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烏鴉的報復
這樣眉清目秀的大靈貓,夏森敢保證自己沒見過。
應該是新搬來附近的,說不定就是這羣烏鴉引過來的苦主。
正常大靈貓小靈貓和其他鼬類,就算掏鳥蛋,也不會幹出像這樣純粹的破壞行爲。
這種破壞,與其說是捕食,不如說是泄憤。
再打開觀鳥站發過來的文件夾,裡面有一段大靈貓掏鳥窩的視頻。
除開大靈貓外,還有兩隻猴子,看體型是藏酋猴。
藏酋猴跟大靈貓相互配合,一方驅趕烏鴉,一方連抓帶咬的破壞掉它能夠得着的鳥巢。
不過幾分鐘,一棵樹上的鳥巢就被弄壞大半。
烏鴉們氣瘋了,朝着藏酋猴自殺式的飛過去。
那兩隻猴子得手後就趕緊撤退,而大靈貓也機敏的往地上跑,鑽到樹洞裡躲避烏鴉的攻擊。
“我勒個去,這烏鴉是掏了猴子的老窩嗎?怎麼會弄成這樣子?”
夏森不明所以,只覺得猴子和大靈貓的行爲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這樣弄的話,烏鴉們今年還能順利孵化出小鳥來?
“沒關係的。這棵樹的鳥巢沒了,還有其他樹可以搭建鳥巢,再不濟今年鳥研所那邊弄了很多人工鳥巢,應該能滿足最基本的需求。”
畫面的最後,那羣被掏了家的烏鴉在瘋狂的飛行了十幾分鍾後,齊刷刷的朝着花楸谷那邊飛過去。
夏森摸了摸下巴,嘶一聲,“那邊是藏酋猴的窩子,這羣烏鴉該不會是去找猴羣報仇了吧?”
藏酋猴會捕捉昆蟲和鳥蛋食用,但沒有資料顯示它們要吃成鳥。
爲了搞清楚烏鴉和藏酋猴之間的衝突原因,老高準備親自去花楸谷那邊查看。
他帶上了帳篷和野外需要的工具,準備在那邊蹲點守候,看能不能搞清楚藏酋猴和烏鴉之間的愛恨情仇根由,如果能幫忙解決雙方的矛盾當然更好。
哪怕烏鴉不討人喜歡,但它們的存在對森林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別是在甲木溝這裡,食肉動物數量較多的情況下,需要烏鴉這種雜食性鳥類來幫忙清理獵物殘骸,維護大自然的生態系統。
夏森幫老高把東西送到花楸谷就回了急救站。
只留阮濛濛一個人還是不太放心。
老高那人的野外經驗豐富,加上每天還有巡林員路過那邊,不能說一點危險沒有,但基本上不會有特別危險的情況發生。
加上豹姐豹哥也跟了過去保護老高,只要不遇到發瘋的熊或者老虎,老高還是很安全的。
營地就搭在坡上,背靠兩棵大樹,用樹枝平整了下地面,鋪上一層防水布,再把帳篷搭在防水布上面,裡面再放一張充氣牀,晚上裹着薄鴨絨睡袋就足夠暖和了。
老高只佔用了帳篷的一半,另一半是留給兩隻小虎崽的。
雖然它倆應該不會在這邊過夜,但白天偶爾會來找小水獺玩耍,順便在這裡睡個午覺什麼的。
這裡的視線不錯,兩棵大樹也很得豹姐豹哥喜歡,它倆各自佔了一棵樹休息,順便保護老高不被別的野獸騷擾。
在這邊守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清晨,猴子出來覓食的時候,烏鴉們如約而至。
老高的鏡頭忠實的拍下了雙方大戰的經過。
天剛微亮,天空中黑壓壓一羣烏鴉盤旋而來。
幾隻年輕的猴子跑過來驅趕烏鴉,烏鴉連啄帶抓地反擊小猴,經驗淺薄的小猴痛得“吱吱”亂叫。
這時,蹲在樹上的猴王“吱”地大叫一聲,指揮猴子們奮力出擊。
霎時間,潛伏在四周的猴子一齊衝了出來,撲向烏鴉。
上百隻猴子和幾十只烏鴉混戰在一起。
猴子們又撲又撕,烏鴉們急抓連啄,打得羽毛紛飛,吱哇不絕。
在對面拍攝的老高看得目瞪口呆,背脊發涼。
猴子和烏鴉的大戰,是一場典型的“閃電戰”,持續的時間還不到2分鐘就結束了。
烏鴉抵擋不住猴子的攻擊,落荒逃遁,狼狽疾飛。
其中十幾只還被猴子們抓住不放,有的拔毛,有的折翅膀,有的亂咬亂撕,最終那十幾只烏鴉命喪花楸谷。
猴王在最後,還紅着眼睛,齜牙咧嘴的看了老高好一會兒,直到豹姐和豹哥露出身形,擋在老高前面,那猴王才放棄攻擊的念頭。
它淒厲一聲長叫,猴子們應和聲不絕於耳,片刻,那羣猴子就蕩悠着離開了這裡。
老高長長的吐了一口氣,考慮是繼續待下去還是先回去。
他總覺得猴子和烏鴉的戰鬥還沒有結束。
而且看得出烏鴉們並非傾巢出動,那羣猴子目前也只是佔了數量多的便利。
如果烏鴉全部過來尋仇,不說幾萬只,上千只是肯定有的。
哪怕不用上千只,有個五六百隻,都能把猴子打得媽不認。
老高決定先把這段視頻發給陳影看看,看他能不能分析出什麼來。
按照之前的行程安排推算,陳影他們這會兒應該在回程的路上,不知道能不能收到信號。
反正死馬當活馬醫,老高說幹就幹,直接把沒剪輯的視頻發了過去,然後收拾東西,準備去對面看看情況。
豹姐比他動作迅速,搶先一步過了河。
原本從這邊到河對岸是沒有橋的。前次科考隊進來做項目,加上熊貓人們也需要到河對面工作,所以在水流比較緩的地方,建了一座鐵索橋。
搖晃是狠了點,總比洑水過河要好。
老高把着鐵索慢慢的過了橋,感覺背心都汗溼了。
從獸徑往上爬,幾乎是手腳並用才爬了上去。
來到之前猴子們時常待的地方,看到一地狼藉的羽毛和烏鴉凌亂的屍體,老高沒敢靠近,只拍了幾十張照片就原路返回了。
就在老高追尋“烏鴉和猴子的愛恨情仇”的同時,陳影帶着老高的學弟學妹抵達了預定地點。
這次出來運氣非常好,一路上基本沒遇到什麼阻礙,想要調查的東西輕輕鬆鬆就找到了。
中途他們還跟森林資源探測隊的人碰上,雙方一起走了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