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驚世駭俗

因此大衆點評家估計,這四件作品,多半是海峽這邊一個金獎,那邊一個金獎,這樣一碗水端得平平的,各方都好交代。

結果幾天後金獎一出來,現場一片譁然。

《山水同根》,金獎,《蛻》,金獎,《兩岸》,銀獎,《蝶語》,銀獎,《龍飛鼎》,銀獎……

記者們一下子就坐不住了,招待會上手舉得跟叢林一樣。

一干評委在臺上危襟正坐,李昆吾隨手點了一個手舉得最高的發言。

記者站起來說道:“李大師您好,我是《海峽時報》的記者,我想請問,爲什麼此次天工獎,《蝶語》和《兩岸》只拿了銀獎?這兩件作品有什麼不如意的地方嗎?”

李昆吾嘆息道:“沒有,海峽對岸的兩件參選作品,也非常的完美,堪稱歷屆天工獎裡難得精品。要是去年來,起碼一個金獎肯定跑不掉的,可惜他們選擇今年參選……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啊!”

記者表示不明白。

李昆吾說道:“能被選入天工獎評選的作品,不管題材表現工藝水平藝術高度,相互之間的差別已經微乎其微了。這也是讓我們往屆評委非常苦惱的地方,坊間傳言天工獎可操作性大,也有這層原因。不過今年的天工獎,不存在這種情況!”

記者們感覺李昆吾要爆大料了,全都聚精會神,生怕錯過了一個字。

李昆吾說道:“因爲今年的天工獎,出現了兩件驚世駭俗的作品。所以今年的天工獎,只有兩個金獎,其餘作品獎項,全部下移一等!”

此言一出,舉室譁然。

陸清依趕緊出來維持秩序,示意大家安靜。

等到人羣安靜下來,李昆吾才說道:“因爲從今天開始,中國玉雕,將出現一個新的流派,一門新的工藝!所以今天必定會成爲名列中國工藝美術史的一天,我國傳統玉器雕刻,沉寂多年後,再次出現了新的突破!”

這下記者羣又炸了。

李昆吾揚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來自蜀州李家溝的王敏材,王切父子,正式恢復出家族失傳數百年的工藝,而且青出於藍,因此今年的金獎,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接下來評委們開始逐一分析。

陸清依:“天工獎,首重突破和創新,蜀州王家父子這兩件作品,處處體現着突***處體現着創新。”

秦莊:“先說材料,兩件作品,均選用當地特產石材青珉石,該石料以透閃石成分爲主,含量爲百分之八十多,界於玉石之間,但是其隱晶質含量異常豐富,晶質顆粒又很微細,這就讓它有了與和田玉相反的特性,加上其自身具有石眼,石筋等多種紋理,入良工之手,特別具有表現能力。這是一種全新的石材,是我國玉雕原料上的一個新品類,新突破!”

劉信之:“再說題材,王敏材的選題是李家溝山下的漢族和山上的苗族,千年來和諧共處的場景;同時也是千年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場景。作品名稱與內容完美匹配,山上有水,水畔有山,龍日鳳月,古村古寨……選取的是兩個民族相惺相惜,相輔相成,相幫相助的生活畫卷。立意高遠,主題鮮明。在以傳統鍾彝鼎尊山子等爲主的天工獎大樣玉雕題材中,是一個巨大的突破,令人眼前一亮!藝術,要服務於時代,要服務於人民!”

李昆吾:“王切選擇的題材,是傳統的‘一鳴驚人’,但是他沒有選擇傳統的玉蟬雕法,而是別出心裁,選擇了一鳴驚人前蛻變的那一刻,立意比傳統題材更高出一層。傳統作品,只讓人看到了一鳴驚人後的得意與張揚;王切的作品,卻將觀賞者的目光引到了一名驚人前的磨難和艱辛。他賦予了‘一鳴驚人’這個題材新的意向,引發出更深層次的思考。這就是題材上的突破!”

陸清依:“從表現手法上說,兩人的作品中,摻雜了大量的石雕技法,技法表現上與傳統四大派技法均存在相通之處,然而又能一眼看出其獨立存在的標誌性,這就是手法上的創新。卓然成家,自稱一派。”

秦莊:“王敏材結合了大量的少數名族特有的修飾,符號,形象,傳說……這是元素選擇上的創新。王切的作品,利用青珉石親水的特性,提選了水汽,露珠元素,石眼和湘妃竹的寫實紋理相結合,石筋和國畫的表現手法相結合,相得益彰,這就是元素運用上的創新。”

劉信之:“然而,這兩件作品最重要的創新和突破卻不是剛剛我們說的那些,我們評委們一致將它們評選爲獨立金獎的原因在於——工藝!”

李昆吾:“九曲珠,這項偉大的玉雕技藝,一直只存在歷史記載中,因爲其太過匪夷所思,一直流爲傳說和笑談。”

陸清依:“但是今天,王家父子用實實在在的工藝告訴我們,九曲珠,或許它在歷史上真的存在!”

秦莊:“大家請看這幅山水同根內部結構圖,裡邊繁複的空腔,就是王敏材用家傳的特殊工具和工藝雕琢出來的,這絕對是玉雕界的紀元性的大事件!”

劉信之:“這是《蛻》這件作品的X光照片放大局部,王切不光刻畫出了蟬蛻惟妙惟肖的表面,他甚至將蟬蛻內部的紋理結構也雕刻了出來!”

李昆吾:“經我們玉雕協會協議商定,經王氏父子同意,我們將這項工藝命名爲‘王氏內雕’!這是王氏一門,對中國玉雕藝術的偉大貢獻!”

陸清依:“這門工藝,以前從不爲外人所知。就連王家自己,也一度失傳了數百年。王氏一門十幾代人,一直在蜀州盤鰲鄉試圖將它們恢復出來。”

秦莊:“他們一代代的失望,又一代代的振作,多少王家人在離世之前,叮嚀後輩,一定要將這項工藝恢復,發揚光大……”

劉信之:“在有心人的幫助下,在歷代王家人的堅持下,在這一代王家人的努力下,這項工藝,今天終於重見天日!”

陸清依:“感謝他們,讓我們玉雕界全體同仁,以後在面對祖先的目光時,終於不用再含羞抱愧。可以鄭重地告慰他們,我們一直在努力,努力恢復他們昔日的妙手奇思!”

劉信之:“感謝他們,讓我們在大工業時代的今天,能夠重見如此瑰瑋綺麗的手工藝術!”

秦莊:“感謝他們,讓我們體會到人心與人力,在追逐極限的道路上,唯一唯精,永無止境!”

李昆吾:“感謝他們,讓我們這個時代,能夠名留玉雕史冊!感謝他們,讓我們玉雕界全體同仁,能夠共浴他們的榮光!”

大廳中所有人,包括海峽對岸的選手,全都站立起來,掌聲轟鳴,如春雷滾動,久久不息。

石頭叔和小石頭站起身來,淚流滿面,跟衆人致謝。

石頭叔擺着手:“當不起喲,怎麼都當得起這麼大的擡舉喲……”

李君閣摟着石頭叔說道:“當得起,石頭叔,記住這不是你一個人的榮耀,這是你王家十幾代人共同的榮耀!恭喜你們,守的雲開見月明瞭!”

陸清依下臺來給老石頭低語了幾句,意思是請他上臺說幾句。

小石頭扶着他上臺。

老石頭站在話筒前,剛開始有些緊張:“清依妹子讓我上來說幾句,我只想說,這份擡舉太大了,我們父子倆真擔不起……”

“我們王家,十幾代一直呆在盤鰲鄉,到我這一代,已經淪落到鑿墓碑,鑿碓窩爲生了。”

“心裡頭掛念着先人的手藝,啥事都做不好,家也不像個家。農活都丟給了媳婦。自己個成天瞎琢磨……”

“小石頭學會鑿石之後,就打些碓窩,打些手磨在鄉場上賣,貼補家用……”

“我跟鄉里李家溝來的篾匠,經常扎攤子賣貨,算是交上了朋友……”

似乎想起了以前艱難的生活,石頭叔抹了一把臉:“後來有一天,篾匠領來一個娃子,說是他們村回來的大學生,李家人。聽說他們李家祠堂門前號鼓牌樓是我王家祖上的手藝,特意來拜訪,告訴我一定要把手藝恢復出來……”

“得知我王家十幾代人一直在謎團中走不出來的時候,娃子拿出一塊石頭來讓我斷,說是他在五溪河裡發現的,叫我看看能雕成啥,小石頭冒失,給人家發現的石頭取名爲‘青珉石’……”

“人家不但沒有見氣,還誇小石頭名字取得好。得知青珉石是頂級硯材後,就叫我家把別的都停了,每個月交些硯臺給他,他給我們一個月一萬的工錢。多出來的時間,專門研究這個,這個‘內雕’工藝……”

“家裡有什麼三長兩不齊的,都是這娃子給我照顧着,拉米拉麪,拉油拉肉……”

“還請來了他大學裡的老師,拿那個什麼槍,把號鼓的內部結構打成圖給我們看……”

“又給我找來透明的大塊材料,讓我練手,說是先易後難,先明眼,再盲雕……”

“半年過後,硯臺生意纔有起色,這娃子前前後後,已經補貼了我家好幾萬,除了鼓勵安慰,愣是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啊……”

“有時候半夜裡醒過來,我這心裡頭都臊得發慌,這手藝要恢復不出來,別說對不住先人,就是這娃子這片心,也對不住啊……”

第九百零二章 爲子孫計第六百二十五章 憑什麼還回去第三百四十九章 煤砂泥的改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接老伯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湯魚第七百二十七章 德國十字弓第七十二章 苗弩第四百二十九章 《出師表》的另一種讀法第九百三十二章 無娘果第四百六十三章 龍窯第九十六章 鱔魚第七百四十章 雞卜第六百三十八章 黃欽若第八百六十一章 原詞第三百五十七章 小魚鍋貼和冷吃兔第六百零九章 告全體村民書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侯論第七十八章 高手遇黃棒第三百二十四章 桐花鳳和石亢蛙第七百一十章 三臺觀第六百八十九章 紅色預警第五百四十二章 論文題目第七百二十四章 阿里木第六百八十四章 電影版蜀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釣魚人的樂趣不光是釣第六百七十一章 忘年號第四百六十九章 木薯第一百八十五章 逛縣城第九十一章 採蘑菇的小姑娘第四百一十四章 作詩套路第五百零八章 蛇皮果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棧道上山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堂哥的拿手菜第二百二十章 偷樑(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蘿蔔第七百四十五章 洞房鬧詩第十一章 竹竿第三百七十四章 甜皮鴨第七十二章 苗弩第三百七十九章 夜空第六十二章 月母鯽魚湯(求推薦!)第一百三十九章 苗家稻花魚第七百零一章 水太大不好引導第九百六十三章 過年好第四百五十四章 上島第四百七十九章 暴雨之後第五百三十章 最後一期第六百二十六章 攀巖第二十二章 爭論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式木樓第六百九十三章 找補得有些狠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三章 教小孩做飯第九百二十六章 給老大的信第九百八十章 舞與歌第七百三十八章 學習系統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一章 偷樑(下)第九百一十八章 炮製第二百四十一章 打工的回來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烏樹第五百二十二章 熬窯第六百九十五章 劇本故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上島第一百一十三章 學問人和手藝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歐麥爾第七百零七章 許思的天賦第七百九十七章 喂鳥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巴掌一紅棗第三百三十章 桃花水母第六百九十六章 黑齒雕題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七百二十三章 遊說第九百三十六章 桐桐的玩具第三百七十七章 參觀基地第二百一十一章 擡工號子第四百零七章 一刻四題詩第五百九十一章 操弄人心第九百一十二章 滑板比賽第一百四十章 遊方歌第三十三章 鬥魚第三十八章 賣蘭第八百三十六章 抓週第七百零二章 又到暑假第二百六十四章 黑頸長尾雉第二百零九章 體檢第八百三十七章 饅頭的意義第八百三十章 棧道方案第八百一十九章 送別(求月票求推薦)第七百六十二章 屌絲工科狗的劇本第四百二十七章 武侯祠第一百零五章 玉龍溪第九百七十九章 簸箕飯第七百四十一章 請客第四百二十一章 水上老鷹抓小雞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棧道上山第一百八十章 溜索開通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洞房鬧詩第七百零九章 以後的日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
第九百零二章 爲子孫計第六百二十五章 憑什麼還回去第三百四十九章 煤砂泥的改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接老伯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湯魚第七百二十七章 德國十字弓第七十二章 苗弩第四百二十九章 《出師表》的另一種讀法第九百三十二章 無娘果第四百六十三章 龍窯第九十六章 鱔魚第七百四十章 雞卜第六百三十八章 黃欽若第八百六十一章 原詞第三百五十七章 小魚鍋貼和冷吃兔第六百零九章 告全體村民書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侯論第七十八章 高手遇黃棒第三百二十四章 桐花鳳和石亢蛙第七百一十章 三臺觀第六百八十九章 紅色預警第五百四十二章 論文題目第七百二十四章 阿里木第六百八十四章 電影版蜀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釣魚人的樂趣不光是釣第六百七十一章 忘年號第四百六十九章 木薯第一百八十五章 逛縣城第九十一章 採蘑菇的小姑娘第四百一十四章 作詩套路第五百零八章 蛇皮果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棧道上山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堂哥的拿手菜第二百二十章 偷樑(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蘿蔔第七百四十五章 洞房鬧詩第十一章 竹竿第三百七十四章 甜皮鴨第七十二章 苗弩第三百七十九章 夜空第六十二章 月母鯽魚湯(求推薦!)第一百三十九章 苗家稻花魚第七百零一章 水太大不好引導第九百六十三章 過年好第四百五十四章 上島第四百七十九章 暴雨之後第五百三十章 最後一期第六百二十六章 攀巖第二十二章 爭論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式木樓第六百九十三章 找補得有些狠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三章 教小孩做飯第九百二十六章 給老大的信第九百八十章 舞與歌第七百三十八章 學習系統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二十一章 偷樑(下)第九百一十八章 炮製第二百四十一章 打工的回來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烏樹第五百二十二章 熬窯第六百九十五章 劇本故事第四百五十四章 上島第一百一十三章 學問人和手藝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歐麥爾第七百零七章 許思的天賦第七百九十七章 喂鳥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巴掌一紅棗第三百三十章 桃花水母第六百九十六章 黑齒雕題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七百二十三章 遊說第九百三十六章 桐桐的玩具第三百七十七章 參觀基地第二百一十一章 擡工號子第四百零七章 一刻四題詩第五百九十一章 操弄人心第九百一十二章 滑板比賽第一百四十章 遊方歌第三十三章 鬥魚第三十八章 賣蘭第八百三十六章 抓週第七百零二章 又到暑假第二百六十四章 黑頸長尾雉第二百零九章 體檢第八百三十七章 饅頭的意義第八百三十章 棧道方案第八百一十九章 送別(求月票求推薦)第七百六十二章 屌絲工科狗的劇本第四百二十七章 武侯祠第一百零五章 玉龍溪第九百七十九章 簸箕飯第七百四十一章 請客第四百二十一章 水上老鷹抓小雞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棧道上山第一百八十章 溜索開通了第七百四十五章 洞房鬧詩第七百零九章 以後的日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