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圍困(下)

黃昏時分。

黃召集所有人前來開會議事,就連受傷的劉叢喜都是來了。

黃把鄭春之事詳細的說了一遍,李勳本以爲這麼一個大好機會,衆人肯定是滿天歡喜中同意,但事情卻是遠遠出乎李勳的預料,除了毛福安贊成以及單仇保持沉默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反對,其中詹臺鏡明的態度最爲激烈。

“那鄭春是鄭澤的心腹將領,兩人又有親戚關係,這次前來,定是詐降我等,大將軍怎能輕信,更是把他放走,實屬不智之舉。”

趙飛度向來以詹臺鏡明馬首是瞻,立即出言附和道:“大將軍爲什麼不跟我們商量下,就私自放走鄭春,這是什麼道理?”

現在都什麼時候了,黃哪裡還有心情對他們進行忍讓,臉色立即沉了下來,看了詹臺鏡明等人一眼,嚴厲喝道:“我乃平南大都督,三軍之主,怎麼做事無需你們在那裡指指點點,若再敢以下犯上,我定以軍法處置。”

詹臺鏡明的臉色立即陰沉了下來,卻也被黃的氣勢所震,一時間不敢再說話。

黃詢問的目光看向一旁的秦安明,後者沉默不語,若鄭春所說是真,出兵郢州確實是天賜良機,可解江南之危,若鄭春所說是假,乃是詐降,豈不是羊入虎口?

秦安明沉思片刻,最後說道:“我不管軍,若劉監軍贊同大將軍此舉行動,我沒有任何意見。”

虎符分爲兩半,一半在黃的手中,另外一半則是在劉叢喜的手中,只要劉叢喜肯拿出虎符附和黃,黃根本就不需要跟詹臺鏡明等人說這麼多廢話,一言可定之,之所以先行詢問秦安明的意見,是因爲這裡以他的文官品級最高,又是皇上的心腹之臣,他若出言贊同黃,劉叢喜多半不會反着來。

難題最後還是交到了劉叢喜那裡,他臉上有了爲難之色,他本人並不懂軍事,皇上交給他的任務很簡單,就是監督行軍路線有無偏離,指揮將領有無異常行爲,其它的他不會管,也管不來,如今黃說的這個事情,事關整個戰局勝敗,關乎衆人的生死存亡,他怎敢輕易表態。

“大將軍,此事關係甚大,容我想想可好?”

黃臉上有了無奈之色,深深嘆了口氣,說道:“時間不等人,還請監軍大人速做決斷。”

商議來商議去,最終還是不歡而散,做不出決定。

劉叢喜回了自己的帳篷住處,衆人紛紛前去拜訪,進言勸說,表明自己的意見與立場。

李勳就在不遠處徘徊,他內心很猶豫,也很矛盾,李勳並不想捲入這趟渾水裡去,這場戰事的勝敗,其實跟他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勝了,自是加官進爵,敗了,做了俘虜,以他的身份,鄭澤等人也不會殺他,回了豐京,照樣做個富貴散人,豈不是更加快活。

畢竟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整整十年了,對於中央朝廷與各地藩鎮的關係,李勳多少有了一些瞭解,若是某一地的節度使或是大將領兵作亂,朝廷能安撫就儘量安撫,鬧得太大,安撫不下去,就只能派軍平亂,若是朝廷勝利了,自然是事情平息,作亂之人被殺,若是某一地的節度使或大將勝利了,也會見好就收,上書朝廷,虛情假意的請罪一番,表示不會過問地方政務與人事調動,只要朝廷給予自己高官厚位,讓其繼續擁兵自重地方,自己將會有選擇的聽從朝廷的命令,到了最後,朝廷已經無力繼續平亂,只得藉着臺階下來,和對方妥協。

所以李勳完全可以繼續在軍營中混日子,什麼事情都不用去管。

李勳最開始也是這麼打算的,上過一次戰場,與死神如此近距離的接觸,讓李勳對於死亡有了深深的恐懼與敬畏。

不過李勳最後還是猶豫了,他見識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是黃挺身而出,不畏生死,以知天命之齡,衝鋒最前,殺退敵軍,又是在關鍵時刻,想要拼死一搏,挽回戰局,如此種種,換來的又是什麼?依舊是衆人的不服與不屑,想到這裡,李勳心裡突然感到很難過,壓得自己很難受難受,他實在不能理解,黃都這麼一大把年紀了,皇帝不信任,部下不服不配合,以他的爵位與俸祿,就在豐京養老舒服的過完下半生就是了,還出來受這個氣幹什麼?

夜色到來,當所有人都是已經找上劉叢喜勸說了一番,黃最後一個出現,臉色沉重的朝着劉叢喜的帳篷慢慢走去。

當黃從李勳的身邊走過的時候,看着黃那蒼老中,滿是疲憊的面孔,李勳終於是忍不住,叫住了他:“大將軍。”

黃停下步伐,默默看向李勳。

李勳默默說道:“我先去找劉叢喜談一談,或許能幫到大將軍。”

“我知道他們心中真正的想法,是害怕我領軍獨自逃命。”

黃抿了抿嘴脣,聲音嘶啞的說道:“你跟監軍說,五千涇平騎兵與毛福安的三千騎兵,我一個都不帶,五位將軍也不用誰跟我同往,全部留在軍營,只需給我五千弱兵即可,拿下郢州,功勞是大家的,若是中計,我黃願以性命賠罪,絕不會牽累到他們。”

李勳全身一震,被黃的話語所震撼,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大義?

“大將軍在外稍等,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說服劉叢喜。”

李勳重重點了點頭,大步朝着劉叢喜的帳篷走去。

走進劉叢喜的帳篷,他正坐在那裡喝茶,臉色不佳,眉頭緊皺,不知是腿上的痛楚所致,還是被衆人的勸說所憂。

“狗兒老弟,你來了。”

劉叢喜見李勳進來,點頭打了一聲招呼。

李勳默默走到劉叢喜跟前,出聲詢問道:“那麼多人來找你,想來你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劉叢喜放下茶杯,點頭說道:“詹臺鏡明幾位將軍說的很對,此時敵情不明,我們當以靜制動,等待援軍到來,隨即大舉反攻,這纔是最穩妥的方法。”

“若是鄭春所說是真,趙柏安領軍前來救援,江南可就危險了,豈不是正中鄭澤等人的下懷?”

李勳冷笑道:“詹臺鏡明貪生怕死之徒,趙飛度更是無能之輩,他們的話,劉老哥你也信?”

聽了李勳的冷笑,劉叢喜不由想到了昨夜自己與詹臺鏡明棄營而逃的事情,臉上頓時一紅,看了李勳一眼,劉叢喜頗爲不悅的說道:“李勳,你首次從軍,不懂軍事,這種大事,就不要瞎參合了,我身爲監軍,自會作出一個最佳的決定,你無需多言。”

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六百一十章 出其不意(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一百八十七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第六百二十七章 帝王心思(一)第五百章 死守與內變(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死守與內變(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隸校尉(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熱情第兩百八十七章 真實原因(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部署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七百八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七)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威震西域(十六)第五百三十五章 屍橫遍野(八)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五十章 不要臉咋了?(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上兵伐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隴右,新的舞臺(四)第二百零六章 匪襲(六)第兩百八十章 楚王趙碩第四十章 轉折(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統一西域(五)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來的變局(十)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一百九十章 憤青第五百八十章 窮途末路(十)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四百七十三章 各方動作(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梟雄損落(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件事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四百二十七章 歸途(十九)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二十七章 帝王心思(一)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一百九十六章 離京(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勳的婚事(上)第四百一十章 歸途(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交鋒(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隴右,新的舞臺(七)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七百四十五章 寡人第七百一十章 奪權與反擊(八)第五百九十一章 統一西域(九)第六百八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一)第六百章 一舉擊潰第一百三十五章 榮譽第七百四十四章 爭執第四百五十九章 奇兵(三)第五十八章 憂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八十章 窮途末路(十)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四百九十八章 死守與內變(二)第一百零二章 圍殺(中)第七百七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兩百七十五章 何必煩惱第七百零三章 奪權與反擊(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統一西域(三)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五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九十七章 臨戰(六)第六百零九章 出其不意(六)第四百章 動盪(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鋒(二)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驚險(一)第十一章 五年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變(三)第七百九十四章 步伐第四百七十三章 各方動作(五)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家(九)第三百一十章 不堪回憶(下)第九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零一章 圍殺(上)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威震西域(六)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與死的較量(八)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與死的較量(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突來的變局(十九)第八百二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隴右,新的舞臺(二)第六百零六章 出其不意(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權統一(一)
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六百一十章 出其不意(七)第五百九十四章 狂風第一百八十七章 隴右,新的舞臺(十)第六百二十七章 帝王心思(一)第五百章 死守與內變(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死守與內變(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生與死的較量(九)第四百八十一章 司隸校尉(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熱情第兩百八十七章 真實原因(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部署第六百三十二章 帝王心思(六)第七百八十一章 合縱與連橫(七)第二百零五章 匪襲(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威震西域(十六)第五百三十五章 屍橫遍野(八)第七百五十二章 本家第一百零五章 出使漠蒙第五十章 不要臉咋了?(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上兵伐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隴右,新的舞臺(四)第二百零六章 匪襲(六)第兩百八十章 楚王趙碩第四十章 轉折(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統一西域(五)第六百七十三章 突來的變局(十)第兩百八十一章 善將者第七百二十二章 帝王之命(五)第八十一章 壞人、騙子(中)第一百九十章 憤青第五百八十章 窮途末路(十)第七百三十四章 情感與理智第四百七十三章 各方動作(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梟雄損落(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件事第六百三十三章 帝王心思(七)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四百二十七章 歸途(十九)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二十七章 帝王心思(一)第兩百七十三章 我的錯第一百九十六章 離京(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文化的割裂第一百三十六章 李勳的婚事(上)第四百一十章 歸途(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交鋒(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隴右,新的舞臺(七)第四百零二章 動盪(七)第七百四十五章 寡人第七百一十章 奪權與反擊(八)第五百九十一章 統一西域(九)第六百八十四章 突來的變局(二十一)第六百章 一舉擊潰第一百三十五章 榮譽第七百四十四章 爭執第四百五十九章 奇兵(三)第五十八章 憂心第四百九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五百八十章 窮途末路(十)第四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四百九十八章 死守與內變(二)第一百零二章 圍殺(中)第七百七十九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六百三十七章 消息第兩百七十五章 何必煩惱第七百零三章 奪權與反擊(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統一西域(三)第三百五十章 分析第五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化與拉攏(下)第九十七章 臨戰(六)第六百零九章 出其不意(六)第四百章 動盪(五)第三百五十五章 交鋒(二)第四百零六章 動盪(十一)第五百一十二章 驚險(一)第十一章 五年第七百六十七章 畏手畏腳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守與內變(三)第七百九十四章 步伐第四百七十三章 各方動作(五)第八百二十三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七)第三百三十章 衝突(四)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家(九)第三百一十章 不堪回憶(下)第九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零一章 圍殺(上)第八百零八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十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威震西域(六)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與死的較量(八)第四百二十九章 歸途(二十一)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言可畏(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生與死的較量(一)第六百八十二章 突來的變局(十九)第八百二十章 人終歸要有底線(二十四)第一百七十九章 隴右,新的舞臺(二)第六百零六章 出其不意(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兵權統一(一)