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留國宏

“咖啡曾經是,馬來西亞重要的農產品。栽種在這塊土地的咖啡豆品種主要有兩種ROBUSTA和LIBERICA,經過加工處理後,咖啡不但販賣到世界各地去,也是馬來西亞人日常的飲料之一。

住在馬來西亞的人,大概都有一種共同的回憶。

就是家裡的桌上總是擺放一壺濃濃的黑咖啡,在家隨時就可以喝一杯咖啡,似乎那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家裡,我們可以曬乾咖啡豆,然後加上糖和牛油現炒,這曾經是出現在馬來西亞無數家庭的一道風景。

不過如今很多咖啡園都已經轉型成油棕園了。”

楊家雯在飛往東馬的路上,開始講解她經營的困難,如果不是經營的困難,楊家雯也不會這麼簡單就把她擁有的一個賺錢的產業出租出去。

楊家雯知道,如果她能夠產出高價的咖啡,就代表支付給員工薪水的能力會大幅提升。

現在咖啡園的員工都是她的老員工,一直以來,她一直堅持着,不裁撤咖啡園,保留大家的工作機會。

對衆人來說,中年轉業,會有很大的困難,而且,在馬來西亞,新的咖啡園已經很少了。

即使缺員工,大部分都給不起比較高的薪水。

曾經輝煌的咖啡產業,如今面臨很大的衝擊。

面臨國際市場由歐美決定價格的情況之下,很多馬來西亞小咖啡園主,只能夠肯定咖啡樹改種利潤和管理簡單的油棕園。

“咖啡園經營的困難在哪裡?”

林木森必須知道關鍵點出在哪裡,如果不是他能夠解決的,那麼投入這個產業,估計是他第一次做的賠本生意。

“咖啡園被馬來西亞人視爲黃昏產業,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咖啡所付出的人力和財力太大。

在馬來西亞逐漸走入亞洲六小龍之一的同時,也是馬來西亞的員工的薪水逐步調高。

在薪水的期望值變高的同時,國際市場上售價卻得不到合理的報酬。

馬來西亞的咖啡園,成爲普遍的農業問題。

其實這種情形,大員島也曾經遭遇過。

大員島曾經是稻米、糖,以及香蕉的重要產地。

甚至可以說有一段時間,這三種農產品就是大員島的經濟支柱。

但是隨着大員島工業化,農田急劇縮小,飲食習慣改變,最重要的,人們的薪水,漲了幾十倍。

於是在大員島的臺糖公司,只好把它的甘蔗田轉作其他用途,然後再從國外進口糖。

因爲對它來說,國外進口的糖,比本地生產的糖,成本要低廉許多。

即使本地的糖品質非常好,也打不過價格競爭挑戰。

當時,品質還沒有跟價錢產生掛鉤。

如果大員島沒有實施稻米的價格保障,或許大員島好吃的米,已經變成難吃的泰國米了。

這也是經濟發達起來之後的後遺症吧……現在在馬來西亞,想要請到基層勞工,大部分也只有外勞。

當地小孩子是幸福長大的,跟我們大員島有得比。

對工作比較挑剔吧!

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對你來說完全不是問題,你可以給他們基本員工薪水,同時也賺到錢。

只是你把部分的資源,用在臺東稻田,咖啡園的資源會不會有些不夠?”

楊家雯對於,林木森隨身攜帶的盒子,感到非常的好奇。

能夠通過海關檢驗,那麼裡面不會是水,也不會是泥土之類的東西。

雖然好奇,楊家雯卻知道剋制住自己。

很多夫妻之所以最後會離異,就是夫妻之間,沒有辦法給予對方隱私。

楊家雯並不認爲,她現在能夠得到林木森的秘密。

咖啡種植,大概三年就會開花結果。

咖啡樹的花期非常的短,大約一週內就會凋謝,結出綠色的果實。

綠色的果實後來會慢慢轉變爲黃色,熟透之後會轉變爲紅色。

成熟的紅色咖啡有點像櫻桃。所以又被稱爲櫻桃咖啡。

如果摘下咖啡果實,吃起來很軟,那是未成型的咖啡豆,味道並不好。

但是成熟的咖啡豆會變得堅硬,咬下去味道還不錯,但有一種濃濃的咖啡味。

撥開紅色的豆皮,可以看到兩顆對稱的橢圓形種子,種子的周圍有一層薄膜,將白膜除去,還有一層內果皮,俗稱羊皮,把羊皮撥開,看到的就是烘培前的咖啡生豆。

當咖啡豆由綠轉紅時,就是咖啡成熟的季節,但是果實,是結成一長串的,然而卻不是同時成熟。

所以咖啡豆的採摘只能夠以人工進行。

人工必須挑選紅彤閃亮的成熟豆子採收,不成熟的留到下一季。

如果同期用機器採收,品質會下降不說,對咖啡樹的傷害也很大,要兩年才能恢復過來。

咖啡園的人工,大部分就耗在這裡。

這是一件耗時又耗工的事情,由於人力成本非常的高,現在馬來西亞基本採收,都必須靠外勞,但是基於工人素質與管理等侷限,咖啡豆的品質難免良莠不齊。

解釋到這裡,楊家雯突然補充解釋:

“我的咖啡園品質向來都不錯,在外面的價錢賣的也還可以。因爲我的果園都是固定員工。能提供的咖啡豆,一般銷往餐廳。可沒有走星巴克的路線。星巴克由於是大連鎖,所以對咖啡產地的咖啡,一般都有壓價的行爲。

爲了增加咖啡園的利潤,大部分的咖啡加工是在咖啡園裡面進行。

要是隻單純賣原料,那價格就更低了。”

採收後的咖啡豆,一般都要送到生豆處理廠,不過在楊家雯的咖啡園,生豆處理也是屬於果園內的工作。

有了初級加工,才能夠確保他們的利潤。

畢竟工業利潤,比農業利潤來得高,這也是保證他們的咖啡園能夠持續存在到現在的原因。

在生豆處理廠內,要進行日曬、去殼、分級和包裝入袋等處理程序,才能把果實製成生豆。

經過精製處理後的生豆,還要烘培然後銷售。

若和種植蔬菜相比,咖啡樹的施肥率較低,只要三個月施肥一次就可以了,目前楊家雯咖啡園所種植的咖啡樹,對環境適應的能力比較強,對抵抗病蟲害的抗性也比較好,在防除雜草,卻是個頭痛的問題。

在除草之外,施肥、修枝、剪葉,控制樹勢等,在馬來西亞,這個工作是屬於勞力密集型工作,與中南美洲比較粗放的形式是不同的。

但是相對起來,東南亞的咖啡品質,卻要好上許多。

“我覺得從生產到銷售,全部由自己掌控,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經營模式。

何況在我們的餐廳供應咖啡這樣的東西,也是比較適當。

畢竟我們的餐館並不是純粹的中式餐館。

下午茶時刻,供應咖啡應該是大家能夠接受的。

要不然木頭你乾脆開始擴張咖啡館。

畢竟你的餐館生意太好,不太適合悠閒的喝咖啡。

在大員島,大部分人喝咖啡的時候,除了享受美味之外,就是在享受一種悠閒的感覺。”

“很多人喝咖啡的時候不是都是熬夜工作的時候嗎?怎麼變成休閒的了?”

“只有悠閒的喝咖啡,纔有心情去煮好的咖啡嘛!”

楊家雯覺得林木森的問題不好,在他的腰扭了一下。

林木森吃疼的,嘴角都翹了起來。

到了咖啡園,林木森沒有先到住處休息,而是對楊家雯說:

“你的咖啡果園應該有專門負責的人,我算是他的新老闆,讓他出來見見我,順便帶我走一趟咖啡園,確定邊界。

我也規劃一下需要用多少物資,如果物資不夠了,我得看看這附近有什麼地方可以找到。”

“行,其實員工大部分是華人,負責人叫做留國宏。

我讓他在園區大門接待。同時我讓他讓所有可以離開工作崗位的人都過來集合,見見未來的大老闆。”

薪水的事情,楊家雯會和陸昊東商量決定,反而不關林木森的事。

雖然老闆現在變成林木森,但是實際負責的人還是楊家雯。

跟所有人見面之後,林木森讓所有人繼續去做自己的工作,然後要求留國宏,帶他到咖啡園四處看看。

進行一趟咖啡園巡禮。

雖然雲林古坑就有種咖啡,但林木森一直沒有去雲林古坑看過咖啡園,由於大員島每一個農人所擁有的土地都比較小,位在雲林古坑咖啡園,也沒有一座的大小,能夠跟楊家雯這座咖啡園比較。

五千英畝的土地,換算成大員島人熟悉的單位,林木森都不知道該怎麼算。

在巡邏的時候,林木森就給所見的咖啡樹施加靈氣。

最終靈氣的供應,還是要靠水源。

楊家雯咖啡園似乎有自動灌溉系統,這樣一來,林木森只要掌握水源就可以。

林木森以前熟悉的數學單位,早就在用不到的時候還給數學老師了。

反正,具體的數字,他沒有印象,但是他知道咖啡園有多大就可以了。

看來,楊家雯的咖啡園,真的不是小咖啡園,林木森走到後來特別累。

婆羅洲的氣溫不高,加上距離海洋又比較近,氣溫受到海洋的調節,所以一直維持在宜人的氣溫。

如果不要進行戶外活動,那麼就不會汗流浹背。

這一天,天色陰霾,沒有烈日高照,更是讓人覺得舒服。

走進咖啡園,除了屋前的廣場之外,都是黃泥路。

黃色的泥土,代表雨量不是太多,土壤裡含的鐵質也比較少。

但是相對於棕色或黑色的土壤,黃色的土壤就顯得貧瘠許多。

林木森回憶,左鎮和梨山果園的土壤,原本似乎是黃土,但是這段時間以來,土壤的顏色似乎漸漸改變,改變的幅度比較小,但土壤的顏色卻是漸漸變黑。

空間裡的土壤,雖然不生雜草,沒有一歲一枯榮的景象,但是土壤卻是肥的,油膩的黑土,只不過站在上面,腳卻不會陷下去。

坐在地上,屁股也不會沾染到泥巴。

看到林木森的眼神關注在土地上面,留國宏主動說道:

“最適合咖啡生長的土壤,是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佳的土壤是火山灰質的肥沃土壤。

但是婆羅洲擁有火山灰土壤的並不多。

不過,以氣溫雨量來說,卻比大員島更適合種植,尤其是在開花期,更需要降雨的配合。”

由於不是咖啡樹收成的季節,也剛經過一輪採收,新的咖啡果實,還沒有成長出來,所以林木森沒有看到綠色的果實,也沒有看到黃色或紅色的果實。

“如果是開花季,咖啡樹就會像四月雪一樣,非常的美麗。”

留國宏談到咖啡的時候,語調裡充滿着情感。

但是林木森聽到咖啡樹的生長條件,就知道咖啡樹不適合做水土保持,如果是種在半山坡上,那是對半山坡環境的一種破壞。

尤其是在結果時期,由於果樹的養分需要非常的大,就不容許雜草來跟他爭搶養分。

所以咖啡樹底下,幾乎不容許其他植物的存在。

也就是當雨降下來的時候,這裡的土壤會被天上下來的雨水沖刷,缺乏一種保護。

不過咖啡現在和茶樹一樣,都是一種全民性的飲料。

茶樹種植,同樣不喜歡在根系,有許多其他的雜草。

而且茶樹也不高,甚至比咖啡樹海,以方便採摘。

對環境的破壞更大。

身爲一個愛喝茶的人,他似乎沒有辦法,對茶樹的種植加以檢討。

水靈婆羅洲咖啡園,以後就不必裸露着土了,林木森特殊水提供的養分,足夠讓咖啡樹得到足夠的營養。

“地上沒有種草,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以後種一些不會妨礙走路的小草,最好這些小草,收成之後還有公用。”

留國宏聽到林木森的吩咐有點錯愕,他看了一下楊家雯,不知道該不該解釋營養的問題。

“你們的新老闆非常在意水土保持的問題,對他來說,有沒有收成是第二件事,第一重要的是水土保持要做好。不用擔心他會賠本,只要他肯用心經營咖啡樹,來年一定會結實累累。”

楊家雯主動解釋。

第二三九章 千金買骨第六五五章 井裡第一一四章 倒追第二〇四章 人比貓賤第二〇〇章 鮮味道水靈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四一章 溼地研習第七十一章 頒獎(二)第六七六章 保護梨山荒野第一五四章 海水養殖第四八八章 咖啡銷路第五〇〇章 服務第六四六章 說時遲那時快第二十一章 笑聲第六七三章 領導者壯壯第九十章 很坑第五四三章 最貴的衣服第五五〇章 放飛第二〇八章 董武的打算第五八一章 交流與泄密第一七五章 不一樣的七棵樹第七三二章 無盡的未來第六九七章 牧草專利第二九六章 水靈梨山居第九十二章 最想吃吃吃第六三一章 大玩偶第五二〇章 誰的主意第二〇八章 董武的打算第二三八章 巧遇第九十六章 邱義仁(二)第四十四章 巧遇第六七五章 秘密就該是秘密第六十五章 誤會第五七五章 大浪第五八九章 確定關係第七二三章 大地失色第十三章 目標第七二一章 盛帥傑的渴望第三九二章 壯壯肥肥飛飛第三六九章 櫻芝餐廳第二六七章 島國式咖喱第二三四章 一日鄰居第四一六章 臺梗九號第三〇一章 水靈帝雉果園第二三二章 步道第三十三章 催生(下)第五二一章 打開市場第一六〇章 意外人物第五九二章 石虎第二三三章 野炊第五四六章 午夜歌聲第四七二章 來一壺水泡茶第五九三章 回來第二二一章 松柏星宿第三七六章 快速變化第五四〇章 小販的數學能力第三一六章 多方意志第一七七章 商品需要包裝第一三一章 靈氣流失問題第五二四章 就是要吃吃吃第四一三章 婆娑之洋第四六七章 挑嘴第三〇二章 世界很小第四五三章 擁擠第四一〇章 主廚李易峰第五九七章 年代第二二一章 松柏星宿第二一五章 府城棺材板第四三一章 拒絕第四五四章 好用的APP第四六五章 徽派建築第四五五章 外賣第一二二章 家常菜第六十章 西濱快速道路第六〇六章 錐麓古道第五八一章 交流與泄密第二五七章 靈氣壺滿了第二一四章 自榨油第六四二章 鄧寶蓮的新工作第四九四章 隔膜第五四〇章 小販的數學能力第五一二章 補過頭第六七〇章 盛裝出場第四四五章 電梯第六八四章 關心第四一六章 臺梗九號第五五三章 木生海鮮餐廳第六四七章 這是誤會第三九八章 鹹飯第四〇五章 廚師第五九二章 石虎第十六章 野百合的回報第一三八章 邀約第三六七章 土地政策第三十三章 催生(下)第三十四章 相鄰的土地第三九七章 要種樹第三七七章 一桌素第五七七章 颱風來了第六三八章 難以溝通第四四二章 和平解決
第二三九章 千金買骨第六五五章 井裡第一一四章 倒追第二〇四章 人比貓賤第二〇〇章 鮮味道水靈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四一章 溼地研習第七十一章 頒獎(二)第六七六章 保護梨山荒野第一五四章 海水養殖第四八八章 咖啡銷路第五〇〇章 服務第六四六章 說時遲那時快第二十一章 笑聲第六七三章 領導者壯壯第九十章 很坑第五四三章 最貴的衣服第五五〇章 放飛第二〇八章 董武的打算第五八一章 交流與泄密第一七五章 不一樣的七棵樹第七三二章 無盡的未來第六九七章 牧草專利第二九六章 水靈梨山居第九十二章 最想吃吃吃第六三一章 大玩偶第五二〇章 誰的主意第二〇八章 董武的打算第二三八章 巧遇第九十六章 邱義仁(二)第四十四章 巧遇第六七五章 秘密就該是秘密第六十五章 誤會第五七五章 大浪第五八九章 確定關係第七二三章 大地失色第十三章 目標第七二一章 盛帥傑的渴望第三九二章 壯壯肥肥飛飛第三六九章 櫻芝餐廳第二六七章 島國式咖喱第二三四章 一日鄰居第四一六章 臺梗九號第三〇一章 水靈帝雉果園第二三二章 步道第三十三章 催生(下)第五二一章 打開市場第一六〇章 意外人物第五九二章 石虎第二三三章 野炊第五四六章 午夜歌聲第四七二章 來一壺水泡茶第五九三章 回來第二二一章 松柏星宿第三七六章 快速變化第五四〇章 小販的數學能力第三一六章 多方意志第一七七章 商品需要包裝第一三一章 靈氣流失問題第五二四章 就是要吃吃吃第四一三章 婆娑之洋第四六七章 挑嘴第三〇二章 世界很小第四五三章 擁擠第四一〇章 主廚李易峰第五九七章 年代第二二一章 松柏星宿第二一五章 府城棺材板第四三一章 拒絕第四五四章 好用的APP第四六五章 徽派建築第四五五章 外賣第一二二章 家常菜第六十章 西濱快速道路第六〇六章 錐麓古道第五八一章 交流與泄密第二五七章 靈氣壺滿了第二一四章 自榨油第六四二章 鄧寶蓮的新工作第四九四章 隔膜第五四〇章 小販的數學能力第五一二章 補過頭第六七〇章 盛裝出場第四四五章 電梯第六八四章 關心第四一六章 臺梗九號第五五三章 木生海鮮餐廳第六四七章 這是誤會第三九八章 鹹飯第四〇五章 廚師第五九二章 石虎第十六章 野百合的回報第一三八章 邀約第三六七章 土地政策第三十三章 催生(下)第三十四章 相鄰的土地第三九七章 要種樹第三七七章 一桌素第五七七章 颱風來了第六三八章 難以溝通第四四二章 和平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