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運籌帷幄(1)

當天晚上,劉志華主持召開區委會,專題研究對趙德立和董桂花的處理問題。

“趙德立和董桂花身爲鄉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在菸葉收購高峰期,擅離崗位,我認爲,必須要嚴肅處理,張區長,你是主管菸葉收購的,聯繫菸草站,你說說怎麼處理?”

劉志華不問分管幹部和聯繫玉林鄉政府的徐少傑,轉而問張世奎,衆人都明白其中的意思,徐少傑兩眼平視前方,沒有什麼反應。

“趙德立和董桂花是老同志了,對基層工作熟悉,玉林鄉是區裡的菸葉種植和收購重點地方,需要24小時值守的,這樣的關鍵時刻,他們擅離值守,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我認爲要嚴肅處理,一是撤銷他們鄉黨委書記和鄉長職務,二是區委通報批評,警醒其他的幹部職工,三是區委召開幹部職工大會,趙德立和董桂花在大會上做出檢討。”

“嗯,張區長說的很有道理,趙德立和董桂花都是老同志、老黨員了,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掉鏈子,太不應該了,我同意這個處理意見,今天開會,專題研究這件事情,也是提醒我們的班子成員,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潔身自好,要審時度勢,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時刻不要忘了本質工作,該說什麼話,該做哪些事情,要心裡有數,不要忘了自己是班子成員,更不要忘了自己是共產黨員。”

劉志華少有的沒有說髒話,說出來的話頗有水平。

“我對趙德立同志和董桂花同志的處理有不同意見。”

徐少傑說出來的話,讓會議室裡異常安靜,劉志華眯着眼睛看着徐少傑,可徐少傑根本沒有看他。

“各位領導,你們如果能夠堅持24小時上班,我就同意會議研究的處理意見,劉書記說的很好,我們都是玉都區的區委委員,是共產黨員,我們處理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市菸草公司的負責人到玉林鄉菸葉收購點去檢查工作,我沒有記錯的話,是星期天,還有,我詢問過菸葉收購員老黃,趙德立和董桂花是專門給老黃說及了離開一天時間的事情,有這樣確鑿的事實,我們不去做詳細的調查,就貿然提出對下面同志的處理意見,我不知道這樣做,算是什麼事情,我們怎麼做到實事求是的,還有,我們天天都要睡覺,提出24小時值守的目標,我自信做不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古人都知道,還有,究竟需要不需要24小時值守,半夜誰來賣煙,當然,趙德立和董桂花沒有安排好一些事情,是有失誤的,我是駐玉林鄉的區委領導,要做檢查,我來做,追究責任首先從領導開始。”

沒有人說話,劉志華很想直接拍板,可是他有顧慮,徐少傑已經將事情調查得很清楚了,相關的證據一定也有了,強行處分,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以前這麼做沒有關係,現在不行,誰知道徐少傑背後是什麼人。

“既然意見不能統一,那就下次會議研究吧。”

“張區長,那玉林鄉的菸葉收購點的工作,就麻煩您做出指示了,我是沒有辦法的。”

“徐書記,話不能這麼說,可以明天繼續開會研究啊。”

“張區長,我這個人年輕,爽快,要是明天還是不能夠統一意見,該怎麼辦?”

會場裡面死一般的寂靜,徐少傑已經公開叫板了。

“算了,這件事情交給孫書記處理,散會。”

又是突然散會,孫健波想着找到劉志華請示,卻怎麼也找不到,面對着徐少傑的詢問,他無法推脫了,這個燙手的山芋,他接不起,第二天一大早,趙德立和董桂花回到了玉林鄉政府,毫髮無損。

徐少傑並不高興,劉志華長期一言堂,家長式作風,做事情的時候,憑着自身的感覺,沒有注意細節,可劉志華擔任了多年的領導,絕不會在一個地方跌倒多次的,下次如果出現什麼事情,就不會是這樣的結局了,如果劉志華做好了準備,自己還是有些難以招架的,畢竟劉志華是區委書記,自己只是副書記,從目前的形勢看,班子成員基本上是偏向於劉志華的,張世奎和孫健波是主要力量,其餘的班子成員,遇見事情,不會表態,自己長期這樣孤軍奮戰,難以有好的結果。必須要有充足的準備。

劉沐沒有辜負徐少傑的期望。

徐少傑在區委會上面爲他正名,不點名訓斥了花冠村的書記餘福貴,這件事情傳開之後,劉沐萬分感慨,看來這位年輕的區委副書記,是堅決不會屈服和低頭的,如今,花冠村的餘福貴,基本上是不和劉沐見面的,劉沐當然不會在乎這些事情,他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做。10月是菸葉收購的高峰,按照規律,餘福貴會在這個時候行動,大部分的農戶菸葉都晾曬好了,準備要去賣了。餘福貴的行動,必須要提前,到各家各戶去強買強賣,收集到足夠的菸葉之後,到菸草站交易。

餘福貴很狂妄,做這樣的事情,根本不知道避諱,也許是多年來習慣了,沒有出現什麼問題,也沒有誰說三道四的,更沒有誰敢舉報,區委書記是護着他餘福貴的,誰敢說話,就是到市裡去了,劉志華照樣能夠擺平。所以,餘福貴的行動是半公開的,一些有求於餘福貴的農戶,還有一些勢弱的農戶,就是餘福貴的目標,餘福貴不會首先掏錢,嘴上定下了菸葉的級別,一般都是要壓下兩到三個級別,然後就是過秤,記下數字,賣掉之後,兌現現金。如今的菸葉收購,資金不是很活套,常常拿着一把煙條子,普通農戶,要好長時間才能夠拿到錢,有的甚至拖到一年時間以上,於是,被逼無奈的農戶,有些以煙條子上面8成甚至是7成的數目拋售,這中間又出現了一個利益黑洞。農民一年辛辛苦苦,種下的菸葉就這樣不斷的被打折扣,利潤流入了其他人

的口袋裡。

劉沐牢牢記住了這些農戶的名字,他的筆記本上面,全部是名單,以及相應的數字,數字不可能準確,只能是估計數字,劉沐在基層多年,知道農民捆煙的習慣,一捆煙的斤兩大致是差不多的,做這樣的事情必須要保密,不能夠打草驚蛇。眼看着餘福貴家裡的菸葉越來越多,劉沐知道,交易的時間要到了。

劉志華再次到市委去了,這次,他直接找到許雲飛,頗有些壯士一去不回頭的氣勢了。

“老劉,你是老領導了,哪裡來的那麼大的火氣啊,是不是擔任主要領導的時間長了,脾氣見長啊。”

“許書記,我是心裡不舒服啊,他徐少傑多大的年紀啊,22歲的毛頭小夥子,不知道尊重老同志,居然兩次在會議上發飆,長期這樣下去,我還怎麼開展工作,區委的威信在哪裡啊,徐少傑到玉都區幾個月時間,一切工作都亂套了,就說這次的菸葉收購,菸葉收購點上面的值班不到位,他居然爲失職的幹部辯解,真不知道他媽的是受的什麼教育。”

“老劉,怎麼又說髒話啊,提醒你多少次了,這些不好的習慣要改正。”

“唉,許書記,你是不知道啊,我心裡不好受,早就想罵人了,如果不是你擋着,我早就對徐少傑不客氣了。”

“老劉,對徐少傑不客氣,你準備怎麼辦啊,徐少傑是不是犯什麼錯誤了,是不是被你抓住什麼把柄了,還是出現什麼原則性的問題了。”

“他不服從區委的決定,就是最大的原則問題,就憑這點,就可以採取措施了。”

“徐少傑是主管組織工作的區委副書記,本身就可以代表區委,他是怎麼不服從區委的領導,具體的事例是什麼,我想聽聽。”

劉志華將徐少傑兩次在會上的發言說出來,這些話,許雲飛早就聽見過了,不過,這個時候劉志華說出來,許雲飛眯着眼睛,沒有說話。

“老劉,你是老領導了,什麼事情可以拿上桌面,什麼事情不能拿上來,你是清楚的,就算是徐少傑有什麼問題,市委的板子也是打在你的身上,徐少傑是淮揚市委辦公室的幹部,從上面下來的幹部,這樣年輕,需要鍛鍊,你的職責是多多幫助他,看看你現在的表現,依照你這樣毛躁的脾氣,能夠有什麼用。”

“我知道,所以需要得到市委的支持啊,萬一不行,我帶着徐少傑到市委組織部,退人總是可以的吧。”

“老劉,呵呵,你以爲你是市委書記啊,怕是到時候你把自己退到組織部吧。”

“許書記,我不明白。”

“我已經告訴你,徐少傑是上面派下來的幹部,最好的辦法是和平共處,你就是不聽,用老一套的辦法對付,你以爲徐少傑和區裡其他班子成員脾氣一樣啊,徐少傑的背後是市委辦公室,他會在乎你的脾氣和感受,他年輕,到玉都區,就是想做出一番成績的,這不是正好嗎,他做出來的成績,也是你的,也是你領導有方,有什麼不好的,再說了,徐少傑是下派幹部,最多兩年時間,就離開了,我不相信兩年時間你會受不了,徐少傑如果有成績了,工作突出了,你可以大力推薦啊,成績也有你的份啊。”

劉志華不過是氣糊塗了,許雲飛的一番話,如同醍醐灌頂,他很快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市委領導就是不一樣,站得高看得遠。

“嘿嘿,許書記,我這人是個大老粗,沒有想到這些,你以前的提醒,我沒有注意,今後一定會注意的,許書記,還是那句話,你說左我不右,我可是時刻等着許書記的好消息啊,聽說是年底的事情了。”

“好了,說你的事情,不要扯到我身上。”

“許書記,我知道了,到時候一定搖旗吶喊,該做什麼,我打頭陣,在全市的12個區,我的話還是有一些作用的。”

“老劉,記住我的話,回去以後,暫時不要和徐少傑接觸,也不要繼續發生矛盾,徐少傑想做什麼,讓他去做,你是區委書記,這點大度的氣質還是要有的,在區委書記中間,你的資歷是很不錯的,年紀也合適,市委可能面臨大的調整,機會還是有的,不要老是想着玉都區一畝三分地的事情,眼光放長遠一些。”

“許書記,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做。”

劉志華離開許雲飛辦公室的時候,臉上的陰霾一掃而光,50歲了,在區鎮奮鬥了一輩子,入土半截的人,聽見這樣的話語,怎麼能夠不高興,這是許雲飛第一次說出來這樣的意思,許雲飛不會隨便說的,這說明市委已經有了推薦他的意思,許雲飛是管組織的常務副書記,說出來的每一件涉及幹部調整的話語,都是有深意的,劉志華明白,機會存在,不一定能夠實現,可只要有機會,就是好事情。

許雲飛根本沒有認真考慮劉志華說的事情,他現在的注意力,全部在市委這次的調整上門,柳大華被提拔的跡象已經越來越明顯了,據說是出任淮揚市政府副市長,柳大華離開之後,市委書記的職位就空缺了,按照慣例,趙德嶺會出任市委書記,市長的職位就是自己了,可這只是慣例,出現意外一點都不稀奇,許雲飛雖然兼任市人大主任,可和市長還是不能比的,再說了,不經過市長這個職位,想要成爲縣市委書記、主政一方的可能性就不大,年齡是不會等人的,如今,許雲飛的主要精力,就是讓這個慣例變成現實。

劉志華是區委書記中間,資格最老的,確實有一定的影響力,不要看劉志華表面上咋咋呼呼的,可對待同僚的時候,還是很會處理關係的,農村出來的幹部,大都有這個特點,對待下屬毫不客氣,如同老子對待兒子,對待同僚,坦誠相見,如同最好的朋友,對待上級,一旦認準了,最大的特點是忠誠。所以,儘管劉志華有這樣那樣的不足,許雲飛還是能夠容忍的。

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414章 決心已定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755章 徐少傑的建議(4)第791章 麻煩第392章 臨時的人事調整第4章 試探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498章 宣傳的誤區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362章 後手第883章 各有各的想法(2)第466章 突然的調整(2)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261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1)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608章 必須的應付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381章 省委組織部的考覈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692章 武聖軍的意見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786章 偶露崢嶸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39章 社會實踐(4)第500章 寒心的對比(1)第433章 上任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207章 第一次絕唱(1)第193章 新的征途第749章 啓明縣的規矩(1)第221章 普九的視察第907章 粉墨登場(1)第789章 吃癟(1)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583章 命案(7)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482章 談話第841章 省委常委會(2)第462章 峰迴路轉(2)第543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2)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486章 淡定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519章 觀念的統一第589章 薛明貴的掙扎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351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2)第279章 老幹部座談會(1)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339章 崛起的分公司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715章 決不姑息(2)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828章 遲來的視察(1)第689章 推進(2)第232章 插手工程第647章 爲了大局第399章 審計風暴(1)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490章 秘書的問題第518章 交心談心第724章 家人(2)第268章 陳目標的精闢理論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674章 冰災(3)第389章 馬蜂窩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396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2)第251章 挖坑第323章 跑官第558章 幹部的調整第218章 隱痛(2)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185章 暗鬥(3)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10章 入黨的思想第535章 難得的機會(3)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112章 年關(2)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243章 省長視察(3)第463章 孫勇的戀愛第307章 忙亂(2)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27章 哥哥的終身大事第416章 順藤摸瓜
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414章 決心已定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755章 徐少傑的建議(4)第791章 麻煩第392章 臨時的人事調整第4章 試探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498章 宣傳的誤區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362章 後手第883章 各有各的想法(2)第466章 突然的調整(2)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261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1)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608章 必須的應付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381章 省委組織部的考覈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692章 武聖軍的意見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786章 偶露崢嶸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39章 社會實踐(4)第500章 寒心的對比(1)第433章 上任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207章 第一次絕唱(1)第193章 新的征途第749章 啓明縣的規矩(1)第221章 普九的視察第907章 粉墨登場(1)第789章 吃癟(1)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583章 命案(7)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482章 談話第841章 省委常委會(2)第462章 峰迴路轉(2)第543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2)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486章 淡定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519章 觀念的統一第589章 薛明貴的掙扎第854章 幹部調整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351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2)第279章 老幹部座談會(1)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339章 崛起的分公司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715章 決不姑息(2)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828章 遲來的視察(1)第689章 推進(2)第232章 插手工程第647章 爲了大局第399章 審計風暴(1)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490章 秘書的問題第518章 交心談心第724章 家人(2)第268章 陳目標的精闢理論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674章 冰災(3)第389章 馬蜂窩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396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2)第251章 挖坑第323章 跑官第558章 幹部的調整第218章 隱痛(2)風中的失落一些感悟第185章 暗鬥(3)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10章 入黨的思想第535章 難得的機會(3)第472章 郎世福的意見第112章 年關(2)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243章 省長視察(3)第463章 孫勇的戀愛第307章 忙亂(2)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27章 哥哥的終身大事第416章 順藤摸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