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二)

朝中有這樣心思的人,絕不僅僅只有王仁鋯與嶽繼明兩個人。

武宗之後的三代皇帝,多是昏庸之主,做事往往憑個人喜好,而且有着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刑罰過重,動輒殺人全家,滿門抄斬,也難怪朝中大臣,人人自危,尋求自保之道,尤其是政事堂的相國,與地方藩鎮多有來往,互爲同盟,在某些時候,更是那些實力強大地方藩鎮在朝廷的代言人,正因爲有了武力作爲後盾,就算在政治鬥爭中失敗了,當朝皇帝爲了不引起兵禍,多少還是有些顧忌,不敢把事情做的太絕。

趙智繼位之後,努力改變這種局面,從兩個方面去做,一方面嚴厲打擊與地方藩鎮有勾結的朝中大臣,另一方面,廢除了許多酷刑,再就是隻要不涉及到謀逆大罪,官員犯了法,頂多就是罷官流放,而且絕不牽連家人,趙智的所作所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王仁鋯與嶽繼明想要效法過去之事,趙智絕不能容忍。

河北二十四州,五大藩鎮。

魏州節度使李從固,薊州節度使高善才,趙州節度使張景暉,恆州節度使陳慶祝,幽州節度使田章。

河北道經濟非常發達,人口衆多,更是戰馬良地,曾有人曰:河北多健馬,下者日馳二百里,所以兵常當天下。

武宗死後,僖宗濫用民力,大肆對外用兵,以至國內民亂四起,官軍無法壓制,局面失控,義軍曾一度打進關內,直逼京師。

面對此等局面,僖宗最終聽取了大臣的建議,顯示下了罪己詔,傳檄四方,給天下人認錯,隨後開始實行剿撫並重之策。

當時最爲強大的一支義軍,便是出自河北,首領王從本心向朝廷,佔據整個河北之後,並沒有繼續下一步軍事行動,當其他義軍攻入關內,與官軍生死決戰之時,王從本一直按兵不動,當收到僖宗的親筆勸降書之後,王從本說服屬下諸將,最終投降了朝廷。

王從本的投降,讓僖宗大喜過望,對其封賞極重。

而在隨後的平亂之中,王從本也是立下汗馬功勞,最終幫助僖宗平息了國內的亂局。

但就是這樣一位對大晉有再造之功的大功臣,卻是因爲僖宗的猜忌以及小人的誣告,最終落了個自殺的結果。

王從本死後,河北再起戰亂,其屬下將領紛紛起兵反叛朝廷,僖宗派遣大軍平叛,卻是大敗而歸,最終只能妥協,這也是河北五大藩鎮的開端。

面對大臣們的羣起而攻,嶽繼明終於是有些忍受不住,動了動身子,就是要起身出來爭辯,卻是被坐在一旁的王仁鋯給按住了。

王仁鋯看了一眼旁邊的楊道嗣,後者臉色平靜,但眉頭卻也是始終擰着,顯然今日的朝會,也是出乎他的意料,但是事情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自己與嶽繼明作爲右相一黨的成員,楊道嗣卻是始終一言不發,從中已是可以看出他的態度。

王仁鋯暗暗嘆氣一聲,關鍵時刻,自己與嶽繼明終歸還是被無情的拋棄了,政治有時候就是這麼殘酷與戲劇性,剛剛看起來還是親密無間的盟友,轉眼間,就已然分道揚鑣了。

王仁鋯站了出來,拱手拜道:“臣有罪,請陛下責罰。”

嶽繼明與薊州節度使高善才走的很近,常有書信來往,前者把朝中密事告訴給他,後者則是承若在關鍵時刻,給與大力支持,其子嶽寧與高善才的嫡長女更是暗定婚約,王仁鋯雖然沒有參與其中,但他知情不報,本身就是大罪。

趙智沒有說什麼,而是把目光看向了嶽繼明。

嶽繼明深吸一口氣,最終慢慢起身,走了出來,拱手一拜,艱難的說道:“臣有罪。”

趙智點了點頭,看向楊道嗣,淡聲道:“楊相國,你有何建議?”

楊道嗣並沒有起身,沉默了片刻,說道:“大臣們對王仁鋯與嶽繼明兩人所參之罪,還需一一調查應證....”

趙智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但是這時,楊道嗣的話語突然一轉:“但...被如此多的大臣共同彈劾,王仁鋯與嶽繼明的德品終歸有虧,繼續安坐相位,恐會引起朝臣們的非議,臣建議暫且免去兩人相國之位,待事情調查清楚之後,在做議論。”

“楊相國此言卻也有理。”

趙智皺起的眉頭鬆開,點着頭,贊同了楊道嗣的建議。

刑部左侍郎秋言眉頭緊皺,看了左右一眼,今日的朝會,完全就是一邊倒的局面,楊炳林雖然被剝奪了官職,但其文散官還在,而且品級還很高,從三品銀青光祿大夫之銜,最近一段時間,楊炳林四處聯繫,原本是要在此次的朝會之中發難,如今他沒來,右相一黨的官員,更是集體失聲,保持沉默,看來情況是有變了。

“陛下,王仁鋯與嶽繼明兩位相國,治國多年,一直勤政廉明,功勞甚大,如今僅憑莫須有的罪名,便是罷其相位,是否有些太過草率了?”

秋言最終還是咬着牙站了出來,爲王仁鋯與嶽繼明兩人進言。

趙智看了秋言一眼,目光有些冷,身子微微後仰,靠在椅背上,一眼不發。

“秋大人,前番百花院之事,涉及到嶽繼明之子嶽樂,景元寺之事涉及到王仁鋯之子王凡,這兩個案子,你都是爲他們進言說情,如今你又是不分清白,爲其進言說話.....”

御史中丞劉衝季迅速站了出來,對着秋言質問了一番,隨即朝趙智拱手拜道:“陛下,每每涉及到王仁鋯與嶽繼明兩位相國之事,秋侍郎不問對錯,總是要出來說道一番,爲他們開脫,臣懷疑這幾人有結黨營私之嫌。”

“你血口噴人。”

秋言臉色通紅,指着劉衝季大聲怒吼。

朝堂上自然有着黨派的存在,強如武宗那個唯我獨尊的時代,同樣也是有着黨派的存在,帝王要平衡,就不能讓任何一支政治勢力一家獨大,爲了穩定,也不能讓黨派過多,這是必然的政治環境,根本無法杜絕,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如今劉衝季當然趙智的面,當着滿朝文武的面,明着說了出來,這簡直是在打他秋言的臉。

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十六)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五百三十四章 屍橫遍野(七)第兩百九十三章 西域烽火(二)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兩百八十六章 真實原因(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度(七)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鋒(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太子(六)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來的變局(十)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各奔東西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一百一十一章 爾克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悲慘的過去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六十七章 強硬的李勳(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節度(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權統一(五)第兩百七十一章 轉運使第五百零七章 死守與內變(十一)第七十三章 小有威名(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夏原縣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爭開始第五百三十六章 屍橫遍野(九)第五十三章 幕僚(上)第六百二十章 一年(四)第四百五十章 慘敗(十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禍起蕭牆(四)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八章 與帝同食(上)第兩百四十六章 梟雄損落(一)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七百六十九章 虎子第七百零一章 驚天內幕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一百零四章 圍殺(四)第五百零五章 死守與內變(九)第六百三十章 帝王心思(四)第八十章 壞人、騙子(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語第七百二十一章 帝王之命(四)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八百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太子(六)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權統一(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鐵腕鎮壓(三)第八十二章 壞人、騙子(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驚刺(一)第五百九十章 統一西域(八)第兩百八十四章 執着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隱秘(下)第八十章 壞人、騙子(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十八章 名與權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命(一)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命(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隸校尉(一)第四百零八章 動盪(十三)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七百一十章 奪權與反擊(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着誣告(四)第十一章 五年第四百九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五百五十章 威震西域(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七百零九章 奪權與反擊(七)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兵北部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敢做我敢幹(三)第三百八十章 雪與血(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變(三)第三十一章 絕境(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七百零五章 奪權與反擊(三)
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十六)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五百三十四章 屍橫遍野(七)第兩百九十三章 西域烽火(二)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兩百八十六章 真實原因(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方節度(七)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鋒(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太子(六)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來的變局(十)第六百六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各奔東西第兩百九十二章 西域烽火(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隨風去吧第一百一十一章 爾克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悲慘的過去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年(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六十七章 強硬的李勳(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節度(一)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兵權統一(五)第兩百七十一章 轉運使第五百零七章 死守與內變(十一)第七十三章 小有威名(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夏原縣第三百八十五章 太子(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選親衛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爭開始第五百三十六章 屍橫遍野(九)第五十三章 幕僚(上)第六百二十章 一年(四)第四百五十章 慘敗(十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禍起蕭牆(四)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賞第六百七十八章 突來的變局(十五)第八章 與帝同食(上)第兩百四十六章 梟雄損落(一)第七十七章 小有威名(八)第七百六十九章 虎子第七百零一章 驚天內幕第兩百八十八章 一年第一百零四章 圍殺(四)第五百零五章 死守與內變(九)第六百三十章 帝王心思(四)第八十章 壞人、騙子(上)第七百三十一章 密語第七百二十一章 帝王之命(四)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方動作(三)第八百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太子(六)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混亂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權統一(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鐵腕鎮壓(三)第八十二章 壞人、騙子(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驚刺(一)第五百九十章 統一西域(八)第兩百八十四章 執着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情第三百二十一章 隱秘(下)第八十章 壞人、騙子(上)第七百七十一章 屁股決定思想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十八章 名與權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命(一)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之命(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隸校尉(一)第四百零八章 動盪(十三)第八十三章 趙智心思第七百一十章 奪權與反擊(八)第二百二十二章 明着誣告(四)第十一章 五年第四百九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五百五十章 威震西域(五)第六百八十六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三)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七百零九章 奪權與反擊(七)第五百九十七章 出兵北部第四百七十七章 你敢做我敢幹(三)第三百八十章 雪與血(五)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變(三)第三十一章 絕境(中)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七百零五章 奪權與反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