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西軍將領必不肯用命

大軍分撥已定,日色已近午時,接下來便是咱們國人的老傳統,宴飲!

按照地位來,童貫自然當仁不讓的主桌首位,其餘种師道、辛興宗身爲東西兩路軍主帥,也能佔據一席之地。剩下的一個位子,便留給了在場的地方最高文官,和詵。

當下酒過三輪,菜過五味。還是咱們國人的傳統,酒桌上的話可以不算數,不用擔心事後被追責。衆人都喝的有點上頭了,該說的不該說的都開始往外冒。

事情卻由楊惟忠挑起,這貨到底是藩人,只知道打仗,不懂宋人官場的這一套。前來主桌敬酒之時,便藉着三分醉意開口了:“宣帥,末將有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童貫喝得正高興,便開口道:“有事不妨說來。”

楊惟忠開口道:“宋國、遼國乃兄弟之邦,何況遼國擋在咱們和金人之間,可以爲屏障。咱們又何必辛辛苦苦攻打遼國?”

童貫聽了此話,只喝酒,卻不說話,心裡明鏡似的,如今楊惟忠這話八成便出自种師道的唆使。西軍一向抱團,倘若是抵抗西夏,守護自己家鄉,那沒說的,十分力能使出十二分來。一旦調到其它地方去平叛,和自己的利益無關,西軍上下便會集體裝死狗,出工不出力。

見到童貫不可置否,旁邊种師道便也藉着醉意開口道:“宣帥,惟忠說的有理。咱們同遼國形同兄弟,如今金國南犯,咱們再北伐。便有如鄰家進了強盜,咱們不去幫忙不說,反到跟着順手搶劫。師出無名,只怕難以成功。”

出征之前,官家的意思是能招撫就招撫,不能招撫就算了。如今童貫開口閉口就剿滅,故此种師道方有膽子來勸。

西軍將領絕大多數都出自種家門下,如今种師道也開口了,便相當於西軍集體表態。

面對這種情況,童貫卻也不便駁斥,畢竟此次大戰的主力還是西軍,萬一招撫遼國不成,還得靠西軍出力。何況面對下屬的質疑,主帥親自開口解釋,沒得丟了身份。於是童貫舉杯喝酒不語,卻拿眼睛看着一邊的辛興宗。

這些年來,面對着西軍的抱團,朝廷也沒閒着,在西軍中挑了辛興宗出來扶持,目的便是對抗种師道,分化西軍。在朝廷的有意無意挑撥下,种師道同辛興宗二人明面上和和氣氣,暗地裡卻勢同水火。

辛興宗這次八成是黃湯灌多了,不僅沒有站出來同種師道打擂臺,反而開口跟風道:“恩帥,末將認爲二位將軍說的有理。遼人擋不住金人,便是亡國亡種的下場,故此由不得遼人不下死力。咱們何不聯遼抗金?金國一日打不下燕京,便一日不能南下。遼人一日滅不了金國,自顧尚且不暇,自然更不可能南下。如此算來,咱們只需花費稍許錢糧軍械,便可讓遼人替咱們拼命。到時可用羈縻之術,倘若遼人勢弱,便加大援遼。遼人勢強,便縮減援遼。如此一來,則遼金之爭必相持不下,且由着他們拼命去,咱們安坐即可。此乃坐山觀虎鬥之策。”

自己滿腔豪情的準備北伐,結果手下兩派的將領竟然一起反對,童貫氣的臉色鐵青。

要說還是文官機敏,和詵一看童貫的臉色,便猜到了童貫的心思,趕緊開口駁斥道:“諸位國之干城,自詡萬人敵,膽氣絕人。今日觀之,亦不過懦夫爾。想燕薊之民如處水火,亟盼王師解民倒懸。只需大軍一到,燕薊之民必然簞食壺酒以迎王師,燕雲之地,唾手可得。我一文官尚且不懼,諸位身爲武將,何以膽小至此?”

你說其它方面的話武將們還能壯着膽子反駁,一旦涉及膽量問題,誰願承認自己膽小?故此三人都沉默了下去。

所謂一言得用,說的便是現在的和詵。此時童貫看和詵,那是越看越喜歡。辦事給力,而且老成,又如此的能體察上意,這樣的人不提拔那就沒有天理了。

當下童貫把弄着手中的空杯,頭也不擡的開口道:“惟忠醉矣!左右,還不扶楊將軍出去!”

大帥既然已經開口,那不醉也得醉。楊惟忠這一點機靈勁還是有的,順勢裝醉被扶了出去。

此時酒桌上的氣氛開始尷尬起來,和詵見狀,便開始極力插科打諢,好歹把這場酒宴對付了過去。

散席之時,文官們各回汛地,武將們各回營帳。童貫卻叫住了种師道以及辛興宗,想了想,又對和詵點了點頭,開口道:“和知州也一起來吧!”

其它兩人倒是無所謂,和詵這下可樂壞了。今天總算入了大佬的法眼,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衆人來到後帳,落座已畢。童貫便讓親衛們散了出去,帳內只留下四人。

然後童貫便對着种師道開口道:“今日北伐之事,勢在必行,大軍豈可輕出?不瞞老將軍,據遼國逃人來報,如今遼人兵馬已全數調往北面,防備金人南下,燕京只餘下三百餘士卒防守而已。若非聖上一再下旨以招撫爲上,本官一旦親率虎賁北上,燕京頓成粉齏。今勞動將軍至此者,實因西軍桀驁,欲借老將軍威名鎮服爾,老將軍但坐鎮軍中即可。若老將軍實在擔心,本官可事先立下字據。事成之後,當與老將軍同分其功;萬一事敗,則本官獨領其罪。”說完之後便命人取來筆墨,裝模作樣的準備寫下字據。

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今後還要在童貫手下混的,种師道哪敢真讓他立下字據?只得趕緊起身請罪。

童貫好言撫慰了种師道一番,命人送了出去。

後帳內只剩下三人。童貫便拿眼睛看着和詵,開口道:“种師道暮氣已重,乃至於膽小若此,難當大任!可惜西軍將領皆出種家門下,有種師道在,無人敢越俎而居其上。若是待到廝殺之時,東路軍違抗帥令,膽怯不前,又該如何是好?需得派一心腹前往監軍纔可!”

話說到這裡,和詵如何還不明白。也顧不上文官的矜持,和詵撲通一聲便在童貫面前跪下,開口道:“下官願替恩帥分憂!若蒙恩帥提拔,下官必結草銜環報之。”

童貫呵呵一笑,雙手虛扶,開口道:“和知州表字若何?”

和詵順勢站起身來,叉手道:“累恩帥下問,下官草字其鹿。”

童貫點了點頭,開口道:“詵詵其鹿,好字!其鹿,此去東軍,又當如何處之?”

和詵想了想,便開口道:“倘若種將軍違逆恩帥將令,下官當竭力勸之。不能,則飛報恩帥。”

童貫笑着搖了搖頭,明顯對這個答案不滿意。

和詵低頭想了一下,索性豁出去了,跪下開口道:“再請恩帥頒發密令一道。倘若事急,下官當即出示密令,斬其首,奪其軍,以從恩帥將令。”

童貫呵呵大笑,開口道:“要的就是這種氣勢。唯有種家一門爲國效力多年,多少也算有點功勞,斬其首就不必了。”

和詵聞言大喜,這一關考驗算是過了,趕緊叩謝。

童貫這回親自將和詵扶了起來。然後要過文房四寶,親自書寫了一份密令,交給了和詵。

和詵樂得腳不着地,感恩再四,方纔告辭出去。

後帳內如今便只剩下二人。童貫臉色瞬間變的鐵青,用力一拍案几,爆喝道:“混賬!”

辛興宗聞言趕緊跪下請罪,開口道:“恩帥息怒,末將知罪了!”

童貫指着辛興宗的鼻子罵道:“不識擡舉的東西,枉費老子這麼多年的心血。西軍中這麼多將領,老子怎麼就瞎了眼,挑了你這個蠢貨!”

地上的辛興宗一句話也不敢分辨,一味磕頭請罪。地面上鋪了厚厚的地毯,硬是讓他磕出了聲音來。

罵了半晌,童貫這才氣消了點,對着辛興宗開口道:“滾起來說話。”

辛興宗聞言又磕了幾個頭,站了起來,叉手而立。

童貫便冷冷的開口道:“知道錯在哪裡了?”

辛興宗戰戰兢兢的開口道:“不該當衆反對大帥北伐。”

童貫又是一拍桌子,怒喝道:“愚鈍!”

辛興宗啪的一下,又跪了下來,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開口道:“末將駑鈍,請恩帥明示。”

童貫指了指辛興宗的鼻子,硬是被氣的說不出話來。辛興宗趕緊爬了起來,從桌上取過杯子倒來茶水,親自服侍其喝了下去,然後又跑到原地繼續跪着。

童貫放下杯子,喘了口氣,這才低聲說道:“你反對北伐之事,大可以私下進言。當衆宣揚此事的確有錯。我氣的卻不是此事!”

辛興宗便開口道道:“還請恩帥明示。”

童貫嘆了口氣,繼續開口道:“朝廷大軍百萬,大多烏合之輩,戰力十之八九在西軍。而種家獨霸西軍將門百年,西軍將領十之八九出其門下。乃至於朝廷若想興兵,都得先問過種家。種家若是不同意,則西軍必然不會盡力。故自神宗朝起,朝廷一直在想辦法分其兵權。朝廷擡舉你,本官栽培你,便是爲了分種家之勢。此苦心你可曾理會得?”

辛興宗磕頭道:“全仗恩帥栽培。”

童貫便繼續開口道:“种師道開口反對北伐,你豈可附從?朝廷扶持你來對抗種家,你怎可與種家沆瀣一氣?今日之事倘若傳入京中,你讓諸位大人怎麼想?聖上怎麼想?西軍之中,種家、辛家明爲互鬥,暗則勾結?辛家已不可用,需擇他人而扶之?”

聽到這裡,辛興宗才明白怎麼回事。越往深裡想越害怕,額頭開始冒出冷汗來。

這些年自己在朝廷的示意下,沒少挖西軍的根基。以前有朝廷在背後撐腰,自然不懼種家的報復;一旦朝廷放棄自己,改爲扶持其他人,那自己的下場......

辛興宗都不敢往下想了,只好眼巴巴的看向童貫,開口道:“末將這回真的知道錯了,還請恩帥再搭救一回。”

童貫看了看地上可憐兮兮的辛興宗,嘆了口氣開口道:“起來吧!此事到此爲止,不會有人外傳。可知今後當如何?”

辛興宗想了想,便開口道:“日後凡是種家贊成的,末將定當反對。種家反對的,末將定當贊成。”

童貫滿意的點了點頭,開口道:“孺子可教也!西軍之中,辛家勢弱,種家勢強。你唯有虛張聲勢,擺出不懼種家的模樣,時時處處與種家作對,西軍之中不得志之輩,方會陸續來投。假以時日,定能與種家分庭抗禮。倘若連你也得阿附種家,他們直接投種家就行了,何必再來投你?”

辛興宗趕緊開口道:“謝恩帥提點。”

童貫長嘆了一口氣,又開口道:“今日看來,此次北伐,只怕東路的西軍將領不肯用命。你帳下諸將之中,復有誰屬意北伐者?”

辛興宗想了想,開口道:“唯有楊可世一意北伐。”

童貫點了點頭。

第二天,三道命令新鮮出爐:第一道,命和詵爲監軍,節制東路軍,位在種師道之下。第二道,調楊可世前往東路軍,總領精銳前軍,直接聽命於和詵。第三道,帥府移鎮雄州。

到了這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种師道已經被完全架空了。

第271章 王葉的戰略意圖第218章 禳解之法(二)第62章 誓師第7章 西軍將領必不肯用命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223章 一鳴驚人正在當下第28章 蕭幹必親領大軍回防第72章 驚變第196章 散地不可用新卒第318章 二十六貫第46 此計喚作移禍江東,又名倒打一耙!第245章 擬旨第140 欽差即來,又當如何支吾第166章 蕭幹試探第252章 蕭後的小動作(二)第55章 再度招降第108章 末將已佔得糧倉、銀庫在此第195章 偷城第183章 相持第49章 當乘機盡收人心第317章 反覆(四)第68章 發動(二)第250章 殺王第111章 若是蕭嚴南下,學生自可信手破之第199章 遇襲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338章 擒酋(二)第76章 鬥將第245章 擬旨第274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148章 蕭乾親至第108章 末將已佔得糧倉、銀庫在此第124章 奉命調戲民女第368章 招供第48章 宋人意欲殺降?第248章 奪印(三)第193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五)第95章 遼國反應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282章 對質(二)第310章 賣豬仔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267章 爲兄心意已決第201章 生離第363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六)第67章 發動(一)第261章 征伐第366章 郭藥師這貨躺槍了第151章 打出來的妙計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355章 請君入甕(三)第21章 魔理沙的傳奇之路開始了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229章 死別(一)第205章 自當還之以人情第21章 魔理沙的傳奇之路開始了第312章 奪其生志第49章 當乘機盡收人心第179章 以自己性命爲賭第259章 情挑第75章 逃命第187章 蕭後(一)第358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一)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391章 一女二嫁第315章 反覆(中)第91章 信使回城第95章 遼國反應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297章 逢君之惡第159章 撤軍(下)第308章 乾順小兒,何敢忘恩負義若此!第287章 內訌(二)第144章 小兒輩已破賊矣第225章 寒蟬未死,螳螂已去第112章 與其我求人,不如人求我第168章 叛逃(一)第228章 誅殺逆臣耶律淳!第67章 發動(一)第3章 敢問林牙志向若何?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第243章 營中對(三)第9章 倘若不以大石魯鈍,願拜先生爲軍師第229章 死別(一)第93章 宋國反應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58章 應該出不了什麼亂子吧!第242章 營中對(二)第79章 輕薄第222章 北院大王第363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六)第144章 小兒輩已破賊矣第252章 蕭後的小動作(二)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72章 驚變第290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二)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253章 蕭後的小心思(三)第216章 片紙退強敵
第271章 王葉的戰略意圖第218章 禳解之法(二)第62章 誓師第7章 西軍將領必不肯用命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223章 一鳴驚人正在當下第28章 蕭幹必親領大軍回防第72章 驚變第196章 散地不可用新卒第318章 二十六貫第46 此計喚作移禍江東,又名倒打一耙!第245章 擬旨第140 欽差即來,又當如何支吾第166章 蕭幹試探第252章 蕭後的小動作(二)第55章 再度招降第108章 末將已佔得糧倉、銀庫在此第195章 偷城第183章 相持第49章 當乘機盡收人心第317章 反覆(四)第68章 發動(二)第250章 殺王第111章 若是蕭嚴南下,學生自可信手破之第199章 遇襲第101章 豺狼南下(四)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338章 擒酋(二)第76章 鬥將第245章 擬旨第274章 白鬍子老爺爺第148章 蕭乾親至第108章 末將已佔得糧倉、銀庫在此第124章 奉命調戲民女第368章 招供第48章 宋人意欲殺降?第248章 奪印(三)第193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五)第95章 遼國反應第295章 金人兵出第282章 對質(二)第310章 賣豬仔第331章 搞事了(三)第267章 爲兄心意已決第201章 生離第363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六)第67章 發動(一)第261章 征伐第366章 郭藥師這貨躺槍了第151章 打出來的妙計第61章 蔡攸的宣撫之策第355章 請君入甕(三)第21章 魔理沙的傳奇之路開始了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229章 死別(一)第205章 自當還之以人情第21章 魔理沙的傳奇之路開始了第312章 奪其生志第49章 當乘機盡收人心第179章 以自己性命爲賭第259章 情挑第75章 逃命第187章 蕭後(一)第358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一)第326章 羣英匯聚(五)第391章 一女二嫁第315章 反覆(中)第91章 信使回城第95章 遼國反應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297章 逢君之惡第159章 撤軍(下)第308章 乾順小兒,何敢忘恩負義若此!第287章 內訌(二)第144章 小兒輩已破賊矣第225章 寒蟬未死,螳螂已去第112章 與其我求人,不如人求我第168章 叛逃(一)第228章 誅殺逆臣耶律淳!第67章 發動(一)第3章 敢問林牙志向若何?第206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一)第243章 營中對(三)第9章 倘若不以大石魯鈍,願拜先生爲軍師第229章 死別(一)第93章 宋國反應第131章 耶律大石的忠心第58章 應該出不了什麼亂子吧!第242章 營中對(二)第79章 輕薄第222章 北院大王第363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六)第144章 小兒輩已破賊矣第252章 蕭後的小動作(二)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72章 驚變第290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二)第330章 搞事了(二)第253章 蕭後的小心思(三)第216章 片紙退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