市政府統一安排吧,一會我吩咐龍建華去辦一下,下午開會的事情,市委辦公室再強調一遍,不能遲到,不能缺席。”。

“市直單位和鄉鎮負責人大會是不是安排佈置下去?”。

“等等吧,看看徐書記怎麼安排。”。

李鶴慶走後,馬愛華一個人靠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他已經48歲了,這今年紀,太敏感了,必須要往上走一步了,過了50歲,就沒有什麼機會了。馬愛華一直在淮安市工作,因爲前任市長許雲飛突然調走,他才得以上任的,馬愛華上任得益於產業結構調整的事情,所以,馬愛華被戲稱爲“產業市長”……不過馬愛華無所謂,只要能夠升官,管他是怎麼來的,這次,新上任的市委書記徐少傑才刀歲,比他年輕太多了,在馬愛華看來,年輕的有些過分了,如今的官場上,都是講資歷的,馬愛華不會小看徐少傑,人家也是從副科、正科、副處、正處,一步步上來的,只不過速度如同坐火箭。徐少傑的背景,馬愛華也是清楚一些的,特別是在沙隆縣折騰出來的事情,誰揚市誰不知道啊,和這樣的人共事,馬愛華不知道今後是不是順到,馬愛華雖然想的很多,表面上也是絲毫都看不出來的。

驕車進入淮安市委大院的時候,馬愛華和譚健帶着所有的市委常委在外面等候,淮安市的班子大調整,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協的領導,全部在會議室裡面等着,這也是馬愛華考慮的,不要弄得聲勢太大。官場上的迎候,是有一定規矩的,淮安市位置特殊,誰揚市的領導經常到這裡來檢杏指導工作,所以,在迎候的程序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每次都是所有的四大家領導等着,也太過於複雜。

徐少傑發現了好幾個熟悉的面孔,因爲工作關係,縣市的主要領導,徐少傑還是比較熟悉的,常常在一起開會,可副職就不一定了,加上沙隆縣的情況特殊,一段時間,在誰揚市參加各類會議的時候,如同是另類,這怪不得他人,出了這麼多的事情,人家不另眼相看纔怪。

市委副書記譚健,徐少傑見過,以前是市委政法委書記,可有兩個人,引起了徐少傑的特別注意,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餘懷祥和組織部長李鶴慶。餘懷祥以前是黃海濤的秘書,黃海濤離開誰揚市之後,餘懷祥調到了市紀委,出任辦公室主任,想不到現在居然出任淮安市紀委書記了,李鶴慶以前是徐少傑的直接上級,徐少傑剛剛參加工作,就是在誰揚市委辦公室綜合科,李鶴慶是科長,現在,幾年時間過去,兩人的身份徹底轉換了。

徐少傑面帶微笑,和衆人一一握手,他跟在郎世福和廖鴻運的身後,這一幕,令徐少傑想起了電視裡面常常看見的領導接見下屬時候的表現。徐少傑和餘懷祥握手的時候,感覺到了對方的不自然,兩人之間,有過碰撞,和李鶴慶握手的時候,感覺到了對方的拘謹。徐少傑還是知道一些事情的,餘懷祥和李鶴慶,說起來都與黃海濤有一定的淵源,大概武聖軍出任誰揚市市長之後,兩人得以重新出頭吧。徐少傑內心的擔憂,不會表現出來,丁原書記離開誰揚市之後,他不知道武聖軍會有什麼樣的動作。

會議室裡面的氣氛很是熱烈,但徐少傑感覺到了,衆人的眼神中間,沒有透露出來什麼真誠,箇中原因,恐怕還是因爲徐少傑太年輕了,雖然說在官場上,屁股決定腦袋,但是,很多時候,腦袋還是要起一定的作用。

馬愛華主持了會議,主席臺上面,只有四個座次牌1已經調到誰揚市委辦公室擔任副秘書長的前市委書記趙德嶺沒有參加這次的會議,郎世福和廖鴻運坐在中間,徐少傑和馬愛華一左一右,下面坐着的,是淮安市四大家的領導,會議室裡面有些空蕩,電視臺的記者不停的攝像,這個時候,徐少傑只能是正襟而坐。

廖鴻運宣讀了市委的文件,接下來,就應該是徐少傑表態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徐少傑的身上,想看看徐少傑究竟說些什麼,如此年輕的市委書記,想的是一些什麼,徐少傑的說話,等於就職演說了,因爲黨代會不會年年召開。

“尊敬的郎書記、廖秘書長,同志們,今天我到淮安市上任1感覺到了很大的壓力,面對着誰揚市委市政府的信任,面對着大家的期盼,我感覺到了責任,我是92年參加工作的,在大家的眼裡,屬於小字輩,也一定是屬於工作經驗不足、資歷不夠的範疇,所以,多說是沒有什麼用的,一腔的豪言壯語,不如一次次實實在在的行動,我的確缺乏工作經驗,特別是面對着淮安市,淮安市是大市,在誰揚市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縣市中間,屬於老大哥,如今,我來掌握着航向,唯有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我希望和同志們緊密配合,共同促使淮安市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我更希望大家支持我,做好所有的工作,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在全市萬萬人民羣衆的支持下,我們一定能夠再創輝煌。”

如此簡單的表態,下面的人看法不一,官場上,所有的人都討厭長篇大論,沒完沒了的會議,就是被許許多多的長時間講話佔據了,徐少傑的表態,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的,雖然沒有涉及到淮安市的具體問題,不過,哪個新上任的市委書記都是謹慎的,如今的幹部,講究年輕化、知識化,都是有水平有能力的,工農幹部幾乎絕跡了。

掌聲並不是很熱烈,這在徐少傑的預料之中。

會議結束的時間比較早,大概是徐少傑的講話過於簡單,不過,郎世福和廖鴻運都沒有離開,如果按照以往的規矩,兩位領導是會離開淮安市委大院的,坐着驕車,不到20分鐘,就回去了。

這是一種表態,徐少傑和馬愛華都是明白的,這種態度,說明了市委市政府是堅決支持徐少傑的,儘管徐少傑年輕。

“徐書記,市委市政府沒有給你安排住宿的地方,你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的。”

“不用了,我本來就住在市裡。”

“有關生活上的佈置,孫主任會安排好的。”

馬愛華說的是淮安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孫華,徐少傑笑笑,表示知道了,如今算是正式上任了,郎世福和廖鴻運在會議室旁邊的休息室,兩人是抽空出來的,會議結束了,大家暫時不會說到工作。

“馬市長,明天我到沙隆縣去,相關的移交需要辦理,下個星期我計劃到下面的鄉鎮去看看,熟悉一下情況,目前的工作上,沒有什麼需要變動的地方,還是按照以往的安排進行,如果有什麼緊急的事情,直接撥打我的手機。”

“好的,是不是要孫主任陪着你下去看看?”

“不用了,我在淮安市工作過,熟悉這裡的情況,直接下去看看就可以了,如果有什麼事情,我會打電話和你聯繫的。”

馬愛華點點頭,不多說了,市委書記上任,到鄉鎮去了解情況,這是正常的,不過,不需要人陪着,是很少見的,但徐少傑已經說了,馬愛華不會多嘴。

馬愛華進入了休息室之後,孫華迅速過來了,孫華達歲了,略爲有此禿頂,讓他看起來年紀更大一此。

“徐書記,您好。”

徐少傑和孫華握手,第一次的握手錶示認識,這次的握手,表示徐少傑正式上任了。徐少傑沒有說話,他知道孫華有話要說。

“徐書記,辦公室都整理好了,您要不要現在去看看,還有,關於秘書和司機配備的問題,您如果有安排,我馬上落實,市委辦公室有兩臺小車,都是直接配備給您使用的。”

“孫主任,麻煩你這麼費心了,先到辦公室去看看吧。”

徐少傑的辦公室在三樓,一個套間,兩間房子都比較大,走進去之後,顯得有此空曠,外面是需要請示彙報工作的人等候的地方,裡面是辦公的地方,新的老闆桌很是氣勢,對面有一把椅子,旁邊還有沙發,靠牆有一個很大的書櫃,裡面的工具書不少,徐少傑看見了《辭源》《辭海》,辦公室裡面收拾的很豐淨,徐少傑還是滿意的。

“很好,孫主任,司機我是從沙隆縣帶過來的,叫楊晨,等會你將車鑰匙交給他,給他說說市委辦公室的要求和需要注意的事宜,秘書的事情,我有考慮。”

孫華連連點頭。

前往誰揚賓館吃飯的時候,徐少傑已經坐上了享車,這是一臺日產的黑色皇冠驕車,徐少傑有些吃驚,淮安市的公車標準真的高啊。

“徐書記,我試了,這車真不錯,還有一臺沙漠王子的越野車,嘖嘖,您的車檔次可真是高啊。”

“明天還要回沙隆縣去,早上就回去,你將所有的東西收拾一下,楊晨,你也要找個朋友了,總是要成家的啊。”

楊晨笑了笑,沒有說話,下午吃飯,氣氛很熱烈,但是,沒有誰拼命喝酒,畢竟,郎世福和廖鴻運在場,大家還是要注意一此。(。

第905章 牽一髮動全身(4)第696章 僞造的報紙(1)第78章 工作佈置第224章 該提拔就要提拔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253章 解套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521章 在商言商第686章 需要鐵的證據第529章 好大喜功的貓膩第881章 馬留良的意見(2)第275章 不是機會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437章 信訪接待日(3)第25章 無聊的挑釁第348章 處理的分歧(2)第357章 英雄本色(2)第336章 不一般的手腕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728章 家人(6)第66章 一連串的事情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125章 舞廳裡的風波第644章 農民工子弟學校第443章 針鋒相對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797章 張勳的彙報(1)第406章 令人震驚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456章 楊晨的級別第485章 上任(3)第3章 吃得苦中苦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735章 抉擇(4)第567章 高層的同盟第660章 關注點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395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1)第266章 上任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183章 暗鬥(1)第244章 幹部的抉擇第801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2)第306章 忙亂(1)第880章 馬留良的意見(1)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541章 隨時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447章 真正的風暴(2)第538章 幹部作風第381章 省委組織部的考覈第56章 運籌帷幄(1)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717章 義無反顧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350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1)第477章 考覈(1)第637章 追查到底(2)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94章 優勢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251章 挖坑第34章 特殊的拜年第408章 工作佈置第11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771章 徐少傑的脾氣(3)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578章 命案(2)第394章 市政府常務會第371章 招商引資的思路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562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4)第704章 生死較量(5)碼字的一些說明必看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98章 孫勇的現狀第478章 考覈(2)第530章 劉宏的機會第344章 策略的調整第714章 決不姑息(1)第790章 吃癟(2)第13章 立碑第176章 沙隆縣的第一縣委常委會第768章 大病救助(3)第420章 黃夢的要求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311章 各方態度第546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1)
第905章 牽一髮動全身(4)第696章 僞造的報紙(1)第78章 工作佈置第224章 該提拔就要提拔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253章 解套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521章 在商言商第686章 需要鐵的證據第529章 好大喜功的貓膩第881章 馬留良的意見(2)第275章 不是機會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437章 信訪接待日(3)第25章 無聊的挑釁第348章 處理的分歧(2)第357章 英雄本色(2)第336章 不一般的手腕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728章 家人(6)第66章 一連串的事情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125章 舞廳裡的風波第644章 農民工子弟學校第443章 針鋒相對第169章 必要的妥協第797章 張勳的彙報(1)第406章 令人震驚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456章 楊晨的級別第485章 上任(3)第3章 吃得苦中苦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735章 抉擇(4)第567章 高層的同盟第660章 關注點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395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1)第266章 上任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183章 暗鬥(1)第244章 幹部的抉擇第801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2)第306章 忙亂(1)第880章 馬留良的意見(1)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541章 隨時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447章 真正的風暴(2)第538章 幹部作風第381章 省委組織部的考覈第56章 運籌帷幄(1)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717章 義無反顧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350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1)第477章 考覈(1)第637章 追查到底(2)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94章 優勢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251章 挖坑第34章 特殊的拜年第408章 工作佈置第11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771章 徐少傑的脾氣(3)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578章 命案(2)第394章 市政府常務會第371章 招商引資的思路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562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4)第704章 生死較量(5)碼字的一些說明必看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98章 孫勇的現狀第478章 考覈(2)第530章 劉宏的機會第344章 策略的調整第714章 決不姑息(1)第790章 吃癟(2)第13章 立碑第176章 沙隆縣的第一縣委常委會第768章 大病救助(3)第420章 黃夢的要求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311章 各方態度第546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