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界有着一個比較普遍的道理,就是天地靈寶什麼的,往往都有守護靈獸之類的在旁守護。
實際上勞什子的守護靈獸,看似起着相應的守護之責,實則那些守護靈獸是在等候守護着的天地靈寶的成熟。
說白了,所謂的守護靈獸,不外乎是護食的靈獸而已。
這處勞什子的遺蹟,存有的對此遺蹟進行保護和維護的,也是一尊守護靈獸。
不過這尊守護靈獸並非爲了護食,而是如同看家狗般的在看家護院。
當然了,這樣的一尊守護靈獸可以活下來,說明這處地方有着供給守護靈獸吃的東西。
如此的一尊守護靈獸,就法寶章的推測,就秋水靈眸的觀察,至少有着七萬年的壽命。
七萬年啊!那可是非常高的高壽了。
而一尊靈獸長了七萬年,即便最初的它不過是隻小小的兔子靈獸,經過七萬年的時間的生長成長,這隻兔子靈獸也能成爲無比強大的存在。
而這處遺蹟的守護靈獸呢?它還不是勞什子的兔子這等靈獸,而是本身就強大且聰明的虎甲魔猿。
所謂虎甲魔猿,就是披着似若虎皮的天生甲冑的猿類魔獸。
虎甲魔猿是剛出生就有不低的實力,生長了七萬年的虎甲魔猿,那就是擁有連秋水天心都要正色以對的戰力。
當然了,驍勇他們一行人,又是逆道之果,又是靈眸眼睛,又還天心心臟等等的,聯合起來要對付虎甲魔猿是有思路和辦法可尋的。
然而無論是驍勇還是秋水靈眸,都沒有真正的對付這麼一尊守護和維護這處遺蹟的虎甲魔猿的意思在當中。
原因就在於這處雖然不及七萬年,卻也有着好幾萬年的遺蹟裡邊有着一些能夠勾起驍勇等人的一些亂七八糟的記憶片段的佈置和相應事物等等的東西。
換一種說法,這處遺蹟的主人,不出意外就是驍勇他們曾經的同伴所留的地方。
那麼那尊虎甲魔猿就應該是驍勇他們曾經的同伴的靈寵或者靈獸。
有着這般的關係,驍勇他們當然不願意傷害那尊虎甲魔猿了。
可是驍勇他們不願做那傷害,雖然靈智非常之高,卻對突然而至的外來者有着嚴重的排斥心緒的虎甲魔猿卻想要將他們全部打殺了。
就是打殺,而非趕走。
很顯然的,虎甲魔猿也有認識到驍勇他們的強大,就擔心趕走驍勇他們過後,驍勇他們在將來帶着更多的高手殺回來。
驍勇他們的麻煩之處就在於即要躲避來自虎甲魔猿的攻擊,又要小心的不讓起了殺心的虎甲魔猿的攻擊毀了這處遺蹟的佈置。
然後在這個過程之中,驍勇他們還有向虎甲魔猿解釋,解釋他們這些人的身份以及與這處遺蹟的主人的關係。
虎甲魔猿卻沒有相信,或者說,過往的它經歷過不少的騙局,對這等說辭早就免疫了。
虎甲魔猿不聽解釋,攻擊就沒有停止的跡象。
驍勇他們也是頭痛,頭痛之餘真還想不到解決的辦法。
總不能先把虎甲魔猿打個半死,再來讓對方必須聽他們的解釋吧?
虎甲魔猿七萬歲了,皮糙肉厚還有虎甲魔身,想要將之打個半死,驍勇他們也得動用真格的才行。
可若驍勇他們動了真格的,他們與虎甲魔猿的打鬥的外散氣勁之類,就能將這處到底有着幾萬年的歷史的遺蹟給毀掉。
“要不我們出去打?”
這是秋水靈眸的說法。
秋水靈眸之所以於先前不同意傷害虎甲魔猿,是源於虎甲魔猿終究是曾經的同伴的靈寵靈獸。
現在不一樣了,這傢伙那樣的不聽話,而且長得那麼醜,教訓教訓是應該的。
“問題是它會跟着我們離開這裡嗎?”
虎甲魔猿到底靈智不低,也是靈智不低,相信它是懂得勞什子的調虎離山之類的計謀的,甚至虎甲魔猿曾經就有過相似的經歷。
因此的話,虎甲魔猿不可能跟着驍勇他們離開這裡的去到外邊打。
“實在不行的話,你用逆道之果試試。”
逆道之果有着非常非常強大的保護和防禦的能力,這樣的能力,若是由對外改成對內的話,那也是非常非常厲害的困人手段。
用逆道之果什麼的,就是一個好辦法。
不過那個世界的器靈不是很希望使用逆道之果,或者說是有些擔憂。
是擔憂驍勇在使用逆道之果的時候,因爲逆道之果的能力的發揮出去,用於隔絕的手段得了削弱,因此被天道一系背後的那位針對了。
那個世界的器靈是起了亂七八糟的一系列的心思,也是希望驍勇他們如何如何了,但是那也需要有個循序漸進的發展才行。
現在呢?那個世界的器靈甚至還沒有開始自己的掌控木生霄的肉身的計劃,或者說在這個計劃上頭還沒有多大的進展,與此事後,那個世界的器靈要是暴露在天道一系背後的那位的面前,必然會被天道一系背後的那位針對的。
當然了,那個世界的器靈的意見,在驍勇他們那邊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的,主要是那個世界的器靈終歸只是一件寶物的器靈,好吧,即便它曾經是那個活過來的世界的意識意志,但它到底不像木生霄,沒有與驍勇他們共同的經歷一些事情。
且那個世界的器靈當初的行爲本身就是兩面三刀的,就很難擁有引人信服的資格。
因而驍勇他們就決定使用逆道之果,以逆道之果來困住虎甲魔猿。
逆道之果的使用,驍勇沒有隻是使用逆道之果的功能,或者說,驍勇是期望虎甲魔猿在見識了逆道之果過後,因之想起什麼的繼而住手。
因此這次的使用逆道之果,驍勇直接的把逆道之果擺了出來,當着虎甲魔猿的面進行使用。
還別說,驍勇祭出快要完全的成爲逆道之果的逆道之果的時候,虎甲魔猿是微微愣住了的。
顯然的,虎甲魔猿怕是見識過逆道之果這等寶物,因之就有認識逆道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