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道衍之計

北平。

燕王朱棣回到封地後,便開始秣兵歷馬,準備應對明年的戰事。

麾下可用之將平安,張玉,朱能,丘福,李斌,馬三保。

加上首席謀臣,道衍和尚居中調度。

燕王的軍隊,總能獲得不錯的戰績。

名氣也在漠北越來越大,不少遊牧民族,看到燕王的旗幟都遠遠避開,不願與之交戰。

“王爺。”

慈眉善目的道衍和尚笑道:“此番前去賀壽,有無收穫?”

朱棣屏退衆人,才無奈道:“你啊!以後有人的時候,莫要這般說!”

“依你之計,本王命高熾高煦花重金,在宮中買通了不少太監宮女。”

“本王納悶,爲何監視太子,太孫以及嬪妃,卻不在父皇身邊安插眼線?”

道衍和尚所穿僧袍,與其他僧侶不同,一襲黑衣,全無慈悲之色。

“王爺若是想找死,貧僧絕不阻攔。”

朱棣本來面露不悅之色,卻是一陣後怕。

搞情報這一套,父皇朱元璋纔是其中翹楚。

錦衣衛捏在手中,還有蔣瓛這等獵犬,恐怕他前腳安插了人,後腳就會被查出來。

“王爺若要登頂大位,所謀之人,無非太子罷了。”

“皇上的兒子當中,除了太子,無一人能與王爺媲美。”

“我等只需要尋找機會,讓太子發生一點小小意外。”

道衍和尚眼中閃過一絲殺機,朱棣都被其嚇了一跳。

“那是我大哥!更是當朝太子!我們動手,要是被父皇查出來……”

朱棣一陣後怕,連連擺手。

“王爺,您纔是上天選中的紫微星!貧僧精通數算卜卦之術,從來不會算錯。”

道衍和尚笑道:“如今王爺春秋鼎盛,太子體弱多病,何不取而代之?”

自洪武十五年,隨侍朱棣開始。

這位師從道士的和尚,便一直鼓勵朱棣造反!

朱棣素有野心,卻苦於有大哥朱標鎮壓。

就連父皇也絕對站在朱標這一方,令其苦不堪言。

好在道衍和尚爲其謀劃,每次隨朝廷征戰,燕軍都能以最小的損失,獲得最多的戰利品。

道衍和尚目光毒辣,更是提拔了軍中不少人。

張玉,朱能,丘福,都與其關係緊密。

“報!王爺,應天府送來的詔書!”

朱棣聞言大喜,“看來父皇還是惦記我!這才離開幾日,連詔書都送來了。”

朱棣欣喜閱覽,看到最後,臉色大變,氣急之下,竟然將詔書摔落在地。

“混賬!欺人太甚!”

“本王爲大明戍守邊疆,他卻想辦法挖我的人!”

“真以爲有朱權相助,就不需要我們幾人了?”

道衍和尚有些驚訝,什麼事能將燕王氣成這個樣子?

讓通報之人退下,道衍和尚撿起詔書。

“原來是調走平安。”

道衍和尚笑道:“王爺何必如此震怒?您麾下能征善戰之將,可不缺平安一人。”

朱棣皺眉道:“這分明是太子給我臉色看!”

“平保兒如今在我麾下風生水起,更是對我知根知底!”

“將他調回應天,豈不是折損我之左膀右臂?”

身爲義兄弟,朱棣看重平安,後者同樣爲朱棣打下了赫赫戰功。

二人相輔相成,朱棣對其器重程度,遠超張玉朱能。

道衍和尚卻不以爲意,笑道:“平安迴應天府是好事。”

“詔書所說,此人是去輔佐寧王。我等在寧王府,可沒有眼線!”

“寧王屬於太子一脈,以後定會掌軍。平安備受重用,以他和王爺的關係……”

朱棣聞言大喜,他怎麼沒想到。

看似是朝廷召回了平安,實則是他安插了眼線!

“好!若不是老和尚你提醒,本王差點要跟太子翻臉!”

朱棣冷笑道:“平保兒多年與我征戰,感情之深自不必說!他會盡心輔佐朱權那個小崽子?”

“以後來大寧就藩,本王有的是機會,跟老十七多親近!”

“傳我之令,讓平保兒過來!”

道衍和尚欣慰點頭,燕王最大的優點,便是從善如流。

只要你的建議有道理,他便會虛心聽取。

遠比那些個妄自尊大的藩王強。

“王爺,平安此人忠君愛國,不可明示對方,只需如此……”

道衍和尚附耳叮囑,朱棣連連點頭。

不消片刻,就看到平安前來。

“拜見王爺!”

“都說了,無人之時,喚我義兄即可。”

朱棣上前,扶起平安,臉上卻滿是抑鬱之色。

“何事煩擾義兄?”

平安皺眉道:“弟若能爲兄分憂,萬死不辭!”

此言一出,朱棣偷瞄道衍和尚,後者輕咳兩聲。

“是朝中有人,意欲謀害燕王。”

道衍和尚低聲道:“將軍且看這詔書。”

平安一把接過,“讓我回應天府?北平戰事緊迫,豈能回到江南水鄉?”

朱棣已經開始擠眼淚,道衍和尚接茬道:“將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將軍如今乃燕王左膀右臂,若是您離開,我軍實力大受影響。”

“馬上到達年關之際,明年戰事若燕王殿下戰敗,朝中便有人能落井下石了。”

此言一出,平安皺眉道:“是何人想害燕王?”

在平安眼中,燕王朱棣那可是爲國爲民的好藩王。

“按詔書所言,是寧王殿下想將你召回。”

道衍和尚輕描淡寫,平安不滿道:“一個豎子!網羅了些奇人異士,仗着太子殿下,才能夠獲封寧王!他也配我平安去服侍?”

看到平安如此態度,朱棣與道衍相視一笑。

“義弟只看到了表面!你要去輔佐寧王,可這詔書卻是太子所下!”

朱棣使勁擠了擠眼淚,“可憐本王願意爲國捐軀,馬革裹屍!換來的卻是如此猜忌和陷害!”

“義弟去了應天府,切莫與寧王發生衝突!你能平安無事,本王便心滿意足!”

聽到此處,平安本就是暴脾氣,再看到朱棣跟道衍一唱一和,豈能不對朱權心生怨恨?

“義兄放心!即便是去了應天,我也不會爲朱權獻一計一策!”

平安冷笑道:“古有徐庶身在曹營心在漢!今有平安身在寧王心在燕!”

朱棣見對方如此表態,心中感動道:“義弟,平日裡莫要忘了有我來往書信!讓我知道義弟情況!”

平安深受感動:“義兄放心,某必會傳遞寧王府情報!”

第604章 兄弟齊心,拱衛大明第612章 朝鮮變動,芳雯求助第294章 寧王拜年,韃靼遭殃第380章 交給你第686章 包子臉大祭司第310章 調解大師徐妙織第610章 朽木,不可雕也第685章 寧王借兵,面見土司第390章 女真興,高麗殤第四十九章 三王毒計,輝祖襲爵第380章 交給你第530章 佛家聖地,何來孤苦冤魂?第260章 海盜,要從皇孫抓起第572章 小人自幼崇拜寧王第447章 名將之後張文遠第676章 駙馬闖禍,太子平亂第378章 大寧之地,臥虎藏龍第699章 電光火石,天雷地火第655章 洪武大帝,會獵於此第751章 生的偉大,死得憋屈第618章 悔不聽十七弟之言第485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十三章 問計寧王,太子宿醉第十五章 就憑我無敵第231章 遊翰林第444章 藩主遇刺,扶桑大亂第218章 夷狄之分,千古陋習第一章 洪武慶生,藩王進京第296章 漠北草原,皆我明軍糧倉第一百一十八章 扶桑來人,應天交涉第150章 飛熊破陣第586章 烤肉王與囂張居士第270章 此乃百姓之命也第176章 你像吾弟第350章 明軍所踏之地,皆爲明土第305章 大明留學生第149章 國公對決第372章 大明江山,利在海洋第227章 扶桑,不敢!第360章 逆子,還不拜見恩公!第467章 青龍艦隊雛形顯第四十五章 四哥,你代他認個錯吧第366章 朱雀赤甲,燎原三秦第379章 北巡關陝,風起雲涌第645章 誠邀父皇,會獵草原第431章 大明寧王,樂於助人第134章 羣王環繞賀新春第279章 農爲本,商爲輔第372章 大明江山,利在海洋第五十一章 教你一套從天而降的掌法第五十九章 在下明教,王寧第四十九章 三王毒計,輝祖襲爵第348章 他不姓王,他姓朱?第724章 兄留弟走,太子決意第695章 找茬,還得看寧王第四十四章 此行宴第648章 剿滅韃靼,五萬足矣第531章 記住,不許跪!第305章 大明留學生第154章 軍中劇毒,十七破局第659章 狡猾胡狼,高煦受阻第七十三章 廣陵一出,誰與爭鋒第577章 藝伎入蝦夷第598章 阿魯臺,汝可敢不來?第164章 叛賊朮赤第133章 耗子怕貓,那是謠傳!第八章 達官貴人?一羣窮親戚!第233章 才子佳人的故事,不該有你第188章 四面楚歌,絕望之戰第271章 寧王VS晉王(一)第576章 你管這叫弱兵?第162章 朮赤與朱權第633章 大寧衛選擇不出手第303章 你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第632章 鐵嶺往事,王權更迭第315章 臣,源義滿啓奏第692章 洪武養老,寧王遭殃第263章 此書堪比孫吳第212章 開門奪關,只需五人第148章 朱家男人當如此第309章 不愛一家,愛天下第732章 拼爹,我是專業的第677章 二楊出征,洪武班師第523章 禿驢法王,修行忒煞第286章 皇上,全是誤會第340章 中原百姓,不信閒神第297章 打得就是精銳第599章 五日解重圍第136章 父子談心,洪武心疾第588章 朵顏三衛,莫敢不從第183章 進擊,舉長矢兮射天狼!第359章 三傑入仕大寧城第601章 西狼來巡,諸王接見第305章 大明留學生第675章 天驕秘寶,恩澤後人第602章 汝可識的金陵美景乎?第177章 三軍大比第272章 寧王VS晉王(二)第268章 大明皇孫在此第217章 教子當如太子爺
第604章 兄弟齊心,拱衛大明第612章 朝鮮變動,芳雯求助第294章 寧王拜年,韃靼遭殃第380章 交給你第686章 包子臉大祭司第310章 調解大師徐妙織第610章 朽木,不可雕也第685章 寧王借兵,面見土司第390章 女真興,高麗殤第四十九章 三王毒計,輝祖襲爵第380章 交給你第530章 佛家聖地,何來孤苦冤魂?第260章 海盜,要從皇孫抓起第572章 小人自幼崇拜寧王第447章 名將之後張文遠第676章 駙馬闖禍,太子平亂第378章 大寧之地,臥虎藏龍第699章 電光火石,天雷地火第655章 洪武大帝,會獵於此第751章 生的偉大,死得憋屈第618章 悔不聽十七弟之言第485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十三章 問計寧王,太子宿醉第十五章 就憑我無敵第231章 遊翰林第444章 藩主遇刺,扶桑大亂第218章 夷狄之分,千古陋習第一章 洪武慶生,藩王進京第296章 漠北草原,皆我明軍糧倉第一百一十八章 扶桑來人,應天交涉第150章 飛熊破陣第586章 烤肉王與囂張居士第270章 此乃百姓之命也第176章 你像吾弟第350章 明軍所踏之地,皆爲明土第305章 大明留學生第149章 國公對決第372章 大明江山,利在海洋第227章 扶桑,不敢!第360章 逆子,還不拜見恩公!第467章 青龍艦隊雛形顯第四十五章 四哥,你代他認個錯吧第366章 朱雀赤甲,燎原三秦第379章 北巡關陝,風起雲涌第645章 誠邀父皇,會獵草原第431章 大明寧王,樂於助人第134章 羣王環繞賀新春第279章 農爲本,商爲輔第372章 大明江山,利在海洋第五十一章 教你一套從天而降的掌法第五十九章 在下明教,王寧第四十九章 三王毒計,輝祖襲爵第348章 他不姓王,他姓朱?第724章 兄留弟走,太子決意第695章 找茬,還得看寧王第四十四章 此行宴第648章 剿滅韃靼,五萬足矣第531章 記住,不許跪!第305章 大明留學生第154章 軍中劇毒,十七破局第659章 狡猾胡狼,高煦受阻第七十三章 廣陵一出,誰與爭鋒第577章 藝伎入蝦夷第598章 阿魯臺,汝可敢不來?第164章 叛賊朮赤第133章 耗子怕貓,那是謠傳!第八章 達官貴人?一羣窮親戚!第233章 才子佳人的故事,不該有你第188章 四面楚歌,絕望之戰第271章 寧王VS晉王(一)第576章 你管這叫弱兵?第162章 朮赤與朱權第633章 大寧衛選擇不出手第303章 你就像那冬天裡的一把火第632章 鐵嶺往事,王權更迭第315章 臣,源義滿啓奏第692章 洪武養老,寧王遭殃第263章 此書堪比孫吳第212章 開門奪關,只需五人第148章 朱家男人當如此第309章 不愛一家,愛天下第732章 拼爹,我是專業的第677章 二楊出征,洪武班師第523章 禿驢法王,修行忒煞第286章 皇上,全是誤會第340章 中原百姓,不信閒神第297章 打得就是精銳第599章 五日解重圍第136章 父子談心,洪武心疾第588章 朵顏三衛,莫敢不從第183章 進擊,舉長矢兮射天狼!第359章 三傑入仕大寧城第601章 西狼來巡,諸王接見第305章 大明留學生第675章 天驕秘寶,恩澤後人第602章 汝可識的金陵美景乎?第177章 三軍大比第272章 寧王VS晉王(二)第268章 大明皇孫在此第217章 教子當如太子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