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八章 朝鮮:大明朝怎麼突然牛氣了?

朝鮮和倭國的仇恨可以說由來已久了。可以說朝鮮的土地就像是一塊肥肉一樣,一直襬在倭國的面前,讓倭國非常想咬一口。這麼多年了,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在大唐朝的時候,倭國就已經幹過一票,只不過被劉仁軌在白江口打敗了。

這麼多年了,倭國這個心思就從來沒有熄滅過。到了明朝之後,那也是屢次侵犯,和朝鮮大大小小的打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萬曆三大徵的時候,倭國又被痛揍了一回。雙方的仇恨多了去了,事實上後來他們不還是又打了?

倭國依舊想要拿下朝鮮,由朝鮮進軍東三省、佔領全中國、統治東南亞,打下一個大大的領土。可謂是正兒八經的小國有大野心,而且是一直都在乾的事情。

在二戰的時候,倭國曾經搞出一個臭名昭著的*****圈。

事實上,在萬曆三大徵的時候,德川家康豐臣秀吉他們就提出了這個暢想:先拿下朝鮮,然後佔領大明,最後再打到東南亞,建立一個大大的帝國。

只不過那個計劃還沒有開始,就胎死腹中了。沒想到到了二戰的時候又開始了。

然後所有人都知道,倭國又失敗了。

這是一個一直都想從島嶼走上陸地的國家,一直都想在陸地上獲得一塊棲息之地、建立一個十分龐大的帝國,但是一直沒成功。

對於這個亂蹦的鄰居,朝鮮的心裡面肯定是不爽的。只不過朝鮮打不過倭國,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是被欺負。如果沒有大明給朝鮮撐腰的話,估計朝鮮都已經滅國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朝鮮想反擊也無力。

而當年萬曆三大徵時候,後期大明已經撐不起這樣的戰爭了。畢竟多線開戰實在是撐不住,國家也沒錢。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朱由校有錢、有人,怎麼可能不幹一炮呢?

拉上朝鮮一起幹一炮,然後在倭國這個地方可以劃分一些地盤給朝鮮。

大明和朝鮮雙方軍隊融合在一起,人馬也在一起,加上更加豐富的政治和經濟交流,朝鮮這個地方能夠在大明的手上堅持多久呢?

朱由校不知道,但是他很期待。

而此時在城外,李綜已經到了山海關。

這一路走來,可以說是山高水遠。自從進入丹東之後,李綜整個人就變得不一樣了。

說起來,他還是有一些興奮的,尤其是在得知了大明皇帝這次到遼東來是要打仗的之後。

李綜這些年沒少被努爾哈赤欺負,尤其是大明無力的時候。現在終於要反過來打回去了,這是給他們報仇。

何況李綜是一個鐵桿的親明派,大明的實力越發強勁,他的權力也就越發穩固,這很關鍵。

坐在馬車上不時地向外看,李綜心裡面的興奮都快壓不住了。

馬上就要見到大明朝的皇帝了,不知道他要對自己說什麼。無論要對自己說什麼,終歸都是好事情。

在李綜的旁邊,來了不少朝鮮的大臣。

他們這些人當初支持李綜,也是鐵桿的親明派。現在有了這樣深入大明交流和學習的機會,還能夠見到大明朝的皇帝,這可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一行人到了城門口之後,就看到了一羣人在這裡等着。

孫承宗站在人羣的旁邊。

站在孫承宗身邊的是魏朝,兩人在這裡已經等了一會了。不過之前其實一直在旁邊的屋子裡面休息,在得到衛兵的報告之後,纔出來站在人羣旁。

雖然對方是朝鮮的國王,要保持足夠的尊重,但現在的遼東實在是太冷了。站門口站一會的話,兩人身子骨不太行,估計就會凍出感冒來。這要是感染了風寒,那可就不好辦了。

樸正紅來到李綜的面前說道:“大王,大明朝的人在前面迎接。”

“誰來了?”李綜聽了這話之後,臉上就興奮了起來,轉身對樸正紅問道。

“回大王,是大明朝參謀處的參謀大臣孫承宗以及司禮監秉筆太監魏朝。”樸正紅連忙說道:“這兩人都是當今皇帝的親近之人,孫承宗還是當今皇帝的老師。”

聽了這話之後,李綜頓時就興奮了起來。

大明的皇帝果然還是看重自己,這派出來迎接自己的人身份都不一般。

李綜對身邊的樸正紅說道:“讓人停下來,本王要下車,要好好的和兩位大臣親近親近。”

樸正紅也沒有說什麼,的確應該和對方親近親近。

雖然自己家的大王在朝鮮是大王,但是到了大明就是藩王,面對人家這樣頂級的大臣,還是不能夠拿大。

樸正紅說道:“好,臣讓人準備。”

相互等了沒有多長時間,兩方人馬就見面了。

孫承宗上下打量了一番李綜,發現這就是一個有些發虛的胖子,走起路來腳步都很輕浮。

不過孫承宗不敢怠慢,連忙行禮說道:“見過大王。”

一邊的魏朝也笑着跟着行禮說道:“見過大王。”

李綜笑着走了過去,伸手拉住了孫承宗的手,將他攙扶起來;又走到魏朝的身邊,伸手拉住了他的手,把他也攙扶了起來。

李綜的動作非常生疏,看得出來,以前並不是經常做這樣的動作。

不過李綜還是表現得一副很高興的樣子,語氣十分親切的說道:“這麼冷的天氣,讓兩位在這裡迎接本王,本王實在是有些過意不去。天地涼了一些,可別凍壞了身子。”

“來人,把本王準備的禮物拿上來!”

隨着李綜的話,他身後的太監就把準備好的禮物端了上來,直接送到了孫承宗和魏朝的面前。

李綜直接說道:“一點點小東西,兩位不要嫌棄,請收下。這裡面有咱們朝鮮最好的貂絨師傅製作的貂皮裘,兩位可以收下,能夠禦寒。”

這一次到大明來,李綜可是準備了不少禮物。

除了給大明朝皇帝的禮物之外,更多的都是送給大明朝的大臣。畢竟李綜這一次到大明朝來,可不光是爲了見大明朝的皇帝一面,這是有事要談的。

自從大明朝在遼東站穩了腳跟之後,這幾年雙方的貿易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的多。大明從朝鮮賺走了多少錢,這個李綜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一定賺走了很多的錢。

所以李綜想把朝鮮的一些東西也賣到大明朝來,這件事情要和大明朝的皇帝好好商量一下。

畢竟朝廷裡面已經有人提出來了,如果繼續讓大明賺朝鮮的錢,朝鮮有一天會堅持不住的。

事實上,大明朝的那些商人自從打開了這個閘口之後,這傾銷的買賣幹得不亦樂乎,什麼東西都能把價格乾得很便宜再往出賣。

管你朝鮮什麼價格,我比你便宜。用價格硬往出走,直接差點摧毀了朝鮮的小農經濟。

朝鮮自給自足的模式幹不下去了,再這麼鬧下去的話,朝鮮覺得自己都要完蛋了。

所以李綜這一次是來找大明朝皇帝哭窮的,才帶了這麼多的禮物,準備送給大明朝的皇帝和親近的臣子,讓他們幫幫忙。

禮物是送過來了,但是魏朝不敢拿。

他轉頭看着孫承宗,那意思很明顯,讓孫承宗拒絕,然後自己順便也就跟着拒絕了。

讓魏朝沒有想到的是,孫承宗居然毫不客氣的就收下了禮物。

看了一眼那件上好的貂裘,孫承宗臉上都樂開了花,滿意地點了點頭,對着李綜說道:“好東西啊!多謝大王賞賜,我就卻之不恭了。”

除了那一件貂裘之外,旁邊還有一個小箱子,那裡面肯定是金銀珠寶之類的。

孫承宗也沒看,直接讓身邊的手下就接了過去。

魏朝一下就有些尷尬了,只能硬着頭皮把東西也收下了,心裡面想着回去怎麼和皇爺交代。

“如此,大王,咱們就進城吧。”孫承宗臉上帶着笑容,語氣十分客氣,比起剛剛要更加熱情了一些。

“跟着你們一起走進去吧。”李綜似乎突然來了興趣,笑着說道:“這一路走過來,還想找一座大明的城池看一看。可是又着急見到陛下,不敢耽擱,一直沒有機會。現在到了這裡,就有機會了。”

“不知道兩位能不能陪本王一起走一走,爲本王介紹一下大明風物?”

聽了這話之後,孫承宗臉上的神色絲毫不變,但是心裡明白,這位朝鮮國王纔不是想看什麼城池。

就山海關這樣的地方,有什麼好看的?難道要看看這種雄關嗎?

他們又不敢打過來。無非就是想和自己套套近乎,問點東西。

畢竟這東西剛送出去,趁熱打鐵是最好的選擇。回頭再去找人家的話,這東西收了就收了,這熱情都涼了,你找人家問東問西的,還有什麼人家會告訴你?

“當然沒問題。”孫承宗熱情的說道:“只要大王想,自然沒問題。”

一行人開始向城裡面溜達。

剛開始的時候自然就是一些客套話,李綜讚揚了一下山海關,孫承宗在旁邊謙虛,魏朝則是查缺補漏;李綜身邊的樸正紅也不時的問上一嘴,一副勤學好問的模樣。

雙方也算是聊得熱火朝天。

穿過兩條街之後,李綜這才把話題轉移到了正題上。

“孫大人,這街上怎麼這麼多的蒙古人?看起來倒是很恭順呀。”李綜一邊四下看着,有些疑惑的問道,只不過語氣十分隨意罷了。

“也沒啥事,都是來覲見陛下的。”孫承宗理所當然的說道,彷彿這根本就是正常的態勢一樣,一點驕傲的神情都沒有。

他似乎就是在說,我已經習慣了。語氣之中還帶着一點厭煩,彷彿在說,太煩了這些人。

這種態度讓李綜很詫異,甚至李綜身邊的樸正紅都有一些詫異。

他們的確看到了那些蒙古人都很客氣,一點沒有沒有耀武揚威的意思。

這不對呀,以前不是聽說大明和蒙古一直在打仗嗎?還說蒙古人桀驁不馴?

這些蒙古人和黃臺吉是盟友,怎麼現在變成這個樣子了?

雖然朝鮮對大明很瞭解,但有些事情和大明內部的東西他們還是不知道,也沒人和他們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難免有些懵圈。

孫承宗自然不會和他們解釋。不知道就算了,高深莫測,正好。

“前方正在打仗,相信不多時就會有消息傳過來。到時候陛下就會召見這些人,畢竟黃臺吉戰敗之後,這邊的局勢就清晰和明朗了起來,很多事情就需要重新談一談。”孫承宗在旁邊補充了一句道。

聽到這話之後,李綜的表情就嚴肅了起來。

顯然大明朝這次要教訓的是蒙古人,越來越有強國的氣象了呀。

而且前面在打仗嗎?自己怎麼一點都沒有感覺到呢?

這裡並沒有戰爭的緊張氣氛,看看這熱鬧的集市、來來往往的人流,這是在打仗嗎?

要知道,這裡距離戰場可沒有多遠呀。

事實上,戰爭還真就沒影響到這些人,這裡大部分都是蒙古人和來的商人。

朱由校到這裡之後,這裡就已經熱鬧繁華了起來,可以說是人流如織。

那些商人對大明的軍隊有明顯的信心,他們就是來撿便宜的,正興奮着呢,怎麼可能感受什麼戰爭的氣氛?

“看來這一戰進行的很順利。”李綜在一邊笑着說道。

“黃臺吉不過土雞瓦狗、插標賣首之輩,此戰之後就沒有什麼金國了。他們這些人只是趁着大明不注意的時候折騰折騰,現在大明回過神來了,自然沒有他們鬧騰的餘地了。”孫承宗一副理所當然的說道。

一邊的樸正紅有一些不服氣。

前幾年大明可沒有這麼牛,那時候大明好像在遼東被鬧騰的挺厲害,自己這邊都被吃了虧,怎麼突然間就變成這樣了呢?

樸正紅有些不明白,但是他覺得眼前這個人不像在演戲。

不過他還是不太相信,準備回頭觀察看一看。

正在這個時候,城門外突然響起了馬蹄聲和人聲。

隨後就有一匹馬飛馳來,搖晃着手中的旗,大聲呼喊道:“建寧大捷!盧象升將軍擊斃黃臺吉!”

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一零九章 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第二九六章 莊田納稅第一零五章 終於等到這一天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十五章關門放狗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應星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一五四章 翻盤(盟主Cz、加更)第三三二章 傳衍聖公第一七九章 興建鋼鐵城市(求訂閱!)第三八七章 被重用的孫傳庭(松鼠生日加更)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禍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第三八二章 朕乃絕對權威(會長生日加更)第一一七章 下不爲例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三九四章 阿敏之死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三五一章 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第四零二章 王象乾(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三三八章 刺客被抓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五九六章 兩姐妹的洞房第六十四章 據實上奏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四四六章 一場騙局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二八四章 殺無赦!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五十四章 李贄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一二七章 說曹操曹操就到第九十七章 傳召餘懋衡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八十三章 準備大反攻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一九八章 兵仗局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三五四章 徐鴻儒要造反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四四八章 收了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五章 題本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四二七章 認籌開始(雙倍月票,求求求!)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晉(求票!求訂閱哇!)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二零零章 文會第四九九章 成熟的情報網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四十三章 另起爐竈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六三二章 情報系統裡的女人們第五三八章 這演技太浮誇了吧?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五六五章 陛下不收破鞋第三零二章 摸底各地衛所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六二八章 殖民集團第一三三章 魏忠賢出手(求訂閱!)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
第五一三章 許顯純審人第四零九章 鬥閹狗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三三七章 行刺第一二零章 王化貞的供詞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一零九章 如想人前顯貴,必然要立功第二九六章 莊田納稅第一零五章 終於等到這一天第二九八章 彈劾陛下苛待功臣第五七零章 瀋陽城演武第十五章關門放狗第一六一章 推銷天主教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應星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一五四章 翻盤(盟主Cz、加更)第三三二章 傳衍聖公第一七九章 興建鋼鐵城市(求訂閱!)第三八七章 被重用的孫傳庭(松鼠生日加更)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禍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第三八二章 朕乃絕對權威(會長生日加更)第一一七章 下不爲例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三九四章 阿敏之死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六十五章 魏忠賢叫屈第六七二章 驗屍第二十章 一肚子壞水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三五一章 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第四零二章 王象乾(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三三八章 刺客被抓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六五一章 龍虎兄弟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五九六章 兩姐妹的洞房第六十四章 據實上奏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四四六章 一場騙局第六一零章 憲兵督查處(求月票求打賞!)第二八四章 殺無赦!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五十四章 李贄第二九二章 恩寵二妃第一二七章 說曹操曹操就到第九十七章 傳召餘懋衡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八十三章 準備大反攻第五六二章 內喀爾喀五部內議第一九八章 兵仗局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三五四章 徐鴻儒要造反第四二六章 發賣房產的準備第四四八章 收了大玉兒(日萬求賞!)第五章 題本第六七五章 證據第四二七章 認籌開始(雙倍月票,求求求!)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晉(求票!求訂閱哇!)第四一五章 努爾哈赤之死第六八三章 房樑下的一家十九口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二十九章 如何處置第二零零章 文會第四九九章 成熟的情報網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四十三章 另起爐竈第五九七章 要不就叫順義王?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二二四章 開天闢地第一皇帝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六三二章 情報系統裡的女人們第五三八章 這演技太浮誇了吧?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五六五章 陛下不收破鞋第三零二章 摸底各地衛所第一九九章 商人胡飛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國田地第二十三章 打臉第六二八章 殖民集團第一三三章 魏忠賢出手(求訂閱!)第二二六章 爲大明之崛起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