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殺向四國島

城外的黃旭在命令大軍停止進攻並委派櫻子去面見明治之後,便遣人一直密切監視着城內的一舉一動。

他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只要形勢不對,他就會命人即刻進攻東京城。

而當他得知日軍有撤退的跡象之後,便知櫻子的勸說行動已告失敗,於是,黃旭便命令大軍即刻破城。

此時,黃旭並不知道櫻子已經被明治強行帶走,他在命大軍破城的同時,也在擔心着櫻子的安危,雖然說櫻子與明治是親兄妹,但狗急了也會跳牆,保不準這明治會在失去理智的情況下做出一些對櫻子不利的事情來,黃旭的擔心也並非是毫無道理。

可是,櫻子怎麼會在這東京城外,黃旭又爲什麼會讓他去勸降明治呢。

原來,這一切都是黃旭出於各方面的考慮而做出的安排。

話說黃旭在進攻東京的時候,櫻子並沒有與他在一起,當黃旭發起東京戰役之後,他便將櫻子請到了東京的前線。

按照他的本意,他並不願意櫻子再牽扯到這後面的戰事中來,但是,隨意戰事的發展,他卻不得不將櫻子請來前線,因爲,這戰事的主角與她有很大的關係。

而黃旭將櫻子請來,也是出於幾方面的原因考慮。

其一,中日做爲世仇,黃旭恨不能將日本人斬心殺絕,但是,做爲櫻子最親的人,他卻不想因爲這你死我活的戰爭將櫻子與她日方的親人隔裂開來。

其二,如果明治可以放下武器並率衆投降,那對中日雙方來說,都是一種美事。這不僅減少了傷亡,也可以讓戰爭早一點結束。

所以,於公於私,他也覺得應該讓櫻子來勸降明治,雖然他無法預測這其中成功的機會有多大。但他說什麼都得試一試,最不濟也算是了卻他與櫻子心中的一塊心病。

當然,這其中也有愛屋及屋的意思在裡面。

而當黃旭向櫻子提出此事之後,櫻子是相當的高興,她更是欣然領命前往,因爲。她心中比誰都清楚,黃旭之所以願意這麼做,一切都是爲了她,而只要想到這些,她的心中便有一絲暖意涌動。同時,她對黃旭的愛意也更深了。

可是,令人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櫻子這一去,與黃旭竟然成了永別,如果黃旭早知是這種情況,即使打死他,他也不會讓櫻子去勸降明治。當然,這只是後話。

而東京的城防本已是千瘡百孔,現在日軍一撤。那這城防就再也擋不住勇猛的太平軍,結果,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太平軍便已攻入了城中。

進城之後,黃旭這才得知,櫻子已經被明治帶走。急怒交加之下,他憤然下令。命東方不惑率衆屠城,與此同時。他又命李秀成與崔敏率軍追趕明治與伊藤博文所率的日軍殘部,一定要想辦法奪回櫻子,殺光日本人。

說實話,黃旭雖然一直仇恨日本人,但在以前,他最多也就是默認太平軍適可而止地對日本人進行斬殺,從來沒有象這一次這樣嚴令太平軍屠城。

由此可見,黃旭這一次是真的怒了。

當然,日本人這也是活該,他們得罪誰不好,卻偏偏要得罪黃旭,本來黃旭對日本人那是恨之深,仇之切,只不過隨着後來勢態的發展,他的觀念慢慢有了改觀,而又因爲櫻子的緣故,他對付日本人的手段已是慢慢變得柔和起來。

可是,令他沒想到的是,正是由於他的仁慈,卻讓日本人在他的面前變本加厲起來,即如此,那他就不會再客氣了。

有些人,不能講道理,就是得狠殺,比如日本人。

而東方不惑在接令之後,正中下懷,他即刻便以鐵腕手段在東京屠城三日,直殺的東京是血流成河,而在這一輪冷酷的清洗中,東京的日本人直接就被殺掉了七成,剩下那些沒被殺完的,也已成了驚弓之鳥,想必他們的餘生也只能在驚恐之中度過了。

本來,東方不惑是打算要斬草除根的,但是,出於戰略上的考慮,黃旭還是決定留下那剩餘的三成日本人,以備後用。

不過,東方不惑這一次屠得到是很爽,依他的意思,早就應該這樣屠一屠了,他覺得,日本人就是那德性,不屠不老實。

而屠城之後,李秀成以及崔敏所率的大軍也回來了,不過,他們並沒有帶回櫻子。

據李秀成所說,他與崔敏在追上日軍之後,便與日軍的斷後大軍發生了大戰,經過一番惡戰,他們順利地全殲了這股日軍,但也因此耽誤了時間,當他們再次奮力追趕明治等人的時候,明治他們卻先一步登上了去四國的渡船,而李秀成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明治他們離去。

二人沒辦法,經過商量之後,便只能先撤軍回來向黃旭稟報此事,然後再做打算。

黃旭得報,心情雖然有點低落,但他還是面色如常地讚揚了李秀成和崔敏一番,然後讓他們下去休息,以備後續再戰。

而在此之後的幾天時間裡,黃旭一邊令大軍在東京休整,一邊積極地準備進攻四國島,他下定決心,再也不會給明治這幫人任何喘息之機了。

而進攻四國,必須渡過一條內河,明治等人早先就是從這河上跑的,可是,渡河必須有船,太平軍想要渡河必須先弄到船再說。

聽到這,也許有人會說,不就是船嗎,無敵艦隊裡多的是,要什麼船都有,而且,整支艦隊此刻都在東京外圍的海上待命,召之前來可也。

不錯,無敵艦隊此時正奉命圍住東京,防止明治等人從海上突圍,可是,這要渡的河是條內河,如果調派無敵艦隊,先且不說根本進不了這內河,況且,即使進得了,那也得頗費周折。

所以,調派無敵艦隊前來基本上是行不通的。

那麼,既然調派無敵艦隊不行,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一方面,自力更生,想辦法扎一些木筏,木排等簡易的渡河工具,數量要儘可能的多。

另一方面,儘量找那些附近的漁民,農家,擺渡客等人收購一些漁船,渡船等,以供大軍擺渡過河。

如此一來,全軍上下隨後的焦點都集中在了渡河工具上面。

可是,這種地方爲什麼會有一條內河呢。

原來,這四國島與本州島原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由於陸地的沉降,它們便被一條內河分割了開來。

而這條內河就被稱之爲瀨戶內海,字面上是海,實則爲河。

於是,要想從本州去四國,必須通過這瀨戶內海。

而通過這瀨戶內海之後,便是四國島了。

四國島連同屬島面積共計有1.88萬平方公里,包括德島,香川,愛嬡,高知4縣,而高知是這四縣中面積最大的一縣。

總體來說,四國島在日本國內屬貧寒之地,經濟欠發達,人的思想也較爲愚昧,與中華歷史上南方那些不毛之地差不多。

而明治等人被迫逃來此地,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不過,這地方雖然在經濟與思想等方面對明治這些人來說是個挑戰,但對黃旭等這些外來客來說,何嘗不也是如此。

四國島多山,幾乎大部分地區都是羣山環繞,平原極少,而高知縣內的高知平原可以算得上是四國島內最大的平原。

所以,山區作戰對人生地不熟的太平軍來說,絕對不是一件非常容易之事,更何況,這裡的人雖然愚昧,但向來忠於日本天皇,而正是有了這些有利條件,明治就打算藉助這裡險惡的地形以及對其有利的人文環境與太平軍展開周旋。

而明治在與伊藤博文商議之後,便選取了高知作爲其臨時的駐驊之所,也將此處做爲抵抗太平軍的臨時統帥部。

而以此做爲中心,日軍又在德島,香川,愛嬡等三縣構築了三條防線用來抵擋太平軍的進攻。

日本人是打算在此負隅頑抗了。

而日軍所做的這一切當然沒能逃不過黃旭的眼睛,他派人經過仔細的偵察之後,決定以崔敏所率的第一軍團做爲此次進擊四國的先鋒,他之所以改派第一軍團,而不是繼續使用強大的火器軍團,那也是有原因的。此地多山,李秀成所率火器軍團的很多重武器根本不可能在這裡面發揮作用,所以,在這樣的情況,若論實用性,第一軍團這種步兵軍團顯然要好用過火器軍團。

於是,經過一番準備,黃旭留下李秀成率大部分火器軍團的將士鎮守東京及維護已在太平軍控制下的各州各縣的安危,然後由崔敏率第一軍團作爲先導大軍先行,而黃旭則親率特種作戰分隊,火器軍團的一部,以及總指揮部越過瀨戶內海,向四國島挺進。()

第389章 猛將歸心第457章 天衣無縫的計劃第61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態勢第501章 推進到九州第680章 決定投效第264章 天子詔書第523章 還是得撤第241章 出師不利第630章 堅守的信念第302章 曾三出城第319章 重逢第205章 廷議第491章 完勝與完敗第69章 前往右軍大營第283章 支援郭破天第246章 黃旭的安排第18章 出謀劃策第139章 再探石府第511章 真假櫻子第213章 又是太平軍第179章 夜探功臣閣第224章 唯楚有才第291章 又見故人第195章 戰前安排第385章 讓人捉摸不定的戰局第34章 黃旭的心思第387章 添置軍火第325章 追不追第652章 沙皇之憂第209章 脫困第386章 重新啓用二王第250章 消失的太平軍第119章 真相第53章 純屬切磋第293章 大事已定?第102章 自不量力第661章 爲古塔沃夫謀第333章 攻城第117章 瞭解實情第387章 添置軍火第61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態勢第269章 獵殺第12章 宮庭的早上第190章 有所悟第423章 人是那麼好救的嗎第497章 你勸我騙第438章 位置再一次被轉變第574章 追擊第622章 失望之後有希望第185章 專職取證第620章 西線戰事起第151章 回京第478章 背後的對手第377章 不一樣的咸豐第23章 節外生枝第235章 三軍副元帥第201章 新的開始第238章 之後發生的一些事第360章 馮子材的未來第630章 堅守的信念第6章 前線有事第66章 目的地,安慶第337章 精心策劃第540章 東方幸運脫險第42章 東王的計劃第400章 往事已逝待追憶第12章 宮庭的早上第41章 收伏姚大洪第259章 太多的謎第302章 曾三出城第359章 平安與子材之戰第28章 宮中小憩第228章 又見左三第94章 酒後亂性第620章 西線戰事起第109章 兄弟情深第267章 太平之國藩第623章 落入華萊士之手第464章 東方戰西鄉第412章 點誰爲將第522章 大步後撤變成一種可能第354章 繼續戰第387章 添置軍火第277章 善策良方第86章 男女之間的那點事第569章 持續精彩第281章 策劃起義第222章 逃出生天第29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347章 有將挑戰第202章 中計第554章 跳樑小醜第235章 三軍副元帥第204章 戰後反思第185章 專職取證第268章 僧格林沁有麻煩了第621章 特戰隊再出動第371章 國之利器第233章 身份暴露第596章 還是功虧一潰
第389章 猛將歸心第457章 天衣無縫的計劃第61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態勢第501章 推進到九州第680章 決定投效第264章 天子詔書第523章 還是得撤第241章 出師不利第630章 堅守的信念第302章 曾三出城第319章 重逢第205章 廷議第491章 完勝與完敗第69章 前往右軍大營第283章 支援郭破天第246章 黃旭的安排第18章 出謀劃策第139章 再探石府第511章 真假櫻子第213章 又是太平軍第179章 夜探功臣閣第224章 唯楚有才第291章 又見故人第195章 戰前安排第385章 讓人捉摸不定的戰局第34章 黃旭的心思第387章 添置軍火第325章 追不追第652章 沙皇之憂第209章 脫困第386章 重新啓用二王第250章 消失的太平軍第119章 真相第53章 純屬切磋第293章 大事已定?第102章 自不量力第661章 爲古塔沃夫謀第333章 攻城第117章 瞭解實情第387章 添置軍火第61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態勢第269章 獵殺第12章 宮庭的早上第190章 有所悟第423章 人是那麼好救的嗎第497章 你勸我騙第438章 位置再一次被轉變第574章 追擊第622章 失望之後有希望第185章 專職取證第620章 西線戰事起第151章 回京第478章 背後的對手第377章 不一樣的咸豐第23章 節外生枝第235章 三軍副元帥第201章 新的開始第238章 之後發生的一些事第360章 馮子材的未來第630章 堅守的信念第6章 前線有事第66章 目的地,安慶第337章 精心策劃第540章 東方幸運脫險第42章 東王的計劃第400章 往事已逝待追憶第12章 宮庭的早上第41章 收伏姚大洪第259章 太多的謎第302章 曾三出城第359章 平安與子材之戰第28章 宮中小憩第228章 又見左三第94章 酒後亂性第620章 西線戰事起第109章 兄弟情深第267章 太平之國藩第623章 落入華萊士之手第464章 東方戰西鄉第412章 點誰爲將第522章 大步後撤變成一種可能第354章 繼續戰第387章 添置軍火第277章 善策良方第86章 男女之間的那點事第569章 持續精彩第281章 策劃起義第222章 逃出生天第29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347章 有將挑戰第202章 中計第554章 跳樑小醜第235章 三軍副元帥第204章 戰後反思第185章 專職取證第268章 僧格林沁有麻煩了第621章 特戰隊再出動第371章 國之利器第233章 身份暴露第596章 還是功虧一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