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

其實,崇禎皇帝的心裡還是有那麼一點兒小小的遺憾。

畢竟,巴爾普坎請求內附,是迫於大軍已經進入到爾撣國國土的情況下,纔不得不請求內附。

可是朝鮮和琉球,還有緬甸,那就是完完全全的是因爲大明爸爸威武,大明爸爸霸氣,所以纔想着內附的。

兩者之間,可比性不大。

如果爾撣國一早就主動請求內附,那紙面上的數據可就好看的多了——最起碼,也能養活一大批的清流文人,針對此事水出一大堆花團錦簇的文章。

等到朱純臣的信件再一次回到崇禎皇帝的岸頭上之後,崇禎皇帝纔將目光投向了來宗道:“那爾撣國之主巴爾普坎不日將要來緬甸朝覲,一應事宜,倒是要麻煩來愛卿了?”

來愛卿出班後便躬身道:“啓奏陛下,此等盛事,微臣得附驥尾,實在是三生有幸。

不過,臣敢問陛下,原本那些前唐遺民,又該做何處置?”

崇禎皇帝道:“衆位愛卿不妨先議一議,看看到底該如何安置爲上。”

來宗道秒懂。

處置跟安置,兩個詞中的字面意思差不多,但是從不同的人嘴裡說出來,這兩個詞的意思可就差的太多了。

在自己用了處置這個詞的情況下,崇禎皇帝於無聲之間就轉換爲了安置這個詞,那麼今天討論的重點就要重點放在“民”這個字上了。

按照崇禎皇帝的意思來看,必然是把這些前唐遺民當成了跟大明百姓一樣的子民來看待,所以才用上了安置這個詞,否則的話,用處置這個詞纔是最恰當的。

既然涉及到了安和置,首先就得考慮到這些前唐遺民們自己的意願——願意回到大明去居住,還是願意留在這裡。

其實站在來宗道的角度上面來看,這些遺民們繼續留在曼尼普爾纔是最合適的選擇。

反正整個爾撣國已經內附大明,到時候阿薩姆也好,曼尼普爾也好,都會跟緬甸一樣,成爲大明的領土,朝廷該怎麼派遣官員的就得怎麼派遣官員,該怎麼治理的就得怎麼治理。

就連鐵道部,都得重新規劃設計線路,把阿薩姆、曼尼普爾、緬甸這些地方都考慮進去,進行統一的規劃和修建。

但是,如果這些人願意回到大明呢?那要考慮的事情可就多了去了,遠比讓他們留在曼尼普爾要麻煩的多。

首先,這些人回到大明之後,幾十萬的人在兩萬萬的大明百姓這個基數面前什麼都算不上,可是你總得給這些人安排吃住吧?到時候是戶部出銀子還是內帑出銀子?

這些人又該如何安置?是打散了之後混入大明百姓之中?還是再給他們挑個地方,讓他們集體住下,然後一步步的往裡面摻沙子?

而且,不管是另找地方還是打散了安置,其實都涉及到一個最大的問題——總得給這些人分地吧?

不給人家分地,人家吃啥?喝啥?連吃喝都沒了,不造反還在等啥?難道朝廷一直出銀子出糧食養着這些人?

如果朝廷不養着,這些人吃喝都沒有,然後再轟轟烈烈的打着恢復盛唐的旗號造個反,到時候誰今天支持了讓這些人回到大明,誰就得跟着倒黴。

來宗道可不認識崇禎皇帝會因爲自己白髮蒼蒼而心軟。

拉着一衆大臣們商議了半天之後,來宗道又找上了武將勳跺的大佬們開始研究了起來。

然而研究了半天,來宗道也沒有得出一個靠譜的結論。

武將勳貴的大佬們倒是信誓旦旦的保證,這些前唐遺民再怎麼着,在大明也掀不起風浪來,誰敢跳的話,直接按死也就是了。

然而來宗道敢信這種屁話?

這些武夫說的倒是好聽,可是這些人一旦造反,自己肯定得先倒黴,到時候還得拉上一大批同僚。

而這些武夫們就可以舉着刀劍唱着歌兒去平叛,去分軍功——好處全是武夫的,壞處可就全落到自己頭上了。

糾結了半天,又與衆多大佬們商量了半天之後,來宗道才咳了一嗓子,示意文武大臣們各自因到各自的位置上去。

等到大帳之中再一次靜下來之後,來宗道才躬身道:“啓奏陛下,臣方纔與衆位同僚商議了一番,在這些前唐遺民的事情上,卻是難處頗多。”

崇禎皇帝饒有意味的嗯了一聲後才問道:“比如說呢?”

來宗道躬身如儀:“最大的問題便是土地。中原原本就沒有多少空閒的土地,縱然藩王們將封地置換到了海外,空出來的土地只怕還是不夠分配給這些人。

民無地則不安,沒有土地的百姓連吃喝都會成爲問題,而官府又不可能一直養着這麼些人——這對其他的百姓來說也是一種不公平。

因此,臣的意思是,能不能先徵求一下這些人的意見,看看他們是留在曼尼普爾,還是願意回到大明?

若是這些人願意留在曼尼普爾,則是再好不過了。

若是這些人不願意留下,而想着回到大明,其實可以採取另外一種方法安置。”

崇禎皇帝這下子有些感興趣了。

這些人如果願意留在曼尼普爾,倒還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最頭疼的是吏部,需要挑選出足夠的官員來緬甸。

本着一頭羊是趕,兩頭羊也是放的原則,吏部多弄點兒人出來也就是了,大不了多給郭老摳發點兒年終獎。

等着這些官員來了之後,阿薩姆和曼尼普爾基本上也就跟大明內地的那些地方沒有區別了——都是行的大明律,都是說漢語寫漢字,連科舉都是同樣的一套東西,還有什麼不一樣的?

就像是新明島一樣,現在新明島上的百姓還能感覺到新明島與大明的區別嗎?

答案是不能。

在把新明島的蠻子們清理乾淨了以後,新明島那裡跟大明本土幾乎就是一模一樣的,除了離大明遠一些。

但是崇禎皇帝自己也知道,讓這些人繼續留在曼尼普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都說是故土難離,從天寶年間到崇禎年間,足足千年的時間過去,這裡大概也已經變成了他們的故土。

然而這些人,是徹徹底底的漢人,他們的骨子裡那種對中原土地的懷念,卻是無論如何也抹不去的。

尤其是,這千年裡面,雖然在曼尼普爾繁衍生息,可是這千年的時間裡,征戰不休都是很正常的事兒,再加上天災人禍,真要說這些人對於曼尼普爾有多深的感情,卻也不見得。

所以,這些人有很大的機率會選擇回到大明。

之前自己腦袋一熱就同意了,完全就是腦袋抽瘋的原因,對於這些人如何安置等等問題上,還真的沒有考慮太清楚……

而這些問題卻又真實存在,想想都讓人頭大。

現在來宗道居然說還有另外的安置辦法?

端起王承恩放好的茶水呷了一口之後,崇禎皇帝才淡淡的道:“來愛卿不妨說一說,看看是什麼好點子。”

來宗道躬身道:“陛下,若是這些前唐遺民願意迴歸大明土地,那曼尼普爾這裡可就空下來了?”

崇禎皇帝眉毛一挑,頓時明白了來宗道的意思。

騰籠換鳥之術。

……(可能引發降維打擊的內容,自行腦補,大概兩萬字,頂五更的欠更!)

這些前唐遺民回到大明之後,曼尼普爾這裡確實就空下來了——沒有百姓居住的領土還能算自己的領土嗎?

難道,隨便抓兩個衛所過來守衛着這麼一大片的土地就算完事兒了?

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兒。

這麼大片的土地,哪怕是奢侈一些,誰來給誰一百畝呢,也不能就這麼荒着不管了不是?

而騰籠換鳥之術雖然在後世屬於陰損到斷子絕孫都不爲過的招數,可是放在現在的大明,卻根本就沒有這個顧慮。

前唐遺民跟大明百姓有什麼區別沒?

有,前唐遺民一輩輩的生活在曼尼普爾近千年的時間,是不是一代更比一代強不好說,可是一代更比一代黑是肯定的。

可是除了這一點之外,剩下的幾乎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這些人的飲食習慣上可能會偏向於曼尼普爾這裡一些,可是跟大明的區別不大,更不要提漢字漢語依舊在被這些人使用。

從文化飲食再到服裝、生活習慣,這些人跟大明百姓幾乎就是一模一樣,扔在大明也不會顯眼。

被移民出來的大明百姓到了這進而之後也不會有什麼不習慣——官府的人都是大明的,附近住的可能還是原來的鄰居,頂多就是再加一些新面孔而已。

大概也就是山東的可能會遇到山西的做鄰居,僅此而已。

至於原本的蠻子——大明的鐵路還不知道需要多少勞工呢!

如此一來,騰籠換鳥之術實行起來,就完全的沒有問題了。

讚賞的點了點頭之後,崇禎皇帝開口道:“來愛卿的提議不錯,朕會認真考慮的。”

說完之後,崇禎皇帝乾脆提筆在面前的一張白紙上面寫了起來。

“成國公對曼尼普爾前唐遺民整編之事,朕已知之。令其指揮使對漢唐遺民進行普查,統計願留者幾何,原歸者幾何,待地方官員來彼之後,便造黃冊。

諸事完畢之後,成國公朱純臣,英國公張之極,曼尼普爾衛指揮使,爾撣國國主一併前來。”

……

崇禎皇帝的回信很快就被送回到了朱純臣的手裡。

朱純臣也沒有任何的廢話,在搞明白了崇禎皇帝的意圖之後,直接就把曼尼普爾衛指揮使樂文給找了過來。

樂文這段時間幾乎就沒有閒着的時候。

離家千年的遊子,雖然沒有對家這個概念有一絲的模糊,但是對於未來會怎麼樣,所有人還是帶上了一絲迷惘。

當大明天兵到緬甸的時候,樂文這些被一輩輩灌輸了故國這個概念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找到大明的天兵,然後回家。

可是當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所有人又都迷茫了。

該不該回去了?

祖祖輩輩都想着回去的故土,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這裡的一切,真的就這麼捨棄不要了嗎?

然而迷茫歸迷茫,所有人收拾行裝的速度也沒有慢下來——等待了千年,爲的不就是這一天?

被任命爲指揮使的樂文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了不斷的忙碌。

每一家每一戶都得走過瞧瞧看看,然後叮囑要注意的事項,還得做好各方的協調和安排。

樂文覺得操刀子砍人比這些破事兒更適合自己。

等樂文到了朱純臣的大帳之中後,朱純臣便開門見山的道:“本督找你來,乃是有一件事情要吩咐你去做。”

樂文直接便抱拳拱手道:“請公爺示下!”

朱純臣道:“其實也沒有什麼,說簡單的話,其實也挺簡單。回去之後,你派人統計一下,有多少人願意留在這裡,又有多少人願意回到大明?”

樂文聞言,便有些遲疑了。

自己該怎麼回答?說所有人都想着回到大明的土地去?可是又捨不得這裡?

朱純臣見樂文滿臉糾結的樣子,便笑着問道:“可是有什麼爲難之外?”

樂文躬身道:“公爺,卑職前幾日聽說阿薩姆要內附天朝,此地以後便會和天朝的州府一般無二?”

朱純臣點頭道:“不錯。等到諸般事宜都交接完成之後,這裡便會成爲曼普州,還有阿薩府。

到時候,吏部會相應的派出巡撫和各級官員來此上任,連鐵道部也會想辦法將鐵路修到這裡來。”

樂文不清楚鐵路是什麼東西,沒見過的東西實在不好猜測——用鐵鋪路?有什麼特殊的作用嗎?

但是這裡以後會徹底成爲大明的疆土,卻是明擺着的事實。

那麼,自己這些人心心念念想着的回到故國又有什麼意義呢?這裡也是故國的一部分了啊!

頗爲迷茫的樂文想不明白,卻還是向着朱純臣拱手道:“請公爺放心,卑職一定將此事統計明白。”

朱純臣嗯了一聲後,又接着問道:“爾等祖上乃是大唐折衝府軍士,如今,還有多少兒郎能拿得起刀槍上陣?”

PS:更新還是晚了一些,累成狗了。第一更4000字送上。睡一會兒再起來接着碼字。

第二百五十九章 帶毒的糖到底吃不吃(4千字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九十八章 冊封第八百六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一百六十六章 毛文龍的決斷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報入京,各方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八股摻沙子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墳第一百一十五章 攪屎第一百六十七章 京觀之又見京觀(近4K字大章)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六百五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日友好七條(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八百七十二章 朕不後悔!(大結局)第七百二十章 讀書的好處(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拿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強的魏國公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是跟陛下學來的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九十六章 錫伯一族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抉擇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五百四十八章 殃及的池魚?第四百七十二章 尚豐王進京第五百三十六章 坑死人的損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搶劫,咱們更拿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煩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國人才何其多也第二百零五章 崇禎下陝西之無恥之徒(4K大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尚豐王進京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家一起賣歐洲第二百四十章 張之極進城(4千字大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七百四十九章 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第七百二十六章 暹羅的反應(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臣奮迅如霹靂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第六百三十五章 預備第四百零五章 詭異的平靜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八十章 移封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五百三十六章 坑死人的損招第八百零七章 滿滿的都是黑歷史第七百四十八章 朕的大白菜!第五百六十八章 寧死不食此物!第八十章 移封第一百六十七章 京觀之又見京觀(近4K字大章)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們需要孔代親王是正義的一方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七百八十一章 下血本坑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九十章 忠奸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林丹汗的王庭第六百九十二章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陛下將至第四百五十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三百四十三章 進退唯谷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禎四年發車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四百零七章 皇家學院立功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再大的代價,也值!第二百三十七章 燎原之勢(4千字大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最佳活力團體組織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第三百零二章 單身狗沒人權?第五百零三章 請萬歲爺北狩奴爾幹(4/5)第一百六十七章 京觀之又見京觀(近4K字大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後世子孫能多敗幾年第五百七十七章 萬歲爺聖明第四百九十九章 建奴的勝算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一百二十章 皇后有喜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憑我大明皇帝說!第二百一十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五百一十八章 請陛下大選秀女第八百一十五章 矯枉不怕過正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搶劫,咱們更拿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七章 首輔的票號?砸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帶毒的糖到底吃不吃(4千字第一更)第六百五十三章 騰籠換鳥第九十八章 冊封第八百六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黃第一百六十六章 毛文龍的決斷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報入京,各方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八股摻沙子第六百二十章 挖自己祖宗的墳第一百一十五章 攪屎第一百六十七章 京觀之又見京觀(近4K字大章)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國王第六百五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四十二章 能胡編亂造也是個本事第三百三十四章 明日友好七條(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八百七十二章 朕不後悔!(大結局)第七百二十章 讀書的好處(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六章 拿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強的魏國公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是跟陛下學來的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九十六章 錫伯一族第三百七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抉擇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五百四十八章 殃及的池魚?第四百七十二章 尚豐王進京第五百三十六章 坑死人的損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搶劫,咱們更拿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煩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國人才何其多也第二百零五章 崇禎下陝西之無恥之徒(4K大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尚豐王進京第七百六十六章 大家一起賣歐洲第二百四十章 張之極進城(4千字大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口含天憲,興亡繼絕!第七百四十九章 誰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強大?第七百二十六章 暹羅的反應(第三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臣奮迅如霹靂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第六百三十五章 預備第四百零五章 詭異的平靜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一百零九章 廷杖第八十章 移封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蠻子清理掉第五百三十六章 坑死人的損招第八百零七章 滿滿的都是黑歷史第七百四十八章 朕的大白菜!第五百六十八章 寧死不食此物!第八十章 移封第一百六十七章 京觀之又見京觀(近4K字大章)第八百六十四章 我們需要孔代親王是正義的一方第八百一十三章 糟老頭子壞的很第七百八十一章 下血本坑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九十章 忠奸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林丹汗的王庭第六百九十二章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陛下將至第四百五十章 奉天子詔,誅賊!第三百四十三章 進退唯谷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崇禎四年發車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三百零八章 真想幫黃臺吉第四百零七章 皇家學院立功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再大的代價,也值!第二百三十七章 燎原之勢(4千字大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最佳活力團體組織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二百七十八章 孤兒幼軍第三百零二章 單身狗沒人權?第五百零三章 請萬歲爺北狩奴爾幹(4/5)第一百六十七章 京觀之又見京觀(近4K字大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讓後世子孫能多敗幾年第五百七十七章 萬歲爺聖明第四百九十九章 建奴的勝算第八百二十八章 耗子舔貓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鏖兵誰更狠第一百二十章 皇后有喜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憑我大明皇帝說!第二百一十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五百一十八章 請陛下大選秀女第八百一十五章 矯枉不怕過正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搶劫,咱們更拿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零二章 蠻子好說,大明百姓才更讓人頭疼!第七章 首輔的票號?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