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少爺)儘管吩咐,我等定當嚴格遵行!”
炎黃書院會議室內,聽李澤軒說“這是關係到藍田縣八萬餘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時,何縣令、胡漢雲、劉二爺、劉青峰幾人不由坐直了身子,一臉嚴肅地看向李澤軒說道。
李澤軒點了點頭,開始安排道:“何縣令,一會兒你回到縣衙之後,立刻派衙役四處張貼安民告示,不僅要在城內貼,城外的各個莊子全都要貼!告示的內容文紀先生和孔歸先生正在幫你草擬,你一會兒拿去工坊拓印幾百份帶回去!”
何縣令連忙拱手道:“下官遵令!”
李澤軒點了點頭,接着說道:“除此之外,令商務司昭告藍田縣內的各糧商,最近這段時間,嚴禁哄擡糧價,違者一律記入商務司的黑名單,並趕出藍田縣,永世不得再來藍田縣做生意!”
何縣令遲疑道:“侯爺,這樣做會不會激怒糧商,從而讓城內的糧商們集體搬出藍田縣?”
李澤軒冷笑一聲,道:“本侯既然敢說出這番話,就不怕他們撤出藍田縣!這雲山腳下的糧倉之中,去年藏了五萬石糧食,藍田縣八萬多人,就算是平分,每人也能分得將近七十斤,省點吃怎麼也能支撐三四個月,到時候秋收一到,還愁沒有糧食嗎?再說,藍田縣的官倉,去年難道沒有儲存糧食?”
何縣令聽李澤軒說雲山這邊還儲存有五萬石糧食,不由大鬆一口氣,但聽到李澤軒後面的問話後,何縣令的一顆心頓時沉了下去,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小心翼翼道:
“這個,侯爺,藍田縣的官倉總共也只能裝得下七八千石糧食,去年收成不好,百姓們上交的糧食本就不多,所以官倉並沒有裝滿,只裝了大概四千多石的糧食!”
李澤軒聞言,忍不住有些生氣道:“去年朝廷南下換糧,海商們帶回來了那麼多的糧食,差點讓京城的糧價跌至谷底,藍田縣縣衙就沒有趁機出一些錢收購糧食?”
何縣令羞愧難當,他汗顏道:“這個...沒有!關中地區依靠黃河滋潤,水土肥沃,基本上很少遇到災年,再說即便是遇到災年,長安城這邊有太倉,洛陽那邊更是有含嘉倉,也不愁糧食,所以各州縣都沒有專門拿錢收購併儲存糧食的先例!”
“你~!”
李澤軒當真是被氣壞了,不過這事兒說到底也不能怪何縣令,誰讓去年朝廷南下船隊歸來的時候,李澤軒還不是藍田縣之主呢?要不然藍田縣裡的各個糧倉,肯定會在李澤軒的吩咐下全部被塞得爆滿!
“罷了罷了!此事暫且不提!但本侯希望你以後記住,打鐵還需自身硬,遇到事情不要指望別人來救,得依靠自己自救!大唐疆域遼闊,州縣都有三百多個,像如今這場大蝗災,朝廷要救濟的州縣起碼有數十個,咱們若是一味地等着朝廷救濟,會多餓死多少百姓?”
李澤軒嘆了一口氣,然後一臉嚴厲地說道。
何縣令連連拱手,道:“侯爺教訓的是!下官定當謹記侯爺教誨!”
李澤軒見狀,沒有再繼續訓斥下去,畢竟何縣令身爲一縣父母官,還是要面子的,他轉而說道:“商務司那邊,遏制糧價上漲的決心一定要堅決,真到了絕境,除了雲山這邊的糧食之外,本侯還可以調動炎黃商會,去南方運糧!所以你不必擔心糧食的問題!”
何縣令鬆了一口氣,點頭道:“是!侯爺!”
李澤軒想了想,然後看向李綱、顏思魯二人,說道:“文紀先生,孔歸先生,張貼的告示之中,須加上這麼一條,藍田縣縣衙從今日起,開始向民間百姓收購蝗蟲,一文錢兩斤,不限量!”
李綱、顏思魯聞言都忍不住一驚,坐在李澤軒下首的何縣令更是忍不住驚呼道:“侯爺!萬萬不可啊!這鋪天蓋地的蝗蟲,隨便派人去撿一撿,一天下來都能撿十來斤,整個藍田縣的百姓要是全部去撿蝗蟲,一天豈不是就能檢幾十萬斤?”
別看去年李澤軒收購蝗蟲還按照的是三文錢一斤的價格,但今時不同往日啊,這漫天的蝗蟲,天知道得花多少錢才能收購得完?
李澤軒忍不住道:“這蝗蟲又不是死的,豈會趴那兒不動任人抓取?一人一天想要抓十斤蝗蟲可不都容易!再說,即便是抓了那麼多,縣衙也必須一律照單全收,你放心,這個錢由本侯來出!”
何縣令無語,心道您有錢也不能這麼糟蹋啊!
他殊不知,李澤軒以一文錢兩斤收購蝗蟲,不僅不會虧,反而賺大發了!
李澤軒也不管何縣令心裡是怎麼想的,他接着說道:“其實放糧賑濟百姓,實乃下下之策!百姓們辛辛苦苦地在地裡忙活了半年,眼看都要收割了,卻迎來了蝗災,他們的付出轉眼間就要化爲烏有,這對他們來說是相當不公平的!所以,當務之急,我們要做的是救災,而不是開倉放糧!”
聞言,衆人均是忍不住點了點頭!
其實就算地裡的莊稼全都被蝗蟲吃乾淨了,也不用立刻開倉賑濟百姓,因爲百姓們家中一般都是有一定的餘糧的,蝗災帶來的後果怎麼說也得需要十天半個月後才能顯現出來。
“胡大叔,去年我讓胡竟然、胡果然姐弟倆教莊上的孩子控制雞羣,後來這件事進展的怎麼樣了?”
李澤軒看向胡漢雲問道。
胡漢雲連忙回道:“少爺,不僅是韓家莊,後來梅村的孩子也過來學了!而且兩個莊子的孩子最終都通過了考覈,並拿到了少爺您設置的獎金!”
“那兩個莊子現在一共有多少隻雞?”
李澤軒又問道。
胡漢雲想了想,回道:“韓家莊大概一共有七萬五千只雞!”
劉青峰接着回道:“梅村一共有七萬四千只!”
這兩個莊子由於成爲李澤軒封地的時間較早,當時李澤軒自掏腰包,分別爲兩個莊子購買了大概八萬只雞苗,現在看來,存活率都在八成以上,說明那些莊戶們幫他養雞的確很用心!
李澤軒點頭道:“那加起來就是將近十五萬只了!好!胡大叔、劉二爺、劉里正,你們現在立刻回莊子,召集那些孩子們,讓他們分成三十個小隊,每隊帶着五千只雞,從北向南,橫掃藍田縣八十多個村莊的農田,迅速消滅藍田縣所有田地裡的大部分蝗蟲!”
“什麼?讓雞去吃蝗蟲?少爺,這法子靠譜嗎?”
衆人聽罷,都是一陣愕然,老胡也有些吃驚地說道。
李澤軒笑着解釋道:“當然靠譜!我曾經看過一本書,上面說一隻成年的雞一天最多能吃三百多隻蝗蟲,二十隻雞差不多就能保證一畝田地裡面沒有蝗蟲,咱們將五千只雞編爲一隊,幾乎半個時辰就能將兩百畝田地裡的蝗蟲全部清理乾淨!胡大叔你們現在就回村召集孩子們開始行動,在天黑之前,說不定能夠清理上萬畝良田,再有兩日,便能將藍田縣農田中的蝗蟲全部清理乾淨!”
雖然不知道李澤軒是從那本書上看到的這些歪理,但出於對李澤軒的盲目信任,衆人還是選擇相信,在一邊聽的是頻頻點頭,何縣令這時卻忍不住皺眉道:
“侯爺!雞不僅吃蝗蟲,也會吃小麥啊!這樣一來蝗蟲固然消滅了,但小麥也會被禍害了啊!”
李澤軒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道:“何縣令,這個問題,想必胡大叔都能回答你!”
“呃...”
何縣令一臉的愕然,不由將目光投向了胡漢雲。
老胡撓了撓頭,這個問題可不好接,若是說的太過於直白,很有可能傷了何縣令的自尊,何縣令畢竟是一個縣的父母官,老胡雖然不會幹那些違反亂紀的事情謀求何縣令照顧,但也不好平白開罪。
吭哧了半晌,老胡終於組織好了語言,開口解釋道:“縣令大人,這雞雖然也會吃小麥,但田地裡的蝗蟲太多,到時候它們便顧不上吃小麥了!”
其實他就是想說“有肉吃誰願意吃素啊”,但這樣說太過直白!
何縣令不是笨人,轉瞬之間也反應了過來,他一臉慚愧地向李澤軒拱手道:“下官糊塗,思慮不周!”
李澤軒擺了擺手,道:“無妨!不過身爲百姓的父母官,那就得知農事,切不可鬧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是!侯爺!”
何縣令連連稱是。
李澤軒不好多說,又換言道:“去年朝廷推出養雞減賦政策,整個關中地區,百姓們養雞的數量都大大增加,相信藍田縣也不例外!何縣令你回去除了廣發告示、穩定民心之外,還要號召百姓將自家圈養的雞全部趕到田地裡去吃蝗蟲,大災當前,唯有萬衆一心、衆志成城,咱們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扛過蝗災!”
何縣令一臉嚴肅地拱手道:“下官遵令!”
這時,李綱出聲道:“山長,張貼在各處的安民告示已經起草好了,你要不要先看看!”
李澤軒點了點頭,坐在李綱身邊的胡漢雲連忙將李綱手中的文稿遞給李澤軒。
大致瀏覽了一遍文稿上的內容,李澤軒說道:“嗯!寫的很完備!何縣令,你現在就讓人拿着告示去工坊拓印,加蓋官印之後,立刻開始在全縣範圍內張貼!”
何縣令雙手接過,鄭重道:“是!侯爺!下官告退!”
“少爺,我等也告辭!”
胡漢雲、劉二爺、劉青峰等人對視一眼,也同時起身道。
“嗯!”
李澤軒點了點頭,道。
幾人抱了抱拳,一起出了會議室。
李澤軒看向馬周,道:“馬兄,《大唐日報》那邊就拜託你了!畢竟這場蝗災不僅僅是藍田縣一縣之地,關中大地至少數十個州都有蝗災!務必要通過《大唐日報》,來讓百姓們團結一心,共同抗災!”
馬周沉聲點頭道:“山長放心,馬某這就回編輯部動員所有編輯,立刻開始行動,明日的《大唐日報》上,定會有山長的一番治蝗良策,並且明日的新聞,定會打消大部分百姓對於蝗神的畏懼!”
“嗯!如此最好!馬兄快去吧!”
李澤軒點了點頭,道。
馬周領命而去。
李澤軒這時看向孫思邈,道:“孫道長,蝗蟲的藥用價值想必您已心裡有數,這次藍田縣縣衙收上來的蝗蟲,炎黃醫館可以拿去一部分用來製藥,這種廉價又有效的藥材,想必不多,錯過豈不是可惜?”
孫思邈點頭捋須道:“小軒你說得沒錯,貧道會讓醫館那邊抽出人手,接管一部分縣衙那邊收購的蝗蟲,並將之晾曬入庫!”
“嗯!如此便好!”
說罷,李澤軒又看向李綱和顏思魯,道:“文紀先生,孔歸先生,當初我說過炎黃書院的辦學宗旨就是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而今危難關頭,我以山長之名宣佈,書院的期末考試暫時推遲,書院所有學生全部停課,分組去往藍田縣的各個村莊,消除百姓們對於蝗神的迷信,並帶領百姓們抵抗蝗災、抓捕蝗蟲!”
李綱和顏思魯都是心懷蒼生、德高望重之人,聞言沒有任何異議,直接拱手齊聲道:“遵山長令!”
“哎喲!我的侯爺,你怎麼在雲山吶!咱可是一通好找喲!”
就在這時,會議室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以及趙鬆的大喊聲。
李澤軒衝李綱、顏思魯二人點了點頭,道:“二位先生自去忙吧!看來本侯要入宮一趟了!”
二人心如明鏡,知道應該是皇宮中的李二着急了,要召李澤軒進宮,便拱手離去。
李澤軒則是跟着迎了出去,衝迎面而來的趙鬆道:“趙總管,咱們走吧!”
趙鬆一陣愕然,道:“侯爺您知道陛下要召您入宮?”
李澤軒邊走邊說道:“趙總管來的這麼急,小侯如何猜測不到?想必長安那邊形勢緊急,咱們邊走邊說!”
趙鬆聞言,求之不得,連忙追了上去,道:“好!侯爺請!外面已備好快馬!”
於是,雙人雙騎,閃電般奔下雲山,朝着長安城而去。
趙鬆這次爲了儘快召李澤軒入宮,竟然一個隨從都沒有帶,畢竟他一身實力臻至宗師境界,速度快起來,宮裡的那些小太監可趕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