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朕承天受命

“其國名爲英吉利,簡稱英國,然則由女王攝政,此牝雞司晨之舉也,豈非有違聖人教化?”

根本就不知道此時的英國國王是個純爺們的崇禎皇帝還在得意洋洋的信口胡扯。

見溫體仁和張惟賢等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板,崇禎皇帝心中暗爽不已,接着道:“既然彼英國有違聖人教化,而我大明又有英國公,此豈非天數?”

張惟賢心中一動。

英吉利,簡稱英國,大明英國公。

這三個關鍵詞串連在一起,讓張惟賢的心開始抑制不住的噗通噗通的跳了起來。

這種忐忑不安的感覺,比之年輕時第一次揹着妻子出去風月之地還要刺激。

果然,從來不曾讓人失望的崇禎皇帝這一次依然十分的給力:“大明不會虧待了曾經爲國效命的人們。

朕覺得英國公一系有責任,也有義務到英國去宣揚聖人教化。”

張惟賢正想推辭一番表現自己的知情識趣,溫體仁卻先跳了出來:“陛下,自古來皆是藩王開國後稱孤道寡,若是國公們也能開國,那侯爺們又當如何?”

張惟賢此時已經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挖過溫體仁家的祖墳了,這種千年不遇的,從天下掉餡餅的好事兒你他孃的竟然阻攔?

什麼仇什麼怨?

但是溫體仁說的也沒有錯。

若是自己這些國公也出去開國稱王,那大明本地還有甚麼國公?新出來的國公以後再建國,那地方不夠分怎麼辦?

不患寡而患不均,到時候大明的這些勳貴們會不會因爲自己沒撈到這種好處而把人腦子打成狗腦子?

若是勳貴們開幹也就算了,怕就怕這些混賬們拉起山頭,在大明內部再幹起來,那樂子可就大了。

崇禎皇帝卻是毫不在意的一揮手道:“這國公自然與藩王不同。

西方歐羅巴之地,萬人稱國者不少,其國主便是自稱爲大公甚麼的。

彼輩蠻子都可稱公建國,獨我大明的國公不可耶?

再者說了,其他的國公和侯爺們不滿?

不滿可以,先有了英國公一系這般忠敬爲國,自初代英國公自現任英國公再到下一任的英國公一般,代代爲國疆場效命再說。

自己躺在祖宗的功勞薄上不思進取還想着如同英國公這般能夠去海外風光?這世上斷無這般的道理。

至於溫愛卿所擔心的問題,其實也不必要。國公不同於藩王,三代之中可世襲。三代之中若無開疆擴土的大功,三代之後便要依次遞減襲爵,由國公降爲國侯,國侯降爲縣侯。

等降爲伯爵之時,那這封地自然要收回,其後代便世襲伯爵。”

這當真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

有了足夠的功勞出去當個公國的土皇帝,這自然是爽的,從頭爽到尾的爽。

可是萬一子孫後代不爭氣,這公國就宣告完蛋,自己的一番經營就付諸東流。

從國公降爲伯爵,這中間的地位和待遇,差的可就不是一星半點兒了。

但是一直留在大明的土本之上當國公,雖然說也是爽的很,可是跟一國之主比起來,卻始終差了那麼點兒意思。

崇禎皇帝顯然不是光拉着勳貴們就不管文臣的皇帝。

做皇帝嘛,最重要的就是雨露均沾嘛。

崇禎皇帝望着溫體仁道:“至於如溫愛卿這般同樣爲國操勞的大臣,大明自然也不能虧待。

這樣兒罷,等以後時機成熟之時,內閣輔臣們若是勤懇爲國,在致仕之時沒有被錦衣衛查到什麼不法之事,朕便許爾等可買海外一郡之地,封郡公,許傳襲五代。

至於五代之後,若是沒有大功於國家,沒有再出內閣輔臣,則其地如同國公之地,一樣由大明回收。”

溫體仁心道當真是好算計。

有了這等誘惑和由頭,就等着看外面的那些勳貴武將還有那些文臣們是怎麼替崇禎皇帝賣命幹活的吧。

但是這事兒就像是朱聿鍵說的那樣兒,把事情做在明面上,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這些文臣武將們有人會拒絕嗎?

答案肯定是沒有的。底層的那些向上爬但是卻沒有多大希望的人可能不會太在意,但是頂層的這些大佬們可就在意的很了。

而爲了讓自己能順得的弄個爵位,海外弄個地盤給子孫後代,他們自己就會先把手下的那些小撲街們看的死死的,誰也搞事情就是跟自己的爵位過不去。

有膽子跟自己爵位過不去的,老子就能讓他一家子過不下去。

自古以來的家國天下的理念在這一刻顯露的淋漓盡致。

中國人爲什麼那麼在意生兒子?

還不是爲了死後有口血食,能得享子孫後代的供奉?

那麼在生前,一門心思的爲了自己家考慮,也就成了很正常的事兒了。

至於國?那是皇帝的。

至於說子孫後代不爭氣,致使封地回收什麼的,這個就只能看各家自己的教育了。

看看人家英國公,至今已經是第七代,但是代代恩寵不絕。雖然老國公張惟賢已經老了,但是下一任的小公爺張之極卻也已經開始獨當一面了。

據江湖傳聞,小公爺張之極小時候沒少被老公爺張惟賢吊在樹上抽。

由此充分證明了,想要家裡的孩子爭氣,多揍幾回就妥了。

崇禎皇帝看着溫體仁等人的臉色一變再變,便笑道:“諸位愛卿都不要推辭了,這事兒麼,也就咱們君臣心裡有個數就好。

如今大明遼東未平,北方未靖,陝西處烽煙雖熄卻是遍地餘燼。

今天這番話要是傳了出去,憑白惹人笑話。”

溫體仁卻是對於崇禎皇帝的這幾句話表示不會有半分的相信。

說什麼怕人笑話?那纔是真的笑話——崇禎皇帝什麼時候要過臉了?當街罵人的事兒都幹過了,這時候說什麼怕人笑話?

只怕自己這些人前腳出宮,後腳這流言就會滿天飛,但是最後散佈流言的一定是自己這些人乾的!

只是崇禎皇帝已經這般說法了,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今天在場的這些人都得表示自己相信了。

溫體仁和張惟賢等文武官員們便一起躬身謝恩。

崇禎皇帝卻又接着道:“剛纔把話題扯偏了。接着說段小榮那本新書的事兒。

朕之所以如此關心,乃是朕從歐羅巴傳過來的西書之中得知,歐羅巴的一衆小國國王登基,皆要受到教皇的加冕才行,否則便是不合律法。

等以後英國公或者其他的藩王開國於歐羅巴之地時,難道不受我大明的冊封,卻要受那什麼教皇的加冕?”

有了郡公的誘惑,溫體仁此時的積極性比誰都高:“啓奏陛下,那蠻夷教皇不過是侍奉上帝神的侍者,有什麼資格替一國之主加冕?

若教義如此,則其爲竊人主之權,乃淫祀擅權也。”

溫體仁這一句話可是夠很的。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就是指的祭祀。

如今一個應該管着祭祀的教宗卻跑去冊封國王,這在溫體仁等人看來可就是大逆不道了。

而淫祀就乾脆把基友教給打成了另類,是要被連根拔除的。

一直不曾出聲的魏忠賢卻是陰惻惻地開口道:“啓奏陛下,奴婢以爲彼輩不得妄稱教皇,應以教宗稱之,亦應如龍虎山張天師例,由陛下冊封之,方可即位爲教宗。”

溫體仁縱然是當首輔當的久了,卻還是比不過魏忠賢揣摩崇禎皇帝的心思更到位——老魏一聽崇禎皇帝這話的意思,再結合前面說的那些亂七八糟的,就知道崇禎皇帝到底想要幹什麼了。

但是現在自己跟魏忠賢等人可都是一個戰線上的好兄弟,爲了子孫後代,賣掉區區一個教皇算得了什麼?

別說是教皇,就是孔夫子也賣得!

溫體仁當下便躬身道:“臣附議。臣以爲陛下乃代天牧民,天下一應宗教之教首,皆應由陛下冊封,否則便是淫祀。”

這下子賣的更徹底了。不管是什麼教派,沒有經過崇禎皇帝的皇家認證,都是違法的,都應該被打倒。

等到施鳳來和張惟賢等人都是一起躬身附議之後,崇禎皇帝便接着道:“朕允了,諸位愛卿平身。”

等溫體仁等人都直起身子後,崇禎皇帝又理了理思路,接着對段小榮道:“這人間的來歷麼,便是女媧娘娘看天地初開之後取生生不息之息壤摻入自己精血所造。

只是前面並無參考,因此娘娘只得親力親爲,故而先造的第一批人之中息壤較多,娘娘的精血卻是不夠,故而土性極重,色黑,蠢笨無比,不爲娘娘所喜。

第二批人麼,則是精血較多,然則息壤不足,故而其皮膚色白無比。然則失了息壤土性的厚重,雖然也堪稱聰明,卻是德薄輕浮,亦爲娘娘所不喜。

唯有我等炎黃貴胄,乃是精血與息壤兼備,既聰明卻又穩重,最重德才兼備,乃受娘娘喜愛,故而使我等佔據中原寶地。”

此時別說是段小榮了,就連飽讀詩書的溫體仁等人都已經開始懷疑人生了。

女媧娘娘造人這事兒,別說在場的這些老油條,便是鄉間稚子也都是知道的。

可是從來就沒有人想過依着崇禎皇帝這般解釋來想。

如今按照崇禎皇帝的說法,不僅是完美的解釋了人類的起源,還把人種膚色的問題給解釋了。

只是崇禎皇帝的話明顯還沒說完:“遠在上古時期,有樹,名建木,其高通天。

那些西方蠻子不思自強之道,反而想要通過在建木上搭建高塔以登天,享受極樂生活,因此惹得玉皇上帝大怒,乃命巨靈神毀去了建木,到此世間無存。

又因西方蠻子人數衆多,玉皇上帝便派文曲星君抹去了蠻子的記憶,亂了他們的語言,故而歐羅巴之地的蠻子皆是忘了天朝語言文字,反而一國一語。

只是正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故而蠻子們雖然忘了天朝語言後一國一語,卻也是極爲相近。”

溫體仁等人此時已經不只是懷疑人生了,簡直都開始懷疑這世上是不是真的有玉皇上帝,而天子是不是又真的承天受命而生了——要不然崇禎皇帝怎麼知道這許多神界秘辛的?

若說是崇禎皇帝編出來的,溫體仁等都表示不信。

如此嚴密的邏輯,如此完整詳實的資料,若說是編出來的,肯定不是一時之功——沒看那西遊釋厄傳裡還有許多自相矛盾的地方麼。

若是真個有玉皇上帝,那十殿閻羅是不是真的?

那之前崇禎皇帝給閻羅天子下的旨意是不是真的會被執行?陝西的那些傢伙們真個就在油鍋地獄裡受刑不止?

那陛下所許的帶我等登天爲官……

崇禎皇帝看着目瞪口呆的一衆文武大臣,心中卻是暗爽不已。

感謝起點穿越者培訓中心,感謝夢入神機大佬的《佛本是道》和衆多大佬們的洪荒流小說。

朕是沒辦法像《我要做皇帝》裡邊的劉野豬一樣自證君權神授了,但是朕能記得住這些說法,能忽悠啊。

決心把大忽悠事業進行到底的崇禎皇帝接着吩咐道:“還有關於大禹治水一事,也需要記載其中。

昔者十二祖巫之中的共工祝融等大巫與東皇太一和帝俊等相爭。爲了打破大妖東皇太一藉着先天至寶混沌鍾並周天星斗佈下的周天星斗大陣而撞斷了不周山。

由此天河倒泄,人間洪水氾濫。失了撐天的不周山與建木,又引發了洪水,這纔有了大禹治水。至於定海神針,後來爲那潑猴所得,到也沒甚麼好說的了。

只是女媧娘娘補天之後,玉皇上帝憐憫人族受此無妄之災,再加上之前那些白皮蠻子們想要登天之事,玉皇上帝便命元始天尊以無上法力將人間界與諸天神界分離開來。

至此以後,人間界便與天界失去了最後的聯繫。至於殘留在人間的一截不周山,如今就在大明極西之地,山高數千丈,上面終年冰雪覆蓋。

過了不周山,便是身毒之地,再往西,就是歐羅巴那些蠻子們所在了。

朕承天受命而生,便是要讓這天下復歸一統。”

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打臉的崇禎皇帝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拖死他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一百二十章 皇后有喜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臉之讓朝鮮掏錢(今天第四更)第四百九十章 佔山爲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四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找個主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清風館中落驚雷第七百零九章 皇后,朕知錯矣!第十五章 皇太極也想去大明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五月飛雪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八百一十五章 矯枉不怕過正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四百一十八章 賭贏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分世界的第一步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修德政,四海賓服(4千字第一更)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婦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過分了第一百八十章 天可汗崇禎大帝第四百七十九章 爪哇王之死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三百七十一章 趕緊跑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二個將要除名的部族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墳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腰牌的主人在哪兒?第五百六十章 奴才必不負陛下厚望!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天皇背黑鍋(突如其來的加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二百五十六章 炮決,挖坑坑人(4千字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八百零九章 跪就要跪好!第六十六章 死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第四十五章 狗賊!第四百四十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弄個漢語等級考試?第二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的陝西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時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三百五十七章 駕臨孔府,誰敢舉旗?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臉一點兒?第七百二十九章 鷹犬不是想當就能當的!(第三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小冰河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是跟陛下學來的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禎第三百八十章 大明人多的是第二百一十二章 漠北風雲起第三百二十九章 徹底栽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道難題第十五章 皇太極也想去大明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毛文龍的決斷第四章 先收買一波人心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三百三十七章 金汁是個好東西(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六百六十一章 現實版三國演義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七百零九章 皇后,朕知錯矣!第二百四十三章 崩潰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七十五章 噁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到用時方恨少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小冰河第九十五章 挖牆角第七百一十二章 還合還是另有穿越者?(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無組織無紀律無可奈何的尾聲,感謝有你,還有新書預告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三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本公子吧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煩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糧食的去向(3K第三更)第四百八十七章 林子大了鳥兒就多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六百九十二章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
第八百二十五章 民心是可以引導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二十一章 被打臉的崇禎皇帝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拖死他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一百二十章 皇后有喜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臉之讓朝鮮掏錢(今天第四更)第四百九十章 佔山爲王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四百四十五章 給自己找個主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清風館中落驚雷第七百零九章 皇后,朕知錯矣!第十五章 皇太極也想去大明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們是什麼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五月飛雪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八百一十五章 矯枉不怕過正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四百一十八章 賭贏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分世界的第一步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修德政,四海賓服(4千字第一更)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二百六十九章 回去就揍媳婦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過分了第一百八十章 天可汗崇禎大帝第四百七十九章 爪哇王之死第七十八章 忠魂第三百七十一章 趕緊跑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二個將要除名的部族第一百九十三章 憑本事借的爲什麼要還第五百五十九章 養狗的作用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墳第三百九十三章 誅心之語第五百五十二章 這腰牌的主人在哪兒?第五百六十章 奴才必不負陛下厚望!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天皇背黑鍋(突如其來的加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朕說,雞犬不留!第二百五十六章 炮決,挖坑坑人(4千字第三更)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八百零九章 跪就要跪好!第六十六章 死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第四十五章 狗賊!第四百四十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弄個漢語等級考試?第二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動的陝西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一百二十八章 少年十五二十時第八百六十一章 綠色出行,文明打仗第三百五十七章 駕臨孔府,誰敢舉旗?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不敢更不要臉一點兒?第七百二十九章 鷹犬不是想當就能當的!(第三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平等的條約才叫條約!第三百三十一章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小冰河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是跟陛下學來的第七十七章 閱兵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禎第三百八十章 大明人多的是第二百一十二章 漠北風雲起第三百二十九章 徹底栽了第五百三十九章 三道難題第十五章 皇太極也想去大明第一百五十五章 須知天意念蒼生第六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毛文龍的決斷第四章 先收買一波人心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三百八十二章 人去樓空第三百三十七章 金汁是個好東西(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五百七十九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六百六十一章 現實版三國演義第三百三十六章 一切罪孽歸於貧僧第四百五十七章 單挑還是羣毆?第七百零九章 皇后,朕知錯矣!第二百四十三章 崩潰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七十五章 噁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真香!第六百六十章 頓開金鎖走蛟龍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到用時方恨少第四百二十一章 這不是小冰河第九十五章 挖牆角第七百一十二章 還合還是另有穿越者?(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七章 真正的無組織無紀律無可奈何的尾聲,感謝有你,還有新書預告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三百八十四章 你就從了本公子吧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煩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糧食的去向(3K第三更)第四百八十七章 林子大了鳥兒就多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底誰能殺了誰第六百九十二章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