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命運之輪(三)

這個想法又讓很多人看不懂,尤其是呂布。他曾建議王允要殺掉那些人,王允拒絕。現在王允又不打算赦免這些人,豈不是更讓這些人猜疑恐懼?

真正要命的決定終於來了,王允在昏着迭出之後,又下了最大的一步昏着。他居然下令解散西涼軍團,並令當年反董卓聯盟中各諸侯的部曲在旁監督。此令一出,頓時就引起很多人的反對。呂布第三次勸告王允,說西涼軍團素來對袁紹等人心存戒備,如今軍團遭到解散,而關東諸侯的大軍紛紛涌入,從李傕、郭汜到西涼軍團各將領都會擔心性命不保。不如任命在西涼軍團中同樣有名望的皇甫嵩爲統帥,留在戰略要地陝縣,安撫軍心。

王允第三次拒絕,他的理由很簡單:反董卓聯盟的義軍與自己是同一陣線。如果繼續把西涼軍團留在陝縣要地,雖然安撫了西涼軍團,卻使反董卓聯盟的義軍起疑,是絕對不可以的。

這倒不是說呂布的智略強過王允,而是作爲一員武將以及董卓曾經的部屬西涼軍團的一員,呂布更清楚李傕、郭汜他們的性格以及身爲武將的心態。西涼軍團也曾跟隨董卓出生入死,如今自然會生出同命相連的感覺,如果不殺,就不宜過於逼迫他們。

當該命令到達西涼軍團地時候,果然引起了李傕、郭汜等人的震恐。他們難得趁亂從長安逃出,正不知道王允會怎麼對付他們,現在大軍解散的危險正在面前,而沒有軍團的支持,他們不就如同待宰羔羊,任人擺佈了?

他們本來還想到長安請求赦免,可一件事的生讓他們改變了主意,那就是牛輔的死。

牛輔在董卓被殺之時,正守在呂布提到的戰略要地陝縣。如果牛輔有異心,那他的大軍會第一個威脅長安。眼下西涼軍團除李傕、郭汜外,分佈得非常微妙。徐榮在潼關外駐軍,隨時可以擊破潼關進犯長安;張濟在威脅南陽,一旦回軍隨時可以走青泥隘口經藍田進攻長安,再加上西面的牛輔軍,眼下的長安的確危險。

但作爲長期在洛陽長安附近帶兵的呂布卻看到了這其中的轉機。徐榮雖然也是猛將,可他和長安之間還隔着號稱天險的潼關,不是打個噴嚏就能把關門打開的,多少也要耗費些時日;而張濟的那條線路雖然可行,可路途遙遠,等他到長安之時恐怕長安也能給呂布搞成鐵板一塊了。

唯一有威脅的還是牛輔。他不光是西涼軍團的骨幹,同時還是董卓的女婿,對董卓甚爲忠心,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暴走反抗。而且陝縣離長安最近,牛輔手下還有六萬西涼鐵騎,一旦粹起難,誰也不知道僅憑還未安定的長安能不能支持很久。而且如果牛輔攻擊順利,也是給徐榮和張濟一種莫大的鼓勵,連李傕、郭汜等人都會跟着蠢蠢欲動。

由於王允的固執,呂布直接找到了獻帝,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獻帝雖然年輕,可難得沒有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他當即聽從了呂布的建議,派呂布立刻率部曲誅殺牛輔,同時派徐晃率一萬南軍支援潼關。這一萬南軍雖然戰鬥力普通,可據險而守,又有徐晃坐鎮,擋住徐榮還是有希望的。

在征討牛輔的戰鬥中,呂布的將領們在隱忍了數年之後紛紛迸出強烈的光彩。也不知是否呂布可以爲之,這些年凡是大戰小戰,都由他親自出馬,在董卓那裡也只是天狼鐵騎聞名遐邇,但此戰呂布手下竟突然出現數支強悍的隊伍。

先是張遼張文遠。

張遼是雁門馬邑人,在呂布還在丁原手下做主簿之時便已跟隨着他。之前一直從事糧草押運事務,幾乎沒有上過戰場。當然,他押運的糧草也從未出過意外。這次他率領一萬雁門騎直接面對牛輔的兩萬西涼鐵騎,竟是絲毫不落下風。西涼鐵騎本以兇悍勇猛著稱,可雁門騎就彷彿加強版的西涼鐵騎,單兵戰力明顯佔據上風。雁門騎雖然沒有天狼鐵騎那樣的兇悍坐騎,但馬上騎士個個都已達到高階劍士的水平,只要是一曲之長都已是低階劍師,這樣華麗的配置連趙雲的龍騎都自愧不如。因此雖然雁門騎以一敵二,但居然還有攻有守,法度甚嚴。

如果只是雁門騎本身,還沒有太過可怕,畢竟還只是一萬之數,敵人靠人海戰術還是能夠擊敗他們。可有了張遼的雁門騎,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張遼並非好勇嗜殺之徒,但他總能出現在戰場最需要他的地方。他用的仙器“大夏龍雀刀”永遠是敵手的噩夢,往往是隻見刀光,不見其人,再加上張遼天生木德,碧木真氣已達大劍師頂峰,有了他的率領,雁門騎才擁有了靈魂和生命。這支鐵騎雖然戰力高絕,但幾乎從不與對手硬碰硬,而是如同打蛇打七寸般又準又狠,就如同張遼的風格。

這次他們雖然面對兩萬西涼鐵騎,可並未如一般騎兵作戰般對衝,而是不斷變換陣法,始終成爲一個整體,把力量都揮到了極至,從不願浪費一分。因此雖然在大的人數上看牛輔佔優,但單從戰場交戰的細節上就不難現,反而是雁門騎在追着西涼鐵騎打,就如同一個劍聖對付兩三個大劍師,自然手到擒來。

第二個出彩的是高順。

在呂布的手下,高順從來都是默默無聞,帶領部曲甚至不足千人,但正是這幾百人在陝縣爭奪戰中揮了極大的作用。陝縣雖然面積不大,但城高且厚,易守難攻,呂布嘗試了幾次都無功而返。就在這個時候,高順出場,大家才知道他所用兵器竟是“北斗神槍”之一的仙器“玉衡廉貞槍”。他本是中階大劍師,可有了這個仙器的幫助,讓他的實力立刻提升到高階大劍師的境界。他身先士卒,帶領幾百部曲衝上城頭,手下竟無一合之將。那幾百人放在任何人的隊伍中都已是軍侯之能,但竟甘心在高順手下做一名普通的士兵,可見高順平日治軍之能。

第79章 西出陽關第1章 孫策用兵第39章 談判破裂第21章 寂滅神箭第29章 真龍翻滾第92章 人龍合一第93章 天魔結界第4章 青蔥歲月(一)第50章 魔王再臨第5章 招司揚威(一)第40章 連環追殺第9章 血浪翻滾(六)第72章 四靈齊聚第11章 鐵戟溫侯(三)第12章 七族往事第60章 功敗垂成第14章 神秘孩童第22章 酆都鬼城第6章 中原狼煙(六)第12章 情斷義絕(三)第44章 無情刺殺第12章 河北霸業(五)第3章 驚神之箭第39章 美人單挑第1章 夜半驚魂(四)第1章 安寧歲月第8章 虎癡惡來(一)第70章 四方鼎立第84章 難分上下第58章 成功覆命第42章 將軍牛飲第3章 驚神之箭第1章 大漠爭鋒(一)第2章 聲東擊西(一)第11章 洛陽會談第8章 秦皇陵墓(三)第5章 諸族之戰(五)第2章 天縱英才(一)第1章 大漠爭鋒(一)第19章 漢中平定第39章 不速之客第14章 神秘孩童第69章 得失之間第71章 喜得神鏡第88章 突圍決策第92章 強者降臨第8章 虎癡惡來(七)第30章 神秘勢力第1章 夜半驚魂(一)第3章 饕餮盛宴(五)第84章 難分上下第7章 觀星之術(六)第41章 三大高手第69章 雙雄對陣第4章 盛陰孤陽(四)第24章 全面作戰第74章 譙郡攻防第58章 成功覆命第1章 無法無天(五)第99章 散仙角力第12章 河北霸業(三)第2章 聲東擊西(四)第5章 臨危遇險第104章 被動挨打第2章 暗潮洶涌第5章 密林驚變(二)第5章 招司揚威(一)第9章 精靈公主(四)第3章 饕餮盛宴(二)第3章 饕餮盛宴(六)第4章 驚天陰謀(三)第28章 情感試煉第18章 淡淡哀愁第63章 白骨騎兵第108章 一統天下第63章 西涼閻行第75章 羅馬騎兵第32章 虎賁猛士第3章 拒馬奇襲(二)第50章 魔王再臨第49章 地頭毒蛇第5章 孫家尚香第2章 聲東擊西(三)第10章 袁紹之殤(六)第67章 奪命烈焰第4章 驚天陰謀(四)第10章 棄暗投明(六)第7章 厚積薄發(一)第4章 兗徐之爭(四)第5章 窈窕淑女(三)第3章 龍戰於野(三)第5章 撲朔迷離(四)第6章 鬼才出世(二)第3章 龍戰於野(一)第6章 郎情妾意(六)第69章 避雷神針第3章 拒馬奇襲(五)第86章 喜憂參半第76章 意外伏擊第70章 六戊金霞
第79章 西出陽關第1章 孫策用兵第39章 談判破裂第21章 寂滅神箭第29章 真龍翻滾第92章 人龍合一第93章 天魔結界第4章 青蔥歲月(一)第50章 魔王再臨第5章 招司揚威(一)第40章 連環追殺第9章 血浪翻滾(六)第72章 四靈齊聚第11章 鐵戟溫侯(三)第12章 七族往事第60章 功敗垂成第14章 神秘孩童第22章 酆都鬼城第6章 中原狼煙(六)第12章 情斷義絕(三)第44章 無情刺殺第12章 河北霸業(五)第3章 驚神之箭第39章 美人單挑第1章 夜半驚魂(四)第1章 安寧歲月第8章 虎癡惡來(一)第70章 四方鼎立第84章 難分上下第58章 成功覆命第42章 將軍牛飲第3章 驚神之箭第1章 大漠爭鋒(一)第2章 聲東擊西(一)第11章 洛陽會談第8章 秦皇陵墓(三)第5章 諸族之戰(五)第2章 天縱英才(一)第1章 大漠爭鋒(一)第19章 漢中平定第39章 不速之客第14章 神秘孩童第69章 得失之間第71章 喜得神鏡第88章 突圍決策第92章 強者降臨第8章 虎癡惡來(七)第30章 神秘勢力第1章 夜半驚魂(一)第3章 饕餮盛宴(五)第84章 難分上下第7章 觀星之術(六)第41章 三大高手第69章 雙雄對陣第4章 盛陰孤陽(四)第24章 全面作戰第74章 譙郡攻防第58章 成功覆命第1章 無法無天(五)第99章 散仙角力第12章 河北霸業(三)第2章 聲東擊西(四)第5章 臨危遇險第104章 被動挨打第2章 暗潮洶涌第5章 密林驚變(二)第5章 招司揚威(一)第9章 精靈公主(四)第3章 饕餮盛宴(二)第3章 饕餮盛宴(六)第4章 驚天陰謀(三)第28章 情感試煉第18章 淡淡哀愁第63章 白骨騎兵第108章 一統天下第63章 西涼閻行第75章 羅馬騎兵第32章 虎賁猛士第3章 拒馬奇襲(二)第50章 魔王再臨第49章 地頭毒蛇第5章 孫家尚香第2章 聲東擊西(三)第10章 袁紹之殤(六)第67章 奪命烈焰第4章 驚天陰謀(四)第10章 棄暗投明(六)第7章 厚積薄發(一)第4章 兗徐之爭(四)第5章 窈窕淑女(三)第3章 龍戰於野(三)第5章 撲朔迷離(四)第6章 鬼才出世(二)第3章 龍戰於野(一)第6章 郎情妾意(六)第69章 避雷神針第3章 拒馬奇襲(五)第86章 喜憂參半第76章 意外伏擊第70章 六戊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