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有些心煩意亂,李景隆是燕王玩伴,又是大明國公。
他本該給對方這個面子。
只是扶桑小鬼,也敢在他這頭獅子頭上動土,未免太過猖狂!
“平安,以前我還以爲你事事針對寧王殿下。”
方孝孺心懷愧疚道:“今日方知你對寧王府的忠心!”
平安無奈苦笑,他發誓這輩子,都會遠離方孝孺!
至少不跟這廝一起出去!
本來揚名應天府,身爲武將的平安理應感到高興。
可偏偏他是燕王府的臥底,卻以寧王府的武將成名。
“賊老天,你玩我不成!”
——
北平。
落雪紛飛的季節,總是充滿白髮征夫淚的悲愴。
這座古城,已經從元朝國都變爲了燕王封地。
治好了頑疾的朱高熾,終於能夠正常行走,不再需要其他人的幫扶。
對待那位醫治自己的十七叔,朱高熾一直心懷感恩。
朱高煦則在舞槍弄棍,自從去了一趟應天府,他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自己連朱權一招都接不住,還說什麼成爲古今名將?
朱棣看到兒子們這般勤勉,不由地心情大好。
“平保兒,已經兩個月未曾來信了。”
朱棣心中擔憂道:“老和尚,他不會被寧王發現了吧?”
看着對義弟擔憂的朱棣,道衍和尚病虎之姿,狡詐的三角眼一轉,規勸道:
“殿下不必擔心。平保兒也是皇上的義子,即便朱權發現,也不會刻意爲難。”
“何況平安此人做事小心,定不會輕易暴露。”
“說不定是寧王府戒備森嚴,這纔沒有送出消息。”
道衍和尚通曉三道九流,學得一身才華之後,卻尷尬地發現天下一統,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
有些人,生來就是爲了一統天下,建立秩序,例如洪武大帝。
有些人,生來便是爲了破壞一切,重鑄秩序,例如道衍和尚。
“啪嘰!”
王府上的青瓦掉落,朱棣緊皺眉頭。
“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道衍和尚卻面露喜色,看得燕王有些不解。
“老和尚,你何故如此?”
“回殿下!藩王的青瓦已經不適合您的屋頂,唯有金瓦才合適!”
聽聞此言,朱棣渾身冷汗直流,訓斥道:“不許胡說!”
藩王屋頂用青瓦,能用金瓦的唯有皇帝!
道衍和尚一言一行,都在暗示朱棣造反!
朱棣自然心動,畢竟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身爲燕王,他卻清楚自己面對的壓力。
朝廷之內,有洪武大帝坐鎮,父皇在世一日,他敢起兵就是自殺。
熬過了父皇呢?
恐怕依舊不行!
大哥朱標,看似宅心仁厚,但卻精明至極。
朱權那般資質的怪胎,年幼之際,誰能發現這等潛力股?
還不是朱標不嫌棄對方,長兄如父般地照料那小子。
現在朱權則成了太子一大助力!
將來就藩大寧,甚至直接威脅到燕王封地。
何況滿朝文武,都對太子尊敬有加,想要造反,無異於癡人說夢!
除非……大哥能夠出現意外!
想到此處,朱棣就連自己也嚇了一跳!
平心而論,大哥對他很不錯。
“道衍!莫要再對本王說這些話!”
朱棣怒目而視,道衍卻不爲所動。
“守護大明,驅逐蒙元,太子繼位未必能比您做的更好。”
道衍如同病虎,一對三角眼轉動,時刻想着陰謀詭計。
“太子的身子一直不太好,倘若出了應天府,途中發生了意外……”
“姚廣孝!本王讓你閉嘴!”
燕王震怒,道衍和尚這才閉口不言。
趕來送信的張玉有些不知所措。
道衍和尚一向受到燕王器重,這還是燕王第一次對和尚發火。
“何事?”
朱棣有些不耐煩。
“回王爺!應天府送來信件!”
張玉恭敬遞過,朱權簡單翻越,不由地眉頭緊鎖。
信件是李景隆所寄,快馬加鞭送到了北平。
可惜卻是報憂不報喜,讓朱棣有些心寒。
“老和尚,你且看看吧!”
姚廣孝接過書信,看過之後,連連搖頭。
“殿下,李景隆此人志大才疏,紙上談兵。”
“他說的話,您只能信一半!”
“平安此人驍勇善戰,乃我燕軍不可多得的猛將!”
“不可因懷疑,便讓此人倒戈寧王!”
姚廣孝一針見血地說出了自身間接。
李景隆在心中,多次詆譭平安,稱其已經淪爲寧王府忠犬。
差點害得他顏面盡失,扶桑人已經提起了他李景隆的大名,結果平安還是選擇了動手。
張玉站在一旁,有些發懵。
平安之強,身爲同袍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有平安在,他與朱能只能排在其身後,更別提丘福、李斌之流。
“老和尚,那你告訴本王,該如何回信?”
燕王有些疲乏,“景隆,也是本王佈置的一顆棋子!”
姚廣孝雙眼放光,如若朱棣沒有異心,何必佈置下李景隆?
“殿下無需回話!讓這兩人各司其職即可。”
姚廣孝抖擻黑衣僧袍,笑道:“讓李景隆莫要暴露,少與平安接觸!他們兩顆暗子,定會成爲王爺助力!”
“如今我軍該整頓軍備,好生訓練!以皇上的性格,明年依舊會組織北伐!”
“我燕軍,還要在此戰中,多多佔據好處纔是!”
朱棣滿意點頭,有此人出謀劃策,他才能屢戰屢勝。
“張玉,你去告訴其他人,莫要耽擱了訓練!”
“哪怕年關將至,也要隨時準備出征!”
朱棣一聲令下,張玉領命而去。
道衍和尚也識趣離開,唯有一人的時候,朱棣纔會想起遠在應天府的父親。
“爹,咱們已經多少年,沒有一起過年了……”
朱棣無奈一笑,自古無情帝王家!
父皇看似將他們各個奉爲藩王,結果卻頒佈詔令,藩王無事不得進京!
wωω▲Tтkā n▲¢O
合着只有大哥是他的兒子,其他人都只是戍邊的臣子不成?
——
武英殿。
老朱手中硃批停頓,看向李善長。
“快過年了?”
“回皇上,還有一月半。”
李善長有些發愣,洪武大帝一向忙於政務,沒想到會提起過年。
“以前……咱還沒當皇上,老二老四他們也不是藩王!”
老朱嘴角露出一絲苦笑,“那時候過年熱鬧啊!咱這一大家子過的團圓喜慶!”
李善長還想勸說,卻看到老朱擺了擺手。
“過來,繼續陪咱批閱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