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那上面寫的什麼?

甘奇回京了,滅國之功,汴京城內的氣氛已然達到了頂點,如今党項已滅,唐人詩詞裡的玉門關又成了中原之土,有錢有閒的一些讀書人,還抱着某些遠大的理想與願望,想要到玉門關去看看。

看看古人說的“春風不度玉門關”是哪裡,也看看“西出陽關無故人”又是什麼景象。

特別是甘門弟子,對甘相公所言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格外的推崇,還真就有人開始組織玉門關的出行了。

這對甘奇而言是樂見其成的,文化凝聚力,就來自歷史,去玉門關,就是去找尋歷史,再由那些讀書人把這些歷史變成感悟文字,這就是一個民族的傳承。

甚至甘奇還示意慈善基金會資助這些士子遠遊的盤纏花費,這也是甘奇的一個試探性開始,也在這裡起了一些另外的念頭。

以後慈善基金會要不斷的資助類似遠遊的活動,特別是冒險的遠遊,或者直接可以說成是探險,出海的尤爲重要。

這個舉動的意義很大,有錢人不願意冒險,而願意冒險的人沒有錢,所以甘奇得給這些願意冒險的人提供資金支持。這就像歷史上哥倫布想要出海探險,找遍歐洲各大皇室貴族,最終還是由西班牙女王伊麗莎貝一世資助了他,他才得以完成旅程。

所以慈善基金會資助這種活動,好處也就不用多說了。

皇宮裡舉辦了慶功大宴,宴會由李憲負責,李憲也不是第一次負責舉辦慶功大宴了,熟門熟路,甚至甘奇的捷報會沒有傳回來的時候,李憲就開始着手準備,他似乎料定了甘相公會大勝而歸。

便也想着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弄出一點新意來,還有一點就是李憲有事要求甘奇。

這一次宴會,李憲是投甘奇所好,把汴梁城各大名樓的所有花魁都請來了,還編演了各種戲劇,主要劇情不外乎甘相公如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大宴之時,京城之內,但凡夠得上一些品級的官員,一個不落,花費也是不小,好在如今皇家內庫倒是不窮。

連帶西夏的舊皇帝李秉常也請來了,或者說如今他叫趙秉常,隨之自然還有樑辛初。

趙秉常如今被封爲常樂公,樑辛初被封爲歸義夫人,這都是皇帝親自封賞的,聽起來都還像那麼回事,又是賜宅子,賜錢,賜奴僕之類,待遇是沒得說。

宴會的主角自然是甘奇,他身穿紫色蟒袍,頭戴紫金冠,配着是的他河南郡王的威勢。

大殿之內,甘相公龍行虎步而入,落座在左手第一,今日皇帝聖恩,隨甘奇來的還有許多軍將,雖然坐在較遠的地方,但這也是皇恩浩蕩,皇帝越發看重他們。

甘奇對面坐的竟然是常樂公趙秉常與歸義夫人樑辛初,這倒是甘奇沒有想到的,皇帝對於這兩位還真是厚待得緊,興許這也不一定就是皇帝的意思,而是一些禮部官員的意思。

大宋,還是這麼講那些仁義。

幾番寒暄,皇帝又開口簡短几語,接着曾公亮再行祝詞,甘奇又簡短髮言幾句,宴會開前,皇帝還帶着衆人敬天地祖宗。

娛樂活動才正式開始,甘奇給皇帝敬酒,又給曾公亮與歐陽修這些老前輩敬酒,接着就是各處之人來與甘奇慶賀。

歌舞樂音,花魁人物,戲曲精選,一幕一幕應接不暇。

卻是對面那樑辛初,眼神一直在甘奇身上,時而秋波媚眼,時而哀怨愁容。

只是甘奇好似並沒有感受到,待得中場之時,甘奇喝得微醺,忽然心血來潮開口:“常樂公。”

八九歲的常樂公似乎沒有注意到有人叫自己,還在盯着場中的姑娘跳舞。

甘奇又說一語:“常樂公。”

樑辛初連忙捅了捅自己的兒子,耳語幾句,那位常樂公連忙起身拱手一禮:“見過王爺,下官失禮。”

甘奇擺擺手:“不必多禮。我就是想問問你,覺得這汴梁城怎麼樣?”

甘奇這是有惡趣味,不外乎“此間樂,不思蜀”的故事。這惡趣味其實也是有好處的,今夜再出一個故事,傳揚天下,甘相公自然又成了這個故事的主角。

趙秉常倒也配合,也是年紀小,笑着說道:“回王爺話語,汴梁好,遠比瓜州好得多,興慶府也比不上汴梁,汴梁是天下最好的地方。”

“那你就好好在汴梁住下去,這裡還有許多新奇事物呢,你當多多見識,還得多多讀書進學,多學聖賢之道。”甘奇囑咐一語。

趙秉常又是大拜:“謝王爺教導。”

以往旁人稱呼甘奇,皆不用王爺這種稱謂,而是多用相公。這大概就是西夏與大宋的不同了,在大宋讀書人眼中,似乎相公比王爺要“高級”。但是到得西夏人心中,王自然比官要厲害得多。

這一幕,自然引得許多人哈哈大笑,這種笑聲來自身爲宋人的榮耀,連皇帝都在笑。

趙秉常還太小,不太明白其中道理,樑辛初自然是明白的,她起身一拜,開口:“啓稟大宋皇帝陛下,奴家有一個不情之請。”

趙頊正是心情大好,擡手一揮:“說來就是。”

“陛下,甘相公乃是當世有數的名士大儒,甘相公又教導犬子要多多讀聖賢,不若就讓犬子拜在甘相公門下聽從教誨,將來做一個對大宋有用的人,還請陛下應允。”樑辛初還真不是好相與的,爲了跟甘奇攀上關係,也算是絞盡腦汁。

皇帝自然欣喜,大手一揮:“允了。”

對於皇帝而言,這亡國天子其實也是威脅,也怕他心心念念想要復國什麼的,或者要報仇雪恨之類。讓甘奇帶着教導,皇帝對甘奇是信任非常的,覺得甘奇必然能給他洗洗腦,也可以監視着。

若是這党項天子都一心向宋了,党項之人必然也就不會再有反覆之危。

這可就苦了甘奇,甘奇也有藉口:“陛下,此事不妥,常樂公拜在臣門下可以,卻是不能直接拜臣爲師,可拜太學吳承渥,如此便妥當了。”

趙頊心中一想,覺得也是這個道理,因爲趙頊自己就是甘奇的弟子,若是讓党項天子也拜甘奇,豈不是兩人成了師兄弟?趙頊答道:“還是甘相想得周到,吳卿在何處,請近前來,擇日不如撞日,便把這拜師禮節行了。”

樑辛初唯有無奈,看着自己的兒子拜了一個憨裡憨氣的儒生爲師。

宴會慢慢接近尾聲,皇帝也喝多了,先行離開去修葺,甘奇便也出了大殿,到大殿之外與許多沒能入殿內的低級官員見禮幾番,然後準備回家睡覺。

此時李憲尋了上來,大禮拜見。

寒暄幾句之後,甘奇問李憲:“李內官可是有事要說?”

李憲頗爲不好意思答道:“相公,奴婢是想走出這深宮之地,出去建功立業,還請甘相公成全。”

看着李憲躬身而下,甘奇陡然間想起來自己昔日給李憲許過承諾,說要讓李憲以後有機會去建功立業,這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若不是李憲上前來說,甘奇都差點忘記了。

既然昔日有過這般承諾,今日甘奇也就不說二話,想了想,說道:“昔日本想讓你上幾番戰陣,而今卻是沒有什麼大陣仗了,倒也可惜了。”

李憲聞言有些失望,若不是甘奇改變了太多的事情,歷史上的李憲此時大概真就要去西北領兵監軍了。

不過甘奇又道:“建功立業之事頗多,我有一件大事,就看你願不願去做,做得好,青史留名,千古流芳。”

李憲問都不問是什麼事情,連連點頭:“奴婢願做,相公但請吩咐,奴婢必然肝腦塗地。”

也可見李憲是真不願意再在皇宮之內幹活了,也真想自己闖出一些一番名堂。從仁宗到英宗,而今到趙頊,李憲年紀不大,卻已然也是三朝老太監了。

甘奇其實是想起了明朝三寶太監鄭和,所以說道:“出海,代天宣威,一路向西,宣揚我大宋天威,船隻我有,水手我也有,但是海上風浪兇險,還有賊寇叢生,危險不小,你願不願去?”

李憲想也不想,直接答道:“奴婢願意,奴婢願意去,只要能建功立業,奴婢刀山火海也願意去。”

甘奇倒也高興,又道:“此番下西洋,宣威是其一,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你自己聯繫挑選一些人手,特別是擅長牽星之術,製圖之術的人。此去,回來要有詳細的海圖志,到得何方,什麼人什麼事什麼國,都要一一記載清楚帶回來。”

李憲陡然間倒是有些激動了,他知道這真是大事,連忙答道:“相公放心,必然不辱使命。”

“還與你一項權力,可帶兵馬,還給你配副將,與你海上決斷之權,有權與任何人任何國家開戰。”甘奇是真有大計劃的,之前的大戰略已然實行得差不多了,党項已滅,遼國苟延殘喘,麾下艦隊早有,到了該向海洋去看看的時候了。

李憲聞言更是激動,躬身大拜而下,說道:“奴婢必爲朝堂開疆拓土,於萬國之中宣我大宋無上天威!”

李憲想得有些多,甘奇倒是沒有想要讓他去海上開疆拓土,不過李憲既然這麼說了,甘奇也覺得沒什麼不可以。

“嗯,此事就先說到這裡,待得過幾日朝會,我再與陛下稟奏商議,早早成行。”甘奇說着。

李憲知道甘奇要走了,連忙又道:“甘相稍後,奴婢與你介紹一人。”

甘奇轉頭看了看,李憲正擡手去招,不遠處一個太監飛奔而來。

小太監近前,直接跪地:“奴婢楊戩,拜見甘相公。”

楊戩?甘奇微微皺眉,是的,這個小太監與二郎神同名,卻是北宋後期的大奸佞,是一個沒有什麼底線的太監。

甘奇看向李憲,李憲連忙說道:“相公,奴婢不在宮中的時候,相公若是有事,以後可以找他奔走效勞。”

甘奇點點頭,倒也不在意,而是又想起了一人,也是個太監,名叫童貫,童貫倒是多少可用,但是這個楊戩,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

不過此時童貫還未入宮,還得過個三四年,暫時罷了。

“嗯,我知道了,楊戩,好好辦差。”甘奇如此說了一語,便也自顧自出城而去。

李憲又在當場教導了楊戩一番,叮囑無數。

要說這皇城之內,殿前司那些門閣使、殿內崇班之類的,如今狄家幾個兄弟當差,算是與甘奇關係莫逆。

皇城外的皇城司裡,樞密院又發文了,李明立功升官,又回了皇城司,勾當皇城司公事,從四品宣威將軍,雖然不是皇城司裡唯一一個勾當公事(因爲皇城司不會只有一個主官,這也是爲了皇家安全),但李明卻是皇城司裡品級最高的官。

因爲品級最高,又是戰陣立功,又是甘相親信,李明在皇城司內,隱隱就是大權在握。

至於內侍,本來有大太監李憲,而今李憲要出宮辦差,自然還是要一個頂得上去的人。

暫時而言,楊戩就楊戩了,不過甘奇還是喜歡童貫這廝,雖然童貫也是個奸佞之人,貪財之輩。但是童貫好歹膽氣不小,這廝敢在西北軍中公然違抗宋徽宗趙佶的聖旨,倒也是個人才。

說來說去,還是說甘奇甘相公不是一個天真幼稚的人,內內外外幾盤大棋,他都在下,不論是爲了大權在握,還是爲了未雨綢繆,沒有一處是甘奇不看重的。

甘奇還想了更多,趙頊已然有子,大兒子趙佾本已有兩三歲了,但是生下來幾個月就死了,接着生了二兒子,又死了。倒也是奇了怪了,這大宋朝的皇帝兒子,生一個死一個,甘奇也納悶。

甘奇還隱隱知曉更多,雖然不是十分清楚,但是知道趙頊的兒子可不是就死了兩個,而是死一大堆。

具體而言,趙頊前五個兒子連續早夭,接着第六個就是宋哲宗趙煦,又是個短命鬼,然後七、八、十子又連續早夭。第十一子就是宋徽宗趙佶。

這種事情,實在難以解釋,仁宗生一個死一個,英宗短命,神宗也短命,還死一大堆兒子,哲宗又短命。

這大宋朝是皇宮的風水不好?還是特麼宮鬥太過兇悍?

甘奇較爲偏向前一種可能,真特麼說不定有風水這麼一說,或者是某些人說的皇宮的建築材料有毒之類的猜想。不然不能有這麼巧合的事情。

想到這裡,剛剛出宮不久的甘奇,下意識回頭看了一眼大宋皇城,打了個寒顫。

回過頭來上城,甘奇又嘆了一口氣,心中有一語:任重而道遠啊!

第六百零三章 恩相,有詐有詐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惡人轉世第二十七章 《秋蘭賦》第五百三十二章 甘奇要決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宋噴王之野望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欺君罔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走嘍,高頭大馬去衝陣第四百六十二章 安喜,戰爭是怎麼回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一百零二章 不枉聖賢第十章 狄詠與三十畝地(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零四章 還當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第二百零七章 甘奇要殺人,要殺許多人!第五十九章 曹家有國舅第三百二十三章 罷官與坐牢,譁衆取寵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頭皮的甘奇,要乾了!第二百零八章 人傻錢多第五百二十一章 興許這纔是政治第八十六章 進學第四百七十九章 皇帝與皇帝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廝高俅,治國本質第九十八章 殺了甘奇第四十二章 怕聞甘奇木蘭花第五百二十四章 東山再起,就靠這一遭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士了嗎第二十八章 嚴肅的包龍圖(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哥,當真回家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你是一條沒有理想的鹹魚第一百零三章 你可有字?第五百九十三章 富相公,去御史臺嗎?第八十二章 二爺出馬第三十七章 汝南郡王的詩會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宋的未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之也難,不取也難第三百六十一章 基情四射打小三(再謝書友武選清吏司十萬巨賞)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南郡王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正的簡在帝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胡大儒的鑽營之法第五十八章 不知尋我何事?第七十二章 我有辦法第五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萬大軍的枯黃末路第一百零四章 甘奇,甘道堅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之也難,不取也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一百四十一章 測試體能(月票)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看老夫這信中寫了什麼第五百三十七章 狄將軍,這是……威武軍?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的屁股第四百五十一章 甘奇的項上人頭第五百三十六章 甘奇的軍事預案第三百零三章 倒黴事與不能忍第五百七十六章 必不長久、必不長久第三十章 今天一戰定江山第二百八十章 奮鬥與學習,使人快樂第三百二十五章 洛陽程頤,可能也要崛起?第二百三十一章 逃跑的甘奇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也有些於心不忍第四百二十六章 狄大爺可爽快?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同,大同第三百九十三章 有礙觀瞻,有傷風化第五百章 殘陽,鮮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議和,開邊第三百七十八章 交卷,大事要起(六千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趙大姐的忽悠第一百八十七章 常州知州王安石第五百四十二章 議和,開邊第四百九十二章 胡說!第一百八十章 仁宗之仁第五十三章 先生請第二百零四章 知宗正寺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恨不早生三十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亂,大亂第三百八十八章 甘奇的後手,泉州第十七章 周侗,你叫周侗?(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五十一章 就當看人耍猴戲第一百九十二章 愣是沒看懂第三百二十二章 道堅書院之戰(大章節)第三百三十一章 讀書,讀書人,國家,社會,進步第兩百章 竟然還有如甘先生這般的讀書人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六百一十一章 抗旨不遵第二百四十八章 潭州賣牛騷操作(一)第三百六十章 蹭熱度與碰瓷(感謝書友武選清吏司十萬巨賞)第四百一十八章 落幕與開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下官多謝韓相栽培之恩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娘子可是來捉人的?第一百零六章 君實兄,你也撒尿?第四百八十四章 完人甘相公的燕雲第三十六章 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宋噴王之野望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光棍,你打不打?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願帶吳鉤,匹馬戍邕州第十四章 幸運大轉盤與大哥三弟第四百九十章 你想活着嗎?
第六百零三章 恩相,有詐有詐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惡人轉世第二十七章 《秋蘭賦》第五百三十二章 甘奇要決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宋噴王之野望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欺君罔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走嘍,高頭大馬去衝陣第四百六十二章 安喜,戰爭是怎麼回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去留肝膽兩崑崙第一百零二章 不枉聖賢第十章 狄詠與三十畝地(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零四章 還當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第二百零七章 甘奇要殺人,要殺許多人!第五十九章 曹家有國舅第三百二十三章 罷官與坐牢,譁衆取寵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頭皮的甘奇,要乾了!第二百零八章 人傻錢多第五百二十一章 興許這纔是政治第八十六章 進學第四百七十九章 皇帝與皇帝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廝高俅,治國本質第九十八章 殺了甘奇第四十二章 怕聞甘奇木蘭花第五百二十四章 東山再起,就靠這一遭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你考上進士了嗎第二十八章 嚴肅的包龍圖(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哥,當真回家嗎?第二百一十四章 你是一條沒有理想的鹹魚第一百零三章 你可有字?第五百九十三章 富相公,去御史臺嗎?第八十二章 二爺出馬第三十七章 汝南郡王的詩會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宋的未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之也難,不取也難第三百六十一章 基情四射打小三(再謝書友武選清吏司十萬巨賞)第五百八十六章 河南郡王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正的簡在帝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胡大儒的鑽營之法第五十八章 不知尋我何事?第七十二章 我有辦法第五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萬大軍的枯黃末路第一百零四章 甘奇,甘道堅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之也難,不取也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一百四十一章 測試體能(月票)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看老夫這信中寫了什麼第五百三十七章 狄將軍,這是……威武軍?第五百八十八章 賊子豈敢!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的屁股第四百五十一章 甘奇的項上人頭第五百三十六章 甘奇的軍事預案第三百零三章 倒黴事與不能忍第五百七十六章 必不長久、必不長久第三十章 今天一戰定江山第二百八十章 奮鬥與學習,使人快樂第三百二十五章 洛陽程頤,可能也要崛起?第二百三十一章 逃跑的甘奇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也有些於心不忍第四百二十六章 狄大爺可爽快?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同,大同第三百九十三章 有礙觀瞻,有傷風化第五百章 殘陽,鮮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議和,開邊第三百七十八章 交卷,大事要起(六千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趙大姐的忽悠第一百八十七章 常州知州王安石第五百四十二章 議和,開邊第四百九十二章 胡說!第一百八十章 仁宗之仁第五十三章 先生請第二百零四章 知宗正寺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二百二十五章 恨不早生三十年第四百八十三章 亂,大亂第三百八十八章 甘奇的後手,泉州第十七章 周侗,你叫周侗?(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五十一章 就當看人耍猴戲第一百九十二章 愣是沒看懂第三百二十二章 道堅書院之戰(大章節)第三百三十一章 讀書,讀書人,國家,社會,進步第兩百章 竟然還有如甘先生這般的讀書人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六百一十一章 抗旨不遵第二百四十八章 潭州賣牛騷操作(一)第三百六十章 蹭熱度與碰瓷(感謝書友武選清吏司十萬巨賞)第四百一十八章 落幕與開始第三百八十六章 下官多謝韓相栽培之恩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娘子可是來捉人的?第一百零六章 君實兄,你也撒尿?第四百八十四章 完人甘相公的燕雲第三十六章 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宋噴王之野望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光棍,你打不打?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願帶吳鉤,匹馬戍邕州第十四章 幸運大轉盤與大哥三弟第四百九十章 你想活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