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七章 真實原因(下)

派人到城中四處打聽了一番,陳賢達也是暗中見了見洪、江兩州的各級官員,詢問了一些趙柏安的事情。

趙柏安在當地的聲望很高,名聲也極好,不佔田,不欺民,對於軍隊與官員,約束極嚴,並在王府一旁,專門擺了一個告冤鼓,但凡有冤情之人,皆可擊鼓鳴冤,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趙柏安定會親自過問,這些年,許多官員爲此被直接問罪、罷官,百姓的冤情得以伸張,此等做法,對於洪、江兩州的官員,可謂是一個極大的震懾。

結果是,趙碩在這裡待了三天,什麼問題都是沒有發現。

趙碩的車隊繼續啓程,去往下一站。

看完手中的信件,趙碩淡聲道:“看來,趙柏安並沒有什麼問題,那些人的告狀之言,多有不實。”

陳賢達冷冷一笑:“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

趙碩皺眉道:“此言何意?”

陳賢達淡聲道:“有問題,皇上看的到,倒也好辦,如今沒有問題,皇上看不到,那就只能自己想問題了,至於朝哪個方面去想,那可就難說了。”

趙碩目光一凝:“父皇對於趙柏安,向來信任。”

“楚王殿下,有些事情,不能僅僅只是從一個方面去想。”

“你所指的另外一個方面,又是什麼?”

陳賢達冷冷說道:“趙柏安對皇上忠心耿耿,這麼多年,一直鎮守江南,爲人本分,與朝廷保持高度一直,皇上怎麼說,他就怎麼做,從未有過任何逾越,皇上對趙柏安自然是信任的,但殿下你想過沒有,趙柏安有三個兒子,都在軍中管事,位居將軍,兵權極重,趙柏安最爲得力的兩個部下大將,與其也是姻親關係,趙柏安歲數也不小了,他死後,其部下數萬大軍,又該由誰來統領?朝廷若是派個人前來接管軍權,能否掌控全局?”

趙碩眯了眯眼,沉默下來,陳賢達的話,很有道理,趙智信任趙柏安,但趙柏安的幾個兒子,那可就說不定了,這也是爲什麼,有人秘密上奏,參劾趙柏安,趙智會如此看重,讓自己立即趕往江南,探明情況,趙智擔心的並不是趙柏安,而是趙柏安手下的那些人。

趙碩說道:“既然如此,父皇爲何不與本王明說?本王到這裡來,又能起到什麼作用?”

“當然有作用。”

陳賢達說道:“殿下是代皇上巡視江南,到了這裡,就是表明一個態度,不管是皇上,還是朝廷,對趙柏安信任依舊,不會聽信那些閒言閒語,我感肯定,殿下回返豐京之後,皇上會立即下詔,重賞趙柏安,安他的心,更是安他部下的心。”

趙碩點了點頭,陳賢達說的,極爲有理。

雙眼閉上,趙碩身子後仰,靠在軟墊上,默默說道:“父皇的手段,還是那般鬼測。”

陳賢達同樣贊服道:“皇上的政治手腕,確實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其中的真實原因,我也是這兩天才剛剛悟透,而皇上...恐怕很早,就已經有了這種疑慮。”

......................

夏州。

李勳在這裡待了一段時間,新兵訓練了幾個月,已經有些樣子了,只是缺乏實戰經驗。

夏、沙兩州的五千新兵,全部聚集到夏州訓練,訓練完成之後,由於政策上的優越,只要正式參軍,朝廷所封的土地,加倍,家人無需服徭役,除此之外,李勳更是在原有的政策上,有所增加,但凡戰死士兵,一次性補給家人土地一百畝,五年免稅,此等種種,讓許多新兵情緒激動,踊躍參軍,希望留在軍隊之中,不僅僅爲了自己,更是爲了家人。

大石帝國的勢力被趕走之後,隴右西道三州之地,留下大量空閒土地,李勳以土地收買人心,得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此事也是事先上報趙智,趙智最終也是同意了,趙智就一個意思,只要不向朝廷要錢,你只要不是做的太過,我都會支持。

“都督,這批新兵,整體素質不錯,都留下?”

元和在旁說道。

他雖爲夏州都督,但手中只有兩千士兵,這就讓他有些尷尬。

李勳想了想,說道:“遷徙而來的二十萬漢民百姓,青壯本來就不多,全部留下,恐怕會有影響,而且財政方面,也是有些吃不消,這樣,留下兩千人給你,和於巖輝一樣,都是四千人,剩餘的三千人,全部放歸原籍,恢復生產勞作。”

元和點了點頭,這樣也不錯。

李勳看着那些精力充沛的新兵,輕笑道:“不要急,我們會一天天變好的,市舶司建立之後,財力方面,會給與我們一定的支持,手中有了錢,什麼事就都好辦了。”

這邊的事結束,李勳趕回武州。

範中允幾次來信,催促李勳儘快回武州,市舶司建立之後,事情頓時多了起來,很多事情,必須由李勳來做最後的決定。

回到武州,李勳見到範中允,後者不滿道:“李勳,你這一走就是二十多天,你可是武州都督,真正的當家人,你這麼做,可有一分責任?”

範中允確實有些不滿,李勳說是去夏州看看新兵訓練的情況,最多三五天就回來,可是這一走,就是二十多天,把所有的事情全部都是推給了自己與司馬忠。

李勳呵呵笑道:“不是還有你嘛,司馬忠也回來了,許多事情,你們兩個人商量着辦就行,我在不在都一樣。”

範中允搖了搖頭,嘆氣道:“李勳,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軍事行動之前,有更多的事情要提前做好準備,你這樣偏愛軍事,不理政務,將來是要吃大虧的。”

“你的話我聽進去了,以後一定會注意,不會再犯。”

李勳拍了拍範中允的肩膀,很是認真的說道,不能怕別人說,說對了就要改,就怕說了也是白說,依然我行我素,李勳明白這一點,心中有數。

見李勳這個樣子,範中允也就不再多說,與李勳並肩朝着客廳走去,邊走邊問:“夏州那邊的情況如何?”

“這次新兵訓練,效果非常不錯,五千新兵,整體素質都很好,我留下兩千人給元和補充本部,其餘的人,我都放歸原籍,恢復生產。”

範中允輕聲說道:“看來你還不糊塗,夏、沙兩州刺史,可是幾次到都督府,大加抱怨,說你徵召青壯之人太多,影響地方生產。”

李勳說道:“也就耽擱了幾個月而已,不會影響大局,他們若是再來抱怨,直接找我就是,我正好找他們說道說道,明年第二批新兵的徵召與訓練。”

範中允輕笑道:“他們肯定會罵娘。”

李勳仰頭哈哈大笑:“罵就罵,又不掉塊肉,只要肯配合我,儘管罵就是,我絕不生氣。”

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遽變(六)第六百一十四章 直搗黃龍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奇兵(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八百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百四十九章 論勢第十八章 名與權第五百一十九章 關門打狗(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關門打狗(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都不簡單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隸校尉(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言可畏(九)第三百零三章 西域烽火(十二)第兩百六十四章 鐵腕鎮壓(十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五百九十五章 紛爭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途(七)第一百零六章 進入漠蒙第三百零一章 西域烽火(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兩百四十六章 梟雄損落(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離京(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隴右,新的舞臺(九)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四百零一章 動盪(六)第兩百九十五章 西域烽火(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驚刺(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七十章 小有威名(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屍橫遍野(十)第八百零五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九)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變(二)第七百零八章 奪權與反擊(六)第五百三十二章 屍橫遍野(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二百零二章 匪襲(一)第三百零五章 買賣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六百零九章 出其不意(六)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劍定情(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威震西域(十六)第五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慘敗(七)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門打狗(十)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敢做我敢幹(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內部分化(六)第五十七章 封賞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不願意(一)第四十四章 大勝第二十八章 到達襄州第五百四十八章 威震西域(三)第十二章 齊王伴讀第三百零七章 根基(二)第三百八十章 雪與血(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與拉攏(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二十六章 監軍判官第七百五十八章 人言可畏(二)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二章 天下太平?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一百三十六章 升官與貶職(十一)第二百三十章 內部分化(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十七)第四百三十章 歸途(二十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遽變(六)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二十七章 虛職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九十六章 拼死斷後(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驚濤駭浪(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動盪(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微妙第五百五十九章 威震西域(十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
第五百六十六章 暗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遽變(六)第六百一十四章 直搗黃龍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五十五章 幕僚(下)第七百九十九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三)第五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四百五十九章 奇兵(三)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驚濤駭浪(十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離京(五)第八百十二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六)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三百四十九章 論勢第十八章 名與權第五百一十九章 關門打狗(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關門打狗(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都不簡單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隸校尉(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言可畏(九)第三百零三章 西域烽火(十二)第兩百六十四章 鐵腕鎮壓(十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威震西域(十七)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五百九十五章 紛爭第四百一十五章 歸途(七)第一百零六章 進入漠蒙第三百零一章 西域烽火(十)第一百三十七章 升官與貶職(二)第兩百四十六章 梟雄損落(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離京(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隴右,新的舞臺(九)第六百六十七章 突來的變局(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武安城第四百零一章 動盪(六)第兩百九十五章 西域烽火(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驚刺(一)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京(一)第七十章 小有威名(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屍橫遍野(十)第八百零五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九)第三百八十九章 遽變(二)第七百零八章 奪權與反擊(六)第五百三十二章 屍橫遍野(五)第五百七十三章 窮途末路(三)第二百零二章 匪襲(一)第三百零五章 買賣第三百六十四章 多生事端(三)第六百零九章 出其不意(六)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劍定情(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威震西域(十六)第五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慘敗(七)第五百二十七章 關門打狗(十)第四百七十八章 你敢做我敢幹(四)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來的變局(六)第一百三十九章 升官與貶職(十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內部分化(六)第五十七章 封賞第五百八十一章 窮途末路(十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我不願意(一)第四十四章 大勝第二十八章 到達襄州第五百四十八章 威震西域(三)第十二章 齊王伴讀第三百零七章 根基(二)第三百八十章 雪與血(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分化與拉攏(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禍起蕭牆(一)第六百五十七章 回京(十)第二十六章 監軍判官第七百五十八章 人言可畏(二)第五十六章 朝會第二章 天下太平?第七百九十章 合縱與連橫(十六)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七百四十八章 出殯第一百三十六章 升官與貶職(十一)第二百三十章 內部分化(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威震西域(十八)第四百二十三章 歸途(十五)第七百九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十七)第四百三十章 歸途(二十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帝王之命(六)第三百九十三章 遽變(六)第六百六十章 往事第二十七章 虛職第六百零八章 出其不意(五)第九十六章 拼死斷後(五)第五百一十六章 驚險(五)第一百四十三章 驚濤駭浪(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動盪(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微妙第五百五十九章 威震西域(十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威震西域(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第三百六十一章 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