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負重前行

下午申時,武瑞安打點過一切之後,去了見素醫館。

見素醫館裡,狄姜正在大掃除。她的雙手包着紗布,夾着掃帚,一舉一動都顯得很笨拙。

武瑞安見狀,大步跨進鋪子,奪過她的掃帚,將她摁在凳子上坐好。

“你的手還沒好透,怎麼能幹如此粗活?”武瑞安將掃帚扔給問藥,說:“看好你家掌櫃,再磕着碰着哪了我唯你是問!”

“是~奴婢遵命~”問藥’噗嗤’一笑。顯然她是知道狄姜的皮肉傷都已經好透徹了,但是她依然決定讓王爺和掌櫃繼續恩愛下去。裝病什麼的,可是感情加速發展的催化劑,最管用了!

武瑞安在狄姜身邊坐下,狄姜忙呼喚竹柴端來一碗冰鎮銀耳湯。

武瑞安看了一眼,搖了搖頭,說:“我沒胃口。”

“出什麼事了?”狄姜側頭看他,面上雖然仍舊掛着風輕雲淡的笑意,但是眼眸裡卻多了幾分認真的詢問。

武瑞安嘆氣道:“我可能不能再留在太平府。”

“爲什麼?”狄姜疑惑。

“因爲……”

“嗯?”狄姜眨了眨眼睛,等着他繼續說。

因爲我可能要做一件得罪左相一脈的事。母皇現在還沒有能力動搖公孫一族,只要此事暴露,宣武將再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他的下場要麼是死,要麼是帶着狄姜亡命天涯。

但是原因武瑞安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他不想在不確定的事情發生之前給狄姜造成負擔。

“沒什麼,你不要擔心,等過了這陣子就好了。”

狄姜點了點頭,沒有繼續追問,而是突然話鋒一轉,說:“王爺,要不要陪我去散散步?”

“現在麼?”

“嗯。”

武瑞安看了眼天色,見天色還早,便點了點頭說:“好。”他說着,給狄姜頭上罩了頂冪籬,便牽着她出去了。

一路行來,初秋之景不似春光,但尤勝春光。

看楓葉在似乎夕陽下紅遍,層林盡染。

二人走啊走,不覺間竟行到了明德門下。

此刻,城門之下圍了許多人,他們交頭接耳,在傳閱數封信件。

明德門早在武瑞安的安排下,換上了他的人。他牽着狄姜擠進人羣,終於在門樓下見到一臉焦急的呂晨飛。

“出什麼事了?”武瑞安對呂晨飛說。

呂晨飛顫抖着指着城樓,說:“許、許衛州上去了,他把城門上的侍衛都打暈了!”

“什麼!”武瑞安大驚失色,擡起頭,果然便見許衛州站在約莫四丈高的城門之上。

明德門的城門寬約十五丈二尺,分爲三重三樓,由外向內,分別是閘樓、箭樓和正樓。除南門箭樓外,其餘各樓下都設拱形門洞,門洞高、寬各三丈,深八丈。正樓爲重樓,面闊七間,進深二間,高十丈,三層檐歇山頂,周圍有迴廊。乃太平府最大最高的一座城樓之一。

“他什麼時候上去的?你們怎麼不攔下他!”武瑞安說着就要飛身上前,卻聽樓上傳來一聲厲喝——“天地不仁,我一生忠肝義膽,爲國爲民,老來卻斷子絕孫,無人送終!”

只見許衛州踏上城牆,髮絲在呼嘯地風中飛舞。

他地雙手撥開衣襟,褪到腰間,露出他滿身傷痕。

他不似一般老者,鶴髮雞皮。相反,他的身上每一寸都是肌肉,雖然精瘦,但是充滿了力量。

在場之人大多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是光憑他身上交錯的傷痕就能看出,多少年前,他曾經歷過的,是金戈鐵馬,是烽火狼煙,是氣吞萬里如虎。

原本燦爛的豔陽被烏雲所遮,天地之間一片陰暗。

許衛州站在凜凜風中,神色剛毅,背脊直挺。

他說:“我曾與太宗一齊推翻前朝暴.政,建立宣武一統;也曾帶兵北伐突厥,東征靺鞨;我令天下百姓安居樂業,安享太平。可自從太宗駕崩,文帝登基,殘害手足、陷害忠良等事便屢屢發生,到最後竟發展到令我宣武鐵騎自相殘殺的地步!文獻之爭,令死傷者越十萬!”

許衛州字字鏗鏘,說着讓所有人心驚膽寒的過往。

辰曌的通緝令沒有說是鎮國公犯案,百姓不知道許衛州的身份。他們面露疑惑,看着許衛州的眼神裡更多的是同情——他們不過是將他當作一個神志不清的老頭。

“王爺,要不要末將去帶他下來?”呂晨飛渾身顫抖,請示武瑞安。

武瑞安搖頭:“你不是他的對手。”

“那您……”

“我也不是他的對手。”武瑞安一臉凝重,說:“我只能保證自己在他手裡不落下風,但想把他平安帶下來,卻是斷不可能。”

狄姜在一旁,雙手交疊在身前,目光一動不動地看着許衛州。

許衛州接道:“文獻之爭時,我曾有將士的夫人剛產下孩子,他們就問她‘你追隨文帝還是獻王?’,她說‘自己的丈夫忠於文帝,但自己不認爲獻王有錯’,就這一句,他們直接將她的孩子扔出窗外,摔死在雪地裡(1),當晚,她就去了……他們曾經都是跟着我從戰場上下來的將士,我曾答應過他們,只要能活着回去,所有人都能過上好日子。可現實呢?他們沒有死在外族人手裡,倒死在自己人手中,他們成了上位之人博弈的棋子,我如何能心安??”

“我承認,我在某一方面很懦弱,我可以眼睜睜地看着親人失掉性命,卻沒辦法讓曾經那些跟着我出生入死的將士們命喪黃泉,更加不能接受手足相殘,同胞自相蹂踐!”

“於是我帶着他們離開國都,放他們解甲歸田,可是到頭來,我最終卻是一個都沒能護住……我的戰友們被別有用心者屠殺殆盡,我的家人也都在那一場動盪中去世。我看着他們的屍體被高掛在東都的城牆之上,可我爲了手下將士們的安危,卻連上前救下他們屍體的勇氣都沒有!直到他們在城牆被風乾成骷髏,多年後被獻帝的人安葬,我纔敢偷偷去墳地上看一眼……”

“而我畢生信仰守護之宣武,如今也在公孫渺之流的蠶食下,愈漸衰弱……我恨自己無能爲力,恨自己曾親手放下了屠刀!”

許衛州目光灼灼,眼神穿過人羣,最終落在武瑞安的身上。

他似乎是對着天下人說,卻又似乎只是對武瑞安一個人說。

“曾經我手握重兵,鐵騎滔滔,如今我老年遲暮,獨身一人……但那又如何?”他說:“就算只剩下我一個,只要我想,不論過了多少年,我也依然可以再拿起屠刀!我也依然會爲了宣武國戰鬥下去!我死不足惜,唯願以己之血薦軒轅!”

曾經霜重腸斷,從此天涯成孤路。

如今悽然相像,苦情重訴。字裡行間,光影斑駁。

前三十年,他戎馬半生。

中間十年,他是隻手遮天的鎮國公,就連長孫無垢都是他的門生,公孫渺之流曾經見他一面都難。

後二十年,他被文帝屠殺滿門,他的親人全都命喪黃泉,他的兄弟戰友,全都離他而去。他所有的驕傲全都付諸東流,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能再說出口。

他自己則孑然一身,漂泊在社會底層,在各個城市顛沛流離。

再十年,當他終於到達太平府,見證宣武國在女皇辰曌手中,重又回到鼎盛時期,當他終於看到他想看到的太平世界,可這個世界又給了他無情地一擊。

他終於又拿起武器,用他自己的方法報復。

他是在報仇,可更深層次的,是在維護他心中的正義。

他有傲氣,有鐵骨,還有憤怒。憤怒之火,在他的胸中熊熊燃燒,最終燒掉了他的信仰。

當他沒有了滔天的權勢,當他不能再用鎮國公的身份去衡量這個世界,他仍用自己的眼睛去丈量這個世上的公義。他重又拿起屠刀,讓那些不能得到法律制裁的人死在自己的手上,再次充當了世界的審判者。

許衛州又拿起一拓拓宣紙,朝着天空灑下。白紙紛紛揚揚,如雪花旋轉落下。

城下的百姓爭搶奪過,爭相傳閱。武瑞安和狄姜亦是如此。

白紙上有密密麻麻的小字,不似印刷而成的產物,而是他一筆一畫謄寫而來。想來這些東西也沒有人敢爲他印刷,這每一份文書都透露着他的心血和憤怒——這是死在他手裡的人的罪證。其中多是收受賄賂,買兇殺人,栽贓嫁禍,賣官鬻爵之類。宋璃,趙佑,劉衡這幾個人,可說是死不足惜。但是這裡頭,始終沒有提及公孫渺。

“雖然公孫渺行事謹慎,從不落人把柄。但是我知道,大家都知道,我宣武國之最大蛀蟲,非公孫渺莫屬!公孫渺此人絕不可留!我雖殺不了他,但我希望自己的死能夠引起陛下的重視!”

“我,雖死猶榮!”

許衛州灑下最後一拓宣紙,隨即縱身一躍。

“許伯——!!”

武瑞安驀地睜大眼睛,下意識足尖點地,飛身上前,可他還是晚了一步。

許衛州的身體就像是滿城飄飛的紫薇花瓣重重的落下。他的身下溢出鮮血,一如落在地上的紫薇花瓣,無論是在枝頭還是零落成泥,皆是那般濃豔絢麗,滿堂殷紅。

枯藤老樹,紫薇花謝。

倚門回首,壯懷激烈。

當這個世界背叛了你,你隱忍、退避、不過問。然後他們會用更暴戾的方式,讓你退無可退,避無可避。直到你拿起屠刀,以己之力,以命相搏,還給這個世界沉痛一擊。

但是他的內心亦是充滿了痛苦。

許衛州曾親自參與修訂法典,奠定了治國之根本,而他在晚年卻又親自毀掉了它。

那無異於毀掉了他一世的信仰。

……

……

“泥巴躺得好好的你非要把人家扶上牆!朽木腐得好好的你非要把它雕成才!鹹魚躺得好好的你非要給人家翻一翻!我的小孫女兒從前再醜陋再不好,總也還是個大活人!她活得好好的!現在好了,我孫女兒死了,她死了!!錢四娘,你賠我孫女!!你賠我孫女!!!”

……

……

“公子,你可千萬不要去招惹他們啊!他們不好惹,咱們惹不起啊!”

“公孫祺的爹是左丞相,不說隻手遮天,那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咱們……咱們拿什麼跟他們鬥?”

……

……

“從前丫兒也是這樣同我說,說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可是到頭來呢?她其實什麼都不懂。”

“我以前一直規勸丫兒,做人啊,就要學會碌碌無爲,安穩度過一天又一天……最終才能安心過完這無波無瀾的一生,沒有什麼比平安更重要的了!但是她偏不聽,現在可好?死了都沒能留下個全屍。”

……

……

“人活一世,但求平安,安安穩穩過下去便是最好的結局。現在我已經接受了丫兒的離開,我不希望再有任何人爲她犯險。”

……

……

“求求你們,不要去招惹他們,咱們惹不起,總還能躲得起罷?逝者已矣,打落牙齒和血吞也便是了!”

“我不希望看到你們爲我犯險,你還年輕,我不希望哪天你們也就這樣消失了……”

……

……

這一刻,許衛州曾說過的每一句話,在狄姜的腦海裡都無比清晰。

他從前一直都是以一種卑微的姿態面對世人,但如今回首去看,他越是卑微,就越是能夠警醒世人——他曾是宣武至高無上的將領,他只願抵禦外敵,不願戕害同族。

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2)。紫薇花象徵和平,許衛州用一生來維護自己的信仰。

從前的他光芒萬丈,受人敬仰。而他的晚年,卻更讓人欽佩。

那些所有不堪回首的悲慘過往,每一幕都會讓你爲之淚流滿面,肅然起敬。

他是生活在平凡枝椏上開出的一朵最絢爛的花。

(作者有話說:(1)改編自《切爾諾貝利的悲鳴》,(2)出處不詳,但我是在《湄公河行動》裡面看到的。羣麼麼~慶祝新年,一會雙更!)

第十章 饅頭情人節小番外番外 送別第三十八章 紫薇花神第19章 丹若花神第18章 織夢鈴第二十八章 血月再現第23章 玉佩(1)第13章 梅花花神番外 診病第21章 歸宿第14章 兇手(1)第23章 訣別第23章 酒肆第五章 囹圄第12章 報復番外 太霄劍鞘第36章 鴆酒卷三 桃林芳菲燼 第01章 九渡河第十二章 告別第二十二章 嫁衣第十二章 攜芳閣第十一章 劍鞘第11章 羽毛番外 太霄劍鞘第七章 貧民窟第6章 血光之災第3章 葵水第14章 臨幸(2)第02章 潘玥朗第2章 赤色尾羽第二章 我只在乎你第25章 太妃第十一章 劍鞘第31章 有情有義的人終會回來第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08章 聚餐第13章 送親(2)第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一章 太霄帝君第一章 太霄帝君第08章 聚餐第08章 凱旋迴朝第七章 重逢第11章 和親突厥(2)第19章 墮仙楔子 歸來楔子 見素醫館第五章 囹圄第三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14章 無字靈壁第11章 李姐第十一章 春宮圖第10章 大婚第4章 長孫玉茗番外 寶光禪寺第18章 鬼胎第20章 十剎花(2)第23章 訣別第36章 鴆酒情人節小番外卷三 桃林芳菲燼 第01章 九渡河第02章 死屍(1)第03章 忘川之水第05章 女鬼第七章 魏紫第十六章 女傅第14章 無字靈壁第20章 十剎花(2)第14章 宴席第02章 花開時節又逢君(2)第十三章 死諫第十四章 古籍第07章 龍茗第八章 魏紫(2)第19章 丹若花神第三十八章 紫薇花神第07章 鎮魂圖楔子 見素醫館第十二章 攜芳閣第十章 饅頭第11章 開元日(1)第20章 十剎花(2)第18章 鬼胎第24章 沉香第04章 歡宜館(1)第12章 送親(1)第2章 赤色尾羽第13章 臨幸(1)第十五章 高人第五章 囹圄第09章 生死劫(2)第10章 失蹤(2)第09章 失蹤(1)第7章 湖心亭飲宴第15章 兇手(2)番外 白骨夫人第十四章 攜芳閣3第16章 涼城第13章 銅像
第十章 饅頭情人節小番外番外 送別第三十八章 紫薇花神第19章 丹若花神第18章 織夢鈴第二十八章 血月再現第23章 玉佩(1)第13章 梅花花神番外 診病第21章 歸宿第14章 兇手(1)第23章 訣別第23章 酒肆第五章 囹圄第12章 報復番外 太霄劍鞘第36章 鴆酒卷三 桃林芳菲燼 第01章 九渡河第十二章 告別第二十二章 嫁衣第十二章 攜芳閣第十一章 劍鞘第11章 羽毛番外 太霄劍鞘第七章 貧民窟第6章 血光之災第3章 葵水第14章 臨幸(2)第02章 潘玥朗第2章 赤色尾羽第二章 我只在乎你第25章 太妃第十一章 劍鞘第31章 有情有義的人終會回來第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08章 聚餐第13章 送親(2)第二章 病來如山倒第一章 太霄帝君第一章 太霄帝君第08章 聚餐第08章 凱旋迴朝第七章 重逢第11章 和親突厥(2)第19章 墮仙楔子 歸來楔子 見素醫館第五章 囹圄第三十五章 天策上將第14章 無字靈壁第11章 李姐第十一章 春宮圖第10章 大婚第4章 長孫玉茗番外 寶光禪寺第18章 鬼胎第20章 十剎花(2)第23章 訣別第36章 鴆酒情人節小番外卷三 桃林芳菲燼 第01章 九渡河第02章 死屍(1)第03章 忘川之水第05章 女鬼第七章 魏紫第十六章 女傅第14章 無字靈壁第20章 十剎花(2)第14章 宴席第02章 花開時節又逢君(2)第十三章 死諫第十四章 古籍第07章 龍茗第八章 魏紫(2)第19章 丹若花神第三十八章 紫薇花神第07章 鎮魂圖楔子 見素醫館第十二章 攜芳閣第十章 饅頭第11章 開元日(1)第20章 十剎花(2)第18章 鬼胎第24章 沉香第04章 歡宜館(1)第12章 送親(1)第2章 赤色尾羽第13章 臨幸(1)第十五章 高人第五章 囹圄第09章 生死劫(2)第10章 失蹤(2)第09章 失蹤(1)第7章 湖心亭飲宴第15章 兇手(2)番外 白骨夫人第十四章 攜芳閣3第16章 涼城第13章 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