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大明之危,在東在北

安南內部鬥爭,無暇大明。

孟養和木邦,沒有矛盾,就製造矛盾。

吐蕃,則直接反向和親,大明要娶吐蕃公主。

寧王給出的答案,既不失權謀,又不失顏面。

得到了大部分朝臣的稱讚。

“十七弟,爲兄就不懂了。”

秦王朱樉不悅道:“西南不是我大明邊防大患?那我大明,如今豈不是安枕無憂了?”

晉王朱棡笑道:“二哥有所不知,咱們這位十七弟,有名將之風,最善紙上談兵!爲兄的意思是,地圖也是紙做的,嘿嘿!”

燕王朱棣則皺眉不語。

他跟兩個草包哥哥不同,如今大明的邊防隱患,還是在西南和西北。

蒙元殘餘勢力,還沒有被完全肅清。

唯有一將,能夠與衛霍爭功,打得北元如匈奴般支離破散。

大明纔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安寧。

到時候再休養生息也不遲。

朱樉的問題,看似擡槓,卻也幫不少武將問出了心中所想。

“老十七,咱也認爲西南之事至關重要。”

朱元璋擡眼看向朱權,“看你的意思,西南這邊倒全是些鼠輩?”

朱權依舊坐在地上,絲毫沒有起身的意思。

“父皇說得對,本就是一羣鼠輩,何懼之有?”

朱權手指東方,“我大明之患,在東在北!”

東北?

哈哈哈哈!

秦王晉王發出了陣陣笑聲。

就連燕王朱棣也忍不住搖頭苦笑。

十七弟,終歸是紙上談兵,不懂戰事啊!

“我大明北部,乃是女真這等蠻夷!”

朱樉笑得直不起腰,“這等部落,想要湊齊萬人軍隊都難!豈能成爲我大明威脅?”

朱棡同樣捧腹大笑道:“至於東部,則是高麗與扶桑!我大明何懼之有?一個是屬國,另一個則是窮鄉僻壤的島國。”

朱棣看向朱權,卻見寧王殿下同樣以大笑迴應。

“寧王殿下莫非是江郎才盡?”

“這般年紀,有如此見識,已經實屬難得了!”

“不錯,平南三策,已經讓我等大開眼界!”

羣臣給予朱權,更多的是包容和期待。

秦王晉王,說白了只是塞王中的混子。

真正的塞王朱棣,也已經定型。

可寧王殿下卻是前途無量!

“十七弟,你笑什麼?爲兄說的不對?”

朱樉面色不悅,在其看來朱權的笑,就是對他最大的嘲諷。

洪武大帝則是若有所思,這一刻他是皇帝,不再是父親。

老十七雖然頑劣,卻從不會無的放矢。

“我笑二皇兄寡謀,三皇兄少智!”

朱權起身,指向高麗,“此地君王,混吃等死,不足爲懼。可收爲藩屬國,作爲緩衝地。”

緩衝地?

朱棣、藍玉等武將,紛紛將目光投向扶桑島國。

“諸位對扶桑,絲毫瞭解的並不夠多。”

“此等島國,物資匱乏,想要最輕鬆的獲利,最好的方法就是當海盜。”

朱權此言一出,羣臣恍然大悟。

朱標更是直言道:“父皇!我大明東南沿海,倭寇作亂不斷!”

朱元璋點頭道:“咱已經讓周德興,訓練軍隊,海防倭寇!”

“老十七,可這等倭寇,並不能成爲我大明之患!”

老朱發話,朱權搖頭道:“父皇,人心不足蛇吞象!此等小國,一直覬覦我大明。”

“扶桑天皇,如今已經淪爲傀儡,真正的權力掌握在將軍手中。”

“分崩離析的島國,得到統一,將會有戰力充沛的軍隊,經驗豐富的武將。”

“以及對外擴張的野心!”

沐英指向高麗,直言道:“若我是扶桑人,定會先以高麗爲進攻目標!”

“佔據此處,大軍便有了登陸點,隨後便可直取山海關,亦或是進攻威海衛!”

一衆武將紛紛點頭。

王弼更是感慨道:“所以寧王殿下才說,要將高麗收爲屬國!”

“在扶桑與高麗交戰之際,我大明軍隊便可長驅直入,於高麗之地抗倭。”

“戰火不會燒到我大明領土,此計甚妙!”

朱棣雖然不想承認,但朱權的每一步,都與他不謀而合。

“十七弟!你認爲,我大明與扶桑必有一戰?”

朱棣緊皺眉頭,對於一位武將而言,他不允許大明的威嚴受到彈丸之國的挑戰。

“四皇兄說笑了,確實是必有一戰。”

朱權負手而立,“不過本王覺得,應該在我們這一代,將扶桑打殘,令其百年之內,都無法恢復生氣!”

朱權說到此處,渾身竟然忍不住散發出殺氣!

“老十七莫不是與扶桑有過節?”

朱元璋疑惑不已。

“十七弟,看來很厭惡扶桑!待我繼位,定要支持十七弟東征扶桑!”

朱標如是想道。

“十七弟這等戰略眼光,非常人能比。”

沐英不停點頭,看來留下應天府,基本可以定下了。

“諸位請看東北女真。”

朱權突然話鋒一轉,笑道:“有句話,不知你們有沒有聽過。”

“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此言一出,朝堂武將一個個摩拳擦掌。

這等囂張之語,真當大明無人?

“十七弟,你這就誇張了!”

朱樉冷笑道:“扶桑之事,算你說得對。可女真這等蠻夷,我大明何懼之有?”

朱權上前,拍了拍秦王肩膀,“都是秦王,你距離李世民差的太遠了!”

朱樉聞言大怒,就看到朱權已經開始了分析。

“如今的女真,以漁獵爲主,終日生活在冰天雪地。”

“只要能有一口飽飯,他們並不願意對外征伐。”

“對付女真,就不能用強硬的手段。當年的金國如何崛起,女真將會重現他們祖先的榮光。”

朱權說罷,就看到朱元璋憤然起身。

當年大遼鐵騎何等雄壯,最後還是敗給了女真。

老朱顯然意識到了危機。

“老十七,告訴咱,該如何對付女真!”

朱元璋殺氣騰騰,洪武大帝絕不允許下一個金國,崛起在自家門口。

“女真以吸納爲主。要將他們變成真正的大明子民。”

朱權看向衆人,笑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對待女真的態度,決定了父皇能夠超越唐太宗。”

“中原蠻夷,皆爲一家!女真若能歸順大明,將會成爲我大明精銳!”

第二十九章 十招不夠,二十招!第425章 中原俗話知多少第397章 班師?蕩平女真!第九十章 逆子,這就是你的態度?第181章 四獒哲別,神射無雙第303章 你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第556章 三面圍剿,一網打盡第709章 劍斬駙馬,以正國風第511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十章 小皇叔,可是無敵的存在第222章 威名遠播,高麗遣使第540章 奉旨行事,兒臣何罪之有?第718章 大明皇帝亦爲天可汗第722章 鬥牛袍,流星錘,我叫廠公你記住第753章 懿文大典,寧王削藩第389章 逾越之禮,秦王惡行第530章 佛家聖地,何來孤苦冤魂?第579章 越後白甲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本布衣,躬耕於應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寧王練兵第九十章 逆子,這就是你的態度?第十七章 吃啥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第481章 本王出使之地,乃狗國耳?第539章 吐蕃?烏思藏都司!第151章 豎子?驍將!第692章 洪武養老,寧王遭殃第211章 道衍毒計,一石三鳥第500章 怒斬妖僧,鐵面無情第696章 明軍鋒芒露,國主避遷都第325章 士別三日,你還是一盤菜第220章 中原將軍,輪不到爾等刺殺第515章 身體抱恙,脈象平穩第366章 朱雀赤甲,燎原三秦第281章 商乃賤籍?真香!第450章 皇孫有一個夢想第229章 當大明之忠犬?甚好!第270章 此乃百姓之命也第134章 羣王環繞賀新春第514章 寧王謀劃,三衛動盪第705章 寧王三問,太子勞軍第745章 子母陰雷,汗國探路第十七章 吃啥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第506章 摔跤?略懂而已第510章 孝孺極限一噴二第236章 朵顏三衛,拱衛邊疆第339章 寧王?上帝使者!第403章 女真不滿萬第499章 厚顏無恥,阿扎失裡第三十九章 大明風華,趕超漢唐第477章 夢想破滅,改行山賊第143章 平平無奇朱十七第三十九章 大明風華,趕超漢唐第751章 生的偉大,死得憋屈第333章 三千赤甲可吞狼第162章 朮赤與朱權第496章 城下一戰人彷徨第309章 不愛一家,愛天下第212章 開門奪關,只需五人第479章 天皇拜鬼,貽笑大方第531章 記住,不許跪!第九十二章 純親戚,叫堂叔第229章 當大明之忠犬?甚好!第433章 大明九塞王第698章 哪裡不會點哪裡第441章 寧王釣魚,願者上鉤第一百一十九章 扶桑挑釁,大明應戰第309章 不愛一家,愛天下第723章 戰爭動員,太子親臨第680章 錦衣易主,安南跳梁第127章 景隆傳信,燕王疑心第215章 毒計破,空歡喜第618章 悔不聽十七弟之言第517章 飯後一支菸第444章 藩主遇刺,扶桑大亂第243章 多虧這張二皮臉第217章 教子當如太子爺第354章 倒拔胡楊,飛熊立威第380章 交給你第七十章 留宿天香閣第168章 敵人?朋友!第341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九章 地上的東西,別亂吃!第681章 這種要求,我第一次見第311章 扶桑寇海,鄭瀟攔駕第十二章 朱權的老師第683章 清理門戶,寧王南下第730章 太子臨瓦剌,可汗訴衷腸第646章 朱權滅我韃靼之心不死第284章 景隆毒計,敲山震虎第628章 本王不帶兵,全是爲了你第577章 藝伎入蝦夷第723章 戰爭動員,太子親臨第208章 景隆設宴,意在戰功第716章 出使瓦剌,寧王佈局第598章 阿魯臺,汝可敢不來?第202章 三軍用命,封狼居胥第198章 者勒蔑,我等對手第六十章 他在向朝廷示威第八十八章 我叫平安來聽課第257章 擊賊神機石榴炮
第二十九章 十招不夠,二十招!第425章 中原俗話知多少第397章 班師?蕩平女真!第九十章 逆子,這就是你的態度?第181章 四獒哲別,神射無雙第303章 你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第556章 三面圍剿,一網打盡第709章 劍斬駙馬,以正國風第511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十章 小皇叔,可是無敵的存在第222章 威名遠播,高麗遣使第540章 奉旨行事,兒臣何罪之有?第718章 大明皇帝亦爲天可汗第722章 鬥牛袍,流星錘,我叫廠公你記住第753章 懿文大典,寧王削藩第389章 逾越之禮,秦王惡行第530章 佛家聖地,何來孤苦冤魂?第579章 越後白甲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本布衣,躬耕於應天第一百一十五章 寧王練兵第九十章 逆子,這就是你的態度?第十七章 吃啥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第481章 本王出使之地,乃狗國耳?第539章 吐蕃?烏思藏都司!第151章 豎子?驍將!第692章 洪武養老,寧王遭殃第211章 道衍毒計,一石三鳥第500章 怒斬妖僧,鐵面無情第696章 明軍鋒芒露,國主避遷都第325章 士別三日,你還是一盤菜第220章 中原將軍,輪不到爾等刺殺第515章 身體抱恙,脈象平穩第366章 朱雀赤甲,燎原三秦第281章 商乃賤籍?真香!第450章 皇孫有一個夢想第229章 當大明之忠犬?甚好!第270章 此乃百姓之命也第134章 羣王環繞賀新春第514章 寧王謀劃,三衛動盪第705章 寧王三問,太子勞軍第745章 子母陰雷,汗國探路第十七章 吃啥不吃蒜,香味少一半第506章 摔跤?略懂而已第510章 孝孺極限一噴二第236章 朵顏三衛,拱衛邊疆第339章 寧王?上帝使者!第403章 女真不滿萬第499章 厚顏無恥,阿扎失裡第三十九章 大明風華,趕超漢唐第477章 夢想破滅,改行山賊第143章 平平無奇朱十七第三十九章 大明風華,趕超漢唐第751章 生的偉大,死得憋屈第333章 三千赤甲可吞狼第162章 朮赤與朱權第496章 城下一戰人彷徨第309章 不愛一家,愛天下第212章 開門奪關,只需五人第479章 天皇拜鬼,貽笑大方第531章 記住,不許跪!第九十二章 純親戚,叫堂叔第229章 當大明之忠犬?甚好!第433章 大明九塞王第698章 哪裡不會點哪裡第441章 寧王釣魚,願者上鉤第一百一十九章 扶桑挑釁,大明應戰第309章 不愛一家,愛天下第723章 戰爭動員,太子親臨第680章 錦衣易主,安南跳梁第127章 景隆傳信,燕王疑心第215章 毒計破,空歡喜第618章 悔不聽十七弟之言第517章 飯後一支菸第444章 藩主遇刺,扶桑大亂第243章 多虧這張二皮臉第217章 教子當如太子爺第354章 倒拔胡楊,飛熊立威第380章 交給你第七十章 留宿天香閣第168章 敵人?朋友!第341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九章 地上的東西,別亂吃!第681章 這種要求,我第一次見第311章 扶桑寇海,鄭瀟攔駕第十二章 朱權的老師第683章 清理門戶,寧王南下第730章 太子臨瓦剌,可汗訴衷腸第646章 朱權滅我韃靼之心不死第284章 景隆毒計,敲山震虎第628章 本王不帶兵,全是爲了你第577章 藝伎入蝦夷第723章 戰爭動員,太子親臨第208章 景隆設宴,意在戰功第716章 出使瓦剌,寧王佈局第598章 阿魯臺,汝可敢不來?第202章 三軍用命,封狼居胥第198章 者勒蔑,我等對手第六十章 他在向朝廷示威第八十八章 我叫平安來聽課第257章 擊賊神機石榴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