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尷尬的聽證會(2)

西林市的聽證會,已經有了一套頗爲完善的程序了,特別是西林市的物價、城建等部門,多次召開相關的聽證會,操作起來,已經是輕車熟路了。這次關於調整水價的聽證會,在西林市物價局的會議室舉行。嚴格來說,物價局在西林市並非什麼重要的部門,以前是西林市計劃局下屬的一個單位,後來,因爲物價的問題,日益引起了市委政府的重視,所以,物價局的地位慢慢就起來了,實行了聽證會的制度以後,物價局更是顯得忙碌了,加上很多的部門,在覈定價格的時候,都是請物價局幫忙,特別是在政府採購的過程中,一些商品的定價,與物價局有着莫大的關係,所以,物價局漸漸成爲了炙手可熱的部門了。

按照要求,涉及到物價調整的聽證會,至少需要有20名以上的羣衆代表,這些代表來自於方方面面,有各級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有相關單位的幹部職工,有居民代表等等,西林市剛剛進行聽證會制度的時候,羣衆代表是很稀奇的,能夠當上羣衆代表,是一種榮耀,可是,隨着聽證會的次數召開越來越多,羣衆漸漸對這種充當傀儡的事情不感興趣了,很多的人不願意耽誤時間,都不願意成爲羣衆代表了。

其次是旁聽的羣衆,一般來說,也是指定性質的,有10名左右的羣衆旁聽,旁聽的羣衆一般情況下是不發言的,可以指定一人,在聽證會結束之後,談一談感受等等,以前,主辦聽證會的單位,負責招待旁聽羣衆吃一頓飯,所以說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去旁聽的,反正不操心,就是在會議室坐着,什麼都不想,後來,這個程序也免去了,所以,旁聽羣衆就慢慢減少了,有的聽證會,甚至難以找到願意旁聽的羣衆。

聽證會上面,最爲重要的角色,就是政府機關的人了,比如說這次的水價上漲的聽證會,主持會議的是物價局的副局長,負責介紹情況的是兩人,一人是物價局幹部,負責解釋相關單位提交的申請報告,以及物價局審覈的整個過程,一人是水廠的負責人,主要是通報上漲水價的原因,其次就是記錄人了,記錄人的作用不小的,發展到現在,有些記錄人,不一定完全記下來聽證會提出來的意見建議。

徐少傑還曾經聽說過,西林市的聽證會,曾經鬧過一次笑話,就是羣衆代表的發言,竟然事先經過了彩排,整個的聽證會,開成了完全擁護政府的決定、大唱讚歌的聽證會,據說羣衆的印象很不好,諷刺這樣的聽證會是面子會。

徐少傑進入會議室的時候,是帶着口罩的,還有墨鏡,好在現在氣候炎熱,加之這段時間,西林市感冒的人多,戴口罩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徐少傑這樣的安排,也實在是出乎孫振東的預料,考慮一天時間之後,孫振東實在是想不到好的辦法,給徐少傑彙報的時候,徐少傑笑着說不需要多操心了,到時候,自己去參加聽證會就可以了。孫振東本來是準備陪着去的,但徐少傑要求孫振東不要參加。

會議室裡面開着空調,很是涼爽,徐少傑感覺到炎熱,會議室是按照圓桌會議的格式擺設的,裡面的一層,分別坐着物價局、水廠的負責人,還有羣衆代表,外面一層擺着10把椅子,是旁聽羣衆坐着的,旁聽羣衆全部都坐在羣衆代表的身後。

會議召開的時間是上午9點鐘。

徐少傑進入會議室的時間,是上午的8點50分,進入會議室的徐少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本來應該坐着20名羣衆代表的地方,稀稀落落坐着10人左右,至於說旁聽的羣衆,徐少傑發現帶自己在內,只有三人。徐少傑正奇怪,爲什麼會議室裡面的工作人員沒有詢問自己的身份,原來是這樣的情況。徐少傑記得,自己在一次的會議上面,專門就聽證會的事情做過強調,要允許百姓旁聽,不要人爲的設置什麼障礙。剛剛能夠順利的進入會議室,徐少傑還有些高興,以爲是自己的講話起到作用了,想不到原來是請不來旁聽的羣衆了,纔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聽證會快要開始的時候,徐少傑發現,進來了不少人,這些人的手裡都拿着筆記本,和單位上開會的情況一樣,這些人坐到了旁聽羣衆的椅子上,徐少傑很快明白了,這些人是物價局的幹部職工,爲了避免出面尷尬的情況,所以來充人數的。

九點鐘,西林市電視臺的記者進入了會議室,馬上有專人招呼他們,徐少傑沒有注意到這些記者,每次的聽證會,都會有電視臺的和報社的人蔘加的。

9點10分,聽證會正式開始,徐少傑的手裡沒有拿到任何的材料。徐少傑數了一下,參加聽證會的羣衆代表,一共是15人,其中有好幾個老頭老大媽了,在會議開始之前,有工作人員給羣衆代表發了一些材料,但看材料的羣衆代表很少,這些代表的神情都顯得很是漠然,似乎今天就是來開會完成任務的。

主持會議的物價局副局長宣佈關於西林市調整水價的聽證會正式開始。

工作人員宣讀了聽證會會場注意事項,包括不得在他人發言的時候高聲喧譁,不得在灰會場內抽菸等等。接下來,物價局副局長開始介紹羣衆代表的情況,包括羣衆代表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羣衆代表如何重要等等。

很快,西林市一水廠的負責人開始介紹水價調整的原因,這個報告,徐少傑沒有看過,不過,聽着水廠負責人的介紹,徐少傑微微皺起了眉頭,開篇的一大段話語,都是水廠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努力工作、爲民辦事的介紹,而且專門說到了水廠是負債運行的事情,水廠負責人介紹情況的時間用去了40分鐘,整個的報告,徐少傑聽起來,就是一個內容,水價一定要上漲,如果不上漲,水廠將無法維持了。

物價局的工作人員接着宣讀報告,這份報告不長,主要是說明物價局組織專班,對水廠的報告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得出的結論,水價上漲是正常的,應該予以支持等等。

兩人的報告時間,花去一個多小時。

令徐少傑驚愕的一幕出現了,參加會議的一個羣衆代表,竟然在會場裡面開始打瞌睡了,這是一個老太太,剛剛物價局副局長介紹的時候,徐少傑注意了,這個老太太是一個居民,沒有任何的工作,不知道今天爲什麼也來參加聽證會了,不僅僅是老太太,參加聽證會的所有羣衆代表,似乎都打不起精神來。而且,從徐少傑的感覺來看,物價局和水廠的報告,似乎說的非常明確了,這次的水價調整,勢在必行,似乎羣衆代表沒有發言的必要了。

到了10點30分,羣衆代表開始發表意見了。

首先發言的是一名人大代表,徐少傑不是很熟悉,根據介紹的情況看,這個代表在西林市下面的區縣工作,隨着羣衆代表的發言,徐少傑更加感覺到了鬱悶,這麼代表的發言,竟然是完全擁護水價上漲的決定,而且還列舉了一系列的例證,比如說物價上漲的因素等等,最後這麼代表居然說到了,水價的上漲,不會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的。

代表發言之後,會場陷入了沉默中間,再無人發言了。

主持會議的物價局副局長可能覺得有些尷尬,連忙說出來了請大家繼續發言的意見,但是,似乎沒有人響應提議,依舊沒有誰發言。

會議進行到了這個時候,徐少傑已經開始感覺到了心寒,這樣的聽證會,說明了什麼問題,說明了羣衆已經不相信什麼聽證會了,羣衆代表提出來的意見,得不到重視,還不如不說,與其費心盡力的發言,不如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很快,坐在徐少傑身邊的一個旁聽的“羣衆”發言了。

徐少傑已經注意到,這名旁聽羣衆拿的筆記本,是物價局統一發放的筆記本,這已經能夠說明這人的身份了。這位物價局的幹部站起來發言,說出來的意見,和先前人大代表的發言是差不多的,也就是擁護水價的上漲。

慢慢的,會場的氣氛好了一些了,因爲水廠的負責人挨個的給大家裝煙,面帶微笑,一些羣衆代表也開始說話了,無非都是說一些好話,什麼水廠也是爲了維持經營啊,什麼漲價也是在情理之中啊。

徐少傑看了看手錶,已經是11點10分了,按照會議的安排,聽證會是半天,馬上就要進行下面一個議程了。看看目前會議的情況,應該不存在什麼辯論了,大家的意見都是非常一致的,不需要辯論了。

意外的情況出現了。

一個羣衆代表站起來了,慢慢的開口了。

“各位領導,我發表一點不同的意見,我不同意水價的上漲,我首先聲明,我仔細看了水廠和物價局的材料,在水廠提供的材料裡面,我沒有看見水價必須上調的理由,至於說水廠的內部運行規則,我也不是很清楚。”

“我們家是一個三口之家,每月用水大約在50噸到60噸,算一算價格,每噸水上調0.35元,一個月多開支17.5元到21元之間,說起來,一年下來,也就是300左右,這樣的負擔,的確不算是很大,我是有工作單位的,我想,單單說到水價上調的事情,就是一些居民,也是能夠承受的。”

“但是,我不是這麼看問題的,如今的物價水平,大家都是知道的,已經是居高不下了,肉類食品上漲,柴木油鹽的價格都在上漲,至於說房價和醫療、教育等費用,上漲的幅度,就不需要仔細說了,我已經感覺到了捉襟見肘,每一項的開支都增長一點,總體算起來,就是很大的數字了。”

“我不同意水價上漲,沒有其他的意思,也就是反映一下,我們的生活,會因爲物價的上漲,出現諸多的困難情況,我希望相關的領導,能夠注意到我們的意見,這次我來參加水價調整的聽證會事先做過一些調查研究,我所走訪的羣衆,90%以上是不同意水價上漲的。”

“我的意見發表完了。”

徐少傑注意看了一下這個中年人,在徐少傑的印象裡面,這人好像是在街道辦工作的,應該說和羣衆在一起的時間是很多的。

會場裡面陷入了短暫的停頓,主持人大概沒有想到,會出現不同的意見。

很快,先前打瞌睡的老太太也開始發言了,意思很明確,就是不同意上水價,在老太太之後,陸續有兩人發言,也是不同意上調水價。

徐少傑看到記錄人員好長時間沒有動筆。

按說有了不同的意見,水廠的負責人和物價局的工作人員應該說要做出一些解釋的,也就是所謂的自由辯論了,但令徐少傑感覺到吃驚的是,主持會議的物價局副局長居然開口說話了。

“大家都發表了很好的意見,物價局一定會注意到大家的意見的,下一步,我們會認真研究大家提出來的意見建議,保證最終的決策符合實際情況。。。”

水廠的負責人臉上帶着微笑,一直都不準備繼續發言了,物價局的副局長也在洋洋灑灑的總結今天的會議,對羣衆代表提出來的不同意見,根本就不提及。

幾個發表不同意見的羣衆代表,臉上也是平靜的神情,大概他們已經習慣了,說了等於沒有說,這就是民間對於聽證會的看法。

徐少傑有些忍不住了,這樣的聽證會,召開了有什麼意義,勞民傷財,還不如不開,羣衆提出來的意見建議,根本就得不到重視,相關的部門,已經將這樣的聽證會作爲了一種形式,一種必須要經過的程序,這有什麼意義。最爲關鍵的是,召開這樣的聽證會,給羣衆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受到了愚弄的羣衆代表散會之後,會有什麼樣的說法,會對政府產生什麼樣的看法。

主持會議的物價局領導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這些,依舊是按照平常的會議來主持,似乎水價的上漲,不會因爲幾句話而有所改變,不會因爲有不同的意見,所以就不執行了,徐少傑感覺到了可悲可嘆,政府的形象,就在這樣一點一滴的事情中間喪失了。

第269章 下鄉(1)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324章 各人的想法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887章 有理由的拒絕第24章 憤怒的情緒(2)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2章 打工第666章 現實的壓力第562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4)第908章 粉墨登場(2)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614章 年底的福利第664章 童言無忌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95章 黃光明的調整第250章 當爸爸了第479章 心態第27章 哥哥的終身大事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518章 交心談心第834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2)第274章 惱人的開發區第626章 幹部的調整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327章 另類的表彰第623章 自得和自律第223章 口號要落實第78章 工作佈置第69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74章 把握時機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687章 應對第240章 劉宏的沮喪第539章 導火線第515章 盧雲峰的召見(1)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456章 楊晨的級別第856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1)第165章 小伎倆三百五十三章 市委的搬遷第329章 餘懷祥的憤怒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452章 父與子第179章 侯義坤的選擇(2)第148章 丁原的苦心第480章 背後的故事第801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2)第708章 塵埃落定(1)第241章 省長視察(1)第50章 駐點工作第677章 知己知彼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21章 登門拜訪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50章 駐點工作第256章 熱血(1)第178章 侯義坤的選擇(1)第141章 丁原的果斷第171章 沙隆縣的老大第345章 控制城市建設規劃第444章 驚人的交代(1)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530章 劉宏的機會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727章 家人(5)第843章 風波驟起(2)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295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1)第744章 食堂的遭遇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885章 原來如此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817章 高層對決(1)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26章 丁原書記第452章 父與子第303章 必要的關係第255章 動盪的局勢第240章 劉宏的沮喪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726章 家人(4)第608章 必須的應付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296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2)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1)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第667章 宣傳的誤區(1)第610章 絕對想不到的內幕
第269章 下鄉(1)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324章 各人的想法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887章 有理由的拒絕第24章 憤怒的情緒(2)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2章 打工第666章 現實的壓力第562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4)第908章 粉墨登場(2)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614章 年底的福利第664章 童言無忌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95章 黃光明的調整第250章 當爸爸了第479章 心態第27章 哥哥的終身大事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518章 交心談心第834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2)第274章 惱人的開發區第626章 幹部的調整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327章 另類的表彰第623章 自得和自律第223章 口號要落實第78章 工作佈置第69章 我不是故意的第74章 把握時機第105章 農業工作現場會第177章 應對的辦法第687章 應對第240章 劉宏的沮喪第539章 導火線第515章 盧雲峰的召見(1)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456章 楊晨的級別第856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1)第165章 小伎倆三百五十三章 市委的搬遷第329章 餘懷祥的憤怒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452章 父與子第179章 侯義坤的選擇(2)第148章 丁原的苦心第480章 背後的故事第801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2)第708章 塵埃落定(1)第241章 省長視察(1)第50章 駐點工作第677章 知己知彼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21章 登門拜訪第739章 隴南省省委副書記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50章 駐點工作第256章 熱血(1)第178章 侯義坤的選擇(1)第141章 丁原的果斷第171章 沙隆縣的老大第345章 控制城市建設規劃第444章 驚人的交代(1)第202章 山雨欲來(2)第409章 莫名其妙的大上訪第530章 劉宏的機會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727章 家人(5)第843章 風波驟起(2)第401章 審計風暴(3)第295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1)第744章 食堂的遭遇第827章 龍劍烽的動作(3)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885章 原來如此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695章 馮桂鑫的想法第817章 高層對決(1)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26章 丁原書記第452章 父與子第303章 必要的關係第255章 動盪的局勢第240章 劉宏的沮喪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726章 家人(4)第608章 必須的應付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296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2)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1)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第667章 宣傳的誤區(1)第610章 絕對想不到的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