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王道崩殂(一)

齊舜的失蹤,引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先,是靈帝的駕崩。

由於齊舜在比武那天出了流星般的閃亮光芒,靈帝對自己的繼承人果然有了新的考慮。齊舜心地仁厚,文武雙全,又極受尊重,加上又是自己嫡親的兒子,的確是最佳的繼位人選。

大皇子劉辯和四皇子劉協各有各的缺點,在立誰爲太子的問題上靈帝曾經傷透了腦筋,而齊舜的橫空出世讓靈帝在這一困難上迎刃而解。雖然靈帝和兩位皇子多年相處,感情更深厚,但選繼承人是完全不能感情用事的。靈帝雖然沉迷女色,不好朝事,但作爲帝王最基本的意識他還是擁有的。

他原本準備再觀察培養齊舜一段時間,讓其逐漸融入皇室的環境,成爲一個真正的皇子,然後再找一個適當的時機宣佈立他爲太子,多麼好的如意算盤!

可沒想到,齊舜居然失蹤了!

這對靈帝而言是個極大的打擊。

他無數次派出無數人找了無數個地方,可始終無法找到齊舜。齊舜就像是在空氣中蒸了一般,讓人完全無跡可尋。

他憤怒、鬱悶、憂愁,之後終於絕望。

他的身體本就贏弱,再加上這一折騰,沒多久就一病不起。

四月十一日,靈帝在南宮嘉德殿駕崩,時年三十四歲。

終於,何進和董卓兩大集團等到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一時間整個大漢朝野暗潮洶涌,隨時都有可能爆驚濤駭浪。

最先動手的是董卓。他聯合靈帝最寵信的宦官蹇碩,邀請何進入宮商討機要,想要在宮中刺殺何進。偏偏朝中司馬潘隱和何進是至交好友,在宮外迎接之時用眼神示意何進危險,何進大吃一驚,撥馬便回,纔算是撿了一條性命。

鬥歸鬥,可皇帝還是要登基的。由於董卓還沒有掌握壓倒性的實力,大皇子又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因此四月十三日,大皇子劉辯登基,母親何皇后尊爲皇太后,改年號爲光熹元年。接着封劉協爲“渤海王”,擢升後將軍袁隗也就是袁紹的叔父爲太傅,與何進共管宮廷機要。

何進在鬼門關外走了一圈之後立刻秘密準備報復。司隸校尉袁紹趁機規勸何進把蹇碩等這些宦官一網打盡。袁紹家裡的背景還是很強的,從曾曾祖父袁安到曾祖父袁敞再到祖父袁湯再到叔父袁隗,無一不是赫赫有名的達官貴人,因此纔有家門“四世三公”之說。何進採納了袁紹的建議,加強控制朝廷各個部門。

四月二十五日,何進下令逮捕蹇碩並立即處死,把蹇碩控制的部隊全都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

五月六日,何進將自己的政敵驃騎將軍董重逮捕並免職,董重自殺。這董重是靈帝母親現任董太皇太后的侄子,也是董卓的堂弟。也就是說,何進的刀已經開始砍向董卓的左右。

六月七日,董太皇太后因憂慮恐懼而突然斃命,同時宮內也有傳言說董太皇太后是被何進逼得去自殺的,且不管傳言是真是假,倒也獲得了大多數人的信任,自此何進也就失去了人心。

何進來勢兇猛,董卓連失親人,怒火中燒,立刻就想帶兵反擊。可李儒適時阻止了他的衝動。李儒的理由很簡單也很毒辣:何進就交給宦官去對付,我們只要坐收漁人之利。

爲什麼?只因宦官雖然身份卑微,但權利極大,同時和皇室內親又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例如靈帝另一個寵信的宦官張讓,他的兒媳就是當朝何太后的妹妹,像這樣的人,又豈是說剪除就剪除的?何進一心想除掉那些宦官,他自己同樣也是對方的眼中釘,目前的態勢肯定是個不死不休的殺局。

董卓接受了李儒的建議,繼續按兵不動,靜觀其變。

事態的展果然如李儒所料。八月二十五日,何進前往長樂宮,晉見妹妹何太后,要求誅殺全體宦官。張讓等派人在宮外偷聽,得知自己危在旦夕,決定反擊自救。他們於是率領黨羽數十人,手執兵器,從側門進入,在殿內埋伏。等到何進出來,張讓告訴何進皇太后再次召見。何進沒有提防再度入宮,被尚方監渠穆擊斬在嘉德殿上。一代權臣就因爲自己的衝動和愚昧,落得了如此下場。

得知何進的死訊,袁紹和他的弟弟袁術以及何進的部屬吳匡、張璋等直接進攻宮門。攻入北宮後,立刻關閉宮門,不論老幼,只要是宦官,一律格殺勿論,前前後後共有兩千餘人被殺,無一倖免。接着,袁紹更命將士爬上北宮的正南門端門,攻入寢殿。

八月二十七日,張讓等困窘無策,於是裹挾皇帝劉辯和已被改封陳留王的劉協,一行數十人,往北方逃命,最終在黃河邊被追上投河自盡。到此,一場動亂纔算是告一段落。小皇帝劉辯在困頓中終於遇到了以勤王身份出現的董卓,纔算是安穩了下來。

自此,董卓大權在握,他的攻擊也隨之展開。

九月一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御前會議,逼迫何太后下詔罷黜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爲帝,是爲漢獻帝。本年再次大赦天下,並改年號爲永漢元年。

九月三日,何太后被鴆酒毒死,跟着一起喪命的還有何進的母親舞陽君。

十一月,獻帝擢升董卓爲相國,使其成爲大漢王朝自建國之臣蕭何後的第二個相國,並享受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待遇,也算是前無古人了。

董卓一旦當權,便顯出兇暴殘忍的本性,yu望也跟着不斷提高。侍御史擾龍宗在晉見董卓的時候沒有解下佩劍,結果被當場錘殺。洛陽的皇親國戚家宅相望,充滿金銀財寶,非常富有,董卓便放縱他的士兵搶劫,號稱“收牢”行動,先搶財務,後搶婦女,洛陽霎時間成爲恐怖之城,人心惶惶,朝不保夕。

——————————————————————————————————————————————

劉虞最近也有些心煩。

自從靈帝駕崩洛陽動亂,各地諸侯門閥紛紛召回了自己的子弟,以免留在洛陽遭受無妄之災,洛陽學院也被迫停學關門。

對於劉虞的安排,董卓又聽從了李儒的建議,把劉虞“配”到幽州去做州牧。

州牧在大漢帝國本是名副其實的一州之長,掌握整個州的軍政大權。大漢帝國境內共有十三個州及直屬洛陽的司隸,西北方有雍涼二州,由馬之父馬騰及其義兄韓遂以及他麾下名滿天下的西涼鐵騎所把持。西南方是一個大州益州,州牧是野心勃勃的皇室宗親劉焉。

南方有荊、揚、交三州。荊州由同樣是皇室宗親的劉表坐鎮。荊襄之地富庶殷實,又多名士,劉表本身也是“江南八俊”之一,好於坐談,附庸風雅,因此荊州一直是大漢帝國最爲達的地區。而揚州是江東猛虎孫堅的根據地。孫堅據說是前朝最著名的兵法家孫武的後代,作戰勇猛,奮不顧身,他的兒子孫策號稱“小霸王”,也有萬夫不擋之勇。他們父子二人和一幫忠誠的下屬把揚州經營得鐵板一塊。而交州地處南疆,極爲偏僻,大漢也極少會去顧及。

中部有董卓把持的司隸和兗、豫二州。東部有孔融的青州和陶謙的徐州。孔融也是個大文豪,四歲的時候就因爲把大梨讓給兄弟們吃的故事而廣受尊敬。陶謙就是陶商的父親,人如其名,謙和有禮,手下卻握有攻擊力天下聞名的丹陽步兵團,使徐州也成爲勢力強大的大州之一。

再到北方,有並、冀、幽三州。幷州騎兵也是在大漢中數一數二的,但由於常年受匈奴、鮮卑等外族的侵襲,比較貧窮。冀州的州牧雖然是韓馥,卻是袁家家主袁紹的大本營。

最後就是劉虞被派往的幽州了。幽州是受鮮卑、烏丸等外族侵犯最爲嚴重的地區,年年遭受擄劫,搞得民不聊生。這麼一個爛攤子交給劉虞去處理,的確會讓他皺眉頭了。

李儒這個建議的理由依然很簡單:劉虞不是我們的人,但他地位高,又是皇室宗親,我們也不能動他。不過我們不能動並不表示那些野蠻的民族不能動,像他這樣沒有戰鬥力的人是肯定要吃虧的。而且幽州這麼窮,量他也搞不出什麼名堂來。

光是鮮卑和烏丸就已令劉虞頭疼的了,最近偏偏又多了些其他人進來瞎攙和。近兩年北方戰事不斷,漁陽有個叫張純的人供奉另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張舉爲皇帝,自稱安定王,拉着烏丸領丘力居一起叛變,青、徐、幽、冀四州皆被其害。常年在幽州對抗外族的中郎將公孫瓚與之交戰日久不能獲勝,這也是劉虞遷幽州牧鎮守此處表面上的原因。

在對待烏丸、鮮卑等部落的立場上,劉虞與公孫瓚有很大的不同。劉虞一向希望用恩德和威信使他們信服,而公孫瓚自恃勇力過人,更希望用鐵腕政策來逼北胡諸族就範。因此兩人雖然表面上同氣連枝,可相互之間總好似有一道跨越不去的隔閡。

張純和丘力居把動靜鬧得這麼大,作爲另一個強大的部落鮮卑又怎能放過這個趁火打劫的機會?“鮮卑的神話”檀石槐的兒子和連不斷集結重兵於邊境,對幽州虎視眈眈。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雖然強悍,可敵人衆多,好漢難敵四手,被衆人一頓王八拳猛打也是不好受的。反覆思量之下,公孫瓚只能暫時龜縮在右北平郡保存實力,等待機會。

看着告急文書如雪花般不斷飄落案頭,劉虞長嘆不語。他到幽州才兩年,卻好似已老了十歲。仙術師最重要的就是修心養性,可這麼多的煩心事又如何能讓他靜的下心來?

“伯禹,若是你在該有多好。”他的腦中又浮現起那個英俊而有朝氣的面容,浮現起齊舜揮灑自如的風姿,“三年了,這三年你究竟在哪裡?”

第3章 青青子矜(一)第1章 夜半驚魂(三)第82章 田予奮戰第1章 劉備危局第6章 鬼才出世(五)第103章 最後一戰第10章 袁紹之殤(八)第56章 虎口奪食第7章 血染澤袍(一)第4章 青蔥歲月(一)第6章 鬼才出世(四)第12章 生死參商(六)第5章 臨危遇險第7章 厚積薄發(二)第11章 第三個人第27章 神秘島嶼第28章 橫刀斷水第1章 命運之輪(一)第104章 被動挨打第6章 營中策反第10章 袁紹之殤(二)第12章 生死參商(六)第12章 圍鯊戰術第8章 秦皇陵墓(三)第6章 永失我愛(二)第63章 西涼閻行第39章 談判破裂第68章 捨生取義第71章 隔空鬥法第67章 成長蛻變第6章 郎情妾意(七)第9章 精靈公主(三)第50章 夜會法正第9章 精靈公主(三)第64章 全面壓迫第16章 劍聖之戰第70章 六戊金霞第97章 超強半仙第15章 火龍天威第10章 情爲何物(一)第5章 窈窕淑女(三)第9章 龍爭虎鬥(一)第72章 四靈齊聚第32章 虎賁猛士第63章 齊王揚威第54章 散仙降臨第30章 萬安隱者第10章 神獸發威第2章 潛在威脅第5章 窈窕淑女(五)第7章 血染澤袍(六)第1章 無法無天(一)第17章 雷霆一擊第55章 營救龐統第4章 青蔥歲月(二)第11章 山雨欲來(四)第10章 袁紹之殤(三)第13章 陰謀陽謀第3章 饕餮盛宴(三)第1章 無法無天(一)第56章 虎口奪食第82章 宮廷政變第76章 一統涼州第46章 夜盜符印第61章 生死關頭第66章 力敵獸人第29章 成功刺殺第26章 如虎添翼第67章 奪命烈焰第12章 情斷義絕(三)第67章 成長蛻變第12章 七族往事第77章 布袋戰術第14章 一觸即發第37章 西征韓遂第22章 優勢在握第4章 斷掌之疑第12章 七族往事第2章 暗潮洶涌第44章 無情刺殺第69章 得失之間第1章 命運之輪(三)第3章 饕餮盛宴(一)第106章 霸王伏誅第3章 董府夜宴(五)第7章 厚積薄發(四)第43章 將軍風範第9章 血浪翻滾(四)第60章 破陣主力第74章 譙郡攻防第8章 美人傾城(三)第5章 諸族之戰(六)第55章 上古奇陣第12章 魔王伏誅(三)第60章 破陣主力第7章 血染澤袍(三)第52章 龍槍合一第9章 血浪翻滾(二)第46章 孔明神燈第91章 西域聯盟
第3章 青青子矜(一)第1章 夜半驚魂(三)第82章 田予奮戰第1章 劉備危局第6章 鬼才出世(五)第103章 最後一戰第10章 袁紹之殤(八)第56章 虎口奪食第7章 血染澤袍(一)第4章 青蔥歲月(一)第6章 鬼才出世(四)第12章 生死參商(六)第5章 臨危遇險第7章 厚積薄發(二)第11章 第三個人第27章 神秘島嶼第28章 橫刀斷水第1章 命運之輪(一)第104章 被動挨打第6章 營中策反第10章 袁紹之殤(二)第12章 生死參商(六)第12章 圍鯊戰術第8章 秦皇陵墓(三)第6章 永失我愛(二)第63章 西涼閻行第39章 談判破裂第68章 捨生取義第71章 隔空鬥法第67章 成長蛻變第6章 郎情妾意(七)第9章 精靈公主(三)第50章 夜會法正第9章 精靈公主(三)第64章 全面壓迫第16章 劍聖之戰第70章 六戊金霞第97章 超強半仙第15章 火龍天威第10章 情爲何物(一)第5章 窈窕淑女(三)第9章 龍爭虎鬥(一)第72章 四靈齊聚第32章 虎賁猛士第63章 齊王揚威第54章 散仙降臨第30章 萬安隱者第10章 神獸發威第2章 潛在威脅第5章 窈窕淑女(五)第7章 血染澤袍(六)第1章 無法無天(一)第17章 雷霆一擊第55章 營救龐統第4章 青蔥歲月(二)第11章 山雨欲來(四)第10章 袁紹之殤(三)第13章 陰謀陽謀第3章 饕餮盛宴(三)第1章 無法無天(一)第56章 虎口奪食第82章 宮廷政變第76章 一統涼州第46章 夜盜符印第61章 生死關頭第66章 力敵獸人第29章 成功刺殺第26章 如虎添翼第67章 奪命烈焰第12章 情斷義絕(三)第67章 成長蛻變第12章 七族往事第77章 布袋戰術第14章 一觸即發第37章 西征韓遂第22章 優勢在握第4章 斷掌之疑第12章 七族往事第2章 暗潮洶涌第44章 無情刺殺第69章 得失之間第1章 命運之輪(三)第3章 饕餮盛宴(一)第106章 霸王伏誅第3章 董府夜宴(五)第7章 厚積薄發(四)第43章 將軍風範第9章 血浪翻滾(四)第60章 破陣主力第74章 譙郡攻防第8章 美人傾城(三)第5章 諸族之戰(六)第55章 上古奇陣第12章 魔王伏誅(三)第60章 破陣主力第7章 血染澤袍(三)第52章 龍槍合一第9章 血浪翻滾(二)第46章 孔明神燈第91章 西域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