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上,沈杜很快做出了一個決定。
“諸位愛卿,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不過你們卻忘了一點,東海國建國可沒有多久,他們的水軍
還沒有建立起來吧,如此,我們想要滅掉東海國,就必須在他們沒有修建好水軍之前,滅掉他們
,我們要做的,就是兵貴神速,趁着東海國的水軍還沒有修建好,我們出兵滅了他們。”
沈杜這樣說完之後,一衆官員也都覺得很有道理。
若是輪訓練水軍,他們肯定沒有東海國的條件優越啊,如此,他們提前動手,要更好一些,畢竟
他們的速度比不得別人,在同等條件下,他們還有希望攻破東海國。
“聖上所言極是,臣等也覺得應該儘早滅掉東海國。”
“臣等覺得聖上之言很好。”
“臣贊成先行滅掉東海國。”
“………………”
一衆羣臣皆是點頭稱讚,都很贊同攻打東海國。
沈杜見此,也就點了點頭,道:“好,既然如此,那就委派水封水將軍,領兵十萬,前去滅掉東
海國吧,整個燕國的船隻,都要爲此戰提供幫助,等此戰結束之後,朝廷必定會補償他們的。”
沈杜這樣吩咐下去之後,一名大將立馬站了出來:“請聖上放心,末將此去,必定滅掉東海國。
”
“朕相信愛卿。”
水封接令之後,便很快點齊了十萬兵馬,與此同時,也把燕國所有能用的船隻給召集了來。
不過,整個燕國的船隻都召集了來,也纔不過一次能運送五萬人。
他們如果走水路的話,距離最短,速度也最快,半個月就能夠到達東海國境內,如果不走水路,
那他們就只能繞路了,只是繞路的話,恐怕需要兩個月的時間,這對他們來說,未免耗費的太大
了一些。
所以,水封在得知這些情況之後,並沒有多少遲疑,很快就決定走水路,就算走水路可能會危險
一點,他也覺得必須走水路。
水封決定之後,便帶着五萬兵馬,先行向東海國前行。
東海國這邊,很快得到了消息。
東海國的國王名叫吳十三,本來只是一個打魚船伕,後來天下大亂,他的日子過不去,就糾集了
一幫兄弟鬧騰了起來,這個人雖是漁夫,卻有一些了不起的本事,短短半年時間,他就弄成了不
小的勢力。
隨後建國,並且快速的吧周圍的國家給滅掉了不少,最終成爲了現如今東海國。
這天早朝,有官員上報了這件事情。
“聖上,燕國在滅掉周圍的其他國家之後,已經開始把矛頭指向了我們東海國,他們派出了大將
,領兵十萬,想要滅掉我們東海國。”
吳十三身材偏瘦,有點黑,長的精瘦,也十分的有精神,聽完下面官員的彙報之後,他並沒有多
麼的擔心,相反,他還輕輕的笑了一下。
“諸位愛卿,燕國很強大,他們現在要攻打我們東海國,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怎麼辦纔好啊?”
吳十三詢問,朝着的一些人立馬就說了起來。
“聖上,燕國實力十分強大,我們東海國剛剛稍微穩定了一些,若是就此與燕國發生大戰,反而
便宜了其他國家,所以臣的意思,不妨派人出使燕國,跟他們義和。”
這個官員說完之後,不少官員也都連忙跟着附和起來,他們這些人,倒也不算怕打仗的人,在這
樣的亂世,東海國也沒有特別的穩定和安全,如此他們又怎麼可能害怕打仗,也沒有養成那種驕
奢的性子來,如此他們並不害怕打仗。
他們之所以要議和,也只是因爲他們真的覺得現如今打仗,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好事,他們東海
шшш ▲тт kΛn ▲¢〇
國現如今應該休養生息,不能與燕國打仗,因爲他們沒有必勝的把握。
沒有必勝的把握,自然也就不能輕易開戰了。
不過,朝着的粗人是不少的,畢竟他們算是叛軍建國,並不像那些世家權貴,藩王什麼的,有底
蘊,所以這朝堂上,有身份有學識的人不多。
而一些大老粗,自然也就沒有考慮太多了。
“聖上,末將倒是覺得應該出兵,阻擋住那些燕國的兵馬,若是我們現在議和,怕是會被人取笑
的。”
“不錯,不錯,燕國的確強大,但我們害怕嗎,我們不能害怕,我們也要讓他們知道我們多厲害
。”
“極是,極是,必須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厲害,跟他們打一仗,我們不一定輸的。”
“燕國敢跟我們爭鬥,我們就不敢跟他們爭鬥?”
“一條大河,他們得先能度過來再說。”
“………………”
朝堂之上,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雙方的人很快就爭吵了起來,因爲是大老粗,差點都要打起
來。
做在上面的吳十三看到這種情況,卻也不是很着急生氣,他揮了揮手,道:“好了,諸位愛卿不
用如此爭吵了,這件事情,朕有決斷。”
吳十三開口後,其他官員也都閉嘴了,然後都把目光投了過來。
吳十三見此,繼續說道:“諸位,我東海國的確沒有燕國的實力強大,但面對燕國我們也不能退
縮,現如今這樣的亂世,一旦退,便步步退,這對我們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我們東海國不管面
對什麼樣的敵人,都必須勇往直前,如此,我才能夠在這樣的亂世生存下去,我們不能讓人覺得
我們好欺負。”
聽到吳十三這話,一衆羣臣也就都清楚吳十三的意思了,也都知道他想要怎麼做了。
“我們東海國,要立馬集合兵馬,在他們登陸的地方阻擋住他們,能阻擋多久就阻擋多久,他們
遠道而來,在河面上耗費部落多長時間,只要我們堅持一段時間,他必定會退兵的。”
吳十三這樣說完,立馬就有人跟着附和起來。
“不錯,不錯,我們完全可以將燕國的兵馬阻擋在河面上。”
“極是,極是,阻擋住那些兵馬,對我們來說不是什麼事情。”
“末將韓通,願意帶領五萬兵馬,前去阻擋那些燕國兵馬,必定不讓他們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