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〇章 六四〇公車

方洢水是一個純粹的都市小孩。

她去過的地方,都是比較熱門的地區。

以往她的活動範圍,只有在學校和家庭以及常去的商店之間。

她的心雖然很野,很想到處出去看看,可是她的行動卻受到限制。

五股溼地位處都市夾縫之間。

位處五股溼地,往四面看去,都是山山水水,本身所處的地點更是遠離人煙。

但同時與五股溼地相伴的是視野裡無數的高樓大廈。

在這迥異的環境裡,卻詭異的讓人家覺得,身處在山水之間的世外桃源,無比的美麗。

在五股溼地四周的房子是陳舊的,時常可以看到外表的斑駁,而四周的山水,如果仔細看去,會發現被開發的坑坑巴巴,對面大屯山的山下是無數的高樓。

在觀音山上是無數的墳墓,從遠方看過去,幾乎有如天上的城市,在雲霧間飄渺,尤其是北部流行的墳墓是一個小房子,裡頭放了一家人好幾個墓位。更讓這些地方,遠遠的看起來,就像是無數的住宅。

這是死人的都城。

人死了,在人們的印象中是應該深埋在地底,靈魂進入了深深的地下,接受閻王的審判,然後再喝了孟婆湯,到另外一個世界,去過另外一種生活。

對於,漢人來說死亡是另外一個輪迴的開始的,好運壞運,長長久久,幾乎永無止境。

然而站在五股溼地,向觀音山望去,你會覺得這些墳墓在天上,在雲端,俯視人間,等待着你我與他作伴。

這應該是很驚悚的一件事情,然而因爲他貌似永恆的存在,卻讓人家覺得如此的理所當然。

五股溼地是地表高度低於零下的地方,零下五公尺就註定了,這個地方就是海水最喜歡的場所。

自從官方打破了島國人的決定,讓獅子頭失去它的棱角,這個地方,就失去了大自然造物原本的神奇漩渦,成爲與水相伴的溼地。

這些水,再也沒有辦法違反水性就下的原理,從此在這個地方駐留,直到有一天,這裡再度恢復成零上的土地,不再是大天龍盆地最低的地方。

這裡雖然非常的低,但是在這裡遠看四周,卻感到非常的遼闊。

站在五股溼地不怎麼好聞,然而風景卻詭異的讓人家覺得好美!

它四周的景象,都是破破爛爛的景象,然而結合在一起,在大屯山的映照之下,你只覺得雄渾。

或許在束縛之間的開闊,造就了這一份美感。

爲了怕方洢水,找不到荒郊保護協會在五股溼地研習進行的位置,林木森特地跑到天龍車站附近的京站(國道轉運站所在地,南方來的車子都會在這裡停下)去接方洢水。

事實上,五股溼地的位置本來就不好找。

它並不在居民區,而是在二重疏洪道里面,這個地方是一片荒野。

即使已經開闢成公園,但是這個地方有天龍市三分之一的大小,分成很多區塊,從板橋區一直延伸到蘆洲區和八里區,裡面更有一條五十公里長的腳踏車步道。

他們要去的考察集合地點,剛好是六四〇公車的站點附近。

這個地方,已經成爲荒郊保護協會的一個據點。也方便一些習慣做公車的人,前來五股溼地。

六四〇公車,是通往五股地區最主要的公車。但是站點到活動地點,到時候還要開車過去一段距離。

搭公車來的人,只要做別人的車子過去就可以了。

林木森把車子就停在站點的停車場,然後坐公車往天龍火車站。

在那裡想要找到停車位可不容易。

反而五股溼地的停車場是免費的。沒有下雨,疏洪道里的道路不會有積水的情形。車子也就不會成爲泡水車。

疏洪道本身是大天龍地區預備兩百年洪水流量時使用的。平時並不會積水。

六四〇公車,沿途經過三重、蘆洲地區。

三重區和蘆洲區時新天龍市最接近天龍市的兩個區,然而比板橋差一點都是,這兩個地方是低窪區,時常淹水,所以成爲比較落後偏僻的地區。

直到二重疏洪道,也就是經過五股溼地的這條疏洪道興建完工,大部分地方,才脫離了淹水的危險,把淹水的危險,集中到五股、泰山地區。

因爲本來是落後地方,所以這個地方的街道特色,就是狹窄,至今仍然是新天龍市最混亂也是最熱鬧的地方之一,許多天龍市的美食,都要到這個地方來找。

至於治安的危險程度?大家還是半夜到處逛,夜市還是擺到半夜三點,仍然是熱鬧滾滾。

說起來,只是這個地方,住的壞人多了一點而已。各種神奇的人物也都住在這裡。

這個地方,如今有許多有錢人住在這裡,很多公司行號設立,但是也是底層平民百姓出沒的地方。

畢竟這裡距離天龍市最近,與天龍市只隔着淡水河,一橋之隔,房價兩倍的差距。

其實,大員地區的淹水,向來不會太嚴重,因爲大員地區的淹水,大部分淹水的原因解除之後(最主要原因是颱風,還有雨量兩小時五百毫米以上的午後雷陣雨),兩個小時內,水就退光了。

大員地區的地表落差極大,東西寬度一百五十公里的地方,起伏着四千公尺的山脈。而且原始的森林基本消失的現在,雨下下來,只要兩天時間就能出海了。

不像以前環境好的時候,還能在陸地留一週到一個月。

雖然有很多環保團體在大員活動,極力恢復大員島水土保持,但是大員島人口密度實在太大,想要恢復環境,還是太過困難。

人所需要的環境,跟大自然最好的環境狀態總是有點落差。而有些破壞,想要恢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必須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去達成。

“坐夜車累不累?”林木森見到方洢水,就忍不住開始噓寒問暖。

“還好,研習結束以後,我還要一路睡回去。”方洢水回答道。

她給自己安排的休假時間,並不是連休兩天,而是星期六和星期三。

今天剛好是她的假日。

大員島的夜車沒有臥鋪車,都是坐着睡。座椅大,椅背能夠放的角度大,票價就會高。

第六九七章 牧草專利第六五〇章 嫌疑第七〇一章 花光了第四九六章 養魚第一五四章 海水養殖第一八八章 新住處第二六一章 話裡話第一八六章 揮拳頭第一八四章 神清氣爽第三五五章 鱷魚啃鐵板第五八二章 錯過第二十一章 笑聲第七十章 頒獎(一)第七一七章 名聲第一〇三章 有人找你第五二六章 味道第二十六章 果菜市場第三四七章 猩猩第八十七章 家的味道(三)第四八六章 文藝對手第五六三章 騙子第一四六章 董武的野望第一二八章 北部根據地第六二〇章 湊巧第二二八章 水車第四八八章 咖啡銷路第一三五章 島國之約第五七三章 墾丁大街第一八九章 最佳廚娘第四七四章 房費第二八一章 棺材第五二五章 小吃在哪裡第五九三章 回來第五四五章 體味第二三七章 水果茶第二八五章 甜葡萄第三四八章 對自然的喜愛第三一七章 不告而至第九十章 很坑第七二六章 可怕的交通第一三〇章 帶孩子的店員,賈玉溪第七一〇章 長輩的意見第一〇六章 開店第四章 靈氣壺第二四四章 山田六平太第五五二章 楊桃,楊逃第十四章 美好的早餐第四四一章 揹包第六六六章 危險動作第六八八章 巡山第四三七章 規劃第一八六章 揮拳頭第四八八章 咖啡銷路第四九四章 隔膜第二〇二章 放權第六十一章 飯糰(一)第九十五章 邱義仁(一)第三二七章 高山有雪第三三八章 地陪葉克曼第四章 靈氣壺第五六一章 頂級富豪婚禮決定第三六一章 長尾猴與長鼻猴第五七三章 墾丁大街第三六七章 土地政策第一〇七章 綠能屋第六五八章 聰明與笨第三六七章 土地政策第六七七章 風潮第九十八章 主動請求第四六八章 出門在外不能夠缺乏真空料理包第六二七章 大腸圈豬下巴第一九三章 鹿鳴館外第四〇九章 蜂與蛇第一一六章 秘書第三四三章 椰漿咖喱蝦膏第二六七章 島國式咖喱第六四一章 交代第七十五章 慶功(二)第一四四章 國民體育中心第六八五章 不願意回答的問題第一二〇章 芒果園安全第一七四章 我看到了第六二〇章 湊巧第一二三章 小貓壯壯嘴裡的東西第一八六章 揮拳頭第四二〇章 錯誤估算第四九六章 養魚第一二六章 試喝第五八三章 咖啡提神第一五四章 海水養殖第二〇五章 實用主義第二〇九章 榨油第四八三章 拒絕第一六一章 意外之喜第四七一章 老村長林良平第四十八章 白沙灣第六一七章 冷泉第五八九章 確定關係第七三一章 爭論第一〇五章 同意
第六九七章 牧草專利第六五〇章 嫌疑第七〇一章 花光了第四九六章 養魚第一五四章 海水養殖第一八八章 新住處第二六一章 話裡話第一八六章 揮拳頭第一八四章 神清氣爽第三五五章 鱷魚啃鐵板第五八二章 錯過第二十一章 笑聲第七十章 頒獎(一)第七一七章 名聲第一〇三章 有人找你第五二六章 味道第二十六章 果菜市場第三四七章 猩猩第八十七章 家的味道(三)第四八六章 文藝對手第五六三章 騙子第一四六章 董武的野望第一二八章 北部根據地第六二〇章 湊巧第二二八章 水車第四八八章 咖啡銷路第一三五章 島國之約第五七三章 墾丁大街第一八九章 最佳廚娘第四七四章 房費第二八一章 棺材第五二五章 小吃在哪裡第五九三章 回來第五四五章 體味第二三七章 水果茶第二八五章 甜葡萄第三四八章 對自然的喜愛第三一七章 不告而至第九十章 很坑第七二六章 可怕的交通第一三〇章 帶孩子的店員,賈玉溪第七一〇章 長輩的意見第一〇六章 開店第四章 靈氣壺第二四四章 山田六平太第五五二章 楊桃,楊逃第十四章 美好的早餐第四四一章 揹包第六六六章 危險動作第六八八章 巡山第四三七章 規劃第一八六章 揮拳頭第四八八章 咖啡銷路第四九四章 隔膜第二〇二章 放權第六十一章 飯糰(一)第九十五章 邱義仁(一)第三二七章 高山有雪第三三八章 地陪葉克曼第四章 靈氣壺第五六一章 頂級富豪婚禮決定第三六一章 長尾猴與長鼻猴第五七三章 墾丁大街第三六七章 土地政策第一〇七章 綠能屋第六五八章 聰明與笨第三六七章 土地政策第六七七章 風潮第九十八章 主動請求第四六八章 出門在外不能夠缺乏真空料理包第六二七章 大腸圈豬下巴第一九三章 鹿鳴館外第四〇九章 蜂與蛇第一一六章 秘書第三四三章 椰漿咖喱蝦膏第二六七章 島國式咖喱第六四一章 交代第七十五章 慶功(二)第一四四章 國民體育中心第六八五章 不願意回答的問題第一二〇章 芒果園安全第一七四章 我看到了第六二〇章 湊巧第一二三章 小貓壯壯嘴裡的東西第一八六章 揮拳頭第四二〇章 錯誤估算第四九六章 養魚第一二六章 試喝第五八三章 咖啡提神第一五四章 海水養殖第二〇五章 實用主義第二〇九章 榨油第四八三章 拒絕第一六一章 意外之喜第四七一章 老村長林良平第四十八章 白沙灣第六一七章 冷泉第五八九章 確定關係第七三一章 爭論第一〇五章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