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

內閣之中。

四位內閣大學士坐在一起喝茶。

他們的心情還不錯,這一年下來,他們經歷了太多的事情,可以說一直都在操心受累,鬥來鬥去。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這段時間很安穩,讓他們終於能鬆一口氣了。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朝中的局勢恐怕要維持一段時間,至少高層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動,內閣四個人的地位應該已經穩固下來了,這就是最好的消息。

至於其他的事情,沒那麼重要。

徐光啓放下手中的茶杯,看了幾個人一眼,說道:“奏摺你們已經看過了,陛下讓內閣商量一下,你們有什麼想法?”

韓爌等人神情不定,臉上的表情都有一些淡漠,誰都沒有說話。

不過不代表他們不關心這件事情,徐光啓很清楚他們在想什麼。事實上,此時京城的勢力已經劃分的差不多了。

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孫承宗聯合了吏部尚書周嘉謨,算得上朝中一股勢力。

其中徐光啓自己,擁有的是勢力是戶部和百工院,加上內閣次輔的位置,和陛下的信任,同時還得到了禮部尚書沈庭筠的支持,也是一方霸主。

除了他們這兩股勢力之外,內閣首輔韓爌與刑部尚書黃克纘,兩個人這段時間走得很近,可以說兩個人也已經達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合作。

韓爌他們一起宣揚法治,支持荀子的思想,同時還掌握着書院,也算是其中一股比較強大的力量。

三方勢力權責明確,劃分的也非常清晰,基本上短時間內誰也不可能扳倒誰。

除了他們三方之外,朝中還新崛起了通政司,東廠那邊有個魏忠賢虎視眈眈。

據說最近幾天指揮使駱思恭要完蛋了,陛下準備換新人掌握錦衣衛。

可以說京城上大體的局勢已經明晰,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過渡也已經完成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內閣四人似乎也達成了默契,是時候朝下伸手了,要把他們的影響力和權力擴張到京城以外去。

畢竟他們身後也站着一堆人。在之前的博弈之中,他們得到了這些人的支持,而且以後無論做什麼事情,他們還需要自己身後有人的支持,現在應該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

原本韓爌四個人還有一些頭疼,覺得應該慢慢安排。可是現在出了通政司和河南的事情,四個人突然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默契。

如果把河南從上到下清洗一遍,那麼就會空出來無數的官職,上到巡撫,下到知府知縣,以及各級的副職官員,全都可以安插自己的人手。

雖然四個人心裡都有這種默契和想法,但是誰都沒有開口。

因爲他們幾個都知道,在處理河南的問題上能夠達成一致,但是這裡面牽扯到了安插人手的博弈,誰都想安插人進去,都想得到更高的官位。

沉默了半晌之後,黃克纘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第一個說道:“其實沒什麼好商議的。河南官員貪污腐敗,勾結藩王,欺壓百姓,該抓的抓,該判的判。”

“讓通政司查清楚,把人抓了,然後全部送到大理寺去審問,到時候該判刑的判刑,該抄的還是抄家,官場上的官吏也的確該整頓一下了。”

幾個人看了一眼黃克纘,發現自從改信了荀子之後,黃克纘是越來越狠了。

貪污腐敗還不夠,給那些人扣上了一個結交藩王的帽子,這可是大罪呀!

地方官員私自結交藩王,那這裡面就已經有圖謀不軌的意思。

黃克纘很明顯,把人抓回來審問一下,他們刑部也能夠彰顯一下自己的作用,同時也能夠表明黃克纘自己的施政態度,這一點很重要。

其他三個人互相看了一眼,誰都沒有開口說話。

不過他們的心裡很清楚,這件事情肯定是按照黃克纘說的辦了。

沉默了片刻之後,徐光啓說道:“如果你們沒有意見的話,那就這麼辦了?”

其他幾個人互相看了一眼,都輕輕的點了點頭。

韓爌則是說道:“就這麼辦吧,做錯了事就要負責任。黃閣老說的對,這些人的確是太過分了一些,該收拾一下。”

徐光啓點了點頭說道:“那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官員的事情是定下了,可是還有一個福王,這件事情也是要解決的。

徐光啓想了想說道:“那福王呢?你們有什麼想法嗎?總不能把福王給抓起來,送到大理寺去審問吧?”

這個問題一出來之後,幾個人都沉默了起來。

事實上,應該把福王送到宗人府,可是誰都知道那個地方就是一個形同虛設的衙門。

如果現在要處置福王的話,還得陛下下聖旨。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意見就很關鍵了,畢竟陛下要讓他們商議一下。

如果他們不給出什麼意見的話,過不了陛下那一關。也過不了百官那一關。

“此事有什麼好說的?”黃克纘再一次開口,語氣嚴肅的說道:“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證據確鑿,福王做的事情都已經被查清楚了,我覺得應該發配鳳陽爲太祖皇帝守陵,革除福王的親王爵位,所有的家產全部收歸國庫。”

幾個人再一次詫異的看向黃克纘,意思很明顯,你不覺得太狠了嗎?

剝奪一個親王的爵位,將他一家人發配到鳳陽去守陵,同時還要剝奪掉所有的財產,懲罰有一些過了。

屋子裡面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半晌之後孫承宗開口了,他緩緩的說道:“不如制定兩策吧。”

“一策爲嚴懲,按照黃閣老說的辦;另外則爲從輕發落,由陛下下旨責罰福王,凡是福王府之中參與此案的大小官員、管家護衛,一律嚴懲不貸,命福王將所有的田產全部返還給百姓,並且給予賠償。”

說完這句話之後,孫承宗看了幾個人一眼,說道:“至於最後究竟要怎麼做,不如讓陛下做主吧。”

孫承宗說完之後,徐光啓就是一皺眉頭。他不知道孫承宗爲什麼會提出這樣的意見。

說的好聽,是讓陛下做主,其實是把責任甩給了陛下。難道孫承宗覺得陛下想爲福王開脫?只是自己不好說,想讓自己這些臣子來爲福王求情?

你別說還真有這個可能。

有這個想法的還不光徐光啓,其他幾個人也突然這麼想了。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站隊就不合適了。

想了想,韓爌說道:“那就這麼辦吧。”

於是內閣拿出了自己的擬定意見,對於河南府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員全部嚴厲懲罰;對於福王,他們給出了輕重兩種處罰方式。

如果是從重,那就發配鳳陽,剝奪親王爵位,抄沒所有家產。

如果是從輕處罰,那就下旨申斥,同時嚴懲王府的人,同時讓福王拿出一部分家產來,補償百姓,同時把田地還給他們。

內閣的意見很快就送進了西苑,交到了朱由校的手上。

看了一下內閣的意見,朱由校覺得倒是沒有出乎自己的預料,這幾個內閣閣老要是能放過河南上下大小官員就有鬼了。

那裡是一盤美味的菜,對他們來說撲上去給嚼碎了纔是最好的選擇。

河南巡撫張我續,張國彥之子,比起他的父親,他可是差得遠了。

張國彥,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襄陵知縣。由於政績突出,張國彥屢屢升遷,官至協理兵部尚書,後又率軍大敗北部塞外“蠻夷”,功居首位,擢升兵部尚書。

率軍戡定甘肅洮河兵變後,張國彥因“有社稷功”加封太子太保銜,賜飛魚圖繡官服,享一品俸祿。

張國彥這個人文武雙全,可以說是大明朝官員之中的能臣。

但是他的這個兒子可就沒那麼厲害,做官的路徑和他爹都是差不多。

萬曆八年進士,除嵩縣縣令。歷禮部曹官、河南巡撫、川貴總督等職。任川貴總督時因戰敗而幾近罷免。

後遂依附魏忠賢而擢至戶部尚書,加太子太傅。

不過張我續這個人也是個有能耐的人,魏忠賢被清算之後,張我續只是被罷官回家,命也沒丟,而且還活到了80多歲。

不過看來這一次要慘了,張我續現在是河南巡撫,這一次肯定沒辦法全身而退了。

朱由校想了想,對着陳洪招了招手說道:“讓通政司傳旨給陳四海,河南讓他自己動手吧。”

“是,皇爺。奴婢這就去辦。”陳洪連忙躬身答應道。

等到陳洪走了之後,朱由校的手輕輕地敲着扶手,臉上的表情有些遲疑。

他在琢磨福王的事,從輕處置肯定不可能;但是從重處置有一些太重了,不能開一個壞頭。

要知道福王代表的可不光是一個福王,那是朝廷的藩王。自己如果想要對其他的王爺動手,那就不能搞得太激烈,否則後面會有反抗。

雖然他們不一定能夠反抗的起來,但是鬼知道會做出什麼事情。自己現在的破事已經夠多的了,後面要面對的事情也足夠讓自己焦頭爛額,所以朱由校覺得應該弄一個比較緩和的方式。

把福王給弄到京城,這或許是一個最好的辦法。

想了想之後,朱由校決定按照自己想的辦。內閣那邊沒有給出太好的主意,不過這樣也好,他們給了一輕一重,自己正好從中和稀泥。

於是朱由校吩咐人把幾位內閣大學士給找來了。

等到人都到齊了之後,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行了,都不用客氣了,各自找地方坐下。朕把你們找來,有事情和你們商量。”

“是,陛下。”韓爌等人連忙答應了一聲,然後各自找地方坐下了。

等到他們都坐下之後,朱由校緩緩的說道:“福王乃是朕的皇叔,雖然他犯有錯誤,可是朕實在是不忍心嚴懲。因爲一想到朕的皇叔,朕就會想到父皇。”

說到這裡,朱由校還停頓了一下,一副傷感的模樣。

在場的四個大學士神情都有些怪異。

福王和先帝是什麼關係?

他們雖然沒經歷過,但是也聽說過。你確定想到先帝的時候,想的不是弄死福王?

不過誰都不敢說什麼,這個時候去拆穿等於作死。

於是韓爌帶頭說道:“天家情深,陛下如此重情重義、看顧親情,實乃天下之楷模。不過陛下也要節哀,先帝在天有靈,也希望陛下振作身心,勵精圖治,中興大明。”

幾個人看着韓爌,若有所思的縷着鬍子,還輕輕的點頭,一副很贊同的模樣。

可是他們心裡面卻在吐槽,不愧是內閣首輔大學士,這臉皮真的是厚,說這話你自己相信嗎?

太無恥了,太沒有底線了。

不過他們也都清楚,韓爌這是在配合陛下演戲。

陛下要表現出一副看重親情的樣子,臣子們自然不能拆臺。於是其他幾個人也跟着附和了幾句。一時之間氣氛也融洽了起來。

朱由校看氣氛差不多了,便點了點頭,臉上悲傷的表情消失不見。

他神情嚴肅的看了一眼幾個人,說道/“雖然不能嚴懲福王,但是朕乃天子,百姓也是朕的子民,朕豈能不爲他們做主?”

“福王的爵位就不用革了,讓他傳給他兒子吧。至於福王自己,也不要去鳳陽了,到京城來吧。到京城時候陪陪鄭貴妃,母子多年不見,怕是很想念。既然已經沒了親王的爵位,回京也很好。”

“至於新的福王,把河南的田地財產交割一下,也到京城來吧。朕會在京城爲他修一座福王府,朕會親自教導他。什麼時候他合格了,朕再把他放回去,重新就藩。”

幾個人聽了朱由校的話,可謂心神巨震。

陛下真的是了不起,首先重視了親情,讓福王回京伺候自己的母親,這是天大的恩德。

雖然沒了親王的爵位,但那是因爲你犯了錯,陛下如此已經是天恩了。

爵位傳給你兒子,同時讓你的子嗣進京,有陛下親自教導。在完成教導之後,再放到地方去做藩王。

不愧是陛下,果然是安排得當,既給了百姓交代,又嚴懲了福王,同時還沒有罔顧親情。

一舉三得。

第一六零章 新的團隊第三零五章 參謀處(爲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四八八章 迫擊炮發射試驗(盟主魑魅魍兩加更)第八十二章 向魏忠賢認輸第八十六章 心學一脈的機會第六六八章 大明老一代的逝去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四九零章 工匠評級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邊吃花酒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二八六章 大棚開摘了上架感言!第五五八章 朝鮮:大明朝怎麼突然牛氣了?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一七八章 帝后情深(求全訂衝精品!)第四六四章 實誠的熊廷弼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四十章 徐光啓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五五二章 打給朝鮮他們看(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二七四章 遵義大捷第一四七章 鄒元標死了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八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一八四章 國丈和內務衙門第五二九章 黃昌宗要糟!第一三八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求首訂)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一三八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求首訂)第四三零章 殺雞儆猴第六八九章 釘子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八十三章 準備大反攻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四五二章 大玉兒侍寢第五五六章 大玉兒來了第三五零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五十章 按律當斬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一四五章 殺第三零零章 拿西寧侯開刀第六三零章 參謀處高層會議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六三五章 魏忠賢在浙江搞事第一七八章 帝后情深(求全訂衝精品!)第四三零章 殺雞儆猴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二一二章 絕對權威在手(萬字求賞!)第六三七章 準備策反朝鮮小世子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五五七章 朝鮮國王來覲見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二六六章 抓貪官抄家充盈國庫第二十七章 壽命最長的后妃第五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二一零章 達成協定第四八三章 派戚元輔去澳門第一五一章 魏忠賢得留着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一三一章 大朝會(求首訂!)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第五七五章 你去寫國書,朕來蓋玉璽
第一六零章 新的團隊第三零五章 參謀處(爲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四八八章 迫擊炮發射試驗(盟主魑魅魍兩加更)第八十二章 向魏忠賢認輸第八十六章 心學一脈的機會第六六八章 大明老一代的逝去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綱領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衆鬥毆(日萬求賞!)第四七六章 捷報傳來第六一七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四九零章 工匠評級第二六九章 劈開日月,重塑大明!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邊吃花酒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二八六章 大棚開摘了上架感言!第五五八章 朝鮮:大明朝怎麼突然牛氣了?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第四六六章 科技代差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一七八章 帝后情深(求全訂衝精品!)第四六四章 實誠的熊廷弼第三三三章 魯王來了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四十章 徐光啓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五五二章 打給朝鮮他們看(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六四六章 鄭芝龍的命運第三四四章 錦衣衛查案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二七四章 遵義大捷第一四七章 鄒元標死了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猶豫第四八一章 黃河決口第八十一章 好人壞人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一八四章 國丈和內務衙門第五二九章 黃昌宗要糟!第一三八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求首訂)第六零五章 魏忠賢和陳洪的首次合作第六八六章 遺書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一三八章 丈夫未可輕年少(求首訂)第四三零章 殺雞儆猴第六八九章 釘子第四七零章 作戰會議第二三三章 梅之煥爲張居正平反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八十三章 準備大反攻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三五五章 反貪之旅第四五二章 大玉兒侍寢第五五六章 大玉兒來了第三五零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一百五十章 按律當斬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一四五章 殺第三零零章 拿西寧侯開刀第六三零章 參謀處高層會議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二五一章 逼迫陛下(爲單身g們加更)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六三五章 魏忠賢在浙江搞事第一七八章 帝后情深(求全訂衝精品!)第四三零章 殺雞儆猴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二一二章 絕對權威在手(萬字求賞!)第六三七章 準備策反朝鮮小世子第六九四章 皇帝的密信第二三八章 朕本淮西布衣,天下與我何加焉?第五五七章 朝鮮國王來覲見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二六六章 抓貪官抄家充盈國庫第二十七章 壽命最長的后妃第五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二一零章 達成協定第四八三章 派戚元輔去澳門第一五一章 魏忠賢得留着第三三一章 告魯王府和曲阜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一三一章 大朝會(求首訂!)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第五七五章 你去寫國書,朕來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