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 浩瀚長江

由於今年的收成不好,又被蠻人破壞掉一部分,最後收進城來的糧食本來就不多,若是再少了冬季狩獵的壯丁,這個冬天就難過了,所以當我提出把滿村裡的苗人送回來時,苗族長老們興奮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我卻沒打算當“扶貧班主任”,眼下我所帶的逾十萬斤糧食就不是爲苗人準備的——畢竟他們還能靠自己的力量渡過難關,而蠻村那邊卻已經沒有了這個能力。

現在苗城初創,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基礎,加上元方已經爲苗城大致廓清了周邊,苗城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按以前由族的生存與發展能力,我對他們的前景還是頗爲看好的。

在苗城休整了一天以後,大隊繼續向南,這一帶已經超過了上次我南行的的極限,開始進入到我從來沒有涉足的地域。

元方一路上指點江山,都是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經過一些蠻人村落時,他還會帶我去和村中的族人和長老們見面。

從這些蠻人眼中,我看到的喜悅極少,反而是對我和元方的恐懼更多一些。

“自古知兵非好戰能攻心則反側自安;不審勢寬嚴既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成都武侯詞內的這一聯,道盡了當年平定川南“蠻人”時的武侯如何小心謹慎。

諸葛孔明在“七擒孟獲”時,便知對付蠻人須令其“心服”,否則後遺問題會層出不窮。

元方畢竟小孩子心性,對這些蠻族村落的所謂“臣服”看得太認真了一些,如果沒有後續的手段,“平南”大計恐怕只是一場夢。

所以我對建立南方基地的計劃又更深入了一層——它將發揮在南方建設和推廣文明的作用,同時也將用於穩定南方的局勢,減少蠻族和苗族征戰不休的可能性。

不過最近的目標,則是爲我的“渡江大計”建立一個基地。爲我地江南之夢奠定基礎。

這一路的地形以山地爲主,但如我們剛經過的由族至苗族地區一般,這裡也沒有什麼險峻的高山,都是丘陵爲主,但叢林茂密,行進困難,這時我已經能夠明白元方當初追剩蠻人的困難,以及爲什麼以少量的騎兵和大量的步兵配合。

像我們眼前這樣。以騎兵爲主,前進時若遇到敵人,在叢林間的遭遇戰中,騎兵就會遠不如步兵靈活。

過了苗城17天后,元月下旬,我們終於抵達了聞名已久地“蠻村”。

這時的蠻村已經在苗族人的協助下,修建起了大量的草屋,雖然遠比太昊的土坯房和磚房簡陋,但對這些蠻人來說,已經遠超他們的樹棚了。我看到大樹上還殘留的“人巢”已經人去巢空,所有族人都轉移到了地面。

高大如神的族長,率領龐大的騎兵隊伍開到,令村中的蠻人戰戰兢兢,不知道是禍是福。

但接下來發生地事情讓蠻人們放下心來一一太昊的騎兵們很快架起存放糧食的專用帳篷,10萬斤糧食存放了進去,太昊騎兵的行軍廚房迅速建起,當晚,所有的蠻族人就享受到了太昊標準軍事伙食。

這昧要說蠻族人,就是苗族戰士們也享受到了空前的美味。

這一天。後來被蠻人記載爲部族歷史上的“元日”甚至成爲後來蠻人的新年。

第二天開始,緊張的建設工作拉開了序幕。

四座陶窯同時開工,蠻人中的健壯婦女和還能夠勞動地長老都參加了建設,更重要的是一挑土坯房也開挖地基,除了必要的看管馬匹的人員和狩獵人員以外,所有的太昊騎兵都投入到建設之中。木匠們帶着上百騎兵,將村外數百米處的一處林區伐成了平地。上千棵“原木”存入到了村中,隨後開始制板。

太昊戰士和匠人們的勞動熱情吸引了苗族人,本來已經接受安排即將返回苗城的苗族戰士也堅決申請留下來參加建設,考慮再三,我同意他們多留半個月,把前期地土建工程推動起來。

十天以後,30餘間土坯房的地基已經挖得差不多了。築牆工作已經開始,我卻早沒有了耐性,急急地催促元方帶我去看長江。

過蠻村向南,四天功夫,在一個豔陽天的下午。震天的水響在前方的一道山陵後響起。

我止不住心中的激動,躍馬直上山嶺

長江!這隻能是長江!

按我對地理那點可憐的知識殘存地記憶。這裡應該在河南的正南方,湖北境內的長江一段。

在後世裡,我家就在長江邊上,夜夜伴着長江的水響入眠,但由於是在長江上游,江面較窄,滿江白帆的景象小時候從來沒有目睹過。

成年後也曾經從中下游地長江大橋上經過,卻從來沒有見過眼前這般浩大的長江。

映象中地長江上游好像也就數公里寬,到了中下游應該有數十公里寬的樣子,可是眼前我站在高度也有六七十米高的地方,對岸卻似乎只是一條隱約的線。

難怪元方初時會以爲到了海邊。

跟在我後面的太昊騎兵們眼前都豁然開朗,被這條壯觀的大江所懾服。

“我們在這裡建一座碼頭!”我指着江邊一處高地,那裡有數塊平整的礁石伸入江中。

“不!爸爸!”元方竟然反對“我們在這裡建一座城!好不好?”

這小子!我摸摸他的頭,卻被他不經意地隨手擋開。

老爸這些年來所做的,究竟是爲了什麼?

你以爲建一座城是想建就能建的麼?

這些年來,算一算,由我主持建設的城也不少了,加上在太昊影響和指導下建設的城,中原地區已經有了17座城池,還有的少昊部落建設的新城是我所不知道的。

但每建一座新城,至少都有近2000人以上的人口基礎支撐,才能夠達到對一座城的基本功能人口分工,少了這個數字,城的功能就會大爲受限,建設成本也會不合理地偏高。

不過元方也沒有錯一一遲早,這裡會有一座城。

卻不知道,會是誰來修。

第220章 - 隗王威名第306章 - 初見端倪第186章 - 賓朋滿座第229章 - 就叫運城第80章 - 大戰萊夷第117章 - 抗敵四策第37章 文化衛生第103章 - 改行礦工第117章 - 抗敵四策第346章 - 接班問題第314章 馬車二號第224章 - 初戰隗王第38章 首根麻線第122章 - 太昊年飯第189章 - 國產名車第56章 失敗牛耕第104章 - 焉知非福第134章 - 無血任務第156章 - 老計新招第39章 大元新篇第235章 - 贏氏勝出第114章 - 同族操戈第172章 - 由族自決第345章 - 佳釀飄香第278章 - 南戎整合第142章 - 渡過大河第82章 - 看見天堂第277章 - 驀然回首第48章 服裝革命第113章 - 牛車時代第297章 - 太昊水軍第190章 - 大方規劃第171章 - 夜入由族第27章 築城險阻第51章 尋找萊鷹第138章 - 太昊議政第257章 - 大楚新村二百二十二危如累卵第330章 - 北進大夏第165章 - 原始銅鋸第328章 - 再臨姜氏第245章 - 南征之戰第339章 - 雪上加霜第90章 - 萊夷遷族第326章 - 國事訪問第53章 生意興隆第59章 爲何而戰第139章 - 新大躍進第218章 - 斬使以答第180章 - 以陶爲範第167章 - 長鋸現身第328章 - 再臨姜氏第62章 石犁誕生第118章 - 攻守易勢第51章 尋找萊鷹第27章 築城險阻第338章 - 故人遠去第227章 - 轉折之戰第285章 - 絕大收穫第29章 秋收大典第149章 - 黎族分裂第126章 - 公孫一族第275章 - 雨中建城第64章 建交莒族第39章 大元新篇第91章 - 洪水滔滔第280章 - 東遊入海第351章 - 候選資格第20章 文明緣起第145章 - 交易糾紛第111章 - 姜氏新勝第97章 - 羊毛代棉第49章 探索南方第238章 - 爲誰辛苦第126章 - 公孫一族第362章 - 梓樺干政第295章 - 禽人來訪第257章 - 大楚新村第143章 - 重建運輸第149章 - 黎族分裂第234章 圖窮匕見第342章 - 農牧並重第181章 - 太昊鐘聲第276章 - 千里運疇第3章 首個目標第338章 - 故人遠去第173章 - 稅法新規第361章 - 百年大計第165章 - 原始銅鋸第284章 - 東邪西毒第152章 - 再渡大河第182章 - 經濟理論第134章 - 無血任務第14章 騎兵初成第226章 - 公孫援兵第351章 - 候選資格第293章 - 歐且新篇第108章 - 原始之城第356章 - 族長駕臨
第220章 - 隗王威名第306章 - 初見端倪第186章 - 賓朋滿座第229章 - 就叫運城第80章 - 大戰萊夷第117章 - 抗敵四策第37章 文化衛生第103章 - 改行礦工第117章 - 抗敵四策第346章 - 接班問題第314章 馬車二號第224章 - 初戰隗王第38章 首根麻線第122章 - 太昊年飯第189章 - 國產名車第56章 失敗牛耕第104章 - 焉知非福第134章 - 無血任務第156章 - 老計新招第39章 大元新篇第235章 - 贏氏勝出第114章 - 同族操戈第172章 - 由族自決第345章 - 佳釀飄香第278章 - 南戎整合第142章 - 渡過大河第82章 - 看見天堂第277章 - 驀然回首第48章 服裝革命第113章 - 牛車時代第297章 - 太昊水軍第190章 - 大方規劃第171章 - 夜入由族第27章 築城險阻第51章 尋找萊鷹第138章 - 太昊議政第257章 - 大楚新村二百二十二危如累卵第330章 - 北進大夏第165章 - 原始銅鋸第328章 - 再臨姜氏第245章 - 南征之戰第339章 - 雪上加霜第90章 - 萊夷遷族第326章 - 國事訪問第53章 生意興隆第59章 爲何而戰第139章 - 新大躍進第218章 - 斬使以答第180章 - 以陶爲範第167章 - 長鋸現身第328章 - 再臨姜氏第62章 石犁誕生第118章 - 攻守易勢第51章 尋找萊鷹第27章 築城險阻第338章 - 故人遠去第227章 - 轉折之戰第285章 - 絕大收穫第29章 秋收大典第149章 - 黎族分裂第126章 - 公孫一族第275章 - 雨中建城第64章 建交莒族第39章 大元新篇第91章 - 洪水滔滔第280章 - 東遊入海第351章 - 候選資格第20章 文明緣起第145章 - 交易糾紛第111章 - 姜氏新勝第97章 - 羊毛代棉第49章 探索南方第238章 - 爲誰辛苦第126章 - 公孫一族第362章 - 梓樺干政第295章 - 禽人來訪第257章 - 大楚新村第143章 - 重建運輸第149章 - 黎族分裂第234章 圖窮匕見第342章 - 農牧並重第181章 - 太昊鐘聲第276章 - 千里運疇第3章 首個目標第338章 - 故人遠去第173章 - 稅法新規第361章 - 百年大計第165章 - 原始銅鋸第284章 - 東邪西毒第152章 - 再渡大河第182章 - 經濟理論第134章 - 無血任務第14章 騎兵初成第226章 - 公孫援兵第351章 - 候選資格第293章 - 歐且新篇第108章 - 原始之城第356章 - 族長駕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