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社會實踐(3)

“老廖,徐少傑在下面的情況怎麼樣?”

“前兩天徐少傑下鄉去了,在玉都區,他一個人下去的,淮安市委辦公室有人準備陪着下去,他拒絕了,說出來的話挺有意思,他說是來做社會調查的,如果市委辦公室有人陪着了,他就是下去視察了,說話有些意思,所以沒有人陪着他。”

“哦,還不錯嘛,有自知之明啊。”

“丁書記,您和徐少傑挺熟的,我看這個徐少傑,態度不亢不卑,錢大志明明是想着爲難他,他居然什麼都沒有說,還有獨自下去做社會調查,不簡單啊。”

“年輕人,多鍛鍊一下有好處,老廖,我可是提前給你打招呼了,這個徐少傑,我是準備要過來的,就在市委辦公室暫時落腳,下一步的安排,我已經有打算了,到時候,可需要你的支持啊。”

“丁書記,有什麼安排,您儘管說,我一定不折不扣辦好。”

“老廖,你是秘書長,我到淮揚市來了兩年多時間了,可是,全市的經濟發展速度遲遲不能加快,我很着急啊,我們需要引進一些人才,不僅僅是招商引資,還需要進來一些新鮮的血液,我們的幹部中間,存在一些比較嚴重的惰性思想,這種思想,是長時間積累起來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徹底轉變,需要花大力氣啊。”

“丁書記,您已經是竭盡全力了,這兩年時間,要不是您狠抓幹部的作風,現在都不知道是什麼樣子了,全市的經濟,保持着穩中漸升的趨勢,也是很不錯的。”

“呵呵,老廖,你總是說一些好聽的話來寬慰我,好了,你去忙吧,徐少傑有什麼新情況,不要忘記告訴我了。”

廖鴻運離開丁原的辦公室以後,恢復了嚴肅的面容,他是丁原的絕對心腹,這兩年以來,跟着丁原,鞍前馬後,鞠躬盡瘁,深得丁原的信任,廖鴻運也是真心實意跟着丁原幹,丁原雖然年紀不大,可有能力,做事有魄力,淮揚市的情況是比較複雜的,有些派系林立的滋味,丁原能夠玩轉所有人,可見其功力非同一般。廖鴻運擔任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才一年半的時間,全靠着丁原的鼎力舉薦。徐少傑的事情,丁原曾經和他說過,並沒有要求他做出任何的安排,廖鴻運是熟悉丁原的作風的,眼下的安排,說明丁原是非常看好這個徐少傑的,廖鴻運也覺得徐少傑不錯,第一眼看上去,就感覺徐少傑謙虛謹慎,沒有絲毫驕狂的味道,這樣的大學生是不多見的。廖鴻運估計,徐少傑一定會分配到市委辦公室,可是,在市委辦公室呆的時間估計會很短,既然丁原書記看好徐少傑,那麼,徐少傑有了這樣的起點之後,很快會到基層去,畢竟,剛剛出來的大學生,就是再有能力,不掌握實際情況,不深入實際,是難以發揮什麼作用的。

徐少傑這兩天是叫苦不迭,他對農村的情況不熟悉,這兩天下去,正是農忙季節,農村的青壯年,大都出去打工了,留在家裡的,多是女人和小孩,大部分都在地裡忙農活,育苗的,犁田的,給水田裡面灌水的,等等,徐少傑本意是想了解下面農民的收入情況,想知道農民的生活究竟怎麼樣,兩天的走訪,他發覺自己太幼稚了,農民的收入情況,不是這樣瞭解的,和城裡的收入概念完全不同,如果以現金來計算收入,根本算不好這個帳,徐少傑通過簡單的瞭解,知道農民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家裡的收入,包括種地的、養豬的、養其他家禽的收入,另外一部分是打工的收入,這部分的收入就不好算了,有多有少,無法詳細計算,而區裡和縣市的統計算法,是彙集所有打工寄回來的錢,以及糧食、農副產品、生豬等的摺合收入,總起來之後,均攤到所有的戶數,這樣算出來的農民人均收入,其中有不公平的地方,但這也是計算的最好辦法了。

徐少傑失去了調查的目標,有些茫然,但幾天的走訪,徐少傑瞭解到了一個較爲真實的情況,就是農民的日子很苦,農村和城裡的差距很大,農村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都很不好,到的每一家,廁所和廚房都是在一起的,條件好一些的,有木門遮着,條件不好的,就是一塊麻布擋着,大家習以爲常,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的,堂屋裡到處都擺放着農具,看上去亂七八糟,不少人認爲農村就是這樣,那些收拾的乾淨一些的人戶,大家認爲是顯擺、窮講究,農村人,要的是實在。徐少傑有些哭笑不得,看來這樣散漫隨意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徐少傑想起了嫂嫂柳曉梅的家裡,也是這樣的情形。這些年,包產到戶以後,吃的問題基本是解決了,可富裕的問題,還遠遠沒有提上議事日程,僅僅依靠打工收入,確實有一部分人能夠富裕起來,可那些缺少勞動力的家庭怎麼辦,如今的計劃生育政策,是高壓線,堅決貫徹執行的,今後的家庭,將更加分散,如果勞動力全部出去打工了,還有人種田嗎,徐少傑想到了更遠,將來都去打工了,幾十年之後,恐怕沒有人會種田了。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出現這樣的情況,不是好現象。徐少傑也知道,國外有不少先進經驗,就是農莊和農場,打規模推行機械化,省去人力,可中國現在的條件,還達不到這個水平,農業機械化還是遙遙無期的事情。

陪着徐少傑的是玉都區公所的一個年輕人,名字叫宋濤,好像是區團委的,話不多,到村裡走訪調查,兩人都是步行,徐少傑的功力要差很多,到底不擅長走路,一天走幾十里路,不是輕鬆的事情,徐少傑還要記錄一些談話的內容,更加顯得累。到村裡的時候,宋濤的意思,是想着找到村幹部,幫着帶路,徐少傑沒有反對,可第一天去叫村幹部的時候,來了一個小組長,嘴裡口口聲聲說着很忙,宋濤在一邊紅着臉,沒有說話,徐少傑很快明白了,宋濤的地位太低了,村裡的幹部根本不買賬,後來,宋濤提出到鄉政府去,徐少傑趕忙拒絕了,他可不想再次遇見這樣的遭遇。

晚上在區公所住宿,客房裡面的燈和螢火蟲的光差不多,區公所在集鎮的邊沿,顯得非常安靜,本來,這裡有一條國道,可是,國道線距離區公所還有兩裡多地,熱鬧的地方,全部在國道旁邊,好些區直部門就在下面,市裡來的客人,很少有住區公所的,都是在國道旁邊居住,徐少傑當然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無論怎麼說,他是下來搞社會調查的大學生,沒有人會注意到,加之徐少傑一大早就出去了,晚上纔回來,區公所很多人不知道有徐少傑這個人。徐少傑住宿了三夜之後,告訴宋濤,今後就在村裡住宿,每天這樣走來走去的,好像是在鍛鍊身體,還要計算好時間,免得回來的時候天黑了。

區裡的領導,大都在市裡,這些天,市裡有很多的會議召開,徐少傑聽說,幾天後,市裡要召開三級幹部大會,村裡的書記主任都是要參加的。徐少傑剛剛到區裡的時候,接待他的是辦公室主任黃賀,黃賀主任證明都沒有看,直接安排宋濤,陪着徐少傑調查,安排完畢之後,就去忙其他的事情了。

一大早,徐少傑起來了,宋濤也在外面等候,幾天下來,兩人有些熟悉了,徐少傑感覺到,宋濤是個老實人,不善於阿諛奉承,但做事是不錯的,連續跟着徐少傑走幾天,沒有絲毫的怨言,而且,每次到一戶人家前面的時候,宋濤手裡都拿着棍子,走在前面,防止有看門狗竄出來,咬到了徐少傑。看着宋濤大聲吆喝家裡有沒有人的時候,徐少傑很是感慨,這樣的實在人,嚴格說起來,是沒有多大的前途的,除非是運氣好到了極致,遇到了真正賞識他的領導。

今天要去的是花冠村,名字很好聽。吃過早餐之後,徐少傑很宋濤出發了,兩人的興致不高,都覺得是在做無用功,一路上,爲了活躍氣氛,宋濤簡單介紹花冠村的情況,原來,花冠村在區裡有些名氣,主要是村裡的女人漂亮、潑辣,看見徐少傑的神色怪異,宋濤連忙解釋,所謂的花冠村女人漂亮,其實也不是,主要是村裡出門打工的男人太多了,大部分都是女人在家裡,全村看不見多少男人,農村的女人,結婚之後是很潑辣的,打情罵俏,什麼都不懼,當然也少不了有一些男人想佔便宜的,具體情況宋濤不知道,不過聽說有些男人還真是得逞了,所以花冠村的名聲不好。

“宋濤,你都是聽說的,實際不一定是這樣的吧,說不定是有人沒有佔到便宜,所以專門散佈流言,敗壞村裡女人的名聲,三人成虎啊,時間長了,名聲自然不好了。”

“徐大學生,你怎麼知道的?”

“呵呵,我是猜的,看樣子我說的有道理吧,你都默認了。”

“我也聽過這樣的說法,具體怎麼樣我不知道,我每天都是在辦公室,做一些小事情,下鄉一般不會安排我的,收取農業稅和三提五統的時候,我纔會下鄉的。”

“宋濤,那你主要是做什麼事情啊?”

“沒有什麼具體的事情,就是打雜,市團委需要的材料,每年突擊完成,不需要幾天的時間,其他時間,沒有什麼具體的事情,見子打子,聽從辦公室的安排。”

“哦,這麼說來,團委沒有日常的具體工作啊。”

“能有什麼事情做啊,農村裡面,誰去發展團員啊,學校裡面有團委,發展團員自己就做了,區團委只需要做好統計工作就可以了,不需要做什麼具體事情的,區團委就是我一個人,想做也做不好的。”

“你是團委書記嗎?”

“我不是,我是工作人員,團委書記是辦公室副主任兼任的,也沒有管過團委的事情,主要是沒有什麼事情需要操心的。”

“區裡的部門,誰是最忙的啊?”

“忙的主要是辦公室,還有組織人事辦公室,其次是綜治辦公室,其餘的部門,事情都不多的。站所的具體事情要多一些。”

“哦,我記得還有婦聯啊,也沒有什麼事情嗎?”

“婦聯和我們一樣,沒有什麼事情做的,下面的鄉政府也設了團委婦聯,都是兼職的,沒有專職的人員,主要是沒有什麼具體事情。”

徐少傑發現,宋濤說話很小心,語氣中,明顯有些羨慕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暗暗的也有些怨氣,可發現自己的語氣不對,馬上做出解釋。

“區裡的領導不少啊。”

“一直都是這樣的,區裡有書記、區長,有5個副書記,在有就是常務副區長,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紀委書記,人武部部長,辦公室主任,剩下的就是副區長了,現在有18個領導,不過區委委員沒有這麼多,只有13人。”

徐少傑倒吸一口涼氣,竟然有這麼多的領導啊,區裡難道有那麼多的事情,這麼多的領導,分工豈不是很明確啊。

“領導不少啊,分管的事情一定不少了。”

“也不是,主要領導,就是那麼幾位,書記、區長,副書記,這些基本都有明確的分工,各自管着一塊,我們團委婦聯,就是分管組織的副書記管着的,還有分管農業的副書記、分管工業的副書記、分管政法的副書記,分管企業的副書記,每次決定事情的時候,都要召開書記辦公會,大事情基本上都定下來了。”

“宋濤,你知道的不少啊。”

“什麼啊,我抽調到辦公室,幹了一個月,參加了幾次會議,記錄的時候,弄清楚了這些事情,再說,凡是在區裡工作的,都知道這些事情的。其實我們這次到村裡去,要是駐點的區領導打個招呼,就方便很多的。”

“每個領導都駐點嗎?”

“書記、區長一般不需要駐點的。”

徐少傑暗暗搖頭,這領導也太多了,開一次會,一桌都坐不下,這樣說來,全市副科級以上的領導還是不少的。..

第357章 英雄本色(2)第119章 面對**(1)第876章 特殊考覈第206章 絕佳機會(2)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858章 何謂奸商第504章 現場辦公第525章 政治家族第322章 革命化的春節第549章 地盤論(1)第805章 專題會上立威(1)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518章 交心談心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488章 面對親情(1)第893章 好大的帽子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429章 改制之艱難(3)第857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2)第538章 幹部作風第357章 英雄本色(2)第99章 劉宏的婚禮第453章 潛規則第829章 遲來的視察(2)第362章 後手第700章 生死較量(1)第241章 省長視察(1)第461章 峰迴路轉(1)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479章 心態第543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2)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832章 見微知着(3)第584章 鬥智鬥勇(1)第359章 奇怪的舉報信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292章 機會第808章 有事不怕事第34章 特殊的拜年第622章 昇華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175章 暫時的結盟(2)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825章 龍劍峰的動作(1)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705章 生死較量(6)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第24章 憤怒的情緒(2)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49章 新的環境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123章 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第422章 艱難的適應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596章 不簡單的電話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204章 出其不意(2)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596章 不簡單的電話第180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565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7)第326章 春節的預計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204章 出其不意(2)第487章 人心第131章 英雄救美?(3)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8章 舞會經歷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561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3)第862章 重要談話第533章 難得的機會(1)第625章 中組部的考覈第609章 絕不到中紀委工作第870章 盧雲峰的來意(1)第110章 高調與低調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487章 人心第375章 省委黨校的學習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289章 無奈的調動第503章 過路費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846章 風波驟起(5)第898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1)第735章 抉擇(4)第573章 香港考察(3)第363章 瘋狂的前奏
第357章 英雄本色(2)第119章 面對**(1)第876章 特殊考覈第206章 絕佳機會(2)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858章 何謂奸商第504章 現場辦公第525章 政治家族第322章 革命化的春節第549章 地盤論(1)第805章 專題會上立威(1)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518章 交心談心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488章 面對親情(1)第893章 好大的帽子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429章 改制之艱難(3)第857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2)第538章 幹部作風第357章 英雄本色(2)第99章 劉宏的婚禮第453章 潛規則第829章 遲來的視察(2)第362章 後手第700章 生死較量(1)第241章 省長視察(1)第461章 峰迴路轉(1)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479章 心態第543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2)第780章 中央領導視察(2)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832章 見微知着(3)第584章 鬥智鬥勇(1)第359章 奇怪的舉報信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292章 機會第808章 有事不怕事第34章 特殊的拜年第622章 昇華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175章 暫時的結盟(2)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825章 龍劍峰的動作(1)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705章 生死較量(6)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第24章 憤怒的情緒(2)第722章 尷尬的聽證會(3)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555章 雷霆手段(2)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49章 新的環境第877章 考查定調第123章 市委辦公室副主任第422章 艱難的適應第767章 大病救助(2)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596章 不簡單的電話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204章 出其不意(2)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596章 不簡單的電話第180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565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7)第326章 春節的預計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204章 出其不意(2)第487章 人心第131章 英雄救美?(3)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8章 舞會經歷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561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3)第862章 重要談話第533章 難得的機會(1)第625章 中組部的考覈第609章 絕不到中紀委工作第870章 盧雲峰的來意(1)第110章 高調與低調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487章 人心第375章 省委黨校的學習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289章 無奈的調動第503章 過路費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846章 風波驟起(5)第898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1)第735章 抉擇(4)第573章 香港考察(3)第363章 瘋狂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