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回京(五)

張金到訪,李勳不感到奇怪,不過陶侃的到來,則是有些感到意外。

李勳與陶侃有過一面之緣,那還是江南之戰的時候,黃詬領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消滅了反叛勢力,戰爭結束之後,江南很多地方的官員,都是前往郢州,送一些糧食與各類慰勞物資,並表示祝賀,當時陶侃恰巧在江南友人那裡做客,他雖不是江南地區的官員,但也是跟着友人一起去湊了湊熱鬧,在那個場合,陶侃與李勳打過一個照面,不過兩人並沒有說話與交談。

對於陶侃的印象,李勳比張金要深的多,不僅僅他是名聞天下的大詩人,而是在京城的時候,那時候趙詢還不是太子,生活環境比較自由,經常舉行茶會,把一些信得過的屬官與心腹召集在一起,聊天說事,有時候也會談一些政治與名人,李勳也是參加過幾次,在茶會上,趙詢的心腹李忠全,曾經大加讚歎陶侃,說此人才華斐然,不僅詩作的好,政治才能也是超凡,比自己要強的多,要知道,在趙詢的眼中,李忠全可是相國之才,日後趙詢登基爲帝,政事堂之內,肯定會有李忠全的一席之地,李忠全說陶侃比自己要強的多,那說明什麼?

趙通等人此行,其欽差團隊,李勳自然會提前派人打探清楚,趙通、張金、姚固等人就不必多說了,而陶侃的經歷,則是讓李勳頗爲驚訝。

陶侃的父親是楊氏一族的堅定擁護者,他本人也是楊道嗣的學生,所以說,陶侃與楊氏一族的淵源非常深厚,就外人看來,不用多說,陶侃肯定是歸屬楊氏一族的官員,但事實上,陶侃與楊氏一族非常疏遠,甚至是各不相干。

陶侃對楊道嗣非常尊敬與尊重,但這只是對楊道嗣本人而言,對楊家其他人,陶侃少有交際,自他進士及第,出仕爲官之後,對於楊氏一族,就更加的疏遠了,在父親病死之後,陶侃則是主動外調地方,這一待就是整整二十年,期間除了與楊道嗣有些書信往來之外,與楊家幾乎斷了任何聯繫。

當然,楊炳林曾經很多次拉攏陶侃,但是都被其婉拒。

這說明什麼,說明陶侃自始至終都是有意疏遠楊氏一族,甚至是刻意抹除自己與楊氏一族的任何關係。

陶侃的父親雖然做到正四品官,他本人也是少年得意,進士及第,官路不說順暢,但也不算差,年僅四十就是做到從四品的一州刺史,也是不錯了,而自他父親往上十幾輩,都是貧民出身,所以說,陶侃其實算是寒門出身,這樣的出身與地位,卻是能夠主動且可以的疏遠楊氏一族,這幾乎是切斷了自己在官路上,迅速崛起的機會。

對於這一點,司馬圖曾經說過,陶侃此人,要不然就是無心官場,自甘平庸,要不然就是一個有大抱負,大理想的人,一個身上有太重家族印記的寒門子弟,是很難走到官場頂峰,反之,也是同樣如此,就趙智在位的幾十年來說,他雖然重用寒門子弟,大力提拔世家之外的官員,但政事堂的相國,卻還是被世家門閥給壟斷了,寒門子弟與世家之外官員,最多也就是做到參知政事,從旁牽制,卻根本進步了政事堂的大門,不是趙智不想,而是做不到,楊道嗣與劉桀兩人以國爲重,全力配合趙智,但對有些事情上面,也有他們的底線,這個底線,趙智很難攻破。

一直到楊道嗣與劉桀的時代結束,趙智在軍事上取得一系列輝煌的勝利,聲望達到頂峰,這纔打破了這層障礙,推動李忠進了政事堂,但這只是個例,非常少見,也非常困難。

所以說,陶侃是一個非常奇怪的人,其人生經歷軌道,也是非常奇特。

對於陶侃的到來,李勳自然是熱情對待,他雖然是此行觀察副使,但並不是趙通的人,趙通的一系列舉動,陶侃與張金兩人也沒有參與進去,而是保持沉默與冷淡,所以李勳對這兩個人沒有什麼意見。

陶侃對李勳很感興趣,或者說對李勳在隴右西部,實行的一系列政策與規劃很感興趣,兩人熱情交談,陶侃對李勳在隴右西部的舉措,非常贊同與讚賞,當李勳說到西域今後的一些計劃,陶侃的興趣被徹底激發出來,滔滔不絕,說了許多自己的看法與意見,其中很多想法很是讓李勳受到啓發,李勳看待陶侃的目光至此有所不同,這是一個極有才能的人,而且思想境界頗爲超前,對於那些所謂的異族排斥、壓制,看的並不重,許多思想與李勳不謀而合,殊途同歸。

兩人相談甚歡,一直到黃昏,李勳設宴挽留,陶侃猶豫了一下,最終婉拒,並暗示道,日後到了京城,可以在好好相談。

陶侃走了,張金卻是留了下來,他沒有那麼多顧忌,此行隴右,也就是跟着過來轉轉,主事的是趙通,他就在旁邊看看熱鬧,不會幫助趙通,也幫不了李勳。

李勳一直送到大門口,陶侃拱手回禮,然後邁步離開。

看着陶侃離去的背影,李勳對着司馬圖說道:“陶侃剛纔那句暗示,應徵了我們的猜測。”

司馬圖點了點頭,對着張金問道:“張將軍,趙通此行目地,看來就是想要把主公從隴右逼走。”

張金笑了笑:“想把李兄從隴右弄走的人,可遠遠不止趙通一個,這麼大一塊蛋糕,他們也不可能看着李兄一個人獨吞。”

李勳伸拳錘了張金一拳,冷哼道:“若當我是朋友,就說些實際一點的話。”

張金揉了揉肩膀,苦笑道:“李兄,你知道的,趙通與你之間,有沒有我都是一樣的,朝廷派我到隴右來,說實話,我也感到很奇怪,很意外。”

說到這裡,張金看了看四周,然後湊近李勳,低聲說道:“趙通的意圖你應該已經猜到了,我就不必多說,臨走的時候,趙通召集衆人秘密議事,顯然是準備動手了,不過你已經關閉城門,這裡又是你的地盤,趙通還能翻起什麼大浪?”

李勳看了張金一眼,笑罵道:“你小子原來心裡清楚的很嘛。”

張金嘿嘿笑道:“你小子心裡比我更清楚。”

兩人對視一眼,皆是哈哈大笑起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兩百六十七章 鐵腕鎮壓(十四)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第七百八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七)第四百八十九章 空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合縱與連橫(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屍橫遍野(十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轉換第六百九十章 生與死的較量(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遠慮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八百零五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九)第八百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四)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五百九十一章 統一西域(九)第兩百六十二章 鐵腕鎮壓(九)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十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拿錢贖命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七百五十五章 速來速回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十七)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五百八十二章 仇殺第二十四章 小聚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濤駭浪(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八百二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遇刺(上)第六十六章 強硬的李勳(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急轉第六零三章 滅國第兩百八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四百七十五章 你敢做我敢幹(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成家(六)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兩百八十四章 執着第兩百八十七章 真實原因(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窮途末路(五)第三百零七章 根基(二)第六百零一章 喜悅第三百六十三章 多生事端(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屍橫遍野(八)第五百六十八章 震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國滅第六百三十一章 帝王心思(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濤駭浪(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驚濤駭浪(十三)第兩百七十章 鐵腕鎮壓(十七)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第四百七十二章 各方動作(四)第二十八章 到達襄州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合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兩百九十章 坦然(下)第兩百六十四章 鐵腕鎮壓(十一)第五百六十章 威震西域(十五)第四百零八章 動盪(十三)第七百零五章 奪權與反擊(三)第四百零三章 動盪(八)第五百三十八章 屍橫遍野(十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利益與矛盾第六零三章 滅國第七百一十一章 奪權與反擊(九)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節度(一)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與內變(八)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六百零六章 出其不意(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十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統一西域(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家(九)第六百二十一章 一年(五)第七章 相認(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擊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十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仇殺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戰而逃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六百一十章 出其不意(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消息(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漠蒙格局(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與死的較量(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三百零三章 西域烽火(十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榮譽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
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七十四章 小有威名(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第兩百六十七章 鐵腕鎮壓(十四)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第七百八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七)第四百八十九章 空城第七百七十六章 合縱與連橫(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屍橫遍野(十四)第三百五十一章 轉換第六百九十章 生與死的較量(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遠慮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八百零五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九)第八百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四)第八百十七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一)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五百九十一章 統一西域(九)第兩百六十二章 鐵腕鎮壓(九)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十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拿錢贖命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年(八)第四十八章 大熊第七百五十五章 速來速回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十七)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五百八十二章 仇殺第二十四章 小聚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濤駭浪(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帝王之命(七)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八百二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遇刺(上)第六十六章 強硬的李勳(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急轉第六零三章 滅國第兩百八十三章 真實意圖第四百七十五章 你敢做我敢幹(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成家(六)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兩百八十四章 執着第兩百八十七章 真實原因(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五百七十五章 窮途末路(五)第三百零七章 根基(二)第六百零一章 喜悅第三百六十三章 多生事端(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屍橫遍野(八)第五百六十八章 震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國滅第六百三十一章 帝王心思(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驚濤駭浪(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驚濤駭浪(十三)第兩百七十章 鐵腕鎮壓(十七)第七百五十章 楊家的衰弱第四百七十二章 各方動作(四)第二十八章 到達襄州第四百零七章 動盪(十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合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年(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兩百九十章 坦然(下)第兩百六十四章 鐵腕鎮壓(十一)第五百六十章 威震西域(十五)第四百零八章 動盪(十三)第七百零五章 奪權與反擊(三)第四百零三章 動盪(八)第五百三十八章 屍橫遍野(十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利益與矛盾第六零三章 滅國第七百一十一章 奪權與反擊(九)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方節度(一)第五百零四章 死守與內變(八)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六百零六章 出其不意(三)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六百七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十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統一西域(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家(九)第六百二十一章 一年(五)第七章 相認(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返回第五百九十六章 反擊第七百八十八章 合縱與連橫(十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仇殺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戰而逃第四百五十七章 奇兵(一)第六百一十章 出其不意(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消息(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漠蒙格局(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離京(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與死的較量(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成家(五)第六百七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十一)第七百六十一章 人言可畏(五)第三百零三章 西域烽火(十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榮譽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一百三十四章 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