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見微知着(3)

宏源市制藥廠和宏源市酒廠的考察都結束了,傍晚,徐少傑在賓館裡面,思考着兩個廠各自的特色,總體來說,徐少傑對宏源市制藥廠的印象要好一些,但是,宏源市酒廠是多年的老牌企業了,有着自身的管理規矩,也不是徐少傑這一次的參觀考察,就可以發現什麼問題的,再說了,酒廠的效益和規模,超過了製藥廠,在整個的宏源市,乃至於在隴南省,宏源市酒廠都是有着重大影響的。

杜順平敲門之後,輕輕推開了房間門,進入了房間裡面。

徐少傑住的是一個套間,是宏源市賓館最好的房間了,宏源市有兩家條件最好的賓館,還有一處是水電賓館,賓館裡面有別墅區,張勳曾經決定安排在水電賓館,最後還是安排在了宏源賓館,大概是想到了徐少傑的身份。

徐少傑坐在外面的會客室,看見杜順平進來之後,點點頭,這個時候,有一點時間,徐少傑可以和杜順平交流一下看法,半個小時之後,張勳就要來邀請徐少傑去參加宏源市特意組織的歌舞晚會了。

“徐書記,昨天參觀了宏源市制藥廠,今天參觀了宏源市酒廠,我個人有一些感悟,想着給徐書記彙報一下,以前經常到宏源市來,和張書記的接觸也是很多的,但很少到製藥廠和酒廠去參觀,這次跟着徐書記參觀,看得很細緻,以前參觀。我以爲不需要一天的時間,以前跟着領導參觀,不會超過半天時間,包括交流情況,這次感覺到,一天的時間都是有些不夠的。該學習的地方太多了。”

“嗯,老杜,說說你有有些什麼樣的看法,優點方面,就不要多說了。對比製藥廠和酒廠,主要談談你有哪些特別的感受。”

杜順平的手裡拿着筆記本,看來是專門清理了思路的。

“好的,徐書記,參觀了製藥廠和酒廠,我有兩種感受,製藥廠給人的感覺是溫馨。人性化的管理很到位,酒廠給人的感覺是大氣,如同有效的行政管理一樣,處處都體現出來了制度的作用,兩者相比較,我比較贊同酒廠的做法。”

聽到杜順平這樣說,徐少傑很快就有了興趣,他看着杜順平。

“嗯,老杜,說說原因。”

“我是這樣考慮的。製藥廠的管理,從人性化的角度入手,屬於管理層面的最高境界了,這樣的管理模式,是我們需要推崇的,但不是我們需要推廣的,因爲一般的企業。是做不到這樣的水平的,沒有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澱,沒有一幫得力的人,做不到這樣的水平,如果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製藥廠這樣的管理模式,就要遭遇到很大的麻煩。”

“就說製藥廠的財務管理模式,放在其他的企業,是不可能想象的,如果將這樣的管理模式宣傳出去,大家會覺得是神話故事,不具有操作性,偏偏製藥廠就是做到了,所以我個人認爲,過於出色的管理模式,或者說是過於朝前的管理模式,不適合在一定的範圍內推廣,製藥廠以人爲本的人文主義管理模式,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但我們不能夠大力推廣,至少在目前的條件下,我不贊成大力宣揚和讚譽。”

“酒廠的管理模式就能夠爲大家所接受了,制定了明確的管理辦法,而且這種管理辦法,是經過了百年的改進,也是隨着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符合目前的社會要求,酒廠的管理模式大衆化,執行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的要求,這是絕大多數企業可以學習借鑑的。”

“酒廠的管理模式,的確比不上製藥廠,可我們總結經驗的時候,不能夠總是看到最好的,要看到哪一種的模式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基於這樣的原因,我更加的推崇宏源市酒廠的管理模式,也認爲應該要好好總結酒廠的管理模式,對於製藥廠來說,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就是不要去打擾,讓製藥廠按照自身的模式發展。”

徐少傑點點頭,杜順平說的確實是有道理的。

“至於說到不足的方面,剛纔我已經點到了一些,從製藥廠的模式來說,他們的管理模式過於的先進和超前了,最大的麻煩,就是行政干預,從昨天的參觀過程中,我已經感受到了問題,如此多的單位集資行爲,這說明了什麼,說明行政權力已經在直接干預製藥廠的運轉了,製藥廠的效益不錯,所以,這樣的集資或者是贊助,短時間內是不會停止的,這必將成爲企業的負擔和隱患。”

“另外一層,也是最危險的一層,製藥廠堅持了多年的管理模式,會不會在一夜之間就發生改變了,如果說某位領導同志忽然做出來了什麼決定,因爲製藥廠沒有執行這樣的決定,就要求做出來改變,迫於壓力做出來的改變,很有可能就毀掉了製藥廠的管理模式,製藥廠能夠保持目前的管理模式,得益於宏源市委市政府,您在製藥廠的視察,會進一步的堅定他們執行管理模式的決心,但今後的發展,前路未知。”

“說到酒廠的管理模式,是比較普通的,但酒廠有着百年的積累和沉澱,這樣的管理模式,已經是所有人都認可的,已經形成了很好的制度,這也是酒廠能夠一直興旺下去的根本原因,但其不足也是比較明顯的。”

“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酒廠的管理模式中間,行政化的氛圍過於的濃厚了,企業有企業的發展之路,與行政機關的管理模式是有着很大不同的,機關要求的是高效率,幹部職工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有分工有合作。協調是最爲重要的,但企業就不同了,效率和盡職都是一樣的,企業的核心在於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出來必要的改變,最大的目的是取得經濟效益,這是行政機關不會重點考慮的問題。”

“酒廠的管理層。行政化的氛圍過於的濃厚,這就使我感覺到,酒廠的整體氛圍比不上製藥廠,進去參觀,有着一種硬梆梆的感覺。缺少柔和的氣氛。當然,企業這樣的選擇,不能說是錯誤的,首先要有制度的保證,其次才能夠強調以人爲本,畢竟企業需要的是利潤,不能夠賺錢的企業。什麼都說不上。”

“我個人認爲,酒廠必須要做出來適當的改變,也就是隨着市場,要做出來改變,我感覺到酒廠的班子,有着一種較爲自負的感覺,好像宏源市酒廠在全國有了一定的名氣,保持目前這樣的模式就可以了,這是很不可取的。”

“好的東西要保持,但是。發展是第一要務,如果不大力的謀求發展,以前有的優勢,就會慢慢的喪失,最終想要做出來改變的時候,爲時已晚,我大膽的提出來一種想法。宏源市酒廠的行政級別,要徹底的廢除。”

說到這裡的時候,杜順平看了看徐少傑,在徐少傑的面前,杜書記是敢於說真話的。他知道,徐少傑是少有的有遠見卓識的領導,對於任何的不同意見,都是高度關注的,今天在酒廠參觀,領悟到的東西,杜順平是一定要說出來的。

杜順平已經感覺到了,徐少傑的內心有想法,這可能是很大的動作,是什麼動作,杜順平不好揣測,但是,提出來意見建議,是杜順平要做好的工作。

“嗯,你這個想法很好,繼續說。”

“我對宏源市酒廠最大的困惑,在於他們管理人員的結構,我注意看了員工的名冊,大致分類了一下,宏源市酒廠的管理人員一共有277名,男性是107名,女性170名,這樣的構成比例,是我第一次見到,一般來說,企業的管理層,都是男同志居多的,當然,我這不是歧視女同志,主要是從大部分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的,製藥廠的管理層結構就有着明顯的不同,管理層絕大多數都是男同志,車間裡面絕大多數都是女同志。”

“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創新,在這方面,男同志是有着明顯的優勢的,而一些精細化的崗位,則是需要女同志的,比如說財務管理部門,比如說公關部門等等。”

“另外一個方面,是年齡的構成,因爲時間緊張,我沒有能夠完全統計出來詳細的數據,但是我發現了,在277名管理人員中間,年輕人佔據了三分之二以上,這些年輕人,以女同志居多,這也是我不能夠理解的地方。”

“企業的發展有着其自身的規律,經驗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企業的管理層,只有在熟悉了企業的所有規則和生產流程之後,纔有可能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出來好的管理,提出來好的意見建議,這是很正常的情況,當然,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有一些卓越的年輕人,能夠做出來重大的有用的決策,促進企業大踏步的前進。”

“可酒廠的管理層,我不大相信,能夠做大這一點。”

“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個人認爲有兩種原因,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第一種原因,酒廠本身就不是很注重管理層,權力集中在少數的班子成員和中層幹部的手裡,大部分的管理人員按部就班的工作,不需要做出來過多的思考,酒廠的重點在車間裡面,班子關注的重點也是在車間裡面。”

“這樣的情況,表面上看沒有什麼,但時間長了,負面作用是很明顯的,企業的管理是至關重要的,培養一幫得力精幹的管理人員,對於企業的競爭力和後續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宏源市酒廠不注重培養管理人員,在若干年之後,矛盾和問題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了,儘管說可以招聘一些高層次的管理人員,但是,熟悉情況需要時間,有些事情,細微的失誤、或者是錯失良機,都會給企業造成致命的傷害。”

“第二個原因,就是關係的壓迫,宏源市酒廠是整個宏源市乃至於隴南省效益很不錯的企業,職工的待遇高,而且厂部領導班子,大多是具有行政級別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有的時候,必要的關係是避免不了,在如此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在招工方面,考慮到一些特殊的關係,企業招募的員工,不一定是車間裡面需要的,或者是無法到車間裡面去的。”

“我注意過酒廠車間裡面的員工,幾乎是男同志,很少看見有女同志,我對酒廠的生產流程不是太熟悉,但從視察的情況看,可能車間裡面,更加適合男同志操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多說的女同志,只能是安排在管理部門了。”

“我比較擔心的一類情況,就是管理層的女同志中間,年輕人太多了,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好處,就是愛學習,能夠很快的適應環境,但是,在企業裡面,管理層的年輕人太多,是有着不少問題的,特別是這些年輕的女孩子,在不熟悉酒廠的生產以及其他情況的時候。”

“一方面,一線員工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剛剛進廠的年輕人,就輕而易舉的進入了管理層,一線員工的內心肯定是不平衡的。這樣的影響是潛在的,暫時不會反映出來,時間長了,必然會有一個爆發點,這估計是我看到酒廠員工的待遇高於製藥廠,但是爲什麼員工的精神面貌,比不上製藥廠。”

“另一方面,管理層需要的人只有那麼多,這些年輕人,參加工作的時間不長,長期在管理的崗位上,造成人才流動的困難,上面的下不去,下面的上不來,造成了人員流動的擁堵,而且,經驗豐富的一線員工,不能夠到管理層,這些年輕人不熟悉下面的事情,相互之間缺乏交流和培訓,到了一定的時候,必然會形成一定的斷裂層,至於說可能造成的後果,就是危及到企業的生存。”

“在我看來,這些年輕人,多半是依靠着關係進入到酒廠裡面的。”

徐少傑微笑着點頭。

“老杜,看樣子,你對企業的運作很清楚的,掌握了這麼多的情況,那你認爲,酒廠目前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

“徐書記,我掌握的情況不多,就是根據平時工作的經驗,做出來了一些猜想,酒廠的問題要解決,其實也簡單,只要打破關係網,對管理層的人員大調整,沒有在車間工作過的,一律到車間去,不管男女,這樣就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了。當然,管理層的人員中間,也要注意培養年輕人,這是爲企業後續的發展做出來相應的準備的。”

徐少傑很滿意,看來,杜順平的觀察仔細,而且是認真考慮了所有存在的問題,能夠從細微處發現問題,這樣的觀察能夠和責任心,是主要領導最爲需要的東西了。

第86章 做賊心虛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584章 鬥智鬥勇(1)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第810章 山雨欲來(2)第839章 暗藏的玄機第826章 龍劍烽的動作(2)第893章 好大的帽子第554章 雷霆手段(1)第2章 打工第140章 暗流涌動第674章 冰災(3)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350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1)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590章 說情者第193章 新的征途第108章 丁原書記的秘書第914章 預料中的調整第21章 登門拜訪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584章 鬥智鬥勇(1)第133章 精明的李鶴慶第120章 面對**(2)第631章 發飆第173章 交心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68章 幹部人事調整第671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2)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517章 鄒文滔的作用第424章 蛻變(2)第727章 家人(5)第326章 春節的預計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430章 淮揚市委副書記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263章 沙隆縣的安排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784章 痛苦的反思第107章 拜年得到的信息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第688章 推進(1)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458章 糊塗和精明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84章 你情我願第456章 楊晨的級別第554章 雷霆手段(1)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271章 第一刀第451章 大調整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371章 招商引資的思路第843章 風波驟起(2)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79章 起步第212章 登天的任務第319章 意外第509章 意外的客人第560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2)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632章 潛在的影響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214章 再見徐老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322章 革命化的春節第786章 偶露崢嶸第874章 印象第823章 徐老的遺言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332章 有關考察的安排第715章 決不姑息(2)第389章 馬蜂窩第724章 家人(2)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53章 劉沐的憤怒(2)第737章 調整的風波(2)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473章 上幼兒園的插曲第375章 省委黨校的學習第617章 這是市委的權力第740章 低調上任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839章 暗藏的玄機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291章 權力論第144章 高層的風聲
第86章 做賊心虛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584章 鬥智鬥勇(1)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第810章 山雨欲來(2)第839章 暗藏的玄機第826章 龍劍烽的動作(2)第893章 好大的帽子第554章 雷霆手段(1)第2章 打工第140章 暗流涌動第674章 冰災(3)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350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1)第634章 確定秘書第590章 說情者第193章 新的征途第108章 丁原書記的秘書第914章 預料中的調整第21章 登門拜訪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584章 鬥智鬥勇(1)第133章 精明的李鶴慶第120章 面對**(2)第631章 發飆第173章 交心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68章 幹部人事調整第671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2)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517章 鄒文滔的作用第424章 蛻變(2)第727章 家人(5)第326章 春節的預計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430章 淮揚市委副書記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263章 沙隆縣的安排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784章 痛苦的反思第107章 拜年得到的信息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第688章 推進(1)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458章 糊塗和精明第633章 第一次的分歧第84章 你情我願第456章 楊晨的級別第554章 雷霆手段(1)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271章 第一刀第451章 大調整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371章 招商引資的思路第843章 風波驟起(2)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79章 起步第212章 登天的任務第319章 意外第509章 意外的客人第560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2)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632章 潛在的影響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214章 再見徐老第751章 啓明縣的規矩(3)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322章 革命化的春節第786章 偶露崢嶸第874章 印象第823章 徐老的遺言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332章 有關考察的安排第715章 決不姑息(2)第389章 馬蜂窩第724章 家人(2)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53章 劉沐的憤怒(2)第737章 調整的風波(2)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473章 上幼兒園的插曲第375章 省委黨校的學習第617章 這是市委的權力第740章 低調上任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839章 暗藏的玄機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291章 權力論第144章 高層的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