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的傳說:
五百年前三生石上的精靈,一隻美麗的碟,爲尋找靈魂,已幻化成一朵嬰粟花,鮮豔的,火一樣燃燒的嬰粟花,爲尋覓前世的情緣,將自己開放在陡峭的懸崖。
當你跨過企盼的門檻,穿過世俗的河畔,爲接近聖潔的光芒,攀上山崖時,你會驚羨於我的美麗,誘惑,如蛇般地向你逼近。
寂靜的山崖,清冷的月光下,我搖曳着纖細的身資,仰起嬌豔的臉龐,以一種狂放的舞姿輕輕地旋轉。無形的藤蔓將你纏繞。濃香的花液在你身邊瀰漫,火般的激情已形成紅色的旋渦要將你席捲。
愛我嗎?慢慢地沉醉吧,沉醉與嬰粟花的芬芳,沉醉於愛的海洋。。。。。。。。?gengshuang
在古埃及,罌粟被人稱之爲“神花”。古希臘人爲了表示對罌粟的讚美,讓執掌農業的司谷女神手拿一枝罌粟花。
古希臘神話中也流傳着罌粟的故事,有一個統管死亡的魔鬼之神叫做許普諾斯,其兒子瑪非斯手裡拿着罌粟果,守護着酣睡的父親,以免他被驚醒。
罌粟象徵了十二宮星座中的天蠍座,天蠍座是黃道十二宮的第八宮,是(生命)的蛻變者。(冥王星)是天蠍座的守認星曜,雙雙激發出穿越與深化的潛在力量,使得天蠍座擁有自我淬練的終生信仰。天蠍座掌管深秋的花朵,以(冥王星)之名與叢生植物、帶着荊棘的、暗紅色的、可入藥的麻醉性植物,或捕食性植物,特別帶來冥王星與第八宮的色彩。
在歐洲,罌粟花被看成“緬懷之花”。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很佔領了比利時,英、法相繼出兵對付德國。比利時的佛蘭德(Flanders)大地成了西線主戰場,伊珀爾市被打成廢墟一片。成百萬無辜士兵(包括下級軍官)爲了統治階級和好戰分子的利益而倒在這裡,其中英軍陣亡的最多,他們被掩埋在這片土地下。佛蘭德地區本來就是一個罌粟花盛開的地方,從此它們開得益發旺盛。
後來美國人Monia?Michael開始佩帶罌粟花紀念戰死的戰士。她還出售罌粟花資助傷殘的退伍老兵。後來,法國的夫人也出售手工的罌粟花爲被戰火蹂躪的地區的貧苦兒童籌款。她在1921年訪問加拿大,說服了加拿大大戰退伍軍人協會(現在的加拿大皇家退伍軍人協會)接受罌粟花爲老兵紀念日的標誌,用來籌款。所以,在每年的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開始,到11月11日老兵紀念日,有千萬枚罌粟花標誌被派發給大衆,人們將這個標誌佩帶在衣服的左領上或接近心臟的部位,表示對爲國捐軀者的悼念。人們更可以義買罌粟花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老兵及其家人。
所以象徵着美麗、絕望、毒品的罌粟花,也就有了一個關乎犧牲、愛、尊重和懷念的主題。
附:
推薦一首相關的歌《In?Flanders?fields》
Flanders之戰中,一個叫John?McCrae的加拿大軍醫在一場大戰結束後,在此掩埋軍中好友Alexis?Helmer的屍體,目睹了戰場的慘狀,他在事後抑制不住自己的悲傷和激動,在一張紙片上寫下了以下的詩句,1918年,John?McCrae因患傷寒死於Flanders,而這首名爲《In?Flanders?fields》(原名《?p》)的詩則以民歌的形式在歐洲前線和北美后方廣爲流傳,凡是聽到它的人,無不爲之深深打動。爲了紀念這位作者和他的詩作,加拿大造幣廠將這首詩的第一段印在加拿大的十元紙幣上。
花語:希望、傷害他/她的愛
悲傷的紅罌粟:安慰
白罌粟:遺忘,初戀
東方罌粟:順從平安
罌粟:你有毒,你這個人真毒辣
角罌粟:花語:耐心
長莢罌粟:花語:休息
美女罌粟:花語:美麗
彼岸的傳說:
相傳以前有兩個人名字分別叫做彼和岸,上天規定他們兩個永不能相見。他們心心相惜,互相傾慕,終於有一天,他們不顧上天的規定,偷偷相見。
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見面後,彼發現岸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而岸也同樣發現彼是個英俊瀟灑的青年,他們一見如故,心生愛念,便結下了百年之好,決定生生世世永遠廝守在一起。
結果是註定的,因爲違反天條,這段感情最終被無情的扼殺了。天庭降下懲罰,給他們兩個下了一個狠毒無比的詛咒,既然他們不顧天條要私會,便讓他們變成一株花的花朵和葉子,只是這花奇特非常,有花不見葉,葉生不見花,生生世世,花葉兩相錯。
傳說輪迴無數後,有一天佛來到這裡,看見地上一株花氣度非凡,妖紅似火,佛便來到它前面仔細觀看,只一看便看出了其中的奧秘。
佛既不悲傷,也不憤怒,他突然仰天長笑三聲,伸手把這花從地上給拔了出來。佛把花放在手裡,感慨的說道:“前世你們相念不得相見,無數輪迴後,相愛不得廝守,所謂分分合合不過是緣生緣滅,你身上有天庭的詛咒,讓你們緣盡卻不散,緣滅卻不分,我不能幫你解開這狠毒的咒語,便帶你去那彼岸,讓你在那花開遍野吧。
佛在去彼岸的途中,路過地府裡的三途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溼了衣服,而那裡正放着佛帶着的這株紅花,等佛來到彼岸解開衣服包着的花再看時,發現火紅的花朵已經變做純白,佛沉思片刻,大笑雲:大喜不若大悲,銘記不如忘記,是是非非,怎麼能分得掉呢,好花,好花呀。
佛將這花種在彼岸,叫它曼馱羅花,又因其在彼岸,叫它彼岸花。?可是佛不知道,他在三途河上,被河水褪色得花把所有得紅色滴在了河水裡,終日哀號不斷,令人聞之哀傷,地藏菩薩神通非常,得知曼馱羅已生,便來到河邊,拿出一粒種子丟進河裡,不一會,一朵紅豔更勝之前的花朵從水中長出,地藏將它拿到手裡,嘆到:你脫身而去,得大自在,爲何要把這無邊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無邊的地獄裡呢?我讓你做個接引使者,指引他們走向輪迴,就記住你這一個色彩吧,彼岸已有曼馱羅,就叫你曼沙珠華吧。
從此,天下間就有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個長在彼岸,一個生在三途河邊。話說又過了很多年,天下有兩個很相愛的人,可是有一年,男的在出外辦事的時候不幸遇難了,他來到三途河邊,看見滿眼的血紅,心裡哀傷無比,他痛哭道:“我不要輪迴,我要回去找我的妻子,她還在家裡等我。”他跌跌撞撞的來到孟婆這裡,喝下忘情湯前,他問孟婆,爲何天下諸般,最後這湯獨要人忘情。孟婆笑而不語,只是要他喝,他呆呆的看着湯,說:“人都要忘情,我偏不忘,輪迴後,我要去找我的妻子。”?男人的妻子得知他的死訊後,悲痛絕倫,幾度尋死都被男子的家人救了下來,最後女子答應不再輕生,但是要終生守寡。男子的家人一來看她性格剛烈,怕舊事重提,又要徒惹她傷心,二來念她有心,便暫時答應了她,等她情緒穩定後再勸她改嫁不遲。就這樣,女人便在男子家繼續住了下來,靠縫補爲生。?又說這男子輪迴後,還真重新生在他和女子一起生活的小鎮裡,光陰飛逝,不知不覺二十年過去了,一天他出門經過女子守寡的門前,感覺到心裡怪怪的,便停下來看了一眼,這一看不要緊,剛好被女子迎面看見。輪迴後,這男子的相貌氣質均已完全變了,可是女子一看見他,眼淚就嘩嘩的流了下來,她走到男子面前,說了一句:“你來找我了。”便昏倒在地。男子一看一個素不相識的老女人倒在自己面前,趕忙嚇的逃離了那個地方。?後來這個女的重病不起,到死前翻來覆去的說什麼,但是聲音太小,沒有人聽清楚過,所以也沒有在意,這女子最後滴下兩行血淚,一命嗚呼了。女子來到地府,看見孟婆,突然很輕的問她:“老婆婆,以前是不是有個男子在這裡告訴你,他不會忘記我,一定會回來找我?”孟婆點點頭。女子心疼非常,哽咽道:“那爲何他回來卻不肯認我,哪怕他跟我說句話,在我臨死前來看看我也好呀。”孟婆拍拍她的肩膀,說:“你們很相愛,我很欣賞你們的勇氣,這樣吧,二十年後答案來臨那一刻,我答應讓你看看,只是這之前你無法轉世,要在這裡受苦二十年,你願意嗎?”女子說:“我願意,不看見那個答案,我放不下對他的愛,即使投胎轉世,也要心痛一世。”這女子於是被孟婆安排給彼岸花鋤草,其實本無草可鋤,但是女子的眼裡滿岸是草,鋤了又生,永遠鋤不完,就這麼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二十年後,孟婆把她帶到輪迴門前,說:“你站在這兒看着,但不要說話,你等了二十年的人,要來了。”女子激動的站都站不住了,好不容易平復下情緒,緊張的站在那裡等着她愛的人出現。終於他走過來了,原來他得了病,沒有治好,四十出頭,又死了。他走到她和孟婆面前,孟婆把忘情水遞給他,他拿起就要喝,女子急了,說:“你忘了你說的話嗎?”男子看了她一眼,把手中碗裡的水一飲而盡,接着走進了輪迴門。?孟婆看着失魂落魄的女子,說,愛情是什麼?不過一碗水罷了,你也喝了吧,能不能忘掉不是你說了算的,有今生,沒來世,縱然你記得,他若忘了,跟真的忘記又有什麼不同??佛說有生有死的是此岸,無生無死的是彼岸,其實佛是和大家開一個玩笑,彼和岸就是生和死,岸的彼端就是彼岸,那麼站在彼岸看此岸,此岸和彼岸又有何不同呢?可是佛說這話又很認真,因爲花生葉落,葉現花枯,枯榮交替,你看見了花自然很難想起那還未發的葉,你見葉時又看不到那絕美無暇的花,可是見花見葉,和見彼岸,又有什麼不同呢?
那是開在黃泉路上的花
那是一種叫曼珠沙華的花
那是一種有花就無葉,有葉就無花的植物
那是一種愛無悔的花
曼珠沙華爲了能見一面
違背了有花就無葉、有葉就無花的原則
後被打入了無底洞的地獄之門
睡蓮的傳說:
從前,有一位姑娘住在一個偏僻的山村裡。那裡有一條河圍繞着村子。有一天,那條河枯竭了。爲了家人,姑娘整天四處奔波,只爲找到少的可憐的水。
在一個有霧的早晨,她一個人沿着河走着,心裡滿是憂愁。突然,一個聲音清清楚楚傳入她的耳朵:你的眼睛真美。她回頭的剎那,就見河裡淤泥中有一條魚看着她。那是一條美麗的魚,他身上的鱗片就像天空那麼藍,他有一雙溫柔的眸子,他的聲音也是那麼清澈透明。
那一眼,註定了一個傳說。
魚對姑娘說,如果姑娘願意常常來看他,讓他看見她的眼睛,他就可以給她一罐水。當然那無非是一個藉口而已。魚兒的心靈和她的心靈一樣纖塵不染。於是,姑娘每天早晨都會和魚相會,魚也履行着他的承諾。每一天,家人總會不停的追問水的來歷,但姑娘只是笑而不答。
他們雖隔水相視,但一種心境卻可相通。第三天,姑娘發現自己愛上了魚。在晨霧裡,綿綿情話近乎不真實,最後,魚對姑娘說:希望她做他的妻子。魚從河裡出來,到岸上擁抱了姑娘。他們就這樣結爲夫妻。
故事並沒有結束。
終於,有一天村子裡的人看到了他們相會的情景。他們認爲魚對姑娘使用了妖法。於是,他們把姑娘關起來,拿着刀叉、長槍來到河邊。叫出魚,用他的妻子威脅他。在他現身的那一刻,他們下手了。魚在絕望中死去。然後,人們擡着魚的屍體凱旋而歸。他們把魚的屍體拋到姑娘的腳下,幻想她會醒過來。可,那隻換來她的心碎。
她抱起已經冰冷的魚,向小河走去。倘若時間無法治癒傷痛,死亡總是可以的。他們就那麼在人們詫異猜忌的目光中死去了。但,他們的子女卻在水中世代繁衍。那就是今天的睡蓮。
就像是戀人喜歡給自己的摯愛起無數暱稱一樣,令人怦然心動的睡蓮自然也擁有着很多令人沉醉的名字:“池中仙子”、“睡美人”、“子午蓮”。睡蓮的屬名Nymphaea來自希臘神話中掌管山林水澤的仙女寧芙。因爲形態類似百合花的鱗莖,所以英文名又叫做“水百合(??Lily)”。睡蓮還有一個別稱,叫做“雙面夏娃”,既象徵着純潔天使,也是妖豔惡魔的化身。
在古埃及神話裡,太陽是由荷花綻放誕生的,睡蓮因此被奉爲“神聖之花”,成爲遍佈古埃及寺廟廊柱的圖騰,象徵着“只有開始,不會幻滅”的祈福。古埃及人將肉身製成木乃伊,幻想死者只是如睡蓮般暫時閉合,生命可以“如睡蓮暮合晨開”。在神廟中或葬禮上,一定供着祈求逝者早獲新生的睡蓮,這就是花語“信仰”的由來。據說西元前1361年完成的埃及但克哈門王陵墓,就彷佛一個睡蓮王國:蓮形的神殿柱頭;死者航行於幽冥大海的模型船,搖槳亦是支半開的睡蓮;牆壁上,埃及豔后般打扮的美麗女子,手執含羞半放的睡蓮,回頭往後方的女伴鼻上遞送過去。被視爲線條僵硬嚴謹的埃及雕刻,因爲這樣的動作,也彷佛傳出了“尼羅河的新娘”的柔軟的香味。
不僅在埃及,印度文化中,蓮花也代表着“生的再生”。在印度佛教裡,睡蓮被稱爲“觀音蓮”。無論是如來佛所坐,或觀世音站立的地方,都有千層蓮花,它象徵着聖潔、莊嚴與肅穆。《佛陀本生傳》記載,釋迦佛生於兩千多年前的印度北部,出生時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蓮花,並有天女爲之散花。大乘佛教天台宗的根本經典名爲《妙法蓮華經》,蓮華,即妙法。對信徒來說,是睡蓮、是荷花,並無大礙,因爲這些“天上蓮花,能隨緣,視需要開花,讓衆心喜悅。說它們是假,卻又是真,其實都在一心,所以稱之爲妙蓮華”,蓮花代表着接引衆生的法門,芸芸衆生就乘着蓮座緩緩的飄入淨土。而蓮花,也就獨享“福報”,成爲極樂世界的花朵。
在中國,也有與印度關聯的說法。民間傳說中,送子娘娘就是讓金童玉女坐着蓮花投胎人間的。人們以蓮花喻君子。而錢鍾書認爲周敦頤的《愛蓮說》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就得自印度佛教。《中阿含經》裡,釋迦說“以此人心不生惡欲惡見而往。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花。水生木長出水上不著水。”蓮花出人世污濁而生鮮美花葉,正如佛教的修行與解脫。
相反的,德國人心目中的睡蓮,花語是妖豔(Glamorous)。森林深處沼澤裡,躲着許多水妖,每當旅人接近,水妖就變成一朵朵清麗絕俗的睡蓮,引誘旅人伸手摘取。人們被睡蓮的美麗與香味所迷惑,不知的一步步陷入泥沼中,終於滅頂。睡蓮的法語也有着“水中的妖精”之意。
純情仙子、端莊佛臺、豔色水妖,無論是哪一種,睡蓮的美都是無庸置疑的。這也是衆多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用睡蓮作比的緣故吧。在莎士比亞劇作中,哈姆雷特王子的戀人奧菲莉亞不慎落入水中時,“就像黑夜裡的白蓮,伴隨着滿天的星辰,在潺潺的流水聲中,輕輕地睡去……”西施也曾是採蓮人,當年吳王夫差爲了討好佳人,特別在太湖之濱蓋了一座有史以來第一座人工荷花池;而曹植日思夜夢的宓妃——洛神,投身洛水後,也化身成爲一枝蓮花……
上面這些典故既說睡蓮,也提到荷花。從植物學的角度看,兩者其實是不同。荷花無論在花形或葉片的尺寸上,皆比睡蓮大得許多,且高挺出水面。而睡蓮的葉子天然有個缺口,葉和花小小的、低低的依着水,也不會結出蓮蓬。她比荷花更柔弱、矜持、含蓄。“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徐志摩用睡蓮來比林徽音:“她是睡着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蓮”,宛如墜入情網時的芳心迷醉。而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你是人間四月天”一詩也寫道“雪化後那篇鵝黃,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水光浮動着你夢期待中白蓮。”……
————————————————分一下哦————————————————
這三種花是出現在書裡主要的花,所以有必要說明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