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義滅親,舉報謀反

又有傳令?

朱元璋已經開始期待。

今日不知撞了什麼大運,來的全都是好消息!

叛將被斬,納哈出歸降大明,山東賑災順利!

國庫也節省了四十萬兩白銀!

大明成立之初,缺錢啊!

“快報!讓咱聽聽是什麼好消息!”

老朱眉飛色舞,卻難爲了傳令兵。

“陛下……這……”

朱元璋眉頭緊鎖,嘆氣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說吧!”

傳令緊張道:“啓稟陛下,十七皇子狀告太子謀反!”

什麼!

朱標謀反?

此言一出,朝堂震動。

秦王朱樉怒罵道:“小混蛋!虧太子如此信任他,竟然敢誣告太子!”

晉王朱棡冷哼道:“此事一定要嚴查!不能讓太子受如此委屈!”

燕王朱棣心中激動,倘若太子當真謀反呢!

要知道,父皇對待背叛,一向法不容情!

堂兄朱文正,據守洪都,抵禦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

可最後對封賞不滿,背叛父皇,最終被軟禁,鬱鬱而終。

朱元璋不可置信地看向朱標,後者更是啞口無言。

“父皇,兒臣不曾謀反!”

朱標冷汗直流,若是當真謀反,他定會承認。

他看着長大的兄弟,如今卻誣陷他謀反?

這讓朱標難以接受。

被最親近的人背叛,如鯁在喉啊!

傳令兵謹慎將木盒呈上。

“十七皇子說了,只要陛下打開木盒,定會知曉一切!”

朱元璋心情不佳,太子謀反?

老十七在搞什麼鬼?

這等簡單的離間計,以爲咱會上當不成?

唰!

老朱不耐煩地打開錦盒。

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的印璽,出現在老朱眼前。

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

這是……

饒是朱元璋,也被震驚的額合不攏嘴。

“這是……”

“回陛下,十七皇子說,此物是在太子處發現。”

傳令不知裡面是何物,實話實說道。

朱元璋突然起身,這可嚇壞了羣臣。

“陛下!太子賢達,這裡面肯定是有什麼誤會!”

“不錯!十七皇子頑劣,可能是他的惡作劇!”

“陛下,不能對太子殿下動手啊!求陛下開恩!”

噗通!

羣臣紛紛跪拜求情。

“父皇!大哥肯定不會背叛您!”

血濃於水,秦王朱樉當即下跪,“求父皇饒恕大哥!”

晉王朱棡已經不斷叩首,“父皇,任何人都會背叛,但大哥絕對不會謀反!”

燕王周棣嘴角上挑,低頭跪拜道:“請父皇查明真相,莫要冤枉太子!”

朱標更是忘記了跪拜,只因他了解父皇。

這壓根不是生氣的表情,更像是看到了驚喜!

“皇上啊!饒了太子吧!”

“父皇,大哥是冤枉的啊!”

兒子大臣還在地上鬼哭,老朱這纔回過神來。

“你們給咱跪着作甚?”

朱元璋更是一把將朱標拉了過來。

“老十七說得對!咱標兒,的確有謀反的嫌疑,哈哈哈!”

朱標一臉懵,自己反應不及,已經被父皇按在了龍椅上。

再看一旁的印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朱標瞪大雙眸,朱元璋大笑道:“傳國玉璽出現在太子府邸,這說明什麼?”

“咱的標兒,是真命天子!”

“要不是老十七發現,還不知道標兒要瞞咱到什麼時候!”

此言一出,三位塞王懵了,羣臣更是一臉懵逼。

傳國玉璽的意義不言而喻。

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爲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

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爲“白版皇帝”。

顯得底氣不足而爲世人所輕蔑。

大明之前,何不是“白版皇朝”的一員?

可現在不一樣了,傳國玉璽從天而降,來到了太子手中!

“父皇……”

朱標無奈搖頭,做出這等事的人,只有十七弟了!

“那臭小子,又要幫爲兄造勢!可這次玩的太大了!”

只見羣臣已經不斷叩首,齊呼:

“大明萬歲!”

“皇上萬歲!”

“太子萬歲!”

朱棣表面謙恭,心中卻充滿不甘。

憑什麼傳國玉璽會眷顧大哥,而非他這個燕王?

他纔是最像父皇的人!

無論是行軍打仗,還是治理藩鎮,他自認都不輸於太子!

“大哥!你得了祥瑞之物,何不早點拿出來!”

秦王朱樉大喜過望,“剛纔嚇死臣弟了!”

晉王朱棡深吸一口氣,“傳國玉璽現世,此乃天佑大明!”

朱元璋大笑道:“我大明今有傳國玉璽!”

“是真正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要大赦天下!對了,老十七有功,朕不再追究他擅自離京的錯了!”

朱標苦笑,十七弟做了這麼多事,結果就來個不予追究?

朱標剛要開口,爲弟弟打抱不平。

卻看到朱元璋眼神暗示,讓他不要多說。

朱標只得忍住心中所想。

“十七弟爲何知道傳國玉璽在太子府邸?”

朱棣想到此處,一陣後怕,“莫非真正持有傳國玉璽的是老十七?”

“是他將玉璽讓給了太子?”

朱棣惶恐不安,十六歲的年紀,神不知鬼不覺,來到草原看了汗木爾。

逼降納哈出,讓其宣誓效忠!

輾轉山東,解決了近七萬戶的災民!

如今又找到傳國玉璽,告訴全天下,大明得國之正,毋庸置疑!

“老十七藏得如此之深!難怪其不在宮中居住!”

朱棣想到此處,內心記掛上了朱權,心中將其列爲一號人物。

秦王朱樉怒斥道:“父皇!都怪老十七胡言亂語,險些嚇壞兒臣!”

晉王朱棡幫襯道:“還請父皇嚴懲這豎子!”

朱棣冷笑不止,兩個蠢貨兄長,還看不清老十七的厲害之處?

朱元璋擺了擺手,“老十七不上奏,你們能見到傳國玉璽?”

“他爲何還不回來?”

此言一出,朱標趕緊說道:“父皇,十七弟肯定在回來的路上,還請父皇莫要着急。”

老朱眉頭一挑,輕哼道:“今日退朝!標兒,你帶着咱,跟你三個兄弟!”

“去老十七的府上坐坐!”

朱標心中大驚,趕緊說道:“父皇!十七弟的府邸去不得啊!”

第548章 以一敵三渾不怕第295章 桀驁不馴失烈門第713章 在外面要叫廠公第216章 帝王一怒,要吃羊肉第323章 王府,無錢糧可用第661章 前線焦灼,後方發財第389章 逾越之禮,秦王惡行第505章 求我放人?求你收人!第393章 兄弟情,難釋懷第464章 一馬奔騰,射鵰引弓第457章 海疆行第160章 王侯斥候第九十九章 你們的任務是上課第二十三章 問計寧王,太子宿醉第五十八章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第六十一章 此子,不得不防第634章 科教興國,人才興邦第628章 本王不帶兵,全是爲了你第593章 日暮西山?朝陽初升!第二十六章 藩王?狗都不當!第七章 君子有言,龍蛇之變第747章 燕王VS帖木兒第十五章 就憑我無敵第523章 禿驢法王,修行忒煞第一章 洪武慶生,藩王進京第654章 中山後人戲羣狼第六十二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287章 天香閣插花第707章 好安達,可讓我逮住你了!第702章 寒山寺,繡春刀第721章 傅安宴席諷汗王第228章 拿個公主練練手第443章 倭寇來了!不對,我們就是倭寇!第440章 借道造船,兵指蝦夷第527章 吐蕃僧兵,不過爾爾第266章 子不孝,父之過也第294章 寧王拜年,韃靼遭殃第611章 四將歸位第413章 四哥,還買嗎?第354章 倒拔胡楊,飛熊立威第72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99章 除夕賀禮,三羊開泰第268章 大明皇孫在此第180章 兵發三路,敵在捕魚兒海!第712章 東望中原,傅安忠骨第303章 你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第708章 洪武還朝,寧王西出第十二章 朱權的老師第166章 人心險惡,惡鬼難防第501章 丘福,韃靼專用撒氣桶第748章 細狗,你行不行啊?第325章 士別三日,你還是一盤菜第200章 烈火燎原,火德大明第268章 大明皇孫在此第六十四章 想走?得加錢!第696章 明軍鋒芒露,國主避遷都第450章 皇孫有一個夢想第279章 農爲本,商爲輔第九十七章 專治不服第592章 白虎嘯西風第620章 虛張聲勢,寧王來援第495章 窮途末路,決死一戰第255章 心學乍現翰林院第400章 抱歉,手滑了第375章 北巡伊始,太子心境第640章 富國強兵,父王速來!第321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369章 朝堂爭辯,例數罪狀第290章 白蓮盛世,夢幻泡影第742章 汗國怒火,瓦剌承擔第523章 禿驢法王,修行忒煞第601章 西狼來巡,諸王接見第649章 叔侄交心,皇叔沒變第476章 洪武宣戰,朝堂震盪第320章 洪武冊封,寧王大婚第473章 怒濤狂卷,碧血橫流第537章 明軍到來,死期將至第370章 帥位易主第217章 教子當如太子爺第537章 明軍到來,死期將至第704章 義子被賣,朮赤問責第751章 生的偉大,死得憋屈第510章 孝孺極限一噴二第371章 虎爲百獸尊,龍爲天下先第142章 寧王安靜必有妖第四十八章 睹物思人,洪武思妻第241章 世子之爭,嫁禍白蓮第369章 朝堂爭辯,例數罪狀第284章 景隆毒計,敲山震虎第397章 雷公助我第387章 軍民同心,天下無敵第694章 如此理由,不給活路第608章 洪武家宴御花園第635章 雄鷹展翅,餓狼吞天第723章 戰爭動員,太子親臨第250章 敵在瓦剌第224章 寧王賜名第182章 斷後,揚中山餘烈!第646章 朱權滅我韃靼之心不死第305章 大明留學生
第548章 以一敵三渾不怕第295章 桀驁不馴失烈門第713章 在外面要叫廠公第216章 帝王一怒,要吃羊肉第323章 王府,無錢糧可用第661章 前線焦灼,後方發財第389章 逾越之禮,秦王惡行第505章 求我放人?求你收人!第393章 兄弟情,難釋懷第464章 一馬奔騰,射鵰引弓第457章 海疆行第160章 王侯斥候第九十九章 你們的任務是上課第二十三章 問計寧王,太子宿醉第五十八章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第六十一章 此子,不得不防第634章 科教興國,人才興邦第628章 本王不帶兵,全是爲了你第593章 日暮西山?朝陽初升!第二十六章 藩王?狗都不當!第七章 君子有言,龍蛇之變第747章 燕王VS帖木兒第十五章 就憑我無敵第523章 禿驢法王,修行忒煞第一章 洪武慶生,藩王進京第654章 中山後人戲羣狼第六十二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287章 天香閣插花第707章 好安達,可讓我逮住你了!第702章 寒山寺,繡春刀第721章 傅安宴席諷汗王第228章 拿個公主練練手第443章 倭寇來了!不對,我們就是倭寇!第440章 借道造船,兵指蝦夷第527章 吐蕃僧兵,不過爾爾第266章 子不孝,父之過也第294章 寧王拜年,韃靼遭殃第611章 四將歸位第413章 四哥,還買嗎?第354章 倒拔胡楊,飛熊立威第725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99章 除夕賀禮,三羊開泰第268章 大明皇孫在此第180章 兵發三路,敵在捕魚兒海!第712章 東望中原,傅安忠骨第303章 你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第708章 洪武還朝,寧王西出第十二章 朱權的老師第166章 人心險惡,惡鬼難防第501章 丘福,韃靼專用撒氣桶第748章 細狗,你行不行啊?第325章 士別三日,你還是一盤菜第200章 烈火燎原,火德大明第268章 大明皇孫在此第六十四章 想走?得加錢!第696章 明軍鋒芒露,國主避遷都第450章 皇孫有一個夢想第279章 農爲本,商爲輔第九十七章 專治不服第592章 白虎嘯西風第620章 虛張聲勢,寧王來援第495章 窮途末路,決死一戰第255章 心學乍現翰林院第400章 抱歉,手滑了第375章 北巡伊始,太子心境第640章 富國強兵,父王速來!第321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369章 朝堂爭辯,例數罪狀第290章 白蓮盛世,夢幻泡影第742章 汗國怒火,瓦剌承擔第523章 禿驢法王,修行忒煞第601章 西狼來巡,諸王接見第649章 叔侄交心,皇叔沒變第476章 洪武宣戰,朝堂震盪第320章 洪武冊封,寧王大婚第473章 怒濤狂卷,碧血橫流第537章 明軍到來,死期將至第370章 帥位易主第217章 教子當如太子爺第537章 明軍到來,死期將至第704章 義子被賣,朮赤問責第751章 生的偉大,死得憋屈第510章 孝孺極限一噴二第371章 虎爲百獸尊,龍爲天下先第142章 寧王安靜必有妖第四十八章 睹物思人,洪武思妻第241章 世子之爭,嫁禍白蓮第369章 朝堂爭辯,例數罪狀第284章 景隆毒計,敲山震虎第397章 雷公助我第387章 軍民同心,天下無敵第694章 如此理由,不給活路第608章 洪武家宴御花園第635章 雄鷹展翅,餓狼吞天第723章 戰爭動員,太子親臨第250章 敵在瓦剌第224章 寧王賜名第182章 斷後,揚中山餘烈!第646章 朱權滅我韃靼之心不死第305章 大明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