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東方天空

霍坤看着眼前的戰機平顯儀,感覺到自己的手上已經冒出了一層汗水,即使坐艙中的空調在全速運轉,他仍然感覺到有點透不過氣來。

作爲一名年齡只有二十三歲的中國人,霍坤是非常幸運的,因爲他是一名天之嬌子,是絕大部分年輕人夢想成爲的飛行員,而且是真正的戰鬥機飛行員,是最有可能當上王牌的防空大隊的飛行員。

在飛行員中,霍坤卻並沒有那麼的幸運了,因爲他比別人晚了一步,這讓他有點狠自己怎麼沒有早兩年從孃胎裡爬出來。當霍坤從培訓大隊出來的時候,臺海戰爭即將爆發,而等他熟悉了比空軍學院中先進得多的Su-27戰鬥機的時候,臺灣空軍已經被消滅得差不多了。在這之前的作戰行動中,他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習怎麼進行大機羣空戰,怎麼熟練大編隊飛行以及怎麼規避地面防空力量。而到現在,他的擊墜記錄還是零,是他們大隊中少有的“光板”飛行員。

而作爲千百個“菜鳥”飛行員中的一名,霍坤又是相當幸運的,因爲他所在的大隊已經是空軍中戰果最多的一個大隊了,甚至拿到世界範圍來講,他們大隊也已經相當的出名了。可以說,臺海一戰不但打響了中國空軍的名聲,也順帶讓這個產生了15名望百,3名雙料王牌,並且有二戰之後擊墜數量最高的王牌——杜冰峰大校(才被晉升,已經是大隊長)作爲領頭羊。而在這麼一個強大的集體中,霍坤能夠得到比別人更多的經驗,而其從一隻雛鷹成長爲羽翼豐滿的雄鷹所用的時間也將更短,即使平時被那些空中“老油條”們教訓得體無完膚,霍坤仍然覺得自己非常的幸運。

最爲幸運的是,霍坤一進大隊,就做了杜冰峰大隊長的僚機,雖然他只是三機戰術中最不起眼的那一個,但是能夠與第一王牌杜冰峰大校搭檔合作,恐怕就算那些“老油條”們也不會在意被分到個什麼角色吧!

在這次的行動中,杜冰峰率領的這個大隊的任務就是迎戰爲日本艦隊護航的戰鬥機,爲後面緊跟着的攻擊機部隊殺出一條血路出來。也許,從這次行動的作戰方式上來看,很有點像二戰中日本與美國航母艦隊在太平洋上的那幾次戰鬥。雖然行動的方式很相似,但是其在本質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是在交戰方式上。從越南戰爭中,美國開始普及中程空空導彈,到海灣戰爭,中程空空導彈已經取代了格鬥導彈作爲空戰核心武器的地位。隨後,在另外幾場強度並不高的局部戰爭中,中、遠程空空導彈已經成爲了空戰中最重要的武器,其擊落數量以及超過了總數量的80%。而隨着導彈技術的進步,現代化的空戰幾乎到了一擊斃命的地步,一般的飛行員在雙方的第一輪交戰中已經成爲了那些王牌戰機上的擊墜標誌。而作爲戰鬥機的操作員,在無人戰鬥機得到普及之前,他們的主要任務已經不再如同過去的那些“騎士”般的飛行員一樣,需要有高超的個人技術,而是更注重整體的配合,以及對電子技術,遠程空戰等系統工程方面的能力了。

其次就是在空戰戰場的性質上。二戰中的艦隊攻防戰中,攔截戰鬥機與艦隊本身的防空火力並沒有多少配合,而且還是相互衝突的,其中就不有不少的攔截戰鬥機是被自己艦隊的防空火力給打下來的。而在現代化的海戰中,雖然空中力量仍然是主力,但是艦隊本身的防空火力,特別是遠程防空網已經與防空戰鬥機本身嚴密的結合了起來。其實這也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是隨着技術的進步而得以實現的,但是在真正的操作上,還存在着很大的難度。

而最爲主要的是,這次雙方都沒有航母,所有參加進攻的戰鬥機都是以後方的空軍基地爲依託的,所以,這讓空戰變得稍微簡單了點,也更加的直接了。交戰地點幾乎位於雙方航程的中點上,即使使用的都是重型戰鬥機,都有很大的航程,但是當雙方交手之後,機內攜帶的燃料已經不會給他們太多格鬥的機會,勝敗也就在第一波的攻擊中。而在雙方戰鬥機之間的決鬥結束之後,誰也沒有多餘的力量投入另外的防空戰鬥機,因爲基地確實是太遠了,基地中能夠容納的戰鬥機數量也是有限的。因此,這場戰鬥的天平已經開始向中國這一方傾斜了。

比起地面戰來,空戰更加註重的是主動權,是看誰先發動攻擊,而不是防禦的一方佔有天然的優勢,這也是空軍更具有攻擊性,本身就是攻擊性爲主的軍種的最大原因,如果要讓空軍進行防禦,那麼吃虧的永遠是沒有掌握主動權的那一方。

這場空戰一開始,雙方也嚴格的遵從了這個最基本的原理,都想搶先發動第一輪攻擊。但是設想永遠只是設想,要想將計劃變成事實,還需要物資作爲基礎。而在現代化的空戰中,更看重的是武器裝備的質量,用只有格鬥導彈的戰機部隊,是永遠無法戰勝那些擁有中、遠距離空空導彈的戰機的。而在雙方的這一輪交手之中,這個物資基礎顯得更加的重要。

作爲放手的一方,日本戰鬥機羣知道自己已經處於了天然的劣勢中,所以更加渴望在空戰這方面取得主動權。而這從他們派出的都是F-15J重型戰鬥機,以及加速前進上就能夠看得出來,他們已經在儘量的爭取戰鬥的主動權了。

而那些負責奪取戰場制空權的中國戰鬥機是絕對不想讓日本人的努力變成現實的。這次派出的三個大隊,168架Su-27戰鬥機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戰機上13個外掛點中,除了三個副油箱與翼尖上的兩個電子干擾吊艙外,別的都掛上了空空導彈。其中在機翼的2A、B兩個掛架上是用三聯裝形式攜帶的6枚AA-12E導彈,進氣道下的兩個掛架上是AA-12,機翼最外側的掛架下是兩枚AA-11S型格鬥導彈,靠着的兩個掛架下就是最後的兩枚AA-12了。如果不是AA-12E沒了庫存的話,他們肯定會把所有的AA-12都換成射程更遠的AA-12E了。

而從這次雙方的戰機型號,以及所攜帶的武器上來看,似乎是在完成冷戰時美蘇從沒有進行過的交手。只是這次交手雙方不是美國與蘇聯的繼承人俄羅斯了,而是日本與中國。所以,這場空戰在還未爆發的時候,就吸引了全世界所有兵器迷的眼球,在他們看來,F-12與Su-27這兩種代表着冷戰對抗最顛峰時期最先進的戰鬥機,終於在冷戰結束近20年之後,可以在另外一個戰場上來一次正面的決鬥,比出個高下來了。但是,日本使用的F-15J與中國空軍的F-11從本質上來講,已經在它們的原形上變化了很多。

日本的F-15J前面已經介紹過了,出了飛機的殼體以及動力系統外,整架飛機的電子、雷達等子系統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連使用的武器都是日本自己生產的,即使那些導彈的身上能夠看到美系武器的影子,但是其核心技術是日本獨立開發的。而中國空軍的F-11雖然是從Su-27上發展而來的,外界也將這種戰鬥機當做了中國自己生產的Su-27,但是其電子設備也基本上換成了中國自己的產品,至少都已經對原有的設備進行了重大的改進。所以,這場空戰的主力武器中,也還帶着中日兩國的最高航空與電子技術的因素。

空戰是在2008年4月15日的北京時間凌晨3點半開始的,下面的內容摘自霍坤空軍元帥的回憶錄:

“3點10分的時候,杜大隊發出了加速的命令。當時我跟在大隊長後面兩公里處,作爲新的三機編隊的掩護副僚機,負責給前面的長機以及主僚機提供掩護,並且接受他們的指揮發射導彈。我們只用了1分鐘,準確的說是56秒就把速度從0.9馬赫的巡航速度提高到了2.1馬赫,副油箱也丟掉了。這個數字我現在都記得很清楚,當時感受着發動機被開到最大功率上發出的那種震動,心裡才叫激動啊,因爲我們能夠馬上與敵人戰鬥了,我也想象着第一顆紅五星被塗到機身上的那種感覺……

“3點15分的時候,我們接受了由後面預警機發來的目標參數。到這時候,我們仍然沒有打開戰機的火控雷達。當時二炮的中程導彈已經對戰區上空進行了全頻段干擾,不管是日本人的,還是我們的戰機雷達都無法正常工作。其實我也一直在懷疑那些預警機是怎麼發現目標的,當時想不清楚,都後來才知道是才裝備的一種秘密武器……

“接受目標數據大概用了2分鐘,3架預警指揮機給168架戰鬥機提供情報支持,這個速度已經是很快的了,比我們演練中用的時間都要短。當然,這些技術性的問題,作爲我的愛好,我一直很關心,當時也搞不清楚爲什麼這次的速度提高了這麼多,後來才知道,是我們的‘北斗2’代指揮系統的功勞,可以說,這種新的指揮系統,是我們能夠以不佔優勢的力量擊敗日本戰鬥機的第一個功臣……

“3點18分,我們做好了發射導彈的準備,杜大隊也發出了進攻命令。168架戰鬥機發射了1008枚導彈。那場景之壯觀啊,到現在我都無法忘記那天心裡的激動。上千道閃動着紅色光芒的白線衝出機羣,在月光下顯得格外的醒目……

“我們當時距離日本機羣還有120公里,正好在AA-12E的最大射程上。當時我很懷疑在這種極限射程上,我們的攻擊會落空,只要日本機羣馬上掉頭,那這批導彈就算是白費了。但是杜大隊的經驗是不容我去懷疑的,在有他的戰鬥中,幾乎就沒有出過錯!

“發射完導彈後,我們開始減速,以減慢與日本戰績的接近速度。日本人用的AIM-120或者是AIM-2導彈的射程只有80公里,我們必須要爲第一批導彈留出引導時間,並且讓日本人沒有多少時間引導他們的導彈。

“數據是從後方的預警機上接受的,我們只負責中段引導工作。這段過程是很無聊的,大部分的工作都由計算機在負責,我們的任務就是盯着計算機,預防可能出現的錯誤。雖然大家都很小心,精神都高度集中。但是問題還是無法避免的,記得當時中隊裡另外一個小隊就有架F-11的電子系統出了故障,最後不得不放棄了他發射的那6枚導彈的引導工作,算是浪費了6枚導彈……

“40秒後,我們與日本機羣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了80公里,這時候,杜大隊馬上就發出了新的命令,讓我們把另外的4枚AA-12都發射了出去。對於射程能夠達到100公里的AA-12來說,80公里的距離已經太短了,即使那些日本的戰鬥機這時候掉頭逃跑,也來不及了。

“同時,我也知道,日本戰鬥機也發射了導彈,他們絕對不會讓雙方之間的距離再接近20公里,在AIM-120或者AIM-2導彈的最佳射程內發動攻擊。同時,我們的引導工作也進行到了最關鍵的時候。當時的電子系統還不夠先進,即使都是我們國家最好的技術,一架F-11也只能夠同時引導6枚導彈,所以,第二批導彈都採用了慣性中程制導模式,我們的所有注意力都用到了對第一輪導彈的引導上……

“再過了10秒鐘,我們結束了引導工作。此時第一輪導彈距離日本機羣只有20公里了,AA-12E已經能夠使用自身的火控雷達進行攻擊。而我們也必須得‘逃命’了,此時我們的第二批導彈距離日本機羣還有60公里,日本的導彈與我們的距離肯定也差不多了。

“整個編隊轉彎之花了10秒鐘,這已經是很難得的成績了,而這又讓日本人的導彈接近了15公里。然後,我們開始集體加速,準備要逃過這一輪導彈攻擊。當時我還沒有實際的空戰經驗,對中、遠距離空戰的意識還停留在課堂的理論上,當然,我也拼命的壓着油門,希望能夠飛快一點,全大隊的人幾乎都是這麼做的……

“因爲少了導彈產生的阻力,這次我們只花了45秒鐘就加速到了2馬赫,而當我們提高到最大速度的時候,導彈告警機已經叫了起來。在那最危險的十秒鐘內,我都不知道我幹了些什麼,只是拼命的壓着油門,跟隨在大對仗的後面拼命的逃跑着。也許我算是很幸運的吧,當我們逃出了日本導彈的最大攻擊距離的時候,我還能夠在天空自由的飛翔,但是卻有15名戰友無法再繼續下面的戰鬥了……

“我們重新完成編隊之後,在大隊長的帶領下,又殺了回去,這之前,已經將跳傘飛行員的座標傳給了後面的營救部隊,而我們也收到了前兩批導彈的攻擊報告。我們的成績非常不錯,日本人的傷亡比我們大多了,僅僅能夠確認被擊落的日機就超過了89架……

“雖然我們在第一輪的空戰中,因爲進行了兩次導彈攻擊,並且取得了提前進攻的優勢,讓我們能夠以優勢兵力迎戰剩餘的日機,但是當我們用光了所有的中程導彈之後,我們的優勢已經不明顯了,現在每架戰機只有2枚格鬥導彈,而日本的F-15J是能夠攜帶4枚格鬥導彈的……

“因爲在這之前,我只在‘空軍訓練聯隊’(中國的‘TOPGUN’部隊,專門訓練戰鬥機飛行員的格鬥能力,但是在遠程武器被大量使用,且佔據了支配地位之後,空軍飛行員的格鬥訓練量已經大大的減少,一年由20個小時減少到了10個小時)進行過10個小時的格鬥訓練,所以我對即將到來的殘酷的格鬥沒有一點的心理準備。所以,我只希望日本那些F-15J將本來用於攜帶AIM-9導彈的掛架都裝的是AIM-120,這樣我們才能夠保證取得勝利……

“當我們經過一分鐘的奔襲,與日本戰鬥機羣進入目視空戰的時候,我的希望也破滅了,那些按照標準配置攜帶導彈的F-15J的火力比我們強大得多,而且都是用的AIM-3與AIM-9X格鬥導彈,比我們使用的‘霹靂’11(AA-11S的國內代號)一點都不落後。而且日本飛行員也都使用上了頭盔瞄準儀,讓雙方之間的格鬥必須要依靠飛行員的技術了……

“在以往的空戰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是雙機編隊,一架主機,一架僚機。而在臺海戰爭中,杜大隊首先對老舊的空戰編隊進行了改進,將雙機發展成了三機。在進行攻擊的時候,兩架戰鬥機負責攻擊,一架負責掩護;而遇到危險的時候,兩架負責掩護,一架負責繼續攻擊。這能夠讓我們的攻擊持續不停,同時攻擊時的力量也更加強大了,防禦時也能夠有效的對付各個方向的威脅。從現在的空戰發展來看,可以說由杜大隊第一個使用的這種多機空戰模式已經成爲了主要的空戰編隊,杜大隊也算是開創了一個新的空戰時代……

“在飛行學院的時候,我們主要學習的是雙機編隊,我是到了大隊之後,纔開始熟悉這種三機編隊,而當時也是我參加的第一次空戰,所以我被分到了副僚機的位置,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負責掩護大隊長與主僚機的後方,這讓我有機會觀察到整場空戰,並且也收到了我的第一個格鬥戰果……

“交戰的空域距離日本艦隊只有100公里不到,正好在他們艦隊遠程防空網的邊上。這時候,跟在我們後方的攻擊機羣也在準備發射反艦導彈了,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後退,必須要將那些日本戰機打回去。而日本人也絕對不想看到成千上萬的導彈打向他們的艦隊,所以空戰進行得非常的激烈,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當時雙方就如同殺紅眼的仇人一樣,都不會後退一步……

“我方參加空戰的有143架戰鬥機,出了被擊落的十多架外,還有十多架因爲故障退出了戰鬥。而日本方面參加空戰的戰鬥機是71架,我們佔據了兵力上的優勢,但是在火力上,雙方几乎是旗鼓相當的……

“空戰開始後,杜大隊就率領我們兩架僚機飛在最前面,我們也是最先進入格鬥的小隊。而我,也是從這次的空戰中知道了杜大隊爲什麼能夠成爲第一王牌,爲什麼能夠率領大家取得連續不斷的勝利的原因了……

“我們錯過了第一批的20架日本戰機,將它們留給了後面的隊友,大隊長帶領我們直接殺進了,當我們與第三批的日本戰鬥機迎頭相遇的時候,大隊長帶領我們開始減速,並且發動了第一次攻擊……

“我們小隊的第一個目標是一架機頭上塗着朵黑色櫻花的F-15J,從對方的塗裝上來看,應該是日本戰鬥機聯隊長的坐機。而杜大隊選擇這個目標,顯然是擒賊先擒王,只要將他們的聯隊長幹掉,那麼日本人的士氣肯定將受到嚴重的打擊,無法安心的空戰了……

“空戰從5000米的高度開始,對方顯然也已經看到了杜大隊坐機上的19個紅五星,知道自己遇上了世界(現存)頭號王牌,而他的技術也非常過硬,並沒有馬上就被大隊長逮住尾巴。在大隊長即將進入導彈5公里不可逃逸的射程時,對方做了一個漂亮的下筋斗,高度降低到了2000米,並且加速向日本艦隊的方向逃跑。大隊長並沒有降低高度追上去,而是進行了一次漂亮的導彈跨射,即使距離遠了點,但是對於‘霹靂’11能夠達到20公里的射程來說,也已經足夠了……

“對方在發現已經被導彈跟上之後,開始了大過載機動,並且釋放了紅外干擾彈。但是在開始的機動中,它已經損失了太多的能量,並且被導彈從後上方進行攻擊,如果是一般的飛行員,恐怕做再多的機動都無法逃避被擊落的宿命了。但是這架F-15J在下降到20高度,並且做了一個非常危險的9G躍升加180度小半徑轉彎之後,成功的擺脫了導彈……

“這時候,我們3機編隊的威力就表現了出來。如果是兩機編隊的話,這時候是無法馬上再發動一次攻擊的,但是我們卻能夠!在那架F-15J在其僚機的保護下準備爬升積蓄能量的時候,駕駛主僚機的孫成海上尉成功的佔據了一個有利位置,並且在最佳時刻發射了一枚導彈……

“這次,那架F-15J在能量沒有積蓄好時受到攻擊,已經是迴天無力了,導彈幾乎直接鑽進了發動機,爆炸的火球照亮了整片天空,上面的飛行員即使能夠彈射出來,也會被橫飛的破片打成蜂窩。而大隊長也成功的繞到了對方僚機的後方,將那架已經驚慌失措的僚機向我這個方向趕了過來……

“這次,我沒有手軟,在大隊長的坐機離開導彈攻擊範圍的那一瞬間,我按下了導彈發射按鈕。從導彈發射到的導彈擊中目標,大概經過了十秒鐘,但是我覺得好象就一瞬間一樣。當我還在爲按下導彈發射按鈕而激動的時候,那架F-15J已經被炸掉了只翅膀,裡面的飛行員也被彈射了出來,而我,也爲自己的戰機加上了第二顆紅星……

“當我們回過頭來,趕回到主戰場空域的時候,空戰已經接近了尾聲。顯然孫成海乾掉的是一架聯隊長的坐機,日本機羣在失去了統一指揮之後,根本就無法與我們的三機編隊進行對抗,被殺得落花流水。除了在最後方沒敢上來參與戰鬥的那十多架F-15J外,我們沒有放過一架F-15J,並且將這片海域的制空權撈撈的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這時候,後方蹣跚着趕來的攻擊機羣也開始在我們的下方發射導彈,我們成功的完成了祖國交託給我們的任務……”

雖然從這位後來成爲共和國新世紀中第一位空軍元帥的回憶錄中,我們無法感覺到當時空戰的激烈與緊張程度,但是從戰後的一些統計數據上,我們能夠感受到,這場震驚了世界,也成爲了後來數年衆多軍事愛好者談論的焦點,空軍研究員討論重點的空戰有多麼的激烈與龐大。

在這場空戰中,只計算雙方爲奪取制空權而投入的戰鬥機數量就超過了300架,其中中國方面投入了3個大隊的165架戰鬥機(本是168架,但是有3加因爲設備故障,在半路退出了戰鬥),日本投入了2個戰鬥機聯隊與2個戰鬥機中隊的160架戰鬥機。而從損失方面來看,日本被擊落127架,重傷報廢21架,幾乎沒有1架能夠完好的回到基地。而中國也損失了32架戰鬥機,其中11架成功的回到了機場,只是最後失去了修復的價值。大部分被擊落的日本飛行員都成功的彈射了出去,但是最後出了兩人外,都成了中國的俘虜或者成了鯊魚的點心。而中國方面,21名被擊落的飛行員,只有1人因爲重傷不治,其餘20人最後都再次回到了戰場上。

這場空戰的意義並不只是戰術的,不僅僅是讓中國的攻擊機羣能夠順利的,毫無的發動攻擊。它對世界空軍的發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三機編隊的影響,有了這次用血買來的教訓,日本空軍(隨即由空中自衛隊改編而來)第一個跟隨中國空軍開始改變戰術系統,將雙機編隊發展成了三機,甚至四機、五機編隊。而在後面十多年中,三機編隊已經成了空中格鬥的絕對主力,另外也爲四機,五機等更大規模空戰編隊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空軍的武器發展開始走上了一條暫時看來有用,但是卻非常極端的方向。這次空戰中,中日雙方的戰機數量幾乎是持平的,而且兩種戰機的性能也是伯仲之間,根本就不存在硬件差距。而日本飛行員的素質也絕對不會比中國飛行員落後,即使中國有像杜冰峰這樣的超級王牌,但是少數的王牌並不能夠對戰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結果幾乎是一邊倒的關鍵就在雙方使用的武器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要具體的說,就是雙方手中的“矛”的長短不一樣,導致一方能夠率先發動攻擊,而讓另外一方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最後導致了空戰結果傾向了擁有更長的“矛”的那一方。而這個結果,也幾乎讓全世界的空軍開始尋求更,長的“矛”,發展超遠程空空導彈已經成了所有空軍重點研究的方向。而在這之後,射程超過100公里的中程空空導彈已經非常常見,連射程在150公里以上的遠程空空導彈也開始普及,而受到血的教訓的日本人,還是開發射程超過300公里,甚至達到1000公里的“超級”空空導彈。只是,這並沒有形成永遠的潮流,當另外一次血的教訓降臨在這些極端的人身上的時候,才證明這條路是錯誤的!

當空戰剛剛結束的時候,中國的全方位,超飽和攻擊也正式開始了。

第三章 將軍決斷第一章 血色黎明第二章 天降奇兵第十六章 砧板與刀第一章 颱風過後第四章 傳業授道第十章 邊境戰役第六章 狗急跳牆第五章 四次戰役第九章 決戰前夕第四章 科技革命第七章 閃電行動第四章 獨島之爭第九章 羣島風波第八章 初試鋒芒第九章 任務失敗第二十四章 戰火不熄第十八章 血債血償第四章 非洲攻略第十六章 誰服從誰第十五章 丹佛末日第十四章 有限讓步第二十四章 無謂抵抗第十四章 人造災難第三章 峰尖谷底第九章 橫刀立馬第六章 模糊戰線第五章 志願艦隊第九章 外交煙霧第六章 瞞天要價第十七章 猛虎出籠第一章第九章 大軍北伐第九章 羣島風波第十一章 瘋狂的世界第十七章 憲政改革第三章 得州之雪第五章 大國利益第十七章 進軍美國第六章 髒彈風波第六章 狼狽爲奸第七章 九天飛龍第八章 戰術思想第十章 兩棲登陸第十七章 進軍美國第十章第十二章 以炸促和第四章 迫敵就範第九章第一章 秘密籌劃第十二章 中國態度第十四章 危險遊戲第二章 科學力量第七章 極限救援第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十一章 全面轟炸第三章 誰威脅誰第十一章 痛定思痛第五章第二十八章 三箭齊發第四章 深海狂龍第四章第十一章 介入行動第七章 怒海爭鋒第二章 將軍出征第二章 彈雨紛飛第十三章 美國無奈第六章 國安局長第十七章 全球災難第八章 愚蠢之舉第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第一章 黑日出海第六章 瞞天要價第十章 意外收穫第四章 金錢外交第三章 峰尖谷底第十八章 軍事政變第四章 峰迴路轉第七章 接管行動第二章 航母殺手第十六章 前進坦克第十章 完美配合第四章 橫看側看第七章 虎谷殲敵第一章 最後條件第二章 高盧雄雞第八章 反擊開始第三章 海上警察第一章 停火協議第十二章 一決雌雄第十一章 喪權辱國第一章 攻勢外交第一章 美國颶風第十四章 鐵血軍團第十四章 五百壯士第七章 發戰爭財第九章第二十二章 首都淪陷第一章 大衛之劍
第三章 將軍決斷第一章 血色黎明第二章 天降奇兵第十六章 砧板與刀第一章 颱風過後第四章 傳業授道第十章 邊境戰役第六章 狗急跳牆第五章 四次戰役第九章 決戰前夕第四章 科技革命第七章 閃電行動第四章 獨島之爭第九章 羣島風波第八章 初試鋒芒第九章 任務失敗第二十四章 戰火不熄第十八章 血債血償第四章 非洲攻略第十六章 誰服從誰第十五章 丹佛末日第十四章 有限讓步第二十四章 無謂抵抗第十四章 人造災難第三章 峰尖谷底第九章 橫刀立馬第六章 模糊戰線第五章 志願艦隊第九章 外交煙霧第六章 瞞天要價第十七章 猛虎出籠第一章第九章 大軍北伐第九章 羣島風波第十一章 瘋狂的世界第十七章 憲政改革第三章 得州之雪第五章 大國利益第十七章 進軍美國第六章 髒彈風波第六章 狼狽爲奸第七章 九天飛龍第八章 戰術思想第十章 兩棲登陸第十七章 進軍美國第十章第十二章 以炸促和第四章 迫敵就範第九章第一章 秘密籌劃第十二章 中國態度第十四章 危險遊戲第二章 科學力量第七章 極限救援第十五章 勢不可擋第十一章 全面轟炸第三章 誰威脅誰第十一章 痛定思痛第五章第二十八章 三箭齊發第四章 深海狂龍第四章第十一章 介入行動第七章 怒海爭鋒第二章 將軍出征第二章 彈雨紛飛第十三章 美國無奈第六章 國安局長第十七章 全球災難第八章 愚蠢之舉第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第一章 黑日出海第六章 瞞天要價第十章 意外收穫第四章 金錢外交第三章 峰尖谷底第十八章 軍事政變第四章 峰迴路轉第七章 接管行動第二章 航母殺手第十六章 前進坦克第十章 完美配合第四章 橫看側看第七章 虎谷殲敵第一章 最後條件第二章 高盧雄雞第八章 反擊開始第三章 海上警察第一章 停火協議第十二章 一決雌雄第十一章 喪權辱國第一章 攻勢外交第一章 美國颶風第十四章 鐵血軍團第十四章 五百壯士第七章 發戰爭財第九章第二十二章 首都淪陷第一章 大衛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