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工作佈置

徐少傑萬萬想不到,他的一切行蹤,都有人注意着,而且,徐少傑每天到什麼地方去了,郭曉波都掌握的很清楚。郭曉波對徐少傑已經不報什麼希望了,他認爲,徐少傑是一定會動手了,到武聖軍的辦公室彙報,到郎世福的辦公室彙報,接着到省城去彙報,看樣子是準備將事情鬧大啊,到了這個時候,郭曉波已經處於困獸猶鬥的態勢中間了,既然徐少傑不講情面,那麼,郭曉波也不會客氣了。

郭曉波將棉紡廠的幾個廠領導召集到自己的家裡,也就是棉紡廠建的別墅裡面,當郭曉波將自己的所有看法都說出來了之後,衆人頓時炸鍋了,大家都是痛罵徐少傑,平時根本就沒有得罪過徐少傑,徐少傑爲什麼要這麼做,看着大家鬧哄哄的,卻提不出來具體的見解,郭曉波很是氣憤,看見好處之後,大家一窩蜂的去爭取,生怕落下了,遇見問題之後,卻提不出來什麼見解,郭曉波制止了大家無用的發泄。

“現在我們遇見麻煩了,就要想辦法去解決,在這裡罵,有什麼用,有本事,到徐少傑的家裡去罵啊,有本事,讓徐少傑不對棉紡廠動手啊,這纔算是本事。”

郭曉波說完之後,大家很快安靜了,不久之後,一個廠領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棉紡廠現在不是困難嗎,已經有五個月沒有發生活費了,我們索性就宣佈,棉紡廠因爲資金困難,暫時沒有辦法發放生活費了,大家的生活困難,廠裡暫時不能夠解決,廠裡去找市政府想辦法了,接下來,只要我們在暗地裡散佈消息,說市政府不願意解決棉紡廠的事情,讓職工去圍堵市委市府,這樣,就夠徐少傑應付了,他也應該知道我們的厲害了,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出面,擺平一切的事情,豈不是能夠達到目的。”

郭曉波感覺到這個辦法還是不錯的,幾千人,如果能夠有一半的職工出動,到市政府去上訪,就會引發大的風波,不過,郭曉波考慮到了,如果此舉被徐少傑應付下來了,豈不是更大的失策嗎,郭曉波將這種顧慮說出來了。

“簡單啊,要求廠裡的中層幹部參與進去,由他們負責私下裡組織,在廠裡找到幾個能說會道的,就是不聽市政府的解釋,市政府能有多少人,沒有他們說話的機會。”

郭曉波點點頭,這是好辦法,不過,僅僅做到這一步,還是不夠的,正在這個時候,另外一個廠領導也開口說話了。

“棉紡廠這些年,爲有些領導做出來的貢獻,也不少了,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應該是請領導出面了,我相信,有些領導是明白輕重的,一定會幫着我們說話的,徐少傑不過是副市長,常委都不是,我不相信他有登天的本事,還不是要聽上面的。”

郭曉波笑了,這纔是真正開始考慮問題了,不過,前面已經請朱宗祥打過招呼了,好像沒有多大的作用,棉紡廠在95年以前,確實得到了市政府領導的關注,那個時候,也建立了牢固的關係,可後來,市委市政府領導變動有些頻繁,有些領導,根本就沒有來得及去拉關係,加之這幾年來,廠領導都重點考慮自身的利益去了,就是結交關係,也是以實用爲主,在遇見小事情的時候,可以應付,但遇見大事情,這些人,根本就沒有多大的作用了。

“大家說的有道理,我們建立的關係,大家都是知道的,目前能夠直接左右徐少傑的,還不多,不過我們也是要利用這些關係的,只要能夠起到作用的,無論什麼辦法,我們都採用,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要行動了。”

清產覈資領導小組終於撤出了棉紡廠,這預示着清理國有資產和審計工作已經全面結束了,接下來,審計報告就要出臺了,雷紅武已經接到了徐少傑的指示,審計報告不需要隱瞞問題,實話實說,不過,抄送和抄報的部門,暫時不要確定,報告需要嚴格保密,正式的報告,絕對不能夠泄露,這次如果泄露出去了,市政府將建議市委採取組織措施,進行相關的處理,雷紅武當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出現泄露的事情,他這個局長恐怕都幹不成了。

按照徐少傑的要求,報告一共只打印了5份,雷紅武自己都沒有保留,兩份存檔的文件,雷紅武親自鎖在了保險櫃裡面,其餘三份,親自送給了徐少傑,按照徐少傑的安排,也就是武聖軍和郎世福各拿一份審計報告,就連主管審計工作的常務副市賀一鳴,都沒有抄送,這也算是審計局最爲保密的一份審計報告了。

徐少傑再次給張紹纔打電話,將馮成芳安排到了張氏建築集團公司去上班了,其實馮成芳早就有這個意思了,樑素紅的遭遇就在前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樑素紅的氣質完全改變了,而且說到了搬出去居住的想法,當然是在外面租房子居住了,樑素紅的說法,是棉紡廠住宿區距離張氏建築集團公司太遠了,其實這根本不是理由,無非是樑素紅的工作穩定了,收入提高了,不想在這一片環境不大好的地方居住了。在馮成芳的面前,樑素紅最終說出了第一個月的工資,接近一千元,樑素紅瞪大了眼睛,這樣的好工作,到哪裡去找啊,樑素紅還從來沒有想到,能夠有這樣高的工資待遇。所以,馮成芳在樑超的面前期期艾艾說出了想到張氏建築集團公司工作的想法,樑超也非常聰明,沒有直接給徐少傑說,而是告訴了楊晨,楊晨很快告訴了徐少傑,在領導小組撤離棉紡廠的第二天,馮成芳就到公司去上班了。

棉紡廠下一步的工作怎麼辦,徐少傑還沒有考慮,如今的情況下改制,困難重重,首先,錢從哪裡來,就算是買斷,還有購買保險,需要一筆龐大的資金,按照目前普遍實施的意見,一年按照一個月的工資買斷,就需要一大筆的錢,還有保險費,徐少傑曾經要雷紅武暗地裡算了一下,需要的資金,接近5000萬元,對於淮揚市財政來說,這是一筆鉅款。當然,理論上說,棉紡廠的改制資金,還是存在的,因爲棉紡廠廠區土地有5000畝,就是按照10萬元一畝的價格,也是5億元的資金,可這是理論上的算法,先不說誰買不買的問題,政府如果不能從土地中獲得收益,是說不過去的,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特別是市區的土地,隨着社會的發展,價格會越來越高的。徐少傑曾經很疑惑,問過雷紅武和宋宏章,有關國有固定資產的評估,爲什麼價值只有4000多萬元,宋宏章的回答很簡單,土地本來就是國有的,按照土地的性質歸屬,是屬於國家劃撥給棉紡廠使用,所以,在評估的過程中,並沒有完全將土地的加之算作棉紡廠的固定資產,只是對廠房進行評估的時候,略帶了一些土地的價格,所以,目前出現的評估價格,纔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依照淮安市城市建設的步伐,淮揚棉紡廠的土地是一定可以分期分批拍賣出去的,在徐少傑的心目中,這批土地的均價必須要超過20萬元,也就是說,淮揚市棉紡廠土地的價格至少是10個億以上,今後,淮揚市棉紡廠周圍所屬的土地,包括住宿區,都屬於整體開發的地帶,在徐少傑的印象裡,這裡是居民住宅區,至於說住宿在這裡的棉紡廠職工,今後應該怎麼處理,那是後面的工作了。

難題是擺在眼前的,就是資金的問題,徐少傑暫時無法考慮到棉紡廠職工安置的問題,那麼,只能在改制的過程中,儘量多的給予職工一些補償,至於說改制以後怎麼辦,那是一個系統工程,存在問題的,不僅僅是棉紡廠的職工。徐少傑考慮過對棉紡廠廠區的土地進行掛牌出售,可這樣做的難度是很大的,第一個遭遇的阻力,就是棉紡廠的職工,棉紡廠的職工會怎麼看,或者是怎麼想,已經退休的職工,改制之後,可以在勞動局按月領取保險費,但在職的3000多職工,一定會產生巨大的反彈思想的。

徐少傑再次進入武聖軍辦公室的時候,看見了郎世福也坐在武聖軍的辦公室。

“徐市長,審計報告已經出來了,郎市長和我已經仔細看過了,審計報告能夠如實反映出來問題,這樣的做法是正確的,目前,審計報告暫時不要公開,我們想知道,你下一步是怎麼安排的,重點在什麼地方。”

“武書記,郎市長,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棉紡廠已經完成了清產覈資的工作,下一步我考慮的重點,就是企業改制的工作了,根據棉紡廠的實際情況,恢復生產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棉紡廠的機器設備幾乎處理殆盡,停產已經達到三年以上的時間,職工長期領取生活費,棉紡廠自身不能創造價值,依靠政府每年解決一部分的資金,維持職工的基本生活,長此以往,政府也是不堪重負,所以,唯一的辦法,是實行買斷,讓職工自謀生路,當然,政府儘量創造出來多的就業機會,讓棉紡廠的職工有事情做,將改制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武聖軍點點頭,表示明白徐少傑的意思,郎世福接着說話了。

“徐市長,具體的改制工作什麼時候進行,準備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你是怎麼考慮的?”

“我重點考慮的是資金的問題,棉紡廠的固定資產,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了,比如說目前還沒有處理的機器設備,都是破舊不堪,難以變現,還有棉紡廠的廠房,大都是70年代的房產,而且結構獨特,也不是很好處理,能夠體現出來價值的,是棉紡廠娛樂城和後來修建的8套別墅,但這些地方拍賣以後,籌集到的資金,對於改制需要的資金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棉紡廠的職工,生活很苦,而且在改制後的一段時間內,不一定能夠找到好的工作,所以,在改制的過程中,我考慮在資金的補償方面,適當照顧一下。具體的改制方式,我們準備參考東北的一些棉紡企業的改制方式,實行全員買斷,按照工齡進行補償,同時解除職工的勞動合同和人事關係,將職工所有的檔案,轉到勞動局的就業管理中心,每個職工在領取買斷資金的同時,在解除勞動關係的材料上面簽字,至於說離退休的幹部職工,一次性購買養老保險,讓他們老有所養。”

“嗯,這個過程中,你認爲最大的問題,會出現在什麼地方?”

“嚴格說,棉紡廠的職工,已經清楚,棉紡廠不可能恢復生產了,但職工本身是國家職工,按照一般的想法,就是屬於國家的人了,生老病死都是需要國家負責的,在改制的過程中,突然解除了他們的身份,從此以後就屬於社會人員了,估計有很大一部分的職工思想轉不過彎來,需要我們參與改制的幹部職工做工作,做細緻的工作,我們不能夠急躁,要換位思考,這是涉及到廣大職工切實利益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邁過這一道坎,其餘的工作,就要簡單一些,包括資金的籌集方面。”

武聖軍和郎世福同時看向徐少傑,資金問題,一直是大問題,不知道徐少傑爲什麼會這樣說。

“我說到資金問題,是有一定的底氣的,最近,通海集團公司找到我了,諮詢棉紡廠的土地的事情,通海集團公司在原淮安市市委辦公的地方修建了大型的超市,同時正在興建一批商品房,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特別是他們興建的商品房,幾乎是搶購一空,通海集團公司已經從中間獲得了經濟利益,同時,他們已經關注到了,淮揚市正在慢慢成爲省城西林市之外的又一個經濟中心,在這樣的情況下,通海集團公司一定會再次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市區的土地進行開發的。按照淮安市城市發展規劃,棉紡廠所在的區域,將成爲居民區,淮安市最大的居民區,如果棉紡廠的改制工作順利結束,對於淮安市加快城市建設的步伐,也是有着很大的好處的。”

好一會沒有說話的武聖軍終於開口了。

“徐市長,你說到的這些事情,我們都考慮到了,企業改制是一項複雜的工作,特別是對於淮揚市來說,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見很多的麻煩和問題,應該怎麼樣應對,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改制的工作,牽涉到了方方面面,就資金的籌集問題來說,就需要好一些部門通力協作,不過,你是分管工業企業的副市長,棉紡廠的改制工作,依舊是你完全負責,需要統籌解決的問題,召開相關的會議協商。”

郎世福對武聖軍的意見完全贊同。

“徐市長,棉紡廠的改制工作,一直是受到各方高度關注的,所以,工作要細緻,我看,在適當的時候,可以成立市政府改制工作領導小組了。”

徐少傑點點頭,他從來沒有想到過,可以在改制工作中,置身事外的。

“好的,我考慮成熟以後,在適當的時候,成立改制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召開相關的會議,正式啓動棉紡廠的改制工作。”

第735章 抉擇(4)第8章 舞會經歷第86章 做賊心虛第553章 震怒(2)第531章 核心和心腹第163章 不算是衣錦還鄉碼字的一些說明必看第7章 大學校園第59章 “花書記”倒了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130章 英雄救美?(2)第158章 省委的決定第792章 陳復禮的機會第578章 命案(2)第572章 香港考察(2)第218章 隱痛(2)第383章 田家家族第464章 處心積慮第121章 面對**(3)第170章 沙隆縣的勢力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75章 通俗的用人辦法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206章 絕佳機會(2)第240章 劉宏的沮喪第28章 初見唐婉柔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717章 義無反顧第446章 真正的風暴(1)第523章 聞風而動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182章 推遲的幹部大會第266章 上任第148章 丁原的苦心第849章 重大調整(1)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645章 限時解決三百五十三章 市委的搬遷第463章 孫勇的戀愛第352章 深遠謀劃第435章 信訪接待日(1)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286章 部門利益第585章 鬥智鬥勇(2)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215章 無需製造的轟動第684章 人心(2)第705章 生死較量(6)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第415章 發現端倪第886章 紛至沓來第54章 劉志華的態度第781章 中央領導視察(3)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716章 不要遮羞布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885章 原來如此第575章 意外的招商(2)第553章 震怒(2)第317章 惡化的事態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397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3)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312章 麻煩來了第27章 哥哥的終身大事第560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2)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700章 生死較量(1)第387章 淮揚市政府副市長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第366章 不一般的干涉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914章 預料中的調整第119章 面對**(1)第560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2)第703章 生死較量(4)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558章 幹部的調整第548章 兩路引發的騷動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351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2)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884章 難辨優劣第748章 視察工作(3)第97章 結婚請柬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255章 動盪的局勢第37章 社會實踐(2)第102章 籃球比賽第690章 推進(3)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851章 重大調整(3)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601章 崩潰(1)第747章 視察工作(2)
第735章 抉擇(4)第8章 舞會經歷第86章 做賊心虛第553章 震怒(2)第531章 核心和心腹第163章 不算是衣錦還鄉碼字的一些說明必看第7章 大學校園第59章 “花書記”倒了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130章 英雄救美?(2)第158章 省委的決定第792章 陳復禮的機會第578章 命案(2)第572章 香港考察(2)第218章 隱痛(2)第383章 田家家族第464章 處心積慮第121章 面對**(3)第170章 沙隆縣的勢力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75章 通俗的用人辦法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206章 絕佳機會(2)第240章 劉宏的沮喪第28章 初見唐婉柔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717章 義無反顧第446章 真正的風暴(1)第523章 聞風而動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182章 推遲的幹部大會第266章 上任第148章 丁原的苦心第849章 重大調整(1)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645章 限時解決三百五十三章 市委的搬遷第463章 孫勇的戀愛第352章 深遠謀劃第435章 信訪接待日(1)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286章 部門利益第585章 鬥智鬥勇(2)第774章 繁忙的拜訪(1)第215章 無需製造的轟動第684章 人心(2)第705章 生死較量(6)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第415章 發現端倪第886章 紛至沓來第54章 劉志華的態度第781章 中央領導視察(3)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716章 不要遮羞布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885章 原來如此第575章 意外的招商(2)第553章 震怒(2)第317章 惡化的事態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397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3)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312章 麻煩來了第27章 哥哥的終身大事第560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2)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700章 生死較量(1)第387章 淮揚市政府副市長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第366章 不一般的干涉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914章 預料中的調整第119章 面對**(1)第560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2)第703章 生死較量(4)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558章 幹部的調整第548章 兩路引發的騷動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351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2)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884章 難辨優劣第748章 視察工作(3)第97章 結婚請柬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255章 動盪的局勢第37章 社會實踐(2)第102章 籃球比賽第690章 推進(3)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851章 重大調整(3)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601章 崩潰(1)第747章 視察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