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一紙調令

資陽縣,始建於漢武帝時期,地處資水(沱江)之北。古人認爲水之南爲陰,水之北爲陽,由於其地理位置處在資水之北,故此得名資陽。

徐庶、石韜、孟建一起抵達成都,以三人的才華輕易便能出仕。

去了招賢館後,徐庶選擇在資陽縣擔任縣令,主政一方。雖然資陽縣城小,城牆矮,地方簡陋,而且貧乏不堪。可徐庶卻把他的根紮在資陽縣。因爲這是他第一次出仕,是他從一介布衣成爲官員的第一個起點。

徐庶擔任縣令後,對資陽下了很大的功夫。

他剛剛上任的時候,並沒有立刻就整治城中的惡霸無賴,而是先將縣衙的權利控制在手中,並且把縣丞換成了自己的人。再者,徐庶原來就是遊俠兒,本身的武藝非常出衆,很容易就掌握了資陽縣的軍政權利。

他掌握兵權後,資陽便進入徐庶的時代。

兵權在手,徐庶便有了足夠的力量。

這時候,徐庶便開始大刀闊斧的整治內政,處理內患。凡是擾亂百姓的惡霸無賴,全部抓起來,扔到城樓上修築城牆。如此幾次,資陽的風氣逐漸改變,民風也逐漸的好轉,面貌煥然一新。

徐庶主持資陽的軍政,鼓勵百姓生產,給百姓供給耕牛,派遣士兵幫助百姓收割糧食,使得資陽的經濟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起來。

隨着百姓生活的改善,徐庶的威望在資陽逐漸的提升起來。事實上,徐庶能短時間內改變資陽,一方面是因爲其自身能力出衆,另一方面也是因爲資陽縣本就是小縣城,城中即使惡霸無賴,或者是有仗勢欺人的家族子弟都是不入流的,如不足爲慮。

徐庶上任以來,扶持農業,鼓勵商業,資陽欣欣向榮,蓬勃發展。他自己也是廉潔奉公,秉公執法,深得百姓的擁戴。

這一日,一輛馬車緩緩進入資陽縣。

馬車的車轅上,駕車的是一名猙獰壯漢。漢子膚色黝黑,面目兇惡,尤其是一雙虎目,更是精光閃爍,閃爍着懾人的光芒,令人畏懼不已。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典韋。

典韋旁邊,還有兩個黑衣武士,也是負責保護王燦安全的人。

馬車中,坐着的人自然是王燦。他頭戴長冠,身穿一襲黑色棉布袍,裝束簡單,並無特殊裝束,也沒有穿着錦衣華服。然而,王燦坐在馬車中,自有一股懾人的氣度,這便是王燦身居高位,長期養成的威儀。

馬車在城中停下,一行人沒有去縣府,而是在縣城的酒樓中歇腳。

將行李放下後,王燦讓兩名黑衣武士留在酒樓中歇息,然後帶着典韋出了酒樓,往城中行去,一路走過的地方,非常繁榮,百姓的臉上都帶着歡樂祥和的笑容。

王燦此次來資陽,便是爲了看看資陽的情況。

兩人行走在路上,王燦忽然說道:“山君,摸一串銅錢出來,假裝掉在地上。”

典韋眉頭一挑,眼中露出疑惑的神情,不明白王燦是不是腦子卡殼了,怎麼突然讓他摸出一串銅錢掉在地上。雖然典韋心中不解,卻還是按照王燦的話,手伸進腰帶裡面,不停地的摸索一陣,然後假裝掉了一串銅錢在地上。

這一串銅錢,足有一百多枚,也就是一百多文錢。

若是去買包子,都能買五十個左右,若是包子的價格便宜些,還能買更多的東西。

對於資陽這樣的小城來說,一下撿到一百多文錢,可以說天上掉餡兒餅。

銅錢哐噹一聲掉落在地上,王燦和典韋不管不顧,緩緩的繼續往前面走,不過兩人的速度並不快,也都沒有回頭。對於王燦來說,一百文錢不過是一個小數目,不過這卻可以試探一下資陽的民風如何?

如此一來,王燦就能大致的瞭解一下城中情況。雖然有些以偏概全,或者是雞蛋裡挑骨頭,但也算是一種試探的手段。

兩人剛走出不遠,就聽見後面傳來一聲大喊:“公子,等一等!”

王燦聞言,立刻停了下來。

他轉過身去,卻見一個衣衫破舊,面色蠟黃的少年快速跑了過來。少年雖然骨瘦如柴,可身上破舊的衣衫卻洗得乾乾淨淨,一雙眼睛也明亮清澈,臉上也沒有任何的污漬,他雙手托起一串銅錢,遞到王燦跟前,說道:“公子,這是您剛剛掉在地上的銅錢。”

王燦接過來,說道:“小兄弟,看着這麼多銅錢,你就不動心嗎?”

這句話,有些莽撞了。

然而,少年聽後僅僅是眨了眨眼睛,旋即嘿嘿笑道:“這麼多銅錢,我都沒有看到過呢,當然動心了。可是大人教導我說要自食其力,不能有不義之財。呵呵,我的任務就是每天在城中巡邏,看哪些人欺良霸善?哪些人被欺負了卻不敢說出來?然後回到縣衙,稟報給大人,讓大人出面處理這些事情。”

王燦聞言,又問道:“是哪位大人呢?”

少年拍了拍胸脯,說道:“還能有哪位大人,當然是縣令徐大人了。”

王燦又說道:“你每天都在城中巡邏,徐大人給你什麼報酬呢?”

少年咯咯笑道:“徐大人可好了,他不僅讓我們住在縣府中,還保證我們的吃住呢。不僅如此,徐大人還會給我們講課,教我們讀書識字,做人的道理。徐大人是大大的好官,若沒有徐大人,我都餓死在街頭了。”

王燦聞言,對徐庶的做法很佩服。

眼前的少年,肯定是流浪的乞兒,徐庶將他們收留起來,然後讓他們在街道上巡邏,這樣不僅救下了流浪的乞兒,還能監察城中的動靜。但王燦能肯定的是徐庶是用他自己的俸祿養活這些孩童,這一點王燦卻不是很贊同。

施政者,當膽大心細。

既然要收留這些孩童,就不用拿自己的俸祿補貼,可以在縣府的開支中專門撥出一個款項,將流浪的乞兒收攏起來,統一的進行教學,讓他們能學到一技之長,纔是正道理。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便是這個道理。

王燦想了想,說道:“小兄弟,我有一封信要送給你們徐大人,你既然和徐大人相熟,能幫我我送去麼?我不白讓你送,給你兩個銅板當報酬。”

少年想了想,咧開嘴笑道:“好,成交。”

王燦說道:“小兄弟爽快,我喜歡。這樣吧,你先隨我到酒樓中去,等我寫好書信後,你便把書信送給徐大人,可好?”

少年說道:“走吧!”

王燦帶着少年往酒樓走去,準備將此行的任務完成。雖然王燦遇到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請,但卻能看出徐庶治理的功績。單憑王燦遇到的這個少年,就能說明很多問題。他帶着少年回到酒樓,寫好書信後,又把書信封號,然後才把書信交給少年,讓少年親自將書信交給徐庶。

解決了徐庶的事情,王燦便帶着典韋乘坐馬車離開了資陽。

此行,已經達到了目的。

事實上,王燦本意是一開始先來資陽,查看一下徐庶的情況,再去石韜、孟建兩人施政的地方,但兩個人和徐庶雖然能力上有差距,但治理縣城這樣的小地方,卻足以達到程昱說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八個字,所以王燦沒有繼續巡查,而是直接帶人返回成都。

王燦乘坐的馬車快速行駛,離開了資陽縣。

……

縣府,後院書房。

徐庶處理完當日的事情後,便在後院中讀書,順便整理資陽縣的內務。他正入神的時候,書房外傳來咚咚的叩門聲。

旋即,少年的聲音響起:“先生,我是蘇福。”

蘇福,便是王燦遇到的少年。

他的原名叫蘇六,因爲排行老六,故稱之爲蘇六,不過因爲家中孤苦,沒有正式的名字。徐庶收留蘇六後,便給他起了個名字叫蘇福。

徐庶聽見聲音,說道:“進來!”

蘇福進入屋子後,先是恭敬地朝徐庶行了一禮,才說道:“先生,今日我在城中巡邏的時候,突然遇到一個公子掉了錢在地上,我把錢撿起來還給那個公子後,他便讓我給您送一封信。”說着話,蘇福將放在腰間的信遞給了徐榮。

徐庶接過信,問道:“拿公子長什麼模樣?”

蘇福想了一會,旋即搖頭說道:“想不起,已經忘記了。嗯,不過那公子身邊有一個好嚇人的壯漢,又黑又壯,很嚇人的,我的大腿還沒有他的手臂粗呢,太嚇人了。”一邊說話,蘇福一邊伸出手,比劃了一番。

徐庶笑了笑,將蘇福打發了。

屋子中,只剩下徐庶。

他拆開信封,首先映入眼簾的不是信上的內容,而是一紙調令,徵調他入成都的調令,至於去了做什麼,還得面見王燦後才能知曉。調令後面,纔是王燦給徐庶寫的親筆信,徐庶仔細的看完信上的內容,眼眶忽然溼潤了。

有了王燦親自送來的這封調令和書信,他這大半年受的苦值了。

能讓王燦親自送信,這是何等的榮耀。

徐庶拿着書信和調令,心中非常的高興,他並沒有立刻宣佈事情,而是往後院行去。因爲後院中還有一個人應該分享他的這份喜悅。

那人,便是徐庶的母親。

徐庶在荊州求學的時候,徐母尚且在潁川一個人過日子,孤苦伶仃。

徐庶上任擔任資陽縣縣令後,在資陽穩定下來,才把徐母接到資陽,享受天倫之樂。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徐母健在,徐庶卻遠遊是要遭受責罵的。故此,當徐庶學成出山,擔任資陽縣的縣令後,就把在潁川辛苦過日子的老母親接過來,享受天倫之樂。

回到後院,徐庶將調令和書信遞給徐母。

老人家看了後,也歡喜不已,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他伸手摩挲着徐庶的面頰,喃喃自語道:“我兒出息了,我兒出息了!”

望子成龍,便是如此。

當一個母親得知自己的兒子出息後,心中自然是非常的高興。

徐母,亦如是!

第1012章 周瑜的責難第781章 滅族第160章 袁紹志得意滿第878章 擾營?襲營!第663章 會獵天下第1210章 焦躁不安的審配第1048章 孫堅的心思第1299章 發揮匈奴人的特長第363章 白忙一場第990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779章 徐州事第637章 達成協議第927章 王燦領兵抵達第1148章 陰溝裡翻船第454章 扔下去第1260章 採納曹丕的建議第360章 萬夫不當之勇第638章 楊奉消失第532章 三喜臨門第1086章 拿下洛陽地區第446章 舌戰荊州(上)第1160章 陸康親自剿匪第866章 楊豐的來意第877章 韓遂的明悟第245章 郭嘉來了第745章 痛打落水狗第1247章 賈詡北上幷州第517章 密謀第95章 效果第1233章 于禁被擒第1207章 陷陣無敵第999章 諸葛亮的信心第288章 懲罰第211章 再殺兩人第571章 螢火之光第494章 各逞手段第374章 不佔任何優勢第1051章 誰更兇猛?第897章 夜話第1095章 議定攻伐九江郡第562章 激將法第31章 一家之言第353章 羣挑第914章 層層刁難第357章 誰更急第999章 諸葛亮的信心第38章 舌戰李儒第38章 舌戰李儒第1095章 議定攻伐九江郡第1137章 魯肅的計謀第1080章 程普重傷第655章 曹操頭疼第470章 尋仇第537章 沙盤第544章 兵出長安第53章 佈局天下第1048章 孫堅的心思第1062章 李典的三恨第628章 及時雨第1280章 殺死蘇哈克第524章 趙雲戰張繡第323章 忽悠第890章 韓遂被殺第190章 大戰落幕第454章 扔下去第243章 李儒出現第12章 火攻(1)第316章 黃祖屢敗屢戰第537章 沙盤第183章 黑夜行動第13章 火攻(2)第1085章 孫堅氣得吐血第406章 臥薪嚐膽第612章 鬥將第1130章 送給黃蓋的禮物第409章 孤身入營第282章 女生外嚮第790章 你爲百姓做過什麼?第308章 管教第991章 劉表問罪第379章 詐降第593章 恐懼第326章 糧食第576章 破關第42章 拜見主公第606章 上陣父子兵第938章 劉備無家可歸第685章 後撤五十里第999章 諸葛亮的信心第1089章 天不佑甘寧第16章 突破,射殺紀靈(2)第779章 徐州事第91章 離間第1132章 孫堅親自上場了第1302章 李儒和龐統的反擊第1099章 開啓攻打江東的大幕第937章 對荊州用兵的藉口第34章 實力第824章 法正的主意第344章 內患生
第1012章 周瑜的責難第781章 滅族第160章 袁紹志得意滿第878章 擾營?襲營!第663章 會獵天下第1210章 焦躁不安的審配第1048章 孫堅的心思第1299章 發揮匈奴人的特長第363章 白忙一場第990章 諸葛亮的手段第779章 徐州事第637章 達成協議第927章 王燦領兵抵達第1148章 陰溝裡翻船第454章 扔下去第1260章 採納曹丕的建議第360章 萬夫不當之勇第638章 楊奉消失第532章 三喜臨門第1086章 拿下洛陽地區第446章 舌戰荊州(上)第1160章 陸康親自剿匪第866章 楊豐的來意第877章 韓遂的明悟第245章 郭嘉來了第745章 痛打落水狗第1247章 賈詡北上幷州第517章 密謀第95章 效果第1233章 于禁被擒第1207章 陷陣無敵第999章 諸葛亮的信心第288章 懲罰第211章 再殺兩人第571章 螢火之光第494章 各逞手段第374章 不佔任何優勢第1051章 誰更兇猛?第897章 夜話第1095章 議定攻伐九江郡第562章 激將法第31章 一家之言第353章 羣挑第914章 層層刁難第357章 誰更急第999章 諸葛亮的信心第38章 舌戰李儒第38章 舌戰李儒第1095章 議定攻伐九江郡第1137章 魯肅的計謀第1080章 程普重傷第655章 曹操頭疼第470章 尋仇第537章 沙盤第544章 兵出長安第53章 佈局天下第1048章 孫堅的心思第1062章 李典的三恨第628章 及時雨第1280章 殺死蘇哈克第524章 趙雲戰張繡第323章 忽悠第890章 韓遂被殺第190章 大戰落幕第454章 扔下去第243章 李儒出現第12章 火攻(1)第316章 黃祖屢敗屢戰第537章 沙盤第183章 黑夜行動第13章 火攻(2)第1085章 孫堅氣得吐血第406章 臥薪嚐膽第612章 鬥將第1130章 送給黃蓋的禮物第409章 孤身入營第282章 女生外嚮第790章 你爲百姓做過什麼?第308章 管教第991章 劉表問罪第379章 詐降第593章 恐懼第326章 糧食第576章 破關第42章 拜見主公第606章 上陣父子兵第938章 劉備無家可歸第685章 後撤五十里第999章 諸葛亮的信心第1089章 天不佑甘寧第16章 突破,射殺紀靈(2)第779章 徐州事第91章 離間第1132章 孫堅親自上場了第1302章 李儒和龐統的反擊第1099章 開啓攻打江東的大幕第937章 對荊州用兵的藉口第34章 實力第824章 法正的主意第344章 內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