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

宦海無聲* 780章中央領導視察(2)

大凡中央領導到省市視察工作,都是對一個地方工作的肯定,隴南省沒有任何的優勢,很少有中央領導來視察工作,這一次,突然有中央領導來了,大家一定是有想法的,中央領導爲什麼突然到隴南省來視察工作,事先沒有得到任何的通知,而且說到就要到了。?

最爲吃驚的是歐陽雲濤。?

接到了中辦的通知以後,歐陽雲濤好半天沒有反應過來,他的第一想法就是中央領導爲什麼會到隴南省來,而且這次到隴南省來的中央領導,是分管幹部工作的中央領導。一般情況下,中央領導都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的時候,到省市去視察工作的,一定情況下表示了對基層工作的關心,與民同樂,現在這個時候,領導應該回去了,準備要正式的上班了。?

歐陽雲濤毫無意外的想到了徐少傑。徐少傑的行蹤,歐陽雲濤還是知道的,駐京辦的負責人給歐陽雲濤做了彙報,歐陽雲濤知道,徐少傑在北京有好幾天的時間,不過徐少傑的母親和妹妹都在北京,歐陽雲濤也沒有想那麼多。徐少傑到隴南省之後,歐陽雲濤按照一般的規矩,和徐少傑談話,也是強調一下新年之後的工作,而且還從側面敲打了一下徐少傑,有關幹部任免方面的事情,歐陽雲濤有着不同的看法,不過歐陽雲濤還是注意了自己的態度,畢竟徐少傑今後是他的左膀右臂,兩人要在一起工作的。?

歐陽雲濤開始爲自己的謹慎感覺到了慶幸,中央領導到隴南省來的真正原因,歐陽雲濤基本上確定了,接下來就是需要想領導反映隴南省的實際情況,爭取得到政策和資金上面的支持,由此,歐陽雲濤想到了徐少傑,這樣的要求,由徐少傑提出來是最爲合適的。?

中央領導到隴南省來視察工作,彙報當然是歐陽雲濤的事情,這不會有什麼異議,但其他的領導可以做出來補充,補充是很關鍵的,彙報的形式很正規,有專門的材料,不能夠發揮,但補充情況就不一樣了。?

徐少傑再次進入歐陽雲濤的辦公室,看見龍劍烽也在歐陽雲濤的辦公室裡面。?

“少傑同志,來了,快請坐,我們來商議一下具體的接待事宜。”?

歐陽雲濤、龍劍烽和徐少傑,三人都不會小視這次中央領導的視察工作,按照中辦的通知,領導就是到隴南省來看一看,一天的時間,要求隴南省委省政府做出來工作彙報,在華林市看一看城市建設,其他的沒有特殊的安排。?

首先是日程的安排,一天的時間,到底是先看還是先彙報,按照慣例,都是先看一看情況,接着才彙報,所以,這項討論沒有花費多餘的時間,中辦的通知裡面,已經明確說出來領導到隴南省需要了解一些什麼情況,按照中辦的要求,確定日程就可以了。徐少傑注意了一下,彙報的時間安排的比較長,從下午的兩點鐘開始,一直到五點半鐘。?

有關安全工作方面的安排,是必須要討論的,中央領導屬於一級保衛,其中的一些細節,歐陽雲濤、龍劍烽和徐少傑都是知道的,所以,在確定了具體的方案之後,鄒政義進入了辦公室,接受了任務,馬上去佈置了。?

接下來進入了商議的重點,有關彙報的安排。?

隴南省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全省的基本情況等等,都是固定的材料,已經有現成的材料,目前的重點是要彙報哪些困難,請求中央領導解決一些什麼樣的問題,這纔是最爲關鍵的。三人都知道,中央領導下來視察工作,是可以給下面表態解決資金和政策的,誰都會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爲本地爭取到一些好處。?

龍劍烽首先提出來了,這次重點是提到資金困難的問題,至於說要求解決的項目,可以從基礎設施建設的角度出發,中央領導到隴南省來,正好要看一看華林市的城市建設,趁着這個時機,請領導解決一些資金,用於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歐陽雲濤點頭表示同意,要知道,領導表態可以解決的資金,不是小數目,從基礎設施建設的角度出發,也是能夠爭取到大筆的資金的。?

徐少傑暫時沒有表態,因爲和高衛的交談,徐少傑已經清楚了,隴南省多年來,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的時候,都是從基礎設施建設的角度出發的,上面已經知道了隴南省的一些情況,而且計委還專門給中央做出來了彙報,如果從基礎設施建設的角度出發,去爭取資金,效果一定是不好的,可能會引發領導的反感。但徐少傑需要考慮,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說出來這件事情。?

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如果說徐少傑提出來的意見建議成立了,那麼,歐陽雲濤和龍劍烽就會徹底明白當前的局勢了,徐少傑可以在今後的工作中,放手實施自身的想法,兩位領導都是明白人,只要徐少傑提出來的意見建議,得到了採納,他們自然明白了一切。?

因爲徐少傑沒有表態,歐陽雲濤和龍劍烽都看着徐少傑。?

龍劍烽一樣是聰明人,中央領導這次突然到隴南省視察工作,龍劍烽立刻想到了徐少傑,年前,他到北京去,呆了一段時間,沒有什麼大的收穫,也沒有聽說哪位中央領導人會到隴南省視察工作,在北京的時候,龍劍烽甚至有些傷感,隴南省因爲經濟不發達,因爲自然條件的惡劣,彷彿成爲無人關注的棄兒了。現在,中央領導人突然到隴南省視察工作,很突然,中央領導人的出行,可不是一般人想的那麼簡單,到什麼地方視察工作,都是要提前做出來安排的,突然到一個地方視察工作,只能說領導對這個地方的某件事情,或者是某個人物比較注意了。?

所以,這次的商議,歐陽雲濤和龍劍烽都很注意徐少傑的意見,實際上,他們也準備以徐少傑的意見爲準了。?

龍劍烽提出意見的時候,徐少傑一直都在思考,該從什麼樣的角度出發,請求中央領導人爲隴南省解決資金的問題,向高衛提出來要求的時候,徐少傑說到了大病救助的問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中央還沒有專門的大病救助資金,如果隴南省率先提出來,也是可以成爲全國的一個試點的,況且隴南省的財政收入不好,很是貧窮,在這樣的條件下,有信心爲老百姓辦實事,解決大病救助的問題,應該是能夠得到上面的肯定的。?

其次就是教育投入的問題,教育是老百姓最爲關心的問題,年前,徐少傑在瞭解隴南省相關情況的時候,已經知道了,隴南省基層的不少學校,因爲資金方面的困難,校舍落後,甚至成爲了危房,有不少地方,山大人稀,學生有很多的困難不能夠解決。如果能夠在教育上面爭取到資金,解決下面學校的困難,爲學校修建最好校舍,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也是做了一間大好事,這方面,需要的資金一樣是不少的。?

在提出來這兩方面的情況之後,最後說到基礎設施建設的事情,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領導的看法。基礎設施建設的事情,必須要提出來,隴南省在這方面是非常落後的,是實際情況,不提出來肯定是不合適的。?

思考清楚之後,徐少傑開口了。?

“歐陽書記,龍省長,我有一些考慮,說出來請兩位領導定奪,我認爲,可以從三個方面提出來要求,懇請中央首長考慮到隴南省的實際情況,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一是大病救助的問題,年前我到省人民醫院去走訪慰問了,而且聽取了省紅十字會的工作情況彙報,因爲家裡出現危重病人而返貧的家庭很多,紅十字會的資金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大部分的情況,都是依靠社會的捐贈,所以,我們應該考慮到從財政的角度,解決這樣的問題,這是爲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做事情。”?

“二是解決學校的困難,比如說川康市,下面的很多學校,困難很大,可政府拿不出來多餘的資金辦學,省委省政府也無法籌措到更多的資金解決問題,教育問題是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夠在這方面提出來,請求中央首長考慮,給予一定的扶持,相信是能夠起到作用的。”?

“三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我省因爲財政困難,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長期不足,這是現實情況,剛剛龍省長也說到了,所以,在這方面提出來要求,相信中央首長是可以理解的。”?

徐少傑說完之後,看見歐陽雲濤和龍劍烽的臉色,都有些陰晴不定。這一刻,徐少傑明白了,自己的意見,顯得有些突兀和朝前了,特別是大病救助的問題,全國都還沒有拿出來好的解決辦法,隴南省作爲一個貧困的省市,提出來這樣的要求,其他的地方會怎麼看,款且,大病救助是需要地方政府拿出來相應的資金的。?

在爭取資金方面,任何人都是一樣,從縣裡到市裡,再到省裡,大部分的領導,都是想着向上級爭取到資金,能夠及時解決眼前所有的困難,如果說爭取到的資金,還需要自己再次掏出錢來進行補貼,這樣的事情,一般人都是不願意的。?

龍劍烽暫時沒有表態,歐陽雲濤開口說話了。?

“少傑同志,你說的很有道理,不過省財政的困難很大,中央領導來視察工作,我們希望中央能夠給予省裡一些相應的補貼,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啊,如果我們提出來大病救助的問題,是不是會讓上面有其他的認識啊。”?

龍劍烽也接着開口說話了。?

“徐書記,我認爲歐陽書記說的是有一些道理的,我們現在很困難,需要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啊。”?

徐少傑內心嘆息,歐陽雲濤和龍劍烽的認識是不錯的,但如果僅僅考慮到解決資金上面的困難,而不願意考慮到羣衆的急需,可能是適得其反,這個時候,徐少傑需要實話實說,今後三人還要在一起工作,說話需要坦率。?

“歐陽書記,龍省長,中央早就提出來了,要求我們打造服務型的政府,這裡面的意思是很明確的,我們做的一切工作,都要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我之所以提出來大病救助和教育上面面臨的困難,就是想着表現出來一種理念,不管我們的財政如何的困難,不管我們面臨多大的問題,我們都需要考慮到百姓的利益,我們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最終的目的,也是打造好城市的硬環境,能夠讓老百姓的居住環境更加美好,能夠讓我們的招商引資工作,更加的有底氣,這一切,都是不矛盾的。”?

徐少傑的這一番話,已經說出來了真實的意思,歐陽雲濤和龍劍烽很快就明白了,歐陽雲濤的臉上,出現了微笑。?

“少傑同志,你的考慮很有道理啊,劍烽同志,我看少傑同志說的,是不錯的,我們可以順着這個思路思考,向中央領導提出來相應的請求。”?

龍劍烽稍微思索了一下,點點頭。?

“我同意徐書記的意見。”?

教育廳和衛生廳的負責人很快到了歐陽雲濤的辦公室,不一會,副省長謝志偉也進入了辦公室,有關大病救助以及學校建設的事宜,被提出來了,任務安排下去了,這項工作,自然是謝志偉直接負責。?

有關陪同人選,就簡單一些了,參加的人有歐陽雲濤、龍劍烽、徐少傑、劉開林,以及省委常委、華林市市委書記鄒樹身,還有徐鳳琴等。到飛機場去迎接中央領導的,是歐陽雲濤、龍劍烽、徐少傑以及鄒樹身。其餘的宣傳報道方面的工作,也在這一時刻做出來了詳盡的安排。?

相關準備工作的商議,足足進行了兩個多小時,徐少傑離開歐陽雲濤辦公室的時候,看了看手錶,已經是深夜的11點多鐘了,省委辦公廳好多的辦公室,燈火輝煌,相關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着,不少的幹部都是臨時被通知到辦公室來,準備相關的材料,當然,中央領導到隴南省視察工作的事情,還處於嚴格保密的狀態,中央領導到了隴南省之後,不少人才會知道真實的情況。?

第215章 無需製造的轟動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721章 尷尬的聽證會(2)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855章 考察團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165章 小伎倆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772章 徐少傑的脾氣(4)第440章 死刑判決第393章 談話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54章 劉志華的態度第45章 工作重點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55章 北京之行(2)第484章 上任(2)第399章 審計風暴(1)第681章 毒計(2)第430章 淮揚市委副書記第225章 黃海濤的機會第71章 必要的犧牲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第197章 幹部管轄權限第490章 秘書的問題第34章 特殊的拜年第358章 溫情第130章 英雄救美?(2)第65章 農業稅的問題(2)第254章 意想不到的機會第599章 對策第501章 寒心的對比(2)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694章 絕佳計謀第95章 黃光明的調整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263章 沙隆縣的安排第728章 家人(6)第278章 老幹部的怒火(3)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911章 大動作第282章 孫華的選擇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839章 暗藏的玄機第816章 老調重彈(3)第464章 處心積慮第216章 幹部的選擇第366章 不一般的干涉第875章 意外第350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1)第477章 考覈(1)第357章 英雄本色(2)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379章 集權與強權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414章 決心已定第184章 暗鬥(2)第74章 把握時機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第116章 視察(2)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304章 特殊的理解第55章 收拾你第49章 新的環境第769章 徐少傑的脾氣(1)第710章 塵埃落定(3)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505章 夢非夢(1)第713章 放鴿子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441章 驚濤駭浪第573章 香港考察(3)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77章 波瀾第651章 對立的開始第195章 不一般的嫉妒第531章 核心和心腹第823章 徐老的遺言第508章 項目的奧妙(2)第813章 山雨欲來(5)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394章 市政府常務會第506章 夢非夢(2)第601章 崩潰(1)第447章 真正的風暴(2)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50章 駐點工作第62章 劉志華的辦法第133章 精明的李鶴慶第461章 峰迴路轉(1)第39章 社會實踐(4)
第215章 無需製造的轟動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721章 尷尬的聽證會(2)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855章 考察團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165章 小伎倆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772章 徐少傑的脾氣(4)第440章 死刑判決第393章 談話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54章 劉志華的態度第45章 工作重點第794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55章 北京之行(2)第484章 上任(2)第399章 審計風暴(1)第681章 毒計(2)第430章 淮揚市委副書記第225章 黃海濤的機會第71章 必要的犧牲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第197章 幹部管轄權限第490章 秘書的問題第34章 特殊的拜年第358章 溫情第130章 英雄救美?(2)第65章 農業稅的問題(2)第254章 意想不到的機會第599章 對策第501章 寒心的對比(2)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694章 絕佳計謀第95章 黃光明的調整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263章 沙隆縣的安排第728章 家人(6)第278章 老幹部的怒火(3)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911章 大動作第282章 孫華的選擇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839章 暗藏的玄機第816章 老調重彈(3)第464章 處心積慮第216章 幹部的選擇第366章 不一般的干涉第875章 意外第350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1)第477章 考覈(1)第357章 英雄本色(2)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379章 集權與強權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414章 決心已定第184章 暗鬥(2)第74章 把握時機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第116章 視察(2)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304章 特殊的理解第55章 收拾你第49章 新的環境第769章 徐少傑的脾氣(1)第710章 塵埃落定(3)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505章 夢非夢(1)第713章 放鴿子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441章 驚濤駭浪第573章 香港考察(3)第641章 悔不當初第77章 波瀾第651章 對立的開始第195章 不一般的嫉妒第531章 核心和心腹第823章 徐老的遺言第508章 項目的奧妙(2)第813章 山雨欲來(5)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394章 市政府常務會第506章 夢非夢(2)第601章 崩潰(1)第447章 真正的風暴(2)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50章 駐點工作第62章 劉志華的辦法第133章 精明的李鶴慶第461章 峰迴路轉(1)第39章 社會實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