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七章 到南京了(日萬求賞)

在青島又待了一天,朱由校就離開了青島,回到了萊州。

朱由校在萊州沒有做停留,直接就回到了濟寧,然後便登上了自己的船。

船隊一路繼續向南。

出了山東地界之後,朱由校就沒有再繼續停留,而是直接轉道南京了。

這一次南下,朱由校名義上是要去祭祖,所以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

這一天,皇家船隊到了南京。

南京大大小小的官員自然是要來迎接的。比起其他地方,這些人對朱由校的到來更在意。

原因也很簡單,南京這個地方除了地方官之外,還有一套政府班子。

六部衙門整齊,還有都察院,甚至連錦衣衛都有一套班子,可以說這裡就缺一個皇帝了,然後就能夠把整個班都搭起來。

這些人有一部分是在這裡養老,另外一部分則是藉由這裡做一個過渡。

大明把南京這個地方當成中央官員培養的基地以及養老基地。皇帝看不順眼的,讓他到這裡來養老;一些有潛力的官員,也會到這裡轉一圈,提前適應一下六部的工作方式,在中央缺人的時候就會把他們抽調上去。

所以對於這些人來說,皇帝到了這裡,這就是一件大事情,畢竟他們都是想要再向前一步的。能夠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現,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機會。

對於朱由校的到來,他們自然很上心。

只不過朱由校根本就沒見他們,也懶得見他們。

對於這些官員,朱由校根本就懶得和他們說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也懶得聽他們歌功頌德。

如果非要見的話,也要等到離開之時。畢竟自己在南京的這一段時間,南京的官場恐怕會大地震。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人見不見也沒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爲到最後很可能留不下幾個。

到了南京之後,朱由校直接就住進了南京的皇宮。

這裡的宦官們早就把這個地方收拾一新了。

至於南京的防務,朱由校也派人接管了。

要知道,這一次南下,朱由校除了帶了自己的三千親衛之外,還有一支人馬在岸上行進。

統帥這支人馬的是盧象升。皇家親軍衙門調出來的一萬五千人由盧象升率領,保護着皇帝的安全。

南京皇宮的守衛由三千親衛來做。

除此之外,整個南京的城防都由盧象升來做主。

朱由校現在的處境,他自己很清楚,面對的是什麼也很清楚。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校很難不做防備,索性就做得極致一點。到南京來的時候,就把城防先接管了。

南京城上下對於皇帝的所作所爲,心裡面也沒有什麼底氣。按照正常的流程,皇帝應該先接見他們。

可是這一次皇帝就沒這麼做,雖然給出了理由,說是皇帝身體不適,偶感風寒,可是這種理由怎麼說都行。

一些人信心滿滿,更多的人人心惶惶。

當今皇帝下手狠已經不是一天半天了,沒有人知道陛下這一次到南京盯上了誰。

除了南京這些衙門之外,其他的地方也全在盯着這裡。比如兩淮的官員,又比如揚州的官員,大大小小的官員都看在南京。

原因也很簡單,這些人掌管着鹽,根本就不是普通的地方官員。他們手裡握着大量的錢財,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

如果陛下要盯上了他們的錢,他們該怎麼辦?

一時之間,風起雲涌。

雖然表面上很平靜,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表面平靜罷了,水流下面的暗涌早就已經掀起來了。

對此,朱由校彷彿視而不見一樣,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按部就班的祭拜、按部就班的修養,甚至還遊玩了一番。

選了一個陽光很好的日子,朱由校甚至登了一趟北固山,吟誦了一首《北固山懷古》,懷念了一下辛棄疾。

只不過是在懷念辛棄疾,還是在悼亡原本歷史上的大明朝,也只有朱由校自己知道了。

就這樣,日子轉眼就過去了七八天,所有人都有些疲憊了,也有人開始鬆了一口氣。陛下似乎沒有做什麼的打算,看起來反而像是在遊山玩水,這樣的感覺就很好。

今天晚上夜幕降臨,朱由校換上了衣服。

一身書生的打扮,腰間掛着玉佩。

在他的旁邊,戚元功等人也換好了衣服。

一行人準備出去,顯然是要趁着夜晚出去遊玩。

看了一眼身邊的魏朝,朱由校問道:“魏國公來了嗎?”

“回皇爺,魏國公已經等在外面了。”魏朝連忙說道。

“那就讓他進來。”朱由校點點頭,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的變化。

他語氣十分隨意的說道:“給魏國公準備一身衣服,等一下讓他也換上。”

“是,皇爺。”魏朝答應道:“奴婢馬上就讓人準備。”

時間不長,一個老者就從外面走了進來。

這個人正是南京的魏國公徐弘基。天啓元年的時候,徐弘基就辭去了南京守備的官職,說是辭去了,實際上是被換掉了。

這一次朱由校到南京來,徐弘基他們家就是最慌的。

當今皇帝的所作所爲,徐弘基他們也是有所知的。何況這幾年下來,皇帝做的事情那也是讓人瞠目結舌,他們這些老臣子依靠着以前的功勞作爲祝福,恐怕也持續不了太久。

在朱由校到南京的第一天,徐弘基就馬上請見了。

這一方面是做臣子的應有之義,另外一方面是徐弘基想提前見到朱由校,表一表自個兒的忠心。

徐弘基他們家本身就有問題,在靖難站隊的時候,就已經站錯隊了。

事實上,在永樂皇帝靖難之時,徐弘基他們家也玩了一手把戲。

畢竟當時永樂皇帝的王妃就是他們徐家的人。而他們家當時還在南京,算得上是朱允炆的眼皮子底下,如果想要玩什麼把戲,很可能把自個兒玩死了。

當時的魏國公一脈,也就是長房一脈旗幟鮮明的支持朱允文,幹這件事情的人就是徐輝祖,他們就是現在的魏國公一脈。

而在暗中,定國公一脈,也就是徐輝祖的弟弟暗戳戳地支持燕王朱棣,悄無聲息的給他送各種各樣的情報。

結果在靖難馬上勝利之時,徐輝祖的弟弟徐增壽乾的事情被發現了,建文皇帝朱允炆把徐增壽殺了。

徐增壽用他自個兒的一條命,給他的子孫後代換來了定國公的爵位,這纔有了一門兩國公。

事實上,在朱由校看來,這就是一個家族站隊的事情。

徐輝祖這一脈是魏國公,頂着這個爵位,除了支持朱允炆之外,他們沒有其他的選擇。

但是爲了保全家族,賭那個萬中之一,就必須要有人支持燕王朱棣。只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徐增壽居然被朱允炆殺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就死了。不過在做出這樣選擇的時候,可能徐增壽早就做好了被殺的準備。

上下打量着眼前的這個老頭,朱由校臉上帶着溫和的笑容,只不過心裡面在琢磨着,如果面對一些事情,眼前的這個人不知道會做怎樣的選擇。

當年燕王朱棣遷都北京,把一部分人留在了南京,設立這麼一個衙門,實際上也是爲了鞏固他在南京的統治。

而且國家太大,把一些東西分散在南京處理,事情也好辦一些。

這就是魏國公府,南京重鎮,需要有人坐鎮。

只不過朱由校現在不想讓這麼大一個龐然大物盤踞在這裡,他想給魏國公府換換地方,所以這一次把徐弘基找來了。

“臣徐弘基,參見陛下!”見到朱由校之後,徐弘基連忙說道。

上下打量了一番徐弘基,朱由校笑着說道:“魏國公免禮吧。”

事實上,對於徐弘基這個人,朱由校是很提防的。

畢竟在原本的歷史上,徐弘基在天啓年間就辭職不幹了,然後到了崇禎年間又重新復職。一直都活着。

雖然徐弘基說自個兒身體不好,但他的命可是挺長的。

至於他們家的結局,徐弘基是沒有看到的命。

他的兒子最後投降了清朝,直接被貶爲了庶民,也算活下來了,只不過後來的記載不多。

朱由校伸手拉着魏國公徐弘基的手,態度那叫一個熱情,語氣那叫一個親切,顯然一副君臣和諧的模樣。

朱由校似乎對見到徐弘基很高興,有一種百感交集的意思。

一時之間,氣氛和諧,君臣相處十分融洽。

看着朱由校的打扮,徐弘基忍不住問道:“陛下,這是要去哪裡?怎麼會做這樣的打扮?”

“早就聽說這南京城夜晚熱鬧得很,到了南京不出去逛逛怎麼行?所以朕想出去走一走。”朱由校笑着說道:“只不過朕對這個地方也不熟悉,正好愛卿帶着朕走一走。”

“陛下,這夜晚人多眼雜,終究還是亂了一些。要是有什麼事情,恐怕……”徐弘基連忙面容嚴肅的說道:“陛下萬金之體,還是要以安危爲重啊。”

“何況外邊傳說雖多,可南京終歸不是北京,很多事情也就是傳言頗多,實際上也就是一般。”

“如果陛下真的想看,不如明天白天擺開車馬再去也不遲。”

第一四二章 庶幾無愧第五一四章 毛啓光瘋狂甩鍋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三八五章 阮大鋮傍上崔呈秀第二九七章 開徵莊田稅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二三二章 恐怕要退一步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一七九章 興建鋼鐵城市(求訂閱!)第五七二章 震撼人心!第三一四章 要離京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三七八章 錢怎麼分?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二八二章 樊家龍虎兄弟(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三九一章 城頭燉肉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一四一章 合則兩利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四十八章 火種第二一一章 皇家標識的商號(萬字)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一八九章 國丈進宮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六二二章 讓朝鮮出糧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六八四章 不是張餘殺的(求全訂!)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五二一章 奴婢何苦爲難奴婢?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二八二章 樊家龍虎兄弟(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二六六章 抓貪官抄家充盈國庫第三一三章 選一個狀元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六七三章 真相(求全訂!)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六四一章 日月所照,皆爲大明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應星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三十九章 大戰要來了第四三七章 吳克善的妹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第四七九章 洋人人口普查(掌門Dragon星空加更)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一四零章 讓徐光啓試種第五三九章 有意思的年輕人第三二八章 一語定生死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一二九章 挖墳掘墓斬草除根第一七五章 洞房第二二三章 廢宋儒,學漢儒(萬字,盟主雲哥的fans加更)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二九六章 莊田納稅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六一四章 全國土地勘察行動組(元旦快樂)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一七九章 興建鋼鐵城市(求訂閱!)第二五零章 爲我辦事之人都會有善終第九十六章 大幕真的拉開了第五三七章 南京大清洗第五八三章 和林丹汗決裂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三五八章 錦衣衛都指揮使又換人了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五十章 圍三缺一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八章 飛熊解夢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
第一四二章 庶幾無愧第五一四章 毛啓光瘋狂甩鍋第五六三章 都想和大明爸爸聯姻第三八五章 阮大鋮傍上崔呈秀第二九七章 開徵莊田稅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四二三章 燧發槍和鋼炮第二三二章 恐怕要退一步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二五四章 清理些爵位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一七九章 興建鋼鐵城市(求訂閱!)第五七二章 震撼人心!第三一四章 要離京第九十八章 東廠抓人第三七八章 錢怎麼分?第四八零章 壓榨剝削洋人第四零四章 朕乃興文教第一帝!第二八二章 樊家龍虎兄弟(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四六九章 奔赴遼東戰場第三九一章 城頭燉肉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三十一章 楊漣的答案第五七八章 拒絕海蘭珠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一四一章 合則兩利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三六八章 徐鴻儒起兵第四十八章 火種第二一一章 皇家標識的商號(萬字)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一八九章 國丈進宮第七十章 李如禎認罪第六二二章 讓朝鮮出糧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六八四章 不是張餘殺的(求全訂!)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五二一章 奴婢何苦爲難奴婢?第六七九章 江戶決戰(除夕快樂!)第二八二章 樊家龍虎兄弟(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二六六章 抓貪官抄家充盈國庫第三一三章 選一個狀元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聲望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六七三章 真相(求全訂!)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六四一章 日月所照,皆爲大明第二零一章 不才宋應星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三十九章 大戰要來了第四三七章 吳克善的妹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第二六三章 安排福王進京第四七九章 洋人人口普查(掌門Dragon星空加更)第六二九章 張餘出使朝鮮第一四零章 讓徐光啓試種第五三九章 有意思的年輕人第三二八章 一語定生死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一二九章 挖墳掘墓斬草除根第一七五章 洞房第二二三章 廢宋儒,學漢儒(萬字,盟主雲哥的fans加更)第二十二章 到遼東了第二九六章 莊田納稅第二十一章 批龍鱗第三一六章 有錢的鹽販子第六一四章 全國土地勘察行動組(元旦快樂)第一五九章 討要職位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二十八章 高攀龍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三三五章 魯王背後另有其人第四九四章 到萊州第一七九章 興建鋼鐵城市(求訂閱!)第二五零章 爲我辦事之人都會有善終第九十六章 大幕真的拉開了第五三七章 南京大清洗第五八三章 和林丹汗決裂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七十二章 牢頭死了(新年快樂)第二十四章 孫承宗求見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訂)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四七三章 大決戰第三十章 立地成聖第三五八章 錦衣衛都指揮使又換人了第五六八章 朱由校到瀋陽了第七十九章 擺明車馬第五十章 圍三缺一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八章 飛熊解夢第八十五章 古人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