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書恆心中猜想石達開怕是看上了南掌地區優越的條件。
這裡的河流縱橫交錯,屬於熱帶地區,四季溫暖,非常適合耕種,雖然處於高原地帶,但是海拔並不高。
最主要的是這裡現在都是一些小勢力,就如同西南地區的土司一般。
太平軍根本就碰不到像樣的敵人。
這真是一塊可以安心發展的地方。
他以爲董書恆管不到這個地方了,因此他也不準備要董書恆的支援了,他只要這個地方。
他想讓手下的弟兄們安穩下來,給他們一個家。
但是他低估了董書恆的野心。
在董書恆看來,藩屬國的土地從法理上來說是屬於華夏宗主國的。
越南王國私自侵佔南掌和真臘都是非法的,那麼現在我宗主國要將其收回來也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不光是南掌地區就連現在被越南滅掉的真臘也應該收回來。
所以他石達開就得讓開。不僅他沒有達到董書恆制定的目標,而且他也擋住董書恆的道。
南掌、真臘,連在一起華夏就有一條縱貫東南半島的通道。以後那些藩屬國還有哪個能逃出華夏的掌控呢?
會議室中文祥繼續介紹藩屬國的情況。
南洋的蘭芳國請求成爲華夏的內附藩屬國。
納土納王國張家請求內附華夏。
婆羅洲的戴燕王國吳家請求內附華夏。
蘇門答臘島的婆羅國何家請求內附。
……
因爲華夏在這兩年來在南洋地區的經營以及對這些家族的支持。
這些南洋的大家族的實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強。
他們在經濟上已經跟華夏牢牢地捆綁起來了。
文祥說的這些國家很多董書恆自己都沒有聽說過。
也許有些歷史上存在過,但是後來被殖民者解散了,現在又從新建立了起來。
現在南洋的華人有幾百萬,在南洋也是一股很大的勢力。
過去很多華人在南洋都是殖民者用來牽制當地土著的棋子。
有用的時候,能夠作爲殖民者的跟班,一旦殖民者感覺華人的勢力太強的時候,就會聯合土著一起打壓華人,收割他們的財富。
但是過去兩年淮海公司的手伸到了南洋。
董書恆趁着英法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黑海。大力發展在南洋的實力。
他先是通過貿易將南洋的的家族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
南洋的大家族通過向華夏轉運糧食、木材、礦產、香料等物資,換回絲綢、茶葉、瓷器等緊俏商品在南洋銷售或者是轉賣給西方的商人。
可謂是賺的盆滿鉢滿。
他們學習淮海公司,在南洋大量置辦產業。建立礦山、或者種植園。
然後利用從華夏偷偷購買過來的武器,在這些礦山和種植園中武裝家族的子弟。
最後,他們將自己的財富和家人都轉移到了這裡。
當初還是淮海軍的時候,董書恆就給他們派遣教官,還在自己的軍校中幫助他們培養家族子弟。
逐漸的,南洋的華人不在那麼的懦弱而卑微。
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爪牙。對於殖民者的強取豪奪,他們可以說不。對於土著的搶劫,他們有實力堅決地反擊。
這次之所以會一下子冒出那麼多的華人國家,董書恆自然是知道原因的。
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他自己策劃的。
華人的實力變強了,那麼建立自己的政權就是應有之意,不然沒辦法將人凝聚到一起。
後世的華人在南洋爲什麼總是遭到清洗,還不是沒有掌握國家政權?
董書恆也不可能將南洋全部都變成華夏的。他還想做地球球長,可是那不現實啊。
歷史上,克里米亞戰爭之後,列強纔算是真正開始對南洋的最後瓜分。
現在這裡很多土地名義上還在那些土著建立的蘇丹國手中。
當然也有很多土地是華人世代傳下來的。
所以董書恆就派人去教唆這些家族建立國家,先在法理上佔據這些土地,然後聚集更多的人口。
當然了,華夏也會給予他們的很大的支持。
這些南陽的大家族本身就有自己的野心。不然在歷史上也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南洋華人小國。
當然,董書恆也知道等到這些殖民者反應了過來,一定不會放過這些國家。
但是如果那樣的話,華夏就可以以宗主國的身份去插手南洋的事務了。
華夏和英法的矛盾終有一天會爆發的,而這個爆發的點肯定是在南洋。
最初的時候董書恆就知道這一點。
董書恆這兩年發展遠東的農場,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爲了減小對南洋糧食的依賴。
一旦南洋開戰,海上運輸必然斷絕,物資就很難再北上。
到時候南洋的華人必須先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自保。
這些小國的軍隊實際上也算是他們自己的家族私兵。
其中的軍官都是華夏幫助訓練的。
軍校中着重加強了對他們游擊戰的教育。
當有一天,殖民者在南洋對華人舉起屠刀之時,他們還可以利用島上的地形跟這些殖民者進行周旋。
這些小國的土地,跟華夏在南洋的農場一樣,都是不斷地向着縱深發展。他們雖然還是一個個點,但是遲早這些土地能夠連接成一張網。
內陸的道路可以將這些巨大的種植園連接在一起。到時候殖民者要出動多少的軍隊才能夠將他們困住呢?
況且到時候南洋出事了,華夏也不會置之不理。
這些華人只要撤到內陸跟殖民者打游擊,或者是到其他的華人聚集地,就可以撐下去。
至少不會在出現歷史上那種華人被洋人以及土著任意屠戮的場景。
這次,這些華人的小國紛紛選擇內附,也是爲了進一步加強與華夏之間的紐帶關係。
無論從哪方面來考慮,他們都必須要和華夏綁在一起。
當然華夏也需要他們,通過南洋的華人,華夏能夠源源不斷地獲得南洋的資源,幫助華夏本土儘快發展起來。
商業部專門做過統計,現在華夏百分之十的糧食需要從南洋進口,這個數字最高的時候是百分之三十。
百分之五十的銅是來自於南洋,有了這些銅華夏才能夠鑄造銅幣,生產電纜。
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優質木材來自於那裡。
其他的還有香料啊,橡膠啊等等。
這些東西都是華夏發展所不可或缺的。
董書恆遲早會與殖民者在南洋幹一場。
贏了,華夏至少可以確立在西太平洋的霸主地位。
輸?董書恆從未想過,一場不贏,那麼就再來一場。
高郵湖的那八艘被董書恆寄予厚望的護衛艦已經秘密進入了威海衛的軍港。
無論是南洋水師,還是北海水師都沒有得到一艘新式的護衛艦。
它們只屬於新成立的第一艦隊。艦隊司令不是劉大海,也不是鮑有志。而是黑龍水師的杜航。
這是華夏第一支真正的艦隊,以前華夏只有水師。艦隊在董書恆的眼中就應該是這樣由鋼鐵組成的。
誰都沒有想到杜航會成爲第一艦隊的司令。
只有董書恆自己知道。從一開始,董書恆就選中了他,並且對他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鍛鍊。
杜航的經歷非常的豐富,這都是董書恆安排的結果。
不僅如此,董書恆還親自給杜航授課。這種軍艦是全新的,它的作戰方式也是全新的,沒有人知道。
只有董書恆知道一些鳳毛麟角的知識。
其實鮑有志的條件也很好,但是他在華夏的海軍中已經小有名氣,不適合玩突然消失。
但是,杜航不一樣,他已經離開黑龍水師有一段時間了,但是沒有人在意到這件事情。
此時他正帶着手下加緊操練熟悉手中的軍艦。
當然,光靠董書恆手中的這八艘千噸級護衛艦還不能在海上橫着走,哪怕他上面有大殺器——魚雷。
因爲他們有一個巨大的缺陷,就是航程的問題。
這些護衛艦因爲噸位的原因,理論上只能夠在近海,依託董書恆建立的港口補給點作戰。
一旦沒有了燃煤,他們就成了漂在水上的炮臺了。
所以董書恆必須要給它們配上奶媽,速度能夠跟得上它們的補給艦還沒有建好呢。因此,它們暫時只能窩在渤海灣訓練。
實際上南洋的殖民者現在已經感受到了華人的變化。
過去的一年中,發生了幾十起華人與土著人人之間的戰爭。
其中有些是雙方的領地交織到了一起,有些是土著對華人的搶劫。
還有一些就是殖民當局慫恿的土著乾的。
其中以荷蘭殖民當局做的最多。
荷蘭殖民當局自己的實力一般,但是卻是南洋地區的老牌殖民國家。
他們對拉攏土著,打擊華人這一套操作玩的爐火純青。
不過這些衝突大部分都是以土著失敗而告終。
原本懦弱的華人,不知道何時變成了全民皆兵。
面對土著的攻擊的時候,他們拿出了不知道從哪裡買來的火槍,排起了線列陣型,竟然可以做出齊射動作。
有很多次衝突,都有荷蘭人在暗中觀察。華人的變化讓荷蘭人產生了危機感。
當然,除了荷蘭人關注這事兒。
馬來半島上的英國人也對華人的擴張感到擔憂。
那些在馬來半島北部的華人種植園,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他們不斷地武裝向內陸地區滲透。
消滅或者抓捕那些零散的土著部落。將那些部落的土地開墾成農田。
英國人根本無暇顧及這些,英國海峽殖民地對於馬來半島的管理主要集中在三個城市分別是馬六甲、檳城和新加坡。
更加廣大的地區還是屬於原本的一些土著王國在管理,他們很多隻是宣誓了向英國女王效忠而已。
事實上,英國也沒有能力直接控制這些地方。
淮海公司的農場都是從這些土王手中購買的,原本就是合法的。
至於那些零散的土著部落,都是非法入侵了淮海公司的農場。
那麼淮海公司將這些人清除掉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但是最近幾個月,馬來半島的華人農場遇到了幾次襲擊卻是頗爲怪異。
因爲進攻他們的雖然還是土人,但是這些人明顯是經過了一定的軍事訓練。
他們是更像是當地王國的軍隊。
不過即使是這些人,也都被民兵擊敗。
楊廣泉的農場那可是有上萬的青壯,加上家屬共有幾萬人,開墾的土地現在已經相當於一個縣的耕地了。
這裡背靠豐盛港優良的港口設施,運輸方便。
從港口有一條道路聯通這農場。整個農場位於柔佛蘇丹國的東北部。北邊就是暹羅的地界。
柔佛蘇丹國對這裡的掌控非常的弱。很多地方也都只是名義上屬於他們而已。
內陸地區的地勢較高,海拔一千多米,屬於高原森林地帶。
那裡的土著並不服從柔佛蘇丹國的管理。
也是因爲如此,柔佛蘇丹國纔會將這麼大一片土地賣給淮海公司。
現在這裡的土著被農場的民兵清楚了,土地被開墾了出來。
有些人在有心人的攛掇下開始想要出來摘桃子了。
但是他們低估了淮海公司農場的能力。
楊廣泉他們遇到這次上千人規模的土著襲擊事件。
背後的推手就是海峽殖民地的一名英國官員。
執行者是柔佛蘇丹國中與其交好的一名將軍。
柔佛蘇丹是一個小國,說是將軍,手下也就兩千人而已。
派出一千去攻打一個華人的農場已經是最大的限度了。
沒想到這一千人上去沒有多久就被人家給消滅了。
楊廣泉確實感到以外,一下子來了這麼多的土著,剛開始農場執勤民兵被打的節節倒退。
最後不得已對農場進行了全面動員,一下子出動三千民兵,才一舉消滅對方。
經過檢查對方的武器,楊廣泉他們判定這些人就是柔佛蘇丹國的軍隊。
隨即淮海公司的人找到了柔佛蘇丹國進行交涉。
蘇丹表示並不知曉這件事情。實際上柔佛蘇丹的權力已經被英國人嚴重的架空。
王國中很多官員都是直接投靠英國人,他們並不效忠國王。
這件事情只能就此做罷,反正農場也沒吃虧。
楊廣泉將自己的猜測報告給華夏政府。
而另外一邊,英國海峽殖民地的總督布蘭德爾也寫了一份報告給英國的殖民地大臣。
他在報告中指出:在海峽殖民地以及荷蘭的殖民地,華人的勢力正在逐漸加強。
他們不再如同原來那樣一盤散沙,而是逐漸聚集成爲一個個勢力。在殖民當局無法管束的地方有多個華人的小國建立起來。
即使是在殖民地範圍之內,華人也在不斷地利用殖民當局的漏洞來不斷地擴大着自己的私人莊園。
那些莊園星羅棋佈,有些大的莊園都要趕上英國的一個郡。
而且我們可以肯定,有人正在偷偷地武裝他們。
殖民地的土著勢力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而殖民當局沒有足夠的陸軍去對他們加一威懾。
長久下去,這將是十分危險的。
我們懷疑這一切,都是那個剛剛成立的華夏政府所爲,我已經通知包令公使去與華夏政府交涉。
希望當局能夠注意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如果這是陰謀的話,那麼我們的對手想做什麼呢?
我們正準備武裝一批土著人員,這需要大量的武器,所以希望政府能夠從印度調來一批武器。
讓我們能夠有足夠的土著軍隊,去遏制這些華人的無序擴張。
——海峽殖民地總督約翰·布蘭德爾
185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