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審計風暴(1)

徐少傑走進了武聖軍的辦公室,此刻,郎世福也在武聖軍的辦公室,因爲徐少傑彙報的工作,涉及到了淮揚市的穩定,所以,武聖軍特意通知郎世福,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這樣,徐少傑彙報的事情,兩人可以直接商議確定下來。

“武書記,郎市長,這些日子,我瞭解了棉紡廠的一些情況,應該說,棉紡廠的職工,生活還是很艱苦的,所以,我們要儘快啓動棉紡廠的改制工作,相關的彙報材料,您們已經看過了,這裡,我說一下具體的工作步驟,也就是目前需要做的事情。”

“我認爲,馬上成立棉紡廠清產覈資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具體職責,就是查清楚,棉紡廠目前到底有多少的資產,同時對棉紡廠的財務情況,進行徹底的審計,這項工作,涉及到的範圍廣,需要市直單位通力協作,我考慮了一下,涉及到了紀委、監察局、計委、公安局、檢察院、財政局、建委、土管局、審計局、審計事務所、房產評估所、經委、工業局等單位,抽調這些單位的工作人員,進駐棉紡廠。”

武聖軍點點頭。

“嗯,弄清楚家底是首先要進行的工作,只有清楚棉紡廠的具體情況了,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也纔好開展後面的工作,我們的決策,總是要實事求是的,我同意徐市長的意見,可以這樣辦理,郎市長,你是什麼意見?”

“我同意,徐市長,你還有什麼要求和想法,都說出來吧。”

“好的,成立棉紡廠的清產覈資領導小組,和以往的領導小組有所不同,一般的領導小組,就是負責協調工作的,這個領導小組,要直接參與到所有的工作中間去,所以,我考慮,市委市政府要授權,領導小組的組成人員,不需要那麼多,沒有必要每個單位的負責人都加入進來,那樣反而難以有戰鬥力,這個領導小組,就是由具體的工作人員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資產清理組、審計組、秩序維護組、辦公室,領導小組的組成,我來擔任,副組長經委主任黃光明、審計局局長雷紅武、土管局副局長宋宏章擔任,領導小組的成員,抽調一些主要單位的班子成員參與,各組的工作人員,從單位上抽調。”

徐少傑稍微停頓了一下。

“抽調的工作人員,有三個要求,一是領導小組親自擬定名單,這一點必須要做到,我不希望看到各單位送來的人,都是一些老油條,領導小組需要能夠做事情的幹部,二是所有抽調人員,和原單位的工作徹底脫鉤,在完成清產覈資、審計工作之前,甚至是棉紡廠改制工作之前,單位不得安排其他的工作,三是領導小組工作人員的待遇,一定要安排到位,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做法,不能出現在清產覈資的工作中。”

“基於這些考慮,我請求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明確要求,在會議上給領導小組授權,如果有幹部違背紀律,不管涉及到誰,領導小組有權力處置,甚至是建議免去其擔任的職務,市政府解決一部分的資金,這筆資金,可能不是小數目,我可不願意看見下面的幹部,辛辛苦苦工作了,什麼都得不到,待遇在明處。”

武聖軍和郎世福都笑了,也只有徐少傑這樣的年輕人,纔會如此直接的說話。

“徐市長,你的要求,我們都答應了,不過,我也將醜話說在前面,清產覈資和審計工作,是很嚴肅的,也是需要保密的,如果在工作的過程中,發生這樣那樣的問題,當然,我指的是因爲領導不力出現的問題,我可要提出批評的,幹部個人違背政策,犯錯誤了,一定要嚴肅處理,我們只有認真做好每一步的工作,才能夠保證棉紡廠的改制順利進行。”

郎世福點點頭,接着補充了幾句話。

“徐市長,有關的開支,你們拿出來一個預算,我直接給你們簽字,特事特辦,領導小組需要的幹部,你們自己點將,人員齊備了,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進行佈置,到時候,我請武書記在會上作指示,我們會全力支持你的工作的。”

徐少傑非常感動,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就是對清產覈資以及審計工作的最大支持,如果沒有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根本不要想着開展工作。

在抽調人員方面,徐少傑煞費苦心,重點的幾個單位,就是審計局、土管局、房產評估所、審計事務所,還有公安局的參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清產覈資組和審計組進駐棉紡廠之後,秩序維護組就需要時刻保證大家的安全,還有保密工作,財務上的事情,是一定不能泄露的,否則會引發不小的風波。有些單位,抽點一到兩人就足夠了,比如紀委監察局、檢察院、財政局等單位,這個時候,徐少傑並沒有多想腐敗的問題。

徐少傑親自到審計局和土管局,因爲武聖軍和郎世福已經提前給這些單位的負責人打電話了,而且審計局和土管局都有班子成員進入了領導小組,所以,抽調人員是非常順利的,特別是審計局局長雷紅武,幾乎將審計局和審計事務所的精兵強將抽調一空了。土管局的工作也很重,要和建委以及房地產評估所一起,覈實棉紡廠的土地和土地上的建築物的價值,到了現在,大家都認爲,棉紡廠最爲值錢的,就是土地了,如今城市建設的工作正在進行中,土地價格不斷上漲,棉紡廠在市區,土地一定值不少錢的。

做完了一切的籌備工作,徐少傑專門給郎世福做了彙報,經過郎世福的批准,市政府下發了關於成立淮揚市棉紡廠清產覈資領導小組的文件,從這個時候開始,淮揚市棉紡廠的改制工作,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棉紡廠清產覈資專題會議在6月中旬召開了,會議規格很高,市委書記武聖軍、市長郎世福、市委副書記廖鴻運、朱宗祥以及常務副市長賀一鳴都參加了會議,武聖軍和郎世福都在會上講話了,雖然說清產覈資領導小組的組長是徐少傑,可大家感覺到,市委市政府對棉紡廠的事情,是高度關注的,有關的要求都是非常嚴格的,比如說審計局局長雷紅武,進入領導小組之後,單位的工作,暫時由分管機關的副局長主持,所有抽調的人員,悉數與單位脫鉤,全力以赴辦好棉紡廠清產覈資的工作。郎世福出人意料的在會上說到了領導小組的工作紀律,嚴格保密、公正公平,同時指出來,市政府解決了領導小組需要的工作經費,包括吃飯的錢都預算了,進駐棉紡廠之後,不要用棉紡廠的錢,領導小組所有的工作,都是徐少傑同志代表市政府負責,不要搞什麼越級彙報的事情。

會議引發的震撼還是很大的,如今做事情,特別是敏感的事情,總是會引發這樣那樣的傳聞,或者是進行的過程中,出現上級干涉的情況,領導小組集合了衆多單位的人員,這些單位,歸不同的領導分管,所以,在請示彙報工作的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爲彙報的角度和層次的不同,出現諸多的意見,比如說領導之間的意見不一致,最終導致召開諸多會議進行協調,而棉紡廠的清產覈資工作,市委市政府已經明確了,徐少傑副市長負責,這樣就避免了政出多出的麻煩。

徐少傑還是很冷靜的,會議已經召開了,市政府撥的經費也到位了,錢是撥到了市經委的賬目上,徐少傑還是有一些想法的,經委的工作經費,不是很充足,幹部職工的待遇一般,現在,趁着這樣的機會,解決一下經委的辦公經費,增加一些幹部職工的福利,也能夠激發大家好好工作,畢竟,經委幾乎所有的幹部職工都要投入到棉紡廠的事情中間。清產覈資領導小組是用不到那麼多錢的,在起草這個報告的時候,徐少傑委託黃光明負責,經委辦公室的幹部當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報告一共要求解決40萬元的經費,郎世福批了50萬元,50萬的經費到賬之後,在經委引發了很大的反響,一些幹部職工終於明白了徐少傑的工作態度,該給的待遇是不會少的,但工作要求是非常嚴格的,所以,大家一改過去懶散的作風,開始投入到諸多的準備工作之中。

清產覈資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經委會議室召開,所有的要求,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這次的會議,要求很簡單,徐少傑提出,在進駐棉紡廠之後,各工作沒有節假日,不存在所謂的雙休日,當然,領導小組已經考慮到加班補助的事情,包括生活的安排,都是做出專門的計劃的,所以,工作的過程中,大家一定要兢兢業業,不要因爲個人的私事影響到工作,領導小組不想批評任何干部,但如果在工作的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領導小組是不會客氣的。

棉紡廠第一次顯得如此的熱鬧,一臺小車和三臺大型客車進入棉紡廠的時候,驚動了周圍的很多職工,關於棉紡廠清產覈資的事宜,很多人都聽說了,不過,政府做事情,一般情況下都是慢半拍的,如果說準備對棉紡廠進行財務審計了,能夠在一個月以後進駐棉紡廠,甚至是要求棉紡廠的財務科將所有的賬目送到審計局去,就算是速度很快了,至於說拖上幾個月時間,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但這次的速度很快,部分人剛剛聽說清產覈資的事情,工作組就進駐棉紡廠了。

棉紡廠的班子成員並不是很清楚這件事情,在成立領導小組的時候,有人建議,是不是將棉紡廠的廠領導班子納入進來,徐少傑否決了這個意見,棉紡廠的廠領導班子,本來就是被審計的對象,進入領導小組裡面了,棉紡廠的職工會怎麼看,最終領導小組成立,沒有棉紡廠的幹部職工進入其中。

棉紡廠的廠領導班子還是有些看法的,黨委書記、廠長郭曉波就有些嘀咕,自己好歹也是享受正處級待遇的領導幹部,爲什麼這樣的事情,自己不知道。如今的國營企業,廠領導都是掛靠了行政級別的,棉紡廠的資格老,做出的貢獻大,所以,屬於正處級的單位。可不要小看這個級別,是進入了組織部的幹部管理檔案的,也就是說,儘管棉紡廠進行改制,可廠領導是不需要過於着急的,他們有行政級別,一定程度上說,是國家幹部,到時候,自然會另外安排工作的。

郭曉波雖然擔心,不過,他經歷的大風大浪很多了,在棉紡廠黨委書記、廠長的位置上,已經有快10年的時間了,不會因爲一件小事情,就透露出來什麼驚慌的神態,再說了,如今的審計到處都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最爲主要的,是這次清產覈資領導小組的組長,是徐少傑,淮揚市副市長,權力根本不大,如果說到時候出現什麼問題了,想辦法找到有些領導干預一下,就萬事大吉了。

接到市政府的通知之後,郭曉波迅速召集廠領導班子成員和財務科的人員,在晚上召開了會議,要求大家配合上面的工作,參加會議的人員,大都是有着級別的人,對棉紡廠如何改制根本不是很關心,他們或者有着自己的產業,或者考慮着棉紡廠改制之後,想辦法調到哪個單位去工作,甚至有想到清產覈資領導小組進駐之前,將財務上現有的一些現金,全部提取出來,用以解決一些福利問題,剩餘的事情,交給市政府辦理。

郭曉波也是這樣的想法,以前,市委市政府都是迴避棉紡廠的事情,現在,居然主動開始管棉紡廠的事情了,既然要管,那就要管到底的。包括這幾千人的吃喝拉撒,不過,郭曉波畢竟是主要負責人,還是知道輕重的,如果說惹急了清產覈資領導小組,或者是惹急了徐少傑,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說,暫時的穩定,還是需要維持的。

郭曉波最後提出了要求,儘管棉紡廠停止生產很長時間了,但這個時候,大家還是要齊心協力,就算是棉紡廠要進行企業改制,也是要站好最後一班崗,所以說,對市政府清產覈資領導小組的進駐,大家要熱情,工作上予以全力的配合。

郭曉波的意思,大家還是明白的,無非爲着以後做打算,畢竟,企業改制以後,棉紡廠的班子成員的去向,還是需要市政府統籌考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好目前的接待工作,就非常重要了,徐少傑雖然年輕,總是副市長,而且直接分管工業企業,在大家的安置上,徐少傑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

會議開的很圓滿,大家形成了共識,這在近些年召開的棉紡廠班子的會議中,是非常少見的。

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740章 低調上任第166章 推薦的第一人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214章 再見徐老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753章 徐少傑的建議(2)第185章 暗鬥(3)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1)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第679章 放線釣魚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363章 瘋狂的前奏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424章 蛻變(2)第547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2)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44章 初來乍到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469章 丁原的及時教誨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331章 各懷心思第517章 鄒文滔的作用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846章 風波驟起(5)第241章 省長視察(1)第890章 人心不可測(1)第805章 專題會上立威(1)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345章 控制城市建設規劃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761章 事與願違(3)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845章 風波驟起(4)第338章 潰敗的防線(2)第895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2)第519章 觀念的統一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320章 分歧第530章 劉宏的機會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479章 心態第849章 重大調整(1)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464章 處心積慮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267章 唐婉柔的理論762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1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78章 工作佈置第275章 不是機會第12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416章 順藤摸瓜第78章 工作佈置第869章 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第748章 視察工作(3)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523章 聞風而動第664章 童言無忌第565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7)第727章 家人(5)第914章 預料中的調整第594章 馬愛華的悲劇(2)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519章 觀念的統一第175章 暫時的結盟(2)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399章 審計風暴(1)第408章 工作佈置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112章 年關(2)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534章 難得的機會(2)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631章 發飆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716章 不要遮羞布第384章 侯義兵之死(1)第824章 該堅持就要堅持第388章 淮安市班子配備的建議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52章 劉沐的憤怒(1)第323章 跑官第455章 教育盲區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57章 運籌帷幄(2)第545章 薛明貴的手腕第724章 家人(2)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444章 驚人的交代(1)
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740章 低調上任第166章 推薦的第一人第181章 黃光明上任第214章 再見徐老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753章 徐少傑的建議(2)第185章 暗鬥(3)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1)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第679章 放線釣魚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363章 瘋狂的前奏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424章 蛻變(2)第547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2)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44章 初來乍到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822章 謝志偉的臭棋(3)第469章 丁原的及時教誨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331章 各懷心思第517章 鄒文滔的作用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836章 張勳的彙報(2)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846章 風波驟起(5)第241章 省長視察(1)第890章 人心不可測(1)第805章 專題會上立威(1)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345章 控制城市建設規劃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761章 事與願違(3)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845章 風波驟起(4)第338章 潰敗的防線(2)第895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2)第519章 觀念的統一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627章 西山省副省長第320章 分歧第530章 劉宏的機會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479章 心態第849章 重大調整(1)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464章 處心積慮第82章 舒心的劉宏第267章 唐婉柔的理論762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1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78章 工作佈置第275章 不是機會第12章 張紹才的豪爽和顏玉環的心細第416章 順藤摸瓜第78章 工作佈置第869章 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第748章 視察工作(3)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139章 淮安市的工作重點第523章 聞風而動第664章 童言無忌第565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7)第727章 家人(5)第914章 預料中的調整第594章 馬愛華的悲劇(2)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519章 觀念的統一第175章 暫時的結盟(2)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399章 審計風暴(1)第408章 工作佈置第764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3)第112章 年關(2)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534章 難得的機會(2)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631章 發飆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716章 不要遮羞布第384章 侯義兵之死(1)第824章 該堅持就要堅持第388章 淮安市班子配備的建議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52章 劉沐的憤怒(1)第323章 跑官第455章 教育盲區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57章 運籌帷幄(2)第545章 薛明貴的手腕第724章 家人(2)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444章 驚人的交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